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患者灰质体积变化的神经影像-转录分析
1
作者 张素贞 蒯新平 +4 位作者 高天昊 李旋 卓恺明 项琼 刘登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神经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根据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体质量变化分为体质量增加组(weight gain,WG)...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神经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根据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体质量变化分为体质量增加组(weight gain,WG)(体质量较基线增加≥7%)和体质量稳定组(weight stable,WS)(体质量较基线变化<3%)。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体质量并采集大脑MRI结构像。应用艾伦人脑图谱进行灰质体积改变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空间相关分析,并进行基因注释分析。结果纳入33例体质量增加患者和27例体质量稳定患者。与基线比较,WG组治疗后右侧海马、左侧基底节、右侧顶下小叶等脑区灰质体积减小,双侧丘脑灰质体积增加(P<0.05);WS组治疗后双侧眶回、双侧额下回和双侧海马等脑区灰质体积较基线减小(P<0.05),未发现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神经影像-转录分析显示354个与WG组灰质体积改变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特异性富集在库欣综合征、神经炎症和谷氨酸信号等通路,特异性表达在表达孤咖啡肽前体的神经元。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患者丘脑灰质体积增加,且与库欣综合征、表达孤咖啡肽前体的神经元等有关,这为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体质量增加 灰质 丘脑 艾伦人脑图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小畅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5-640,共6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常常伴随着体质量增加问题,从而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症状改善,并增加代谢性和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原因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对多个神经递质...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常常伴随着体质量增加问题,从而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症状改善,并增加代谢性和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然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原因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对多个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导致食欲增加和糖脂代谢异常,精神分裂症与肥胖之间的共同发病机制,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健康的饮食偏好和生活方式等。近年来非药物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干预主要包括3种方式:生活方式干预、减重手术、神经调控技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及认知等方面,目前探究综合性的生活干预模式的成效及患者依从性成为研究的主流;减重手术治疗对满足手术适应证的精神分裂症肥胖患者具有减重的效果,但目前报道的案例总数较少,且需要进一步探究围术期症状管理;神经调控技术治疗中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增加具有潜在的前景。该文旨在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提供更多样化的临床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体质量增加 生活方式干预 减重手术 神经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相关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与利培酮4周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芳 宓为峰 +3 位作者 卢天兰 阮燕燕 张岱 岳伟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基因与利培酮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236名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培酮单一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量患者体质量与身高,计...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基因与利培酮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236名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培酮单一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量患者体质量与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本研究采用DNA测序检测方法对肥胖相关基因上的rs9939609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tepwise线性多元回归的方法探索肥胖相关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4周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结果: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相关基因rs9939609多态性与基线BMI值无显著关联[AA/AT vs.TT=(23.0±3.6)vs.(22.7±3.5),P=0.245];4周末时,AA/AT基因型携带者与TT基因型携带者BM I值也无显著性差异[AA/AT vs.TT=(23.4±3.6)vs.(22.7±3.5),P=0.090];4周BM I变化值与rs9939609显著关联[AA/AT vs.TT=(0.6±1.1)vs.(0.2±1.3),P=0.040]。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汉族样本人群中,肥胖相关基因rs9939609多态性可能与利培酮所致体质量增加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肥胖相关(FTO)基因 利培酮所致体质量增加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致体质量增加与HTR2C受体基因-759C/T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伟忠 何红波 +5 位作者 何震宇 黄惜妮 张敏玲 张杰 梅尚英 刘文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出现的体质量增加与5-羟色胺2C(HTR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rs381392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81例,测定其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体质量、血糖... 目的探讨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出现的体质量增加与5-羟色胺2C(HTR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rs381392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81例,测定其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体质量、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各患者HTR2C受体基因-759C/T位点的半合子型或基因型,分析BMI的变化与-759C/T的相关性。结果 181例患者经奥氮平治疗后平均体质量增加(4.33±4.15)kg或超过基础体质量的(7.1±6.3)%,体质量变化范围为0~22 kg或0%~38%,平均BMI变化值为(1.52±1.48)kg.(m2)-1。92例男患者突变型半合子(-759T)频率为13.0%,89例女患者突变型纯合子(-759T/T)频率为0%,杂合子频率(-759C/T)为29.2%。-759C/C野生型纯合子女患者和-759C半合子男患者经奥氮平治疗后体质量增加更明显。结论 HTR2C受体基因启动子-759C/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奥氮平治疗导致患者体质量增加相关联,携带-759T等位基因可能是限制体质量增加的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体质量增加 5-羟色胺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遗传易感基因(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仁容 赵靖平 +2 位作者 邵平 欧建君 常麦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组胺1(H1)受体基因多态性、瘦素基因-2548G/A及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组胺1(H1)受体基因多态性、瘦素基因-2548G/A及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匹配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上与研究组匹配。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携带HTR2C-759C,HTR2C-697G,瘦素基因-2548A和脂联素基因+276G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和-697G/C、瘦素基因+2548A/G和脂联素基因+276G/T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存在关联。组胺1受体glu349asp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体质量增加 5-羟色胺2C受 瘦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莹莹 蒲丛珊 +3 位作者 王义婷 单春剑 夏家爱 周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0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识别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7月在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64对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后最初几...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识别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7月在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64对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后最初几天的母乳喂养过程,比较母乳喂养过程指标(含接吸吮情况、母乳喂养频次、母乳喂养准备时间、单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早期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分别以孕前体质量正常和孕期增重适宜女性为参照,孕前消瘦增加了含接吸吮困难的风险(OR=2.025,P=0.044),孕前超重增加了低频喂养的风险(OR=2.057,P=0.021),孕前超重(OR=0.392,P=0.015)和孕期增重过多(OR=0.538,P=0.021)均降低了早期纯母乳喂养率。结论 :孕前消瘦或超重、孕期增重过多的女性均是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应对高危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母乳喂养支持,改善母乳喂养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质量指数 孕期体质量增加 母乳喂养 早期母乳喂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璠娜 孟宇 +3 位作者 胡波 管保章 李佛兰 尹良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0,257,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的因素,从而使患者更好地控制干体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 8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体质量增加的相对值(体质量增加绝对值/干体质量×100%)分为两组,A... 目的分析影响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的因素,从而使患者更好地控制干体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 8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体质量增加的相对值(体质量增加绝对值/干体质量×100%)分为两组,A组IDWG≤5%;B组IDWG>5%,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前收缩压、透析时间、对疾病认识程度等因素对IDWG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透析前收缩压、透析时间、尿素清除指数(Kt/V)、清蛋白、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文化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并积极控制血压等,使其能控制IDWG,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肾透析 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C受体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 被引量:5
8
作者 邵平 赵靖平 +2 位作者 陈晋东 吴仁容 何益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上与研究组匹配。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C型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G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CG/GG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和-697G/C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体质量增加 5-羟色胺2C受基因-759C/T多态性 5-羟色胺 2C受基因-697G/C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体质量增加与产后抑郁症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艳 王婷婷 +2 位作者 刘小玲 叶长翔 陈立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妊娠期体质量增加(GWG)与产后抑郁症(PPD)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6月2日前公开发表、报道有关GWG与PPD的文献。采用R...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妊娠期体质量增加(GWG)与产后抑郁症(PPD)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6月2日前公开发表、报道有关GWG与PPD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和R 4.0.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篇,研究对象共50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GWG不足(OR1.02,95%CI 0.77~1.36,P=0.880)或GWG过度(OR1.13,95%CI 0.85~1.49,P=0.400)均与PPD的发生无关。对GWG不足和GWG过度的每一篇文献采用逐一剔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新的合并OR值与原始合并OR值相比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按照研究地区、研究类型、PPD标准、样本量和是否控制混杂因素进行亚组分析,GWG不足和GWG过度的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WG不足或过度与PPD无关,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不同妊娠时期的体质量增加与PPD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体质量增加 产后抑郁 循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非药物干预研究现状
10
作者 邹海欧 李峥 +2 位作者 王凤 胡丽丽 程艮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89-91,共3页
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筛查及监测代谢问题、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饮食及运动干预、综合干预,并提出存在的不足以及此类研究对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提示。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体质量增加 非药物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八十三)——长期保持高水平活动与体质量增加的关系
11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497-2497,共1页
背景身体活动预防长期体质量增加的指南相关支持数据比较少,尤其是关于体质量增加最高风险期的研究。目的评价>20年的习惯性活动水平与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变化的关系。设计、设施和参试者中青年冠状动脉危险因素研究(CARDIA)为1985... 背景身体活动预防长期体质量增加的指南相关支持数据比较少,尤其是关于体质量增加最高风险期的研究。目的评价>20年的习惯性活动水平与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变化的关系。设计、设施和参试者中青年冠状动脉危险因素研究(CARDIA)为1985—1986年至2005—2006年,跟踪20年的前瞻性纵向研究。习惯性活动被定义为保持高、中和低活动水平,根据性别特性活动三分法基线分数确定活动水平。参试者包含了多中心人群(芝加哥、伊利诺州、伯明翰、阿拉巴马州、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3 554名男性和女性,基线年龄18~30岁。主要结果测量BMI和腰围平均年度变化。结果跟踪>20年,校正种族、基线BMI、年龄、教育、吸烟情况、酒精使用和能量摄入后,与低水平活动比较,保持高水平活动者BMI和腰围增长幅度小。男性保持高水平活动者少增2.6 kg〔+0.15 BMI units/年,95%CI(0.11,0.18);+0.20低水平活动组,95%CI(0.17,0.23)〕,而女性保持较高水平活动的少增6.1 kg〔+0.17 BMI units/年,95%CI(0.12,0.21);+0.30低水平活动组,95%CI(0.25,0.34)〕。男性保持高强度活动者腰围少增3.1 cm〔+0.52 cm/年,95%CI(0.43,0.61)cm;0.67 cm低水平活动组,95%CI(0.60,0.75)cm〕,女性保持高水平活动组腰围少增3.8 cm〔+0.49 cm/年,95%CI(0.39,0.58)cm;0.67cm低水平活动组,95%CI(0.60,0.75)cm〕。结论年轻成人期保持高水平活动可使年轻成人向中年过渡期减少增重,尤其是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增加 活动水平 WONCA 论文摘要 明尼苏达州 汇编 质指数 加利福尼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致体质量增加的临床选择
12
作者 张伟霞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164-165,共2页
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常给患者带来困扰,如何进行治疗药物的选择是临床医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易引起体质量增加的主要药物有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降糖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该文通过比较同类药物中不同药物致体质量增加,为临床选... 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常给患者带来困扰,如何进行治疗药物的选择是临床医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易引起体质量增加的主要药物有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降糖药和糖皮质激素等,该文通过比较同类药物中不同药物致体质量增加,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增加 临床选择 不良事件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锦玉 袁长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体质量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就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现状、影响因素、体质量增加的机制以及体质量增加的干预模式进行综述,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体质量增加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长期保持高水平活动与体质量增加的关系
14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4,共1页
【摘要】背景身体活动预防长期体质量增加的指南相关支持数据比较少,尤其是关于体质量增加最高风险期的研究。目的评价〉20年的习惯性活动水平与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变化,
关键词 体质量增加 论文摘要 活动水平 WONCA 汇编 质指数 活动 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岚 周文正 +4 位作者 梅玲蔚 王龙琼 邹函 李浩然 漆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5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资料,按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孕期增加体质量指南推荐,将受试者按...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5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资料,按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孕期增加体质量指南推荐,将受试者按孕期增加体质量分为3组:低于指南推荐组(体质量增加<16.8 kg)145例;符合指南推荐组(16.8 kg≤体质量增加<24.5 kg)170例;高于指南推荐组(体质量增加≥24.5 kg)35例。记录每例受试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病情况和围产期结局,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孕期增加体质量呈正相关(OR=1.087,95%CI=1.008~1.172,P=0.031)。3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别是(35.29±2.25)周、(36.32±1.33)周和(36.50±0.9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极度早产(OR=0.829,95%CI=0.749~0.918,P=0.000)和极度胎膜早破(OR=0.776,95%CI=0.688~0.874,P=0.000)的发生与孕期增加体质量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中,孕期体质量增加符合IOM指南推荐,有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获得良好的围产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孕期增加质量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所致的体质量、瘦素、瘦素基因变化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丽阳 亢万虎 +4 位作者 高成阁 马现仓 杨小波 陈策 李雅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后的体质量增加与血浆瘦素水平及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和精神症状减分率间有无相关性。方法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测定66例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腹围及血浆瘦素浓度;PCR-RFLP方法分析6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后的体质量增加与血浆瘦素水平及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和精神症状减分率间有无相关性。方法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测定66例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腹围及血浆瘦素浓度;PCR-RFLP方法分析66例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PANSS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分析体质量指标变化值与血浆瘦素浓度、瘦素基因多态性和PANSS减分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体质量指标均有显著性增加(P=0.000,0.002);平均BMI变化为(1.52±1.28)kg/m2,腹围为(4.08±4.32)cm。此外,血浆瘦素水平在治疗期间也有增加,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102)。基础体质量指标显著影响体质量指标变化值,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治疗时期的体质量指标显著影响相应时期的血浆瘦素水平和瘦素水平变化值,瘦素基因多态性和PANSS减分率对血浆瘦素水平或瘦素水平变化值的影响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不是利培酮所致的体质量增加的主要遗传因素;体质量增加不是利培酮临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体质量增加 瘦素 基因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药物对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锦秋 王民 +1 位作者 丰艳梅 梁维薇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抗癫药物对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收集癫患者中BMI>15kg.(m2)-1的患者共74例,比较BMI与患者年龄、所用药物、食欲以及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常用的抗癫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均可导致患者食欲及体质量增加,而... 目的研究抗癫药物对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收集癫患者中BMI>15kg.(m2)-1的患者共74例,比较BMI与患者年龄、所用药物、食欲以及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常用的抗癫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均可导致患者食欲及体质量增加,而且年龄越小越明显。结论癫患者使用抗癫药物时要注意控制食欲和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药物 质量指数 体质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在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变化趋势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奚凯雯 吴莉萍 +2 位作者 刘新义 吴怡颖 方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确诊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8-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乳腺外科的16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诊断时至术后15个月内的10个时间点测量并计算BMI指...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确诊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8-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乳腺外科的16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诊断时至术后15个月内的10个时间点测量并计算BMI指数,分析患者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对BMI总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组31.88%(51例)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存在超重或肥胖;随着治疗的进展,患者在术后6个月平均BMI达到最高峰,术后15个月平均BMI有所回落,但依旧高于诊断时基线水平;术后15个月有36.25%(58例)出现BMI增加,8.75%(14例)为显著增加(≥2 kg/m^2)。单因素分析显示:40岁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月均收入低于5000元、绝经后、退休或无业以及诊断期为超重或肥胖者在乳腺癌治疗期间(15个月内)BMI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罹患合并症、年龄超过60岁以及接受化疗患者是发生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高危人群。结论乳腺癌患者确诊时超重及肥胖占比较高,伴随诊治过程BMI呈现增长趋势,识别BMI增加的危险因素可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体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质量指数 肥胖 体质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无糖或含糖饮料与儿童体质量的相关性试验
19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69-3869,共1页
背景饮用含糖饮料与超重相关,可能是因为液体糖不导致饱感,因此其他食物的食用没有减少。然而,目前缺少显示以无热量饮料替代含糖饮料可使体质量增加减少的数据。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18个月的试验,纳入641名年龄为4岁10个月~11岁11个月... 背景饮用含糖饮料与超重相关,可能是因为液体糖不导致饱感,因此其他食物的食用没有减少。然而,目前缺少显示以无热量饮料替代含糖饮料可使体质量增加减少的数据。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18个月的试验,纳入641名年龄为4岁10个月~11岁11个月的最初体质量正常的儿童。参与者被随机分为2组,第1组接受250 ml/d(8盎司)无糖、人工加甜的饮料(无糖组),第2组接受一种可提供104 kcal(热量)的相似含糖饮料(含糖组)。饮料通过学校分发。18个月时,26%的儿童已停止饮用饮料。我们对没有完成研究的儿童的数据进行了估算。结果无糖组体质指数(BMI)的z评分平均增加0.02 SD单位,含糖组平均增加0.15 SD单位,差异的95%可信区间(CI)(-0.21,-0.05)。无糖组的体质量增加了6.35 kg,相比之下含糖组增加了7.37 kg〔95%CI(-1.54,-0.48)〕。无糖组的皮褶厚度、腰围与身高比以及脂肪量的增加也显著较少。不良事件较少。当我们将18个月时已停止参加研究的136名儿童与完成研究的477名儿童的测定值综合起来时,无糖组的BMI z评分增加了0.06 SD单位,含糖组增加了0.12 SD单位(P=0.06)。结论用无热量饮料伪装替代含糖饮料减少了正常体质量儿童的体质量增加和脂肪聚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增加 含糖饮料 儿童 无糖 试验 相关性 质指数 质量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Cushing综合征的垂体细胞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定荣 周炜洵 马文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6-557,共2页
病例介绍 患者 女性.46岁。因罹患高血压5年,向心性肥胖2年,于2007年4月12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晕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具体不详),服药后可控制在正常值范围100~110/70~80mmHg(1mmHg=0.133kPa),近5年来体质量增加15kg,尤以... 病例介绍 患者 女性.46岁。因罹患高血压5年,向心性肥胖2年,于2007年4月12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晕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具体不详),服药后可控制在正常值范围100~110/70~80mmHg(1mmHg=0.133kPa),近5年来体质量增加15kg,尤以最近2年增加明显,主要以腹部、颈后部、面部为主,四肢变细,并出现脸圆、脸红.皮肤容易起瘀斑等症状及体征.其他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HING综合征 细胞瘤 向心性肥胖 正常值范围 体质量增加 血压升高 高血压 服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