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鲻胚后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与鳍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谢菁
-
机构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58-2064,共7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20708005,2012A020602016)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A201101D02,A201200E02)
-
文摘
【目的】确定鲻胚后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的形成时间及各鳍的变化特点,为优化其种苗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光学显微镜技术对鲻胚后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的分布与鳍条的形成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和记录。【结果】鲻的体表色素发育需要依次经过6个阶段,初孵仔鱼就已经具有色素细胞,鱼体表面色素随着仔鱼发育进一步变化,至30日龄色素发育完全。在鲻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各鳍发育顺序依次为:胸鳍→尾鳍→臀鳍→第二背鳍→腹鳍→第一背鳍。鲻鳍的发育需要经过10个阶段,3日龄仔鱼便可观察到胸鳍芽,19日龄时尾鳍开始发育,21日龄时第二背鳍和臀鳍逐步发育,且臀鳍发育速度稍快于第二背鳍,腹鳍芽出现,26日龄时第一背鳍开始隆起,至38日龄鳍条发育完全。【结论】鲻胚后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体表色素分布和鳍条发育与其形态发育及行为相适应,可作为早期发育的指示性标志。
-
关键词
鲻
胚后发育
体表色素
鳍
变化特征
-
Keywords
Mugil cephalus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pigment of body surface
fi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
分类号
S965.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四种微量元素对胡子鲶体表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唐精
叶元土
-
机构
北京桑普生化(广东)有限公司
苏州大学生命科技学院
-
出处
《饲料工业》
2007年第24期27-30,共4页
-
文摘
试验主要探讨4种微量元素Cu、Fe、Mn、Zn对胡子鲶体表色素含量的影响。对L(934)正交设计养殖的胡子鲶,测定各试验组鱼体皮肤总的类胡萝卜色素和叶黄素含量。结果表明:胡子鲶背部皮肤类胡萝卜色素含量随Cu、Fe补充量的增加而升高,随Zn、Mn补充量的增加而降低;胡子鲶背部皮肤叶黄素含量随Cu、Fe、Mn补充量的增加而升高,随Zn补充量的增加而下降;胡子鲶腹部皮肤类胡萝卜色素含量随Cu、Fe、Mn、Zn补充量的增加而下降;胡子鲶腹部叶黄素含量随Cu补充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Fe、Mn、Zn的补充量对其影响不大。
-
关键词
胡子鲶
体表色素
微量元素
-
Keywords
clarias fuscus
body coloring matter
Zn
trace element
-
分类号
S965.12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