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体育理论研究片论 |
程志理
金大陆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1988 |
0 |
|
|
2
|
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三基”的探讨 |
徐德华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1982 |
1
|
|
|
3
|
认识体育学报特点,办出体育学报特色 |
赵延益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6 |
0 |
|
|
4
|
掌握科学知识 攀登体育高峰——本院首届全国教练员专修科结业 |
言迅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
1985 |
0 |
|
|
5
|
体育院校的实验室应向系统和现代化发展 |
魏长年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
1984 |
0 |
|
|
6
|
理论的视角与视点 |
古柏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1998 |
0 |
|
|
7
|
从生物力学角度试论杀球的最佳发力结构 |
古今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5
|
|
|
8
|
技、战术部分试论杀球技术的功效与运用 |
邱培康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3
|
|
|
9
|
对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分析 |
刘美香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1
|
|
|
10
|
对少年左撇子运动员训练的若干问题探讨 |
史伟光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1
|
|
|
11
|
《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一书举行首发仪式 |
依
|
《体育科学》
|
1988 |
0 |
|
|
12
|
关于女子双打接发球和第四拍技术的探讨 |
张则人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
13
|
对若干防守问题的商榷 |
何淙淙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
14
|
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临场心理浅析 |
林墅更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
15
|
对平高球技术教学训练的设想 |
朱伟勤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
16
|
论接杀技术的运用与防反的关系 |
吴国辉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
17
|
浅析提高儿童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控球能力 |
徐秉国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
18
|
心理部分——从主动失误谈羽毛球运动员的“球感” |
郑元旦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
19
|
身体训练部分——浅谈羽毛球少年运动员的全面身体训练 |
陈雅萍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
|
20
|
良好的注意是运动员发挥技术水平的重要前提 |
马仲华
|
《中国体育科技》
|
198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