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 |
殷恒婵
陈勇嘉
杨俊茹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
2
|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最大心率比较 |
叶卫兵
潘慧炬
李骁君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3
|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比较研究 |
刘晓莉
宋宪强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
2004 |
11
|
|
|
4
|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差异 |
陈玉霞
孙杰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
5
|
不同情景中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目标定向差异比较研究 |
刘晓飙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6
|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
汪晓赞
徐勤萍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7
|
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遵循与推进路径 |
董翠香
熊明亮
韩改玲
王乐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8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应用研究 |
胡惕
闵航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
9
|
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 |
马艳红
慕加文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0
|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 |
白翠瑾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
韩改玲
朱春山
韩彩灵
孙有平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 |
支强
李惠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基于运动膳食与营养的体育康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
陈立春
|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建设 |
张细谦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5
|
化工类专业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研究——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郭建东
|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的影响 |
邓章岩
王栋
王坤
|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以城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
黄开来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8
|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创新设计 |
李长喜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历程、时代特征与未来趋向 |
沈潇湘
韩会军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时代性、问题域、落脚点 |
段锐
马廉祯
王松涛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