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宏观结构和体验人本观——基于体认语言学反思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
1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奎因在半个多世纪前批判了经验论者的两个教条(分析vs综合之分、还原论),提出了“整体论”和“自然化认识论”。基于“整体论”的优点和不足,体认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可对其进行修补。依据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以及体... 奎因在半个多世纪前批判了经验论者的两个教条(分析vs综合之分、还原论),提出了“整体论”和“自然化认识论”。基于“整体论”的优点和不足,体认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可对其进行修补。依据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后现代哲学的人本观以及体认哲学建构“多元宏观结构、体验人本观”(简称体认观),以反思奎因的自然化认知论,希冀能更好地解释语言这一“自然性兼人本性,客观性兼主观性”的辩证结合体,同时也为语言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因 自然化识论 体认语言学 多元宏观结构 验人本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雷科夫和约翰逊——建构本土化的体认哲学和体认语言学
2
作者 王寅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03,F0003,共7页
20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乔治·雷科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哲学,并据此建构了认知语言学,使其所涉哲学内容超过了以往学派,将语言学研究带入后现代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历史意义。但毋庸讳言... 20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乔治·雷科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哲学,并据此建构了认知语言学,使其所涉哲学内容超过了以往学派,将语言学研究带入后现代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历史意义。但毋庸讳言,认知语言学的哲学阐述还有待深入,视野仍需拓宽。本文一方面简析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另一方面继承乔治·雷科夫和马克·约翰逊的研究思路,并尝试将其研究成果发展为本土化的体认哲学和体认语言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哲学 语言学 哲学 体认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3
作者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共12页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连山易》是上古远祖在生产生活中创新和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集体哲学智慧的结晶;其次,“连”字原初文化信息揭示了华夏先祖彼时杰出社会治理能力和先进军事管理等历史情状;再次,“连”作为姓氏,是中华文明中血浓于水的家族文化的见证;最后,“连理枝”蕴含着兄友弟恭的孔怀之情和演绎着惊天动地但是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 文化基因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文化观 体认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同”修辞观与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互动关系探究
4
作者 那倩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4,共6页
王寅将体验哲学修补为本土化的体认哲学,强调“体”指身体和现实的互动体验,“认”指心智中的认知加工,并提出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西方当代修辞学奠基者肯尼斯·伯克的“认同”修辞观包括身体、经验和象征... 王寅将体验哲学修补为本土化的体认哲学,强调“体”指身体和现实的互动体验,“认”指心智中的认知加工,并提出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西方当代修辞学奠基者肯尼斯·伯克的“认同”修辞观包括身体、经验和象征三个要素,与体认语言学有着显著的相通性。其中,身体是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重视的要素,但经验和象征尚未获得关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研读肯尼斯·伯克聚焦“认同”的重要著作,构建“认同”修辞观(身体—经验—象征),并深入探究其与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身体连接现实和认知,经验弥合认知和语言差异,象征连通现实和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同”修辞观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阈下ChatGPT语言生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智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43,112,共8页
近来兴起的ChatGPT改变了人们对语言生成的认知。本研究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语言生成观审视ChatGPT的语言生成和语言性能,以期获得语言研究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启示。本研究首先回溯了ChatGPT语言生成技术的三个环节,分析了相关的理论语言学内... 近来兴起的ChatGPT改变了人们对语言生成的认知。本研究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语言生成观审视ChatGPT的语言生成和语言性能,以期获得语言研究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启示。本研究首先回溯了ChatGPT语言生成技术的三个环节,分析了相关的理论语言学内涵;其次,结合体认语言学从现实到认知再到语言的语言生成观,分析人们真实使用的语言是现实、认知的产物,进而结合ChatGPT语言生成的三个环节,分析其语言生成基本遵循从“语言到语言”的生成范式,其语言生成只有少量的认知间接参与。ChatGPT庞大的语料使其具备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但是由于缺乏现实和认知作为基础,会形成与事实不相符、语义混淆、无意义废话等性能偏误。最后,本研究认为优化ChatGPT语言性能的关键要解决其具身认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ChatGPT 语言生成 性能偏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不是任意说的中国总代表——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9,38,共13页
语言具有像似性还是任意性,这一争论由来已久。随着认知语言学和体认语言学的流行,学界现已普遍接受像似性的观点。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任意说传入我国后,学界有人寻找我国先哲以作呼应,如将荀子在《正名篇》中所言“名无固宜…... 语言具有像似性还是任意性,这一争论由来已久。随着认知语言学和体认语言学的流行,学界现已普遍接受像似性的观点。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任意说传入我国后,学界有人寻找我国先哲以作呼应,如将荀子在《正名篇》中所言“名无固宜……”引为佐证,误把他视为索氏任意说的中国总代表。经过多年的研读和思考,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读,荀子在这篇文章中阐发的论点其实是当今体认语言学所提出的体认观和像似性之先声。本文从5个方面批评了学界所谓“荀子是任意说的中国总代表”的观点,以期为荀子正名,倡导“我思故我云”之研究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任意性 约定俗成 体认语言学 像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十年回顾与未来展望
7
作者 王寅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17,共9页
美国著名学者雷科夫和约翰逊等反思了索、乔二氏的语言学理论,基于体验哲学建构了认知语言学,提出了一系列语言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现已成为国内外的主流学派。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认语言学团队近年来发现他们的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尝试汲... 美国著名学者雷科夫和约翰逊等反思了索、乔二氏的语言学理论,基于体验哲学建构了认知语言学,提出了一系列语言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现已成为国内外的主流学派。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认语言学团队近年来发现他们的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尝试汲取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理论等,在把体验哲学修补为体认哲学的基础上,将认知语言学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弹指之间,这一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已有了十年的历史,值此时机我们拟对其进行简要回顾,并做点滴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语言学 验哲学 哲学 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英语俚语汉译的转喻理据
8
作者 王硕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42-44,61,共4页
当前,转喻已从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修辞转喻”拓展为体认语言学中的认知工具,而且已经渐渐成为翻译领域研究的重点。文章从体认语言学视角对英语俚语汉译过程中转喻所发挥的作用、转喻的机制以及转喻应用于翻译的理据性进行了分析,结... 当前,转喻已从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修辞转喻”拓展为体认语言学中的认知工具,而且已经渐渐成为翻译领域研究的重点。文章从体认语言学视角对英语俚语汉译过程中转喻所发挥的作用、转喻的机制以及转喻应用于翻译的理据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之间主要存在着三种转喻关系,即整体矩形域代次域、部分代部分、次域代整体矩阵域,而这种语义上相互指代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译者对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以及自身主观的认知加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俚语 翻译 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十年发展史——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9
作者 杨玉顺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8-28,共11页
体认语言学作为中国本土化的语言理论,在过去十年里发展迅速,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基于中国知网2014—2024年间体认语言学研究的期刊论文数据,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体认... 体认语言学作为中国本土化的语言理论,在过去十年里发展迅速,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基于中国知网2014—2024年间体认语言学研究的期刊论文数据,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体认语言学及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发现:体认语言学当下正处于“迅速发展期”,体认研究主要包含六大热点领域和三大研究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相关领域的探讨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研究 可视化分析 发展现状 研究热点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角下《论语》中的成语英译——以辜鸿铭和理雅各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丽 董洋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期27-29,共3页
本文以辜鸿铭和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对译本中不同类型的成语英译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翻译方法所达到成语英译效果,以期能对后续翻译实践提供启发。
关键词 《论语》译本 成语英译 体认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一点”英译研究--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雳 赵秋野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 汉语量词“点”表示不定小量,在历时演变中发生语义泛化。在“一点”量名结构中,“一点”较少突显名词所指事物的属性;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可突显事物的多维属性。本文依据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以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中“一点”的英译为例,探究译者的认知过程。研究发现,在“现实—认知—语言”的翻译再建构中,译者对原文的语境内外关系进行重新评估(现实),按译语规约对名词所指事物的某种(些)属性进行有意识突显(认知),使译文(语言)有了新的认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突显 一点 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英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浅析体认语言学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3,共11页
本文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包括语言生成的物质来源、语言的认识基础、语言认识系统的实践性3个方面),剖析了体认语言学基于“体”“认”所建立的“现实—认知—语言”和“互动—概念隐喻—隐喻表达”的理论模式。体认... 本文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包括语言生成的物质来源、语言的认识基础、语言认识系统的实践性3个方面),剖析了体认语言学基于“体”“认”所建立的“现实—认知—语言”和“互动—概念隐喻—隐喻表达”的理论模式。体认语言学是中国本土化的认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对其进行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理解和阐释,凸显“体”与“认”的互动作用对于推动认知语言学前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体认语言学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当代发展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语言 体认语言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方位隐喻异同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阐发——以“上/下”(up/down)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维源 孙毅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1期57-63,I0001,共8页
本研究借助北大语料库(CCL)、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美国当代语料库(COCA)收集相关语料,按所属意象进行分类,并借助体认语言学阐释其跨语言共性,诉诸文化脚本比较剖析其个性。本文得出,汉英“上/下”(up/down)方位隐喻存在状态、社会地... 本研究借助北大语料库(CCL)、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美国当代语料库(COCA)收集相关语料,按所属意象进行分类,并借助体认语言学阐释其跨语言共性,诉诸文化脚本比较剖析其个性。本文得出,汉英“上/下”(up/down)方位隐喻存在状态、社会地位、道德、动作、程度与时间六大相同意象以及地理文化、时间取向与思维方式三大差异。本文为汉英方位隐喻系统对比研究做了尝试性的基础探索工作,以期为左右、前后、深浅、里外、高低、中心—边缘等更加复杂抽象的方位隐喻概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隐喻 方位隐喻 语言对比 体认语言学 文化脚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野下中国饮食文化的英译对比研究——以《红楼梦》杨、霍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楠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106-109,共4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拥有多语种多版本的译本。对《红楼梦》各译本的翻译研究有助于深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翻译研究中,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红楼梦》中名目繁多的珍馐餐食均为中...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拥有多语种多版本的译本。对《红楼梦》各译本的翻译研究有助于深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翻译研究中,饮食文化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红楼梦》中名目繁多的珍馐餐食均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缩影。因此,本文选取最具权威性的两部《红楼梦》英译本,根据以往研究对《红楼梦》饮食的总结,从中筛选出143种食物指称,并借助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汉英平行语料库,查阅了这143种食物指称在杨、霍译本中的英文表述。基于体认翻译的三层次观和两范畴法,对比研究了这些食物指称在上述两译本中的具体翻译思路。研究发现,从单一范畴来看,两译本对食物的翻译主要聚焦于语言层面,其次为认知层面,最后为现实层面;从融合范畴来看,两译本对食物的翻译则多集中在语言层面与认知层面,极少使用语言层面与现实层面以及认知层面与现实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饮食文化 《红楼梦》 英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如何认知和表达世界——基于体认语言学的立场表达解读
15
作者 冯军伟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4年第3期35-43,66,共10页
体认语言学认为,在人类与客体世界的长期互动实践中,人类的认知加工为我们塑造了认知世界中的客观世界、示证世界、可能世界、情感世界和态度世界。这五大认知世界本质上都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我进行认知建构的最终产物,体现了人类... 体认语言学认为,在人类与客体世界的长期互动实践中,人类的认知加工为我们塑造了认知世界中的客观世界、示证世界、可能世界、情感世界和态度世界。这五大认知世界本质上都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我进行认知建构的最终产物,体现了人类对客体世界的五大认知视角,分别是叙实视角、认识视角、示证视角、情感视角和态度视角。这五大认知视角反映在人类的语言世界中就体现为互动交际话语中普遍存在的叙实立场、认识立场、示证立场、情感立场和态度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知视角 立场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体认语言学看介词与小品词的语用分工
16
作者 李勇忠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2-42,108,共12页
介词和小品词同属封闭词类,在句子中表达射体和界标之间的关系。介词与小品词的区别在于:介词指定了界标,而小品词则隐藏界标。论文基于奥多德(O’Dowd)的观点,从体认语言学出发,得出结论:两者同属一个上位词形,即P词,是在不同的语境作... 介词和小品词同属封闭词类,在句子中表达射体和界标之间的关系。介词与小品词的区别在于:介词指定了界标,而小品词则隐藏界标。论文基于奥多德(O’Dowd)的观点,从体认语言学出发,得出结论:两者同属一个上位词形,即P词,是在不同的语境作用下,语用者根据交际目的不同而采用的两个不同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小品词 凸显 体认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英反预期触发语研究
17
作者 李勇忠 白黎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4年第4期30-38,44,共10页
反预期触发语是反预期信息结构内附着在条件或预期上、能够诱发反预期的语言单位。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理论视域,重点探讨了汉语和英语中反预期触发语的性质和类别。具体包括:(1)从体认识解的角度,阐述汉语、英语中反预期触发语与预设触... 反预期触发语是反预期信息结构内附着在条件或预期上、能够诱发反预期的语言单位。本文以体认语言学为理论视域,重点探讨了汉语和英语中反预期触发语的性质和类别。具体包括:(1)从体认识解的角度,阐述汉语、英语中反预期触发语与预设触发语、反预期标记的区别;(2)以理想化体认模型为重要参照,论述汉、英语中条件类和预期类反预期触发语的具体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汉英反预期触发语 识解 理想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的互动关系探究
18
作者 廖巧云 翁馨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3-61,112,共10页
以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础,考察了其核心理论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的互动关系。具体而言,体认语言学的下辖理论,包括体认语法、体认翻译学、体认整合论、体认参照点、体认教学法等,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所强调的... 以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础,考察了其核心理论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的互动关系。具体而言,体认语言学的下辖理论,包括体认语法、体认翻译学、体认整合论、体认参照点、体认教学法等,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所强调的心物随附性、意向性以及涌现-拓扑性等内涵存在多重互动,可表现为体认过程的相对独立性、意向性以及“变化中的不变性”。文章认为,体认语言学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存在密切联系,能够为说明话语运作的机理互相提供支撑,也能从双方的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以促进两者的交流与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心智哲学 多重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关照下英汉“狗”相关隐喻性习语研究
19
作者 王静 李子航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6期58-61,共4页
本研究根据《英语习语分类词典》和《汉英英汉习语大全》中关于“狗”的习语,建立了一个语料库,并以体认语言学中的核心原则“现实(体)—认知(认)—语言”为理论基础,聚焦考察英汉隐喻性“狗”动物习语的体认性。研究发现:“狗”相关的... 本研究根据《英语习语分类词典》和《汉英英汉习语大全》中关于“狗”的习语,建立了一个语料库,并以体认语言学中的核心原则“现实(体)—认知(认)—语言”为理论基础,聚焦考察英汉隐喻性“狗”动物习语的体认性。研究发现:“狗”相关的隐喻性习语自产生时就具有体认性,且习语的语义具有体认性。习语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更是英汉两个民族观察和表达世界的方式,实现了从“体”到“认”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隐喻 隐喻性习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认语言学视角的职教英语教学路径研究
20
作者 樊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5-160,共6页
职教英语教学,特别是职教本科英语教学,存在对学生学习现状的了解不足、教学模式与学生基础不适等问题。为破解职教本科英语的教学困境,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从体认语言学的视角,构建职教本科英语听说读写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包... 职教英语教学,特别是职教本科英语教学,存在对学生学习现状的了解不足、教学模式与学生基础不适等问题。为破解职教本科英语的教学困境,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从体认语言学的视角,构建职教本科英语听说读写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包括图示理论与听力教学、体认叙事模型与口语教学、体认参照点与阅读教学、体认写长法与写作教学、体认整合论与翻译教学。通过为期8周的实验教学实证研究表明,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职教本科英语教学、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职教英语教学 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