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阴用阳探讨益髓复用汤治疗脑病的诊疗思路
1
作者 陈小燕 朱建伟 +2 位作者 郭俊 李炜 陶文强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脑为体阴用阳之腑,脑病核心病机是髓海空虚、痰瘀痹阻、清窍失养,其治疗总则为益精生髓、益气助阳、化痰祛瘀。从“核心病机-证素-药串”角度遍寻古方,未有一方能够充分涵括三个核心病机。以“有是病机用是药”的思路对近代已故全国名... 脑为体阴用阳之腑,脑病核心病机是髓海空虚、痰瘀痹阻、清窍失养,其治疗总则为益精生髓、益气助阳、化痰祛瘀。从“核心病机-证素-药串”角度遍寻古方,未有一方能够充分涵括三个核心病机。以“有是病机用是药”的思路对近代已故全国名老中医阎洪臣教授脑脊髓病专方益髓一号至七号方进行病机证素-药串归纳,分析获得三个病机相对应的常用药串,经临证化裁,最终敲定益髓复用汤组方,临床疗效较好,并附医案一则,以期将这种对疑难、新发病的辨治体系构建思路与同道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阴用阳 益髓复用汤 脑病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心的“体阴用阳” 被引量:3
2
作者 康玉斗 杨富贵 金智生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2期39-40,共2页
认为"体阴用阳"之脏非独肝,心亦为"体阴用阳"之脏。心体为阴,心用为阳,而且心体阴和用阳二者不可截然分开。
关键词 体阴用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体阴用阳”理论运用“热毒”学说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钟文 邹耀武 +5 位作者 于少泓 刘芳 尹燕燕 孙赫琳 廖琳 姚鹏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心体阴用阳”理论与“热毒”学说是中医学上较为经典的理论学说。根据糖尿病心肌病的疾病特点及诊疗需要,将两种理论进行衔接,基于“心体阴用阳”理论运用“热毒”学说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是传承创新的重要一环。从中医学文献资料出发,... “心体阴用阳”理论与“热毒”学说是中医学上较为经典的理论学说。根据糖尿病心肌病的疾病特点及诊疗需要,将两种理论进行衔接,基于“心体阴用阳”理论运用“热毒”学说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是传承创新的重要一环。从中医学文献资料出发,简要介绍“心体阴用阳”理论、“热毒”学说的内涵及应用。基于糖尿病心肌病中西医发病特点,糅合“心体阴用阳”理论、“热毒”学说,介绍糖尿病心肌病的病机。参考序贯治疗的理念,根据糖尿病心肌病热毒致病的过程,确立分期辨证的思想,指导临床方药的应用。在传承中创新,建立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诊疗指导框架,为糖尿病疾病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阴用阳 热毒学说 糖尿病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基础
4
作者 郭汝宝 苏云放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2期12-13,共2页
"肝体阴用阳"是肝的生理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体是本体,用是功能活动,通过对其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的分析研究,解释了"肝体"和"肝用"之间的相互为用的关系,揭示了"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基础,概括了... "肝体阴用阳"是肝的生理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体是本体,用是功能活动,通过对其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的分析研究,解释了"肝体"和"肝用"之间的相互为用的关系,揭示了"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基础,概括了肝的器官与功能的关系,体得阴柔则用能阳刚,用行阳刚则体得阴柔;为临床治疗和配伍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发展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学说和整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阴用阳 疏泄 藏血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体阴用阳”浅析五脏皆体阴用阳 被引量:12
5
作者 强睿 吕文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96-99,共4页
“肝体阴用阳”源出叶天士,揭示了肝脏之脏器结构与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是对肝脏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均有阐释,指导辨证施治,临床上诸多疾病都有从“肝体阴用阳”研究的相关论述。“五脏皆体阴而用阳”是... “肝体阴用阳”源出叶天士,揭示了肝脏之脏器结构与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也是对肝脏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均有阐释,指导辨证施治,临床上诸多疾病都有从“肝体阴用阳”研究的相关论述。“五脏皆体阴而用阳”是对“肝体阴用阳”观点的发展延伸。五脏的实质结构和功能属性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但本质上是与肝相似的。五脏之体以藏蓄为性,为精气布藏之处,主内守而归阴;五脏之用属功能活动,是动态的、变化的,主外护归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万物负阴而抱阳,五脏亦不例外,阴为其体,阳为其用,体用互存,不得相异,刚柔相济,动静结合,互制互滋,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根本保证,若阴阳异位,则体用失常,反之如体用失调,则阴阳不和。并分述心、脾、肺、肾体阴用阳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与治疗用药,为脏病诊疗提供了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阴用阳 五脏 阴阳 生理功能 病理特点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体阴用阳”探讨女性玫瑰痤疮的病机和治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思琪 任建勋 +4 位作者 李亚琴 马梦茜 汪津禾 李雅宁 郎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16-2519,共4页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液、气火上逆;肝的功能特点主动属阳,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久郁化火、火热上炎;肝体用失调,木火刑金,日久导致面部皮肤持续性潮红、干燥、瘙痒等。临证治疗时,谨守“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内涵,重视滋养阴血以补养肝体,调达气机以恢复肝用,采用肝体、用并调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时结合女性患者实际情况,可考虑使用四物汤、四逆散、逍遥散、苁蓉牛膝汤等方加减化裁,以供临床治疗女性玫瑰痤疮用药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体阴用阳 用失和 补肝 调肝用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体阴用阳”看肝病的辨证用药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育霞 《现代中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15-16,共2页
从“体阴用阳”角度阐明肝的生理病理、辨证治法及用药特点,认为肝在生理上表现为“体阴用阳”,病理上表现为阳用易亢,体阴易亏,体用互病。由于阴阳互根,辨证当见实知虚,见虚知实。治疗上除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之外,当视虚实之轻重缓急,... 从“体阴用阳”角度阐明肝的生理病理、辨证治法及用药特点,认为肝在生理上表现为“体阴用阳”,病理上表现为阳用易亢,体阴易亏,体用互病。由于阴阳互根,辨证当见实知虚,见虚知实。治疗上除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之外,当视虚实之轻重缓急,合理消补。从理气慎防伤阴,滋肝不忘疏气,破散兼顾敛护,组方注意辛酸甘苦之运用等方面阐述了肝病用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中医药疗法 体阴用阳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体阴用阳”小议逍遥散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钟小华 方晓玲 《甘肃中医》 2011年第3期61-61,共1页
通过对辨证属肝胆实火上炎及肝经湿热下注2型的治疗验案举隅,结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分析逍遥散加减治疗龙胆泻肝汤证可获良效的原因。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证 逍遥散 体阴用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阴用阳治脑病”理论下益髓复用汤治疗痴呆的效果
9
作者 唐国华 朱建伟 陶文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体阴用阳治脑病”理论下益髓复用汤治疗痴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的老年期痴呆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 目的探讨“体阴用阳治脑病”理论下益髓复用汤治疗痴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的老年期痴呆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髓复用汤,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Barthel指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阴用阳治脑病”理论下益髓复用汤治疗痴呆可提高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体阴用阳 益髓复用汤 盐酸多奈哌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藏泄一体观”论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晓萱 卢秉久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81-1784,共4页
“肝体阴用阳”是对肝脏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强调肝之阴阳属性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并存互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认为肝体用两者一藏一泄相互依存制约,以维持肝脏代谢平衡,进而提出“肝藏泄一体观”的概念。本文论述了“血... “肝体阴用阳”是对肝脏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强调肝之阴阳属性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并存互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认为肝体用两者一藏一泄相互依存制约,以维持肝脏代谢平衡,进而提出“肝藏泄一体观”的概念。本文论述了“血”与“气”即为“肝藏血”和“肝疏泄”功能的外应,故血气失和实则是藏泄失衡的外在表现。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无不有赖于肝体藏血和肝用疏泄两者和合而用,肝之藏泄失衡应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核心病机。其中血浊是其始动因子,火郁为藏泄失衡的具体体现,瘀阻为该病的进展信号,积毒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终末期表现。临证治疗应注重藏泄共济,重视体用同调、审因分消、疏补并施,以期为中医分阶段论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藏泄一 体阴用阳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藏泄失衡 藏泄共济 用兼顾 审因分消 疏补并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论治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赟 吴鹏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10-11,82,共3页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指痴呆患者出现知觉、情绪、行为等方面的紊乱,如易怒、抑郁、情感淡漠、睡眠障碍等。该文基于肝与痴呆精神症状的病理、生理联系,探讨从肝论治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关键词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郁证 癫狂 体阴用阳 从肝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防治机理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慧民 程雅君 朱天民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体阴用阳 治法研究 矛盾分析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临床运用经验介绍及理论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胜男 朱立 +2 位作者 苏汝旺 陈玉民 齐文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605-1607,共3页
本文主要探析四逆散理论渊源,指出四逆散本义是气血并调,并非专为理气而设。借鉴“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论述治病调肝要符合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而四逆散有助于调达肝木“曲直”的特性。并详细介绍了四逆散基础方药、临证加减... 本文主要探析四逆散理论渊源,指出四逆散本义是气血并调,并非专为理气而设。借鉴“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论述治病调肝要符合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而四逆散有助于调达肝木“曲直”的特性。并详细介绍了四逆散基础方药、临证加减及个人运用体会。最后通过列举治疗高血压、小儿抽动症、手足凉、肝硬化等验案,分析四逆散临床运用思路,须贴合临床,不拘一病,四诊合参,以脉为准,进一步加深对四逆散运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气血并调 木曰曲直 体阴用阳 加减化裁 临床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建 丁文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期57-57,87,共2页
胃食管反流病与肝脏在经络循行、生理功能、病例变换等方面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引起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是主要因素,把握"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围绕治肝可以安胃的原则,以气机通畅为先,以升降平衡为目的。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痛 嘈杂 经络循行 肝失疏泄 胃失和降 体阴用阳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疏肝解郁论治甲状腺结节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金凤 温乔 +2 位作者 严清萍 周围 娄锡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587-1592,共6页
中医理论认为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按照其临床症状主要归属于“瘿病”“瘿瘤”范畴。在TN的成因上,历代医家的理论探究及现代临床研究结果皆表明肝气郁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从脏腑角度而言,TN的病理基础为肝气郁滞;从... 中医理论认为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按照其临床症状主要归属于“瘿病”“瘿瘤”范畴。在TN的成因上,历代医家的理论探究及现代临床研究结果皆表明肝气郁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从脏腑角度而言,TN的病理基础为肝气郁滞;从经络角度而论,TN的潜在发病机制为肝经郁滞;从病证相合的辨治角度来看,肝气郁结作为TN的核心病机贯穿病程始终。“肝体阴用阳”出自《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篇》,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及阴阳理论为指导,嫁接中国古代哲学中“体用”概念而成的,用以阐释肝脏体藏阴血与用司疏泄不可分割的生理特性的学术思想。因此,基于以上结论,结合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及历代名家治肝心得,笔者提出了从疏肝解郁论治TN的观点,并根据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性,提出了以调肝用及护肝体为原则的气血并重、脏腑经络兼治、虚实兼顾的疏肝解郁新治法,以期为临床防治TN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瘿病 瘿瘤 疏肝解郁 体阴用阳 病证相合 治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厥阴主阖”理论探讨麻黄升麻汤及验案举隅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燕 程怀蛟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9期44-48,共5页
麻黄升麻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文主治寸脉沉迟、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下部脉不至等症。该文从“开阖枢”理论中“厥阴主阖”的角度,探讨厥阴的概念及生理特点、厥阴主阖含义及依据,基于“厥阴主阖”角... 麻黄升麻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文主治寸脉沉迟、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下部脉不至等症。该文从“开阖枢”理论中“厥阴主阖”的角度,探讨厥阴的概念及生理特点、厥阴主阖含义及依据,基于“厥阴主阖”角度解析麻黄升麻汤证及方,并介绍病案3则,以期为该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升麻汤 厥阴主阖 厥阴 体阴用阳 养肝血 升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康复三要
17
作者 吴沛田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1年第1期62-63,共2页
肝主藏血,司疏泄,体阴用阳,易被饮食、房劳、情志所伤,而致精损、气耗、神散。所以,对患慢性肝病者不仅要用药物治疗,而且需从养生角度来复肝健身,方能早日康复,其要点笔者体会有三。一、调脾胃以开源节情欲而固肾《素问·金匮真言... 肝主藏血,司疏泄,体阴用阳,易被饮食、房劳、情志所伤,而致精损、气耗、神散。所以,对患慢性肝病者不仅要用药物治疗,而且需从养生角度来复肝健身,方能早日康复,其要点笔者体会有三。一、调脾胃以开源节情欲而固肾《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强调精是生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主藏血 金匮真言论 慢性肝病 固肾 肝病者 脾胃虚弱 药物治疗 神全 气耗 体阴用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治验四则
18
作者 陈润康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肝肾阴虚 恶心呕吐 中医治疗 病因病机 津液代谢失常 清阳不升 辨病与辨证 内耳性眩晕 《内经》 体阴用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