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体育院校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瑜 曹晓娜 +2 位作者 曹红艳 黄亚茹 刘清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了解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0—12月采用两阶段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体育大学457名在校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结果体... 目的了解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0—12月采用两阶段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体育大学457名在校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结果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为16.19%,基本知识和理念具备率为36.7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具备率为11.82%、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为16.85%。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的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OR=3.108,95%CI:1.757~5.497)、生源地(OR=2.200,95%CI:1.228~3.939)及是否参加过健康教育活动(OR=2.398,95%CI:1.373~4.189)是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体育类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国同等学历人群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养成率、基本技能持有率均较低,应采取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生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控制在体育类大学生自尊与网络偏差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富小刚 宋文利 +1 位作者 张文婷 李智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索体育类大学生自我控制在自尊与网络偏差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自尊量表(SES)、网络偏差行为问卷和自我控制量表(SCS)对477名体育类大学生进行施测,运用SPSS22.0和AMO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育类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控制呈... 目的:探索体育类大学生自我控制在自尊与网络偏差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自尊量表(SES)、网络偏差行为问卷和自我控制量表(SCS)对477名体育类大学生进行施测,运用SPSS22.0和AMO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育类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1),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6,P<0.01)。体育类大学生自我控制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01)。在中介模型中,体育类大学生自尊对网络偏差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而自我控制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体育类大学生自我控制在自尊对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生 自尊 自我控制 网络偏差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类大学生与文科、理科大学生提供和接受社会支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敏杰 汪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76,89,共4页
为分析和研究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接受和提供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检验提供社会支持和接受社会支持的作用,本研究对体育类、文科、理科大学生男194人、女172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女生提供主观社会支持维度高于男生,并有显著性... 为分析和研究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接受和提供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检验提供社会支持和接受社会支持的作用,本研究对体育类、文科、理科大学生男194人、女172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女生提供主观社会支持维度高于男生,并有显著性差异;文科学生提供和接受主观社会支持程度高于理工科学生,但低于体育类学生。结果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应重视通过体育教学途径提高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与接受社会支持的程度,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体育学生 文科大学生 理科大学生 提供社会支持 接受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知觉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交往焦虑的中介作用
4
作者 张萍 宋文利 +2 位作者 姜春平 李智鹏 王丹丹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压力知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50名体育类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SS)、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NABS)及交往焦虑量表(IAS)进行测试。结果:(1)压力知觉、交往焦虑及大学生网... 目的:探讨压力知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及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以650名体育类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SS)、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NABS)及交往焦虑量表(IAS)进行测试。结果:(1)压力知觉、交往焦虑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压力知觉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t=4.28,p<0.01);(3)压力知觉通过交往焦虑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中介效应显著,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2,0.25]。结论:交往焦虑在压力知觉对体育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生 压力知觉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交往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类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
5
作者 杨占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77-78,共2页
当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体育类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原因的分析,指出部分体育类大学生有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希望给有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学生 心理压力 产生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