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新课标下融大单元与走班制于一体的“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新模式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毛振明 赵晓丹 +1 位作者 周琳 龙克威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2022年版新课标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提出要推进“大单元教学”和“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新教学模式,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也为解决体育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老问... 2022年版新课标提出了“教会、勤练、常赛”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提出要推进“大单元教学”和“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新教学模式,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也为解决体育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老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仅是“18学时大单元”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教学碎片化问题,因此,“可选择性的专项化教学”(又称“体育走班制教学”)成为一种有效且具可行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为了符合新课标对六类运动项目教学的要求,该研究提出了将大单元和走班制融合于一体的“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方案,该方案也是完全符合2022年版体育新课标各项要求的教学模式。“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既可以让学生精学一项运动项目,有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也有利于学生接触到较为广泛的运动项目,拓展运动体验广度,以确保“主项不丢、兼项不少”“精学更精、简学适度”的双赢效果。教学实验也表明,“精学一项,简学多项”走班制教学新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打造“一生一长”“一校多品”“多项多队”“一师一专”,加快推动“多学段体育课程教学有机衔接和一体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新课标 大单元教学 体育走班制教学 “精学一项、简学多项”教学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历史责任——兼论“大单元”“走班制”与“三精准”的新策略 被引量:16
2
作者 毛振明 张媛媛 邓熙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1,37,共8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目标任务,但中小学生的运动发展却面临着“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学会”,而中小学生的健康促进则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目标任务,但中小学生的运动发展却面临着“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学会”,而中小学生的健康促进则面临着“体质连续40年下降”的局面。科学运动和健康促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历史责任。但运动发展与健康促进之关系素有争论,甚至有“技术与健康之争”的极端观点。研究认为,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的关系,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体育“大单元教学”对有效提高运动能力具有方向性意义,“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即“体育走班制”教学更是代表着未来科学运动课程的教改方向。大幅度大面积地提升体质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前提,有效提升体质要求着“三精准”的新策略与新工作。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必将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相融合发展,其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以及教学方法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运动技能 健康促进 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 体育大单元 体育走班制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社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假说——行政班体育课走向走班制体育课:“班文化”走向“队文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毛振明 邱丽玲 +1 位作者 李海燕 陈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30,共6页
传统运动训练中的"运动队"形成了一种"队文化",而"队文化"中蕴含许多宝贵的集体教育因素;但当运动变成了学校的体育课程之后,"队"变成了"班","队文化"变成了"班文化&... 传统运动训练中的"运动队"形成了一种"队文化",而"队文化"中蕴含许多宝贵的集体教育因素;但当运动变成了学校的体育课程之后,"队"变成了"班","队文化"变成了"班文化"。于是体育集体的教育因素也随之变化,但是在以往教学"蜻蜓点水、低级重复"的现状下,体育教学过程越来越短,技能学习深度越来越浅,体育竞赛要素越来越少,同学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也越来越少,在"学不会"的同时,体育的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差。随着"走班制教学"逐渐被研究被实验后,在"走班制教学"中也出现"队文化"的端倪,这给体育学科的"立德树人"和亲社会态度与行为的有效培养带来机会。为此,就"班文化"和"队文化"的区别及其中教育功能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在完成"确保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目标与任务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目标与任务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传统的行政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 文化 队文化 立德树人 社会适应能力 亲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视域下的“大单元体育教学”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以 赵晓丹 毛振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3,共7页
体育的大单元教学具有特殊的概念含义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就“单元教学”与“体育单元教学”概念辨析、大单元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的独特意义、单元层次、大单元体育教学的时长、体育教学单元规模决定因素、大单元体育教学的类型、不适合... 体育的大单元教学具有特殊的概念含义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就“单元教学”与“体育单元教学”概念辨析、大单元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的独特意义、单元层次、大单元体育教学的时长、体育教学单元规模决定因素、大单元体育教学的类型、不适合采用大单元体育教学的内容等进行讨论。研究认为,一般性的大单元体育教学还不足以真正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的目标任务,能够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和实现“教会、勤练、常赛”教改任务的教学模式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即属于超大单元的“体育走班制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大单元体育教学 教会、勤练、常赛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体育走班制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从当下学校体育改革5组“热词”说起 被引量:133
5
作者 毛振明 邱丽玲 杜晓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共14页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难题反映在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5组“热词”之中:①“立德树人”“四位一体”代表了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定位问题,提示学校体育应完成“人才之育”的重任,并通过创新方法论和教材体系落实“以体树人”;②... 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难题反映在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5组“热词”之中:①“立德树人”“四位一体”代表了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定位问题,提示学校体育应完成“人才之育”的重任,并通过创新方法论和教材体系落实“以体树人”;②“健康中国2030”“体质提升‘三精准’”代表了当前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学生体质的现实需要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钢尺子”和全新的“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的方法论为解决学生体质问题提供了机遇;③“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体育走班制教学”代表了体育课程的价值体现和科学性问题,“体育走班制教学”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解决“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有学会”等难题的有效方法;④“体教融合”“校园足球”代表了解决历史形成的“体教分离”“举国体制”制度困局的问题,“体教融合”是瞄准“新举国体制”建立的体育制度重大改革,“校园足球”则是“体教融合”的“首战”;⑤“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代表了如何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利用考试制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有着30年历史的“中考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再次让“高考体育”成为可期待的新的体育考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体质提升“三精准” 教会、勤练、常赛 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 体育走班制教学 校园足球 中考体育 高考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