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莹莹 蒲丛珊 +3 位作者 王义婷 单春剑 夏家爱 周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0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识别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7月在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64对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后最初几...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对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的影响,识别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7月在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64对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后最初几天的母乳喂养过程,比较母乳喂养过程指标(含接吸吮情况、母乳喂养频次、母乳喂养准备时间、单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早期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分别以孕前体质量正常和孕期增重适宜女性为参照,孕前消瘦增加了含接吸吮困难的风险(OR=2.025,P=0.044),孕前超重增加了低频喂养的风险(OR=2.057,P=0.021),孕前超重(OR=0.392,P=0.015)和孕期增重过多(OR=0.538,P=0.021)均降低了早期纯母乳喂养率。结论 :孕前消瘦或超重、孕期增重过多的女性均是早期母乳喂养行为建立困难的高危人群。应对高危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母乳喂养支持,改善母乳喂养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质量指数 孕期体质量增加 母乳喂养 早期母乳喂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孕期体质量增加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桑琳 李兰 +1 位作者 鲁大伟 杜世华 《安徽医学》 2019年第7期733-73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孕期体质量增加(GWG)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34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kg/m^2,50例)、正常体质量组... 目的研究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孕期体质量增加(GWG)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34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kg/m^2,50例)、正常体质量组(18.5kg/m^2≤BMI<25.0kg/m^2,260例)与超重肥胖组(BMI≥25.0kg/m^2,39例);根据孕期GWG不同,分为GWG过少组(41例)、GWG适宜组(133例)、GWG过多组(175例)。比较各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孕前超重肥胖组产妇剖宫产率、GDM、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低体质量组产妇贫血、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期GWG过少、GWG适宜组产妇相比,GWG过多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期GWG过多、GWG适宜组产妇相比,GWG过少组产妇GDM、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医师和产妇都要重视孕前BMI与孕期GWG异常对母婴的影响,临床应严格调控孕前BMI及孕期GWG在适宜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质指数 体质量增加 妊娠结局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非药物干预研究现状
3
作者 邹海欧 李峥 +2 位作者 王凤 胡丽丽 程艮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89-91,共3页
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筛查及监测代谢问题、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饮食及运动干预、综合干预,并提出存在的不足以及此类研究对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提示。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体质量增加 非药物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锦玉 袁长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体质量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就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现状、影响因素、体质量增加的机制以及体质量增加的干预模式进行综述,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体质量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体质量增加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尼替丁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引起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祎鋆 王昭 +1 位作者 梁美娟 蔡丽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2121-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引起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使用奥氮平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抗精神病药均用奥...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引起体质量增加及糖脂代谢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使用奥氮平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抗精神病药均用奥氮平单药治疗,给予研究组雷尼替丁150 mg/d,晚睡前顿服,对照组晚睡前服用安慰剂(淀粉),分别检测血糖、血脂,并测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评估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PANSS量表及TESS量表结果。结果治疗后4周开始,研究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及PANSS量表及TES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及PANSS量表及TESS量表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可有效干预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的体质量增加与血糖血脂调节障碍,且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尼替丁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体质量增加 糖脂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孕前BMI联合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对哮喘发生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夏蔚 戴瑞 徐文付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讨父母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与儿童哮喘发生的潜在关联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760例,根据是否患有哮喘,分为哮喘组(n=440)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父母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与儿童哮喘发生的潜在关联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760例,根据是否患有哮喘,分为哮喘组(n=440)和对照组(n=1320)。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父亲BMI、母亲孕前BMI、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及儿童BMI与儿童哮喘发生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儿父亲BMI、母亲孕前BMI、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BMI、母亲患有哮喘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BMI(OR=1.610,95%CI:1.431~1.821)、母亲孕前BMI(OR=2.107,95%CI:1.839~2.424)、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OR=3.970,95%CI:3.325~4.801)、儿童出生体质量(OR=1.006,95%CI:1.006~1.007)及BMI(OR=1.427,95%CI:1.109~1.841)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儿童出生体质量、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BMI、母亲孕前BMI和父亲BMI 5项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哮喘发生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分别大于单独检测(0.826、0.893、0.562、0.827、0.718)。联合评估的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1.5%,均高于单独检测(67.0%、85.7%、67.3%、78.4%、58.2%;84.5%、83.7%、44.2%、90.2%、77.1%)。结论父母孕前BMI、母亲妊娠期体质量增加量、儿童出生体质量及BMI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联合诊断对哮喘发生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孕前身质量指数 出生质量 妊娠期体质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所致的体质量、瘦素、瘦素基因变化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丽阳 亢万虎 +4 位作者 高成阁 马现仓 杨小波 陈策 李雅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后的体质量增加与血浆瘦素水平及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和精神症状减分率间有无相关性。方法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测定66例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腹围及血浆瘦素浓度;PCR-RFLP方法分析6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治疗后的体质量增加与血浆瘦素水平及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和精神症状减分率间有无相关性。方法利培酮单药治疗10周,测定66例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腹围及血浆瘦素浓度;PCR-RFLP方法分析66例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多态性;PANSS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分析体质量指标变化值与血浆瘦素浓度、瘦素基因多态性和PANSS减分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体质量指标均有显著性增加(P=0.000,0.002);平均BMI变化为(1.52±1.28)kg/m2,腹围为(4.08±4.32)cm。此外,血浆瘦素水平在治疗期间也有增加,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102)。基础体质量指标显著影响体质量指标变化值,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治疗时期的体质量指标显著影响相应时期的血浆瘦素水平和瘦素水平变化值,瘦素基因多态性和PANSS减分率对血浆瘦素水平或瘦素水平变化值的影响的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不是利培酮所致的体质量增加的主要遗传因素;体质量增加不是利培酮临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体质量增加 瘦素 基因多态性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在乳腺癌患者确诊后变化趋势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奚凯雯 吴莉萍 +2 位作者 刘新义 吴怡颖 方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确诊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8-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乳腺外科的16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诊断时至术后15个月内的10个时间点测量并计算BMI指...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确诊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趋势。方法2016年8-1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乳腺外科的16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诊断时至术后15个月内的10个时间点测量并计算BMI指数,分析患者人口学及疾病资料对BMI总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组31.88%(51例)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存在超重或肥胖;随着治疗的进展,患者在术后6个月平均BMI达到最高峰,术后15个月平均BMI有所回落,但依旧高于诊断时基线水平;术后15个月有36.25%(58例)出现BMI增加,8.75%(14例)为显著增加(≥2 kg/m^2)。单因素分析显示:40岁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月均收入低于5000元、绝经后、退休或无业以及诊断期为超重或肥胖者在乳腺癌治疗期间(15个月内)BMI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罹患合并症、年龄超过60岁以及接受化疗患者是发生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加的高危人群。结论乳腺癌患者确诊时超重及肥胖占比较高,伴随诊治过程BMI呈现增长趋势,识别BMI增加的危险因素可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体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质量指数 肥胖 体质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垂体瘤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丽 谢晓娜 +2 位作者 李红岩 刘媛媛 朱栗文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114-114,共1页
患者女,14岁,因"脸圆、体质量增加、面部痤疮及大腿、腰部、上臂紫纹2 a"就诊于我院。体格检查:血压100/70 mmHg,满月脸,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多血质,皮肤菲薄,甲状腺无肿大,无触发泌乳,腹膨隆,下腹、大腿、腰部及上臂紫纹,无视野缺... 患者女,14岁,因"脸圆、体质量增加、面部痤疮及大腿、腰部、上臂紫纹2 a"就诊于我院。体格检查:血压100/70 mmHg,满月脸,水牛背,锁骨上脂肪垫,多血质,皮肤菲薄,甲状腺无肿大,无触发泌乳,腹膨隆,下腹、大腿、腰部及上臂紫纹,无视野缺损。体质量指数:34.6 kg/m2。辅助检查:血皮质醇(08:00)321.18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质量增加 无视野缺损 质量指数 面部痤疮 格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垂体探查病检确诊典型临床表现Cushing病1例报告
10
作者 刘云涛 陈兵 姜友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21-21,共1页
患者女,22岁,因月经紊乱伴体质量增加2a余前来就诊。患者已2a余无月经,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发生,发病前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查体:体质量53kg,身高150cm,血压120/82mmg。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明显,有锁骨上窝脂肪垫。上臂、... 患者女,22岁,因月经紊乱伴体质量增加2a余前来就诊。患者已2a余无月经,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发生,发病前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查体:体质量53kg,身高150cm,血压120/82mmg。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明显,有锁骨上窝脂肪垫。上臂、大腿、腹部可见紫纹,以腹部明显,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HING病 临床表现 体质量增加 确诊 查病 糖皮质激素 向心性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投喂-停喂时间对大口黑鲈摄食、生长和废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迪 任幸 +2 位作者 吴玉波 陈建明 王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9-364,共6页
在室内循环水水槽中进行8周实验以评价不同投喂-停喂时间对初始体质量为(14.4±0.3)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摄食、生长、食物利用、鱼体组成和氮、磷废物排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设3个处理:一组正常投喂(S_0),... 在室内循环水水槽中进行8周实验以评价不同投喂-停喂时间对初始体质量为(14.4±0.3)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摄食、生长、食物利用、鱼体组成和氮、磷废物排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设3个处理:一组正常投喂(S_0),另外2组分别投喂3 d停喂1 d(S_1)或投喂7 d停喂1 d(S_2)。结果表明:随投喂-停喂时间比例的减少,鱼摄食率、体质量增加、饲料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处理组S_0、S_1和S_2之间在氮和磷保留效率、肥满度、肝体比、全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氮和磷废物排放量方面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束时,S_0组最终体质量及体质量增加均显著高于S_2组(P<0.05),S_2组显著高于S_1组(P<0.05),投喂期间S_1组和S_2组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低于同期S_0组,但饲料系数和氮保留效率与S_0组无显著差异。此外,S_1和S_2组在停喂后恢复投喂期间均表现出部分补偿生长,其机制是增加摄食。根据本实验结果,当在大口黑鲈池塘养殖中采用交替投喂和停喂策略时,合理的停喂-投喂时间应分别为13 d和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生长 投喂策略 体质量增加 饲料系数 废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钾、碱血症、多血质貌伴全身浮肿
12
作者 耿厚法 杨建 +5 位作者 张正军 张梅 李萍 石小霞 孙琳 班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全身浮肿 低血钾 碱血症 多血质 甲状腺功能正常 全身乏力 医院检查 体质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手术1例报告
13
作者 郑秀海 王志远 +4 位作者 刁同进 袁伟升 张华 宫林 朱忠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术后再手术 支架置入 置入金属支架 体质量增加 胆管癌根治术 皮肤瘙痒 上腹部隐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肥胖症患者的健康指导
14
作者 姜颖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9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肥胖症患者 健康指导 缺血性心脏病 社会经济发展 体质量增加 2型糖尿病 脂肪堆积 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