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确诊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8-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乳腺外科的16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诊断时至术后15个月内的10个时间点测量并计算BMI指...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确诊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8-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乳腺外科的16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诊断时至术后15个月内的10个时间点测量并计算BMI指数,分析患者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对BMI总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组31.88%(51例)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存在超重或肥胖;随着治疗的进展,患者在术后6个月平均BMI达到最高峰,术后15个月平均BMI有所回落,但依旧高于诊断时基线水平;术后15个月有36.25%(58例)出现BMI增加,8.75%(14例)为显著增加(≥2 kg/m^2)。单因素分析显示:40岁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月均收入低于5000元、绝经后、退休或无业以及诊断期为超重或肥胖者在乳腺癌治疗期间(15个月内)BMI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罹患合并症、年龄超过60岁以及接受化疗患者是发生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高危人群。结论乳腺癌患者确诊时超重及肥胖占比较高,伴随诊治过程BMI呈现增长趋势,识别BMI增加的危险因素可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体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确诊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8-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乳腺外科的16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诊断时至术后15个月内的10个时间点测量并计算BMI指数,分析患者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对BMI总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组31.88%(51例)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存在超重或肥胖;随着治疗的进展,患者在术后6个月平均BMI达到最高峰,术后15个月平均BMI有所回落,但依旧高于诊断时基线水平;术后15个月有36.25%(58例)出现BMI增加,8.75%(14例)为显著增加(≥2 kg/m^2)。单因素分析显示:40岁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月均收入低于5000元、绝经后、退休或无业以及诊断期为超重或肥胖者在乳腺癌治疗期间(15个月内)BMI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罹患合并症、年龄超过60岁以及接受化疗患者是发生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高危人群。结论乳腺癌患者确诊时超重及肥胖占比较高,伴随诊治过程BMI呈现增长趋势,识别BMI增加的危险因素可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体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