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
马增强
朱莉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
2
|
全球化对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研究 |
刘晖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3
|
新农村建设中开发乡村体育旅游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张现成
苏秀艳
杨凯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
4
|
数字技术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作用机理与推进策略 |
马振川
万义
白晋湘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5
|
数字化技术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三重结构研究 |
彭文杰
高亮
周结友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6
|
数字游戏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转向 |
徐加豪
陈家起
高奎亭
蒋全虎
尹作亮
郭振华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生态建设探析 |
曹胡丹
潘怡
陈连朋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8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悖论的现实表征、深层致因 与消解路径 |
康博华
吉灿忠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麻类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数字化传承路径研究 |
兰小明
赵浩含
颜世伟
魏胜军
朱爱国
陈继康
|
《中国麻业科学》
|
2025 |
0 |
|
|
10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梅山武术的田野调查 |
张嘉信
谭志刚
谭清文
|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信息化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评《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传承路径研究》 |
陈志凌
任丽丽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下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6—2021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实证 |
代刚
郭育竹
|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叙事体系构建 |
张丰
朱大梅
吴若熙
李平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14
|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
刘戈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4
|
|
|
15
|
新发展阶段中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 |
李红娣
吴志恒
吕福祥
苏健蛟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6
|
坚守与跨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界研究 |
王洪珅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7
|
场景理论视域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空间建构 |
罗佳宁
罗亮
石雪菲
孙晋海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18
|
社会资本视域下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动力机制及路径 |
相金星
赵玉颖
郭振华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9
|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研究 |
司马昊翔
戴俭慧
彭响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0
|
|
|
20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保护与传播的数字技术赋权策略研究 |
崔琪
王坤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