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艺术:体验论美学对认识论美学的挑战——评王岳川《艺术本体论》
1
作者
支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4,共2页
本体论话题自80年代中后期在文艺理论界、美学界提出以后,便力图跳出认识论文艺学的框架重新建构文艺学、美学体系。但过去的文学本体论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1.
关键词
艺术本体论
体验论美学
认识
论美学
本体论与认识论
文学本体论
艺术认识论
王岳川
艺术本质
认识论文艺学
文艺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验美学的体验——评皮朝纲《中国美学沉思录》
2
作者
钟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51,共3页
时下的美学研究真是有趣多了。当国内的一些学人惊呼中国美学的危机,想要确立美学本体的价值观念并为此寻找逻辑起点建立美学本体的交流语境时,或者当一些学人竭力为中国美学寻找一个哲学基础以解决美的本质或审美规律的理论支点时,海...
时下的美学研究真是有趣多了。当国内的一些学人惊呼中国美学的危机,想要确立美学本体的价值观念并为此寻找逻辑起点建立美学本体的交流语境时,或者当一些学人竭力为中国美学寻找一个哲学基础以解决美的本质或审美规律的理论支点时,海外的学人则拼命主张美学与道德的统一,美学向艺术学的回归,认为中国美学应有自己的话语形式,不能一味地追随西方。比如去年11月中旬在深圳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由中国主办的国际美学会议上,德国学者卜松山就如是说。他认为,中国美学的话语形式具有明显的模糊性和暗示性,是“诗化”的话语类型。而对东方哲学和艺术有相当了解的芬兰学者塞沃玛·索尼亚带来的一篇《精神之山》的话语形式和她的主旨,很自然地使人想起宗白华先生的文章形式和他关于“亭”的美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学
体验
美学
体验论美学
中国传统
美学
宗白华
朱光潜
话语形式
中国
美学
研究
王国维
美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钟仕伦
李天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1-81,共11页
本世纪以来,美学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与追求,“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相互贯通”的原则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表明,美学研究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用现...
本世纪以来,美学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与追求,“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相互贯通”的原则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表明,美学研究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用现代美学理论作为新的坐标参照系和透视点,系统地分析、审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揭示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奥秘,由此来建立新的科学体系。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着重考察了本世纪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着重强调“相互贯通”方面的内容,并进而指出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相互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美学
研究
体验论美学
人生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体验论美学对认识论美学的挑战——评王岳川《艺术本体论》
1
作者
支宇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4,共2页
文摘
本体论话题自80年代中后期在文艺理论界、美学界提出以后,便力图跳出认识论文艺学的框架重新建构文艺学、美学体系。但过去的文学本体论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1.
关键词
艺术本体论
体验论美学
认识
论美学
本体论与认识论
文学本体论
艺术认识论
王岳川
艺术本质
认识论文艺学
文艺
美学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验美学的体验——评皮朝纲《中国美学沉思录》
2
作者
钟东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51,共3页
文摘
时下的美学研究真是有趣多了。当国内的一些学人惊呼中国美学的危机,想要确立美学本体的价值观念并为此寻找逻辑起点建立美学本体的交流语境时,或者当一些学人竭力为中国美学寻找一个哲学基础以解决美的本质或审美规律的理论支点时,海外的学人则拼命主张美学与道德的统一,美学向艺术学的回归,认为中国美学应有自己的话语形式,不能一味地追随西方。比如去年11月中旬在深圳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由中国主办的国际美学会议上,德国学者卜松山就如是说。他认为,中国美学的话语形式具有明显的模糊性和暗示性,是“诗化”的话语类型。而对东方哲学和艺术有相当了解的芬兰学者塞沃玛·索尼亚带来的一篇《精神之山》的话语形式和她的主旨,很自然地使人想起宗白华先生的文章形式和他关于“亭”的美学思考。
关键词
中国
美学
体验
美学
体验论美学
中国传统
美学
宗白华
朱光潜
话语形式
中国
美学
研究
王国维
美的本质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钟仕伦
李天道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1-81,共11页
文摘
本世纪以来,美学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与追求,“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相互贯通”的原则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表明,美学研究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用现代美学理论作为新的坐标参照系和透视点,系统地分析、审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揭示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奥秘,由此来建立新的科学体系。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着重考察了本世纪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着重强调“相互贯通”方面的内容,并进而指出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相互贯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美学
研究
体验论美学
人生意蕴
分类号
B83-092=6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艺术:体验论美学对认识论美学的挑战——评王岳川《艺术本体论》
支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体验美学的体验——评皮朝纲《中国美学沉思录》
钟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钟仕伦
李天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