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利亚斯视野下竞技体育的情感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振 友添秀則 刘波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50,共5页
论述了埃利亚斯视野下竞技体育中的情感。从竞技体育中情感的心理起源和社会起源入手,在埃利亚斯视野下,对竞技体育中的情感以铰链、模仿、暴力和规则4个关键词予以解读。个体到群体性的情感表现在情感唤起、情感释放、情感失控以及情... 论述了埃利亚斯视野下竞技体育中的情感。从竞技体育中情感的心理起源和社会起源入手,在埃利亚斯视野下,对竞技体育中的情感以铰链、模仿、暴力和规则4个关键词予以解读。个体到群体性的情感表现在情感唤起、情感释放、情感失控以及情感控制4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反映了文明的进程的需求。埃利亚斯开创了竞技体育领域里的情感研究,引发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这是其对体育社会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竞技体育情感 埃利亚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赵承勇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0-41,54,共3页
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强大的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考。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体育热情,运用积极的评价和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还... 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强大的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考。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体育热情,运用积极的评价和赏识教育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还要善于营造教学情感氛围,最终推动教育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因素体育教学作用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四省区部分学校初中生体育活动情感的研究
3
作者 牛健壮 刘新民 +2 位作者 胡奇 陈钟 杨玉金 《体育学刊》 CAS 1996年第2期65-67,共3页
从体育、社会、心理、教育等角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这一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育活动情感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学生的年龄、性别、居住环境、家长的职业及文化程度、体育活动积极程度和体育课成绩的... 从体育、社会、心理、教育等角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这一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体育活动情感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学生的年龄、性别、居住环境、家长的职业及文化程度、体育活动积极程度和体育课成绩的影响.这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西北四省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统项目 体育活动情感 初中生 情感变化 情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落实情感目标
4
作者 郑爱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5期68-69,共2页
体育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是三维目标的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观念的切入点。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促使情感目标的落实,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精神。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情感 目标 体育情感 体育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初探
5
作者 孟京平 史平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55-56,共2页
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学校体育的意义,不仅限于学生时代,还要为终身体育可靠的基础,体育意识是由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意志三方面构成,三方面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 体育认识 体育情感 体育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毅坤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第5X期174-174,共1页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那么当前的中学生体育意识如何呢?我们该...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健康意识,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那么当前的中学生体育意识如何呢?我们该怎么去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健康 体育锻炼意识 中学生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活动 体育情感 体育 中小学体育 场地器材 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课堂体育为“终身体育”
7
作者 王志洲 陈世锋 《江苏教育》 2001年第20期25-26,共2页
一、体育能力的培养 体育能力是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身体素质、技能和方法。它应包括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的审美能力、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应在课堂教... 一、体育能力的培养 体育能力是从事身体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身体素质、技能和方法。它应包括体育的认识能力、体育的审美能力、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应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传授”为“点拨”,教给学生自主学练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目的。从终身体育的观点来看,要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方法的传授,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这一运动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习惯 学生体育锻炼 体育情感 蹲跳起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8
作者 李慧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5期68-68,共1页
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固然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执教能力相关,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学习状况、认知程度、思维发展等心理品质,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课堂调控,以最大程度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情感目标 体育情感 体育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