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比较外来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与本地种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耐饥饿能力强弱,分别于2009年8月~2010年4月和2010年7~8月对外来种红耳龟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进行耐饥饿能力的长期(8个月)和短期(2个月)实验的比较...为比较外来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与本地种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耐饥饿能力强弱,分别于2009年8月~2010年4月和2010年7~8月对外来种红耳龟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进行耐饥饿能力的长期(8个月)和短期(2个月)实验的比较研究。长期实验控制食物因子,短期实验控制饥饿时间。长期实验结果表明,中华条颈龟食物缺乏组体重特定增长率极显著低于食物充分组(P<0.01),而红耳龟体重特定增长率在两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食物转化率方面,红耳龟食物缺乏组高于食物充分组,而中华条颈龟却相反。短期实验结果表明,中华条颈龟饥饿组体重特定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饲喂组)(P<0.05),而红耳龟饥饿组体重特定增长率与食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华条颈龟饥饿组肝重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红耳龟肝重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红耳龟耐饥饿能力强于中华条颈龟。展开更多
040460 饥饿对斑点叉尾(鱼回)血液因子、吞噬细胞趋化性以及对爱德华氏菌感染抗性的影响=Influence of feed deprivation on hematol- ogy,macrophage chemotaxis,and resistance to Edwardsiella ictaluri challenge of channel catfi...040460 饥饿对斑点叉尾(鱼回)血液因子、吞噬细胞趋化性以及对爱德华氏菌感染抗性的影响=Influence of feed deprivation on hematol- ogy,macrophage chemotaxis,and resistance to Edwardsiella ictaluri challenge of channel catfish[刊,英]/Lim C,Klesius P H∥J. Aquat.Anim.Heal..-2003,15(1).- 13-20 30 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4种饲喂方式(不投喂、一天喂一次到饱食、隔天喂一次到饱食、3周不投喂后每天投喂一次到饱食,实验共进行了4周)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饲料效率、血液因子、免疫反应以及对爱德华氏菌(ESC)感染抗性的影响。饲料效率是体重增长率的反映,在一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显著,在另一个实验中差异不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为比较外来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与本地种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耐饥饿能力强弱,分别于2009年8月~2010年4月和2010年7~8月对外来种红耳龟和本地种中华条颈龟进行耐饥饿能力的长期(8个月)和短期(2个月)实验的比较研究。长期实验控制食物因子,短期实验控制饥饿时间。长期实验结果表明,中华条颈龟食物缺乏组体重特定增长率极显著低于食物充分组(P<0.01),而红耳龟体重特定增长率在两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食物转化率方面,红耳龟食物缺乏组高于食物充分组,而中华条颈龟却相反。短期实验结果表明,中华条颈龟饥饿组体重特定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饲喂组)(P<0.05),而红耳龟饥饿组体重特定增长率与食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华条颈龟饥饿组肝重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红耳龟肝重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红耳龟耐饥饿能力强于中华条颈龟。
文摘040460 饥饿对斑点叉尾(鱼回)血液因子、吞噬细胞趋化性以及对爱德华氏菌感染抗性的影响=Influence of feed deprivation on hematol- ogy,macrophage chemotaxis,and resistance to Edwardsiella ictaluri challenge of channel catfish[刊,英]/Lim C,Klesius P H∥J. Aquat.Anim.Heal..-2003,15(1).- 13-20 30 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4种饲喂方式(不投喂、一天喂一次到饱食、隔天喂一次到饱食、3周不投喂后每天投喂一次到饱食,实验共进行了4周)对斑点叉尾(鱼回)生长、饲料效率、血液因子、免疫反应以及对爱德华氏菌(ESC)感染抗性的影响。饲料效率是体重增长率的反映,在一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显著,在另一个实验中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