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化技术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三重结构研究 |
彭文杰
高亮
周结友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数字技术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作用机理与推进策略 |
马振川
万义
白晋湘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
刘戈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1
|
|
4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何以有效?--基于全国30个案例的扎根理论和定性比较分析 |
袁进业
马廉祯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梅州客家足球文化为例 |
张长城
李建英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6
|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王厚雷
王竹影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9
|
|
7
|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
伍娟
林志军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1 |
50
|
|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纲 |
白晋湘
万义
龙佩林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9
|
|
9
|
佛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与对策——以佛山蔡李佛拳为例 |
曾思麟
刘永峰
荆治坤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10
|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属性、分类及路径选择——基于对丝绸之路甘肃段的观照 |
孟峰年
李颖侠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8
|
|
11
|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 |
王林
陆海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0
|
|
12
|
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丛密林
张晓义
王伟平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3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原生态和现代生存需求的矛盾——以西部红拳为例 |
姜霞
刘新民
黄繁
顾同
晋少辉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14
|
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 |
白晋湘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9
|
|
15
|
“原生态体育”悖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解构与重塑 |
万义
|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3
|
|
16
|
有形与无形:英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经验及启示 |
任塘珂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7
|
陕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探析——以红拳为例 |
赵冬刚
|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
5
|
|
18
|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
王淑芳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9
|
后疫情时代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 |
郑奥成
郑家鲲
王学彬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20
|
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经验及启示 |
郑燕
蔡艺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