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卓明 杨琦 +1 位作者 郭林林 苏肇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66-1268,1294,共4页
目的分析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行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体肺分流术的73例青紫型CHD患儿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搜集患儿围术期的客观指标,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事件进行单... 目的分析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行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接受体肺分流术的73例青紫型CHD患儿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搜集患儿围术期的客观指标,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事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4例患儿发生早期失败。χ2检验结果显示: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年龄≤60 d、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同期行肺动脉扩大术和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最大值(ISmax)>20是影响患儿早期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同期行肺动脉扩大术及术后ISmax>20是早期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存在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失败危险因素的青紫型CHD患儿,体肺分流术后早期应加强监护,以减少术后早期失败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 早期失败 危险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9例治疗体会
2
作者 李刚 荣金明 +2 位作者 柴文祥 杨巧玲 梁宝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5-1047,共3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搏动双向腔静脉-动脉吻合术 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在先天性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俊志 李涵葳 +1 位作者 张中军 何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手术模型组(n=30)。术后8周和12周右心导管法评估各组大鼠肺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手术模型组(n=30)。术后8周和12周右心导管法评估各组大鼠肺血流动力学变化,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并检测肺组织中TNF-α的mRNA表达变化、血浆中TNF-α浓度的变化及肺血管重构情况。结果手术组大鼠TNF-α的血浆浓度随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且其与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右室肥厚指数均呈正相关[RVSP(r=0.7666,P<0.01),PASP(r=0.7667,P<0.01),mPAP(r=0.7424,P<0.01)及RVHI(r=0.6846,P<0.01)]。TNF-α的mRNA表达在术后8周[(1.60±0.52)倍]和12周[(2.29±0.60)倍]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同时手术组大鼠肺血管呈现明显的病理重构。结论 TNF-α在先天性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血浆和肺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能在肺血管重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可能是反映先天性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重构 -分流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症状的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Ⅴ型静脉导管未闭诊疗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尹强 彭宇明 +2 位作者 季春宜 王野峰 陈文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儿童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congenital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s, CIPSV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症状的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V型静脉导管未闭...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儿童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congenital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s, CIPSV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症状的先天性肝内门体分流V型静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venosus, PDV)患儿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儿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肺动脉高压,行静脉导管结扎术,术后随访半年未发生呼吸道感染,且肺动脉高压较前降低。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共纳入41例患儿,行介入手术4例,开腹手术17例,腔镜手术3例,术后临床症状均缓解,但有17例未报道治疗方案。结论 CIPSVS临床罕见,且临床表现高度多样化,当患儿出现肝门静脉血灌注不足导致肝功能受损、代谢异常以及心肺系统异常灌注时,应考虑此病的可能,治疗需要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先天性肝内门分流 静脉导管未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α作为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5
作者 袁雯 孟刘坤 +3 位作者 李君 郑美丽 李鹰 刘晓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评估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TGF-α)作为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联合手术(右肺动脉结扎+1周后建立颈部分流)的方法构建体-肺分流性PAH... 目的评估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 TGF-α)作为体-肺分流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用联合手术(右肺动脉结扎+1周后建立颈部分流)的方法构建体-肺分流性PAH大鼠模型。纳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患者49例,其中CHD不合并PAH患者24例,CHD-PAH患者25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control, CON) 20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分流性PAH大鼠和CHD-PAH患者血浆TGF-α的浓度。结果体-肺分流性PAH大鼠血浆中TGF-α的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鼠血浆TGF-α的水平与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右室肥厚指数均呈明显正相关。TGF-α的血浆浓度在CHD-PAH组较CHD及CON组均明显升高,而在CHD组与CO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血浆TGF-α的浓度为314 ng·L^(-1)时,诊断CHD-PAH的敏感度为0.760,特异度为0.750,ROC曲线下面积0.895。结论 TGF-α的血浆浓度在体-肺分流性PAH发生、发展过程中表达逐渐升高,血浆中TGF-α的水平可能是诊断体-肺分流性PAH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肺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高压 诊断 生物标志物 TGF-Α 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利水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辉 蔡敏 单魁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21-1824,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N-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温阳利水方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血浆HIF-1α、NT-proBNP、血尿酸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4.47%)(P<0.05);咳嗽、咳痰和气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t=18.217、23.793、27.635,P<0.05)。观察组FEV 1和FEV 1/FVC高于对照组(t=10.191、6.977,P<0.05);PaO 2高于对照组而PaCO 2低于对照组(t=7.020、14.22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IF-1α、NT-proBNP、血尿酸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43.131、32.302、19.930、18.097,P<0.05)。结论:温阳利水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浆HIF-1α、NT-proBNP、血尿酸和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利水方 心脏病 疗效 血气分析 缺氧诱导因子- N-脑钠肽前 血尿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生坦治疗低体质量婴幼儿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红英 张会军 王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51-4052,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在胎儿时期就形成的心血管畸形,简称先心病。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肺动脉高压(PAH)。波生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PAH的治疗,长期应用波生坦可逆转肺动脉纤维化,改善PAH患者的症状[1]。目前,国内外对PAH的...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在胎儿时期就形成的心血管畸形,简称先心病。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肺动脉高压(PAH)。波生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PAH的治疗,长期应用波生坦可逆转肺动脉纤维化,改善PAH患者的症状[1]。目前,国内外对PAH的治疗经验多针对较大年龄儿童和成人[2],对低体质量婴幼儿的治疗经验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 波生坦 重度动脉高压 婴幼儿先心病 动脉纤维化 心血管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PAMP 左向右分流 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史震山 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73-2075,共3页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外循环后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CPB心脏手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多器官功能障碍 天性心脏病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ntan手术的麻醉处理
9
作者 王文贤 黄卫 +1 位作者 罗沙 张永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44-247,共4页
【目的】分析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姑息性手术--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围麻醉期的处理。【方法】25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1~15岁,体质量8.5~38kg。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麻... 【目的】分析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姑息性手术--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围麻醉期的处理。【方法】25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1~15岁,体质量8.5~38kg。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麻醉诱导按小儿常规,麻醉维持用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及吸入低浓度异氟醚。体外循环后吸入高浓度氧气,过度通气,控制低气道压力,低肺血管阻力及低左房压、较高水平的右房压;同时用适量血管活性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等综合处理维持心输出量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麻醉过程平稳,4例病人由于严重低心排、心肺功能衰竭于术后5h~7d死亡,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68d。【结论】Fontan或改良Fontan手术是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心病的一种功能矫正性手术,麻醉处理中于体外循环后使肺血流达到最大、维持低状态的肺血管阻力、低水平的左房压和较高水平的右房压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TAN手术 治疗 麻醉处理 外循环 血管阻力 左房压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增强 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