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7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殷恒婵 陈勇嘉 杨俊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6-159,共4页
从既重视"常态"又重视"发展"的角度,用自编《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存在差异,主要表现... 从既重视"常态"又重视"发展"的角度,用自编《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问卷》,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5个维度的7个项目上。体育专业大学生随年级的增长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逐渐增加,三年级学生较二年级学生的积极性有显著的提高,这与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过程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5个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5个项目涉及4个维度,分别为:成功体验与控制感,环境适应与控制挑战,表现自我,自我接纳和认同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心理健康 体育专业大学生 体育专业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最大心率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叶卫兵 潘慧炬 李骁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体能水平大学生的最大心率,探讨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各20名,分别测试其递增负荷运动中的最大心率以及运动能力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无论男女,体育专业受试者最大吸氧量、100m跑... 目的:比较不同体能水平大学生的最大心率,探讨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各20名,分别测试其递增负荷运动中的最大心率以及运动能力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无论男女,体育专业受试者最大吸氧量、100m跑和800m跑成绩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其递增负荷持续运动时间显著长于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男女受试者安静心率和最大心率均低于相同性别和年龄的非体育专业受试者,大学生最大心率无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心率 运动水平 大学生 体育专业 体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晓莉 宋宪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79-781,共3页
选取32名山西大学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意大利Cosmed公司生产的心肺功能运动检测系统进行心肺功能各指标的测试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体育专业男女生安静时心率(HR)明显低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P<0 05)。体育专业... 选取32名山西大学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意大利Cosmed公司生产的心肺功能运动检测系统进行心肺功能各指标的测试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体育专业男女生安静时心率(HR)明显低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P<0 05)。体育专业学生达到无氧阈(AT)和最大吸氧量( VO2max)时的摄氧量( VO2)、氧脉搏(O2P)、代谢当量(METs)、负荷(LOAD)等指标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P<0 05)。认为: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体育锻炼可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获得良好的健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大学生 心肺功能 最大吸氧量 VO2MAX 体育专业学生 无氧阈 心率 安静 氧脉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差异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玉霞 孙杰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1,共3页
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 90名大学生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男女大学生在内外向性上无差异 ,在精神质和神经质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 人格特质 体育专业 体育专业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情景中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目标定向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4-57,共4页
目标定向理论是研究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动机和行为的理论。运动和学业任务定向及运动和学业自我定向在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都显示出非常显著性的相关,运动情景中目标定向和学业情景中目标定向在两种情景中可能存在着某... 目标定向理论是研究个体在成就情景中的动机和行为的理论。运动和学业任务定向及运动和学业自我定向在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中都显示出非常显著性的相关,运动情景中目标定向和学业情景中目标定向在两种情景中可能存在着某种迁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向 任务定向 自我定向 情景 体育专业 体育专业 大学生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6
6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遵循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董翠香 熊明亮 +1 位作者 韩改玲 王乐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3,共8页
采用宏观论证与微观聚焦的方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的规律逻辑、学科价值逻辑与现实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路径:高校体育学类专业应围绕优化体育学类专业育人目标,培养时代新人;将... 采用宏观论证与微观聚焦的方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的规律逻辑、学科价值逻辑与现实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路径:高校体育学类专业应围绕优化体育学类专业育人目标,培养时代新人;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价值引导;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主力军作用;构建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夯实育人成效4个方面全面推进和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类专业 课程思政建设 逻辑遵循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胡惕 闵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5,共7页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特质在于其自主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发挥增力作用,是推动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概念内涵、互动机制、应用场景与应用策略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智能交互、创造性生成、普遍适用性、可定制等技术特征与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内生动力、体育教师数字学习共同体、体育教师教育公平发展间存在内在互动机制。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体育教师的高阶思维培养、教研工作、体育教学场景预演、自主学习成效评价以及自主发展计划等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依然存在数字伦理、价值偏见、虚假信息生成等应用风险。据此,提出应用策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的伦理合规性和适用性;提升智能工具研发水平,搭建本土专用的体育教师自主教育模型;完善教师智能化培训实践,提升体育教师的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互动机制 应用场景 数字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艳红 慕加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蕴含着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历史逻辑,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框架的理论逻辑,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动力的现实逻辑。数字化通过拓宽教育时空、提升教学能效、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专业能力延展、专业情意深化。基于此,建议培育技术自觉观念,驱动体育教师数字意识升级;构建数字资源生态,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革新;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助力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深化人机协同理念,筑牢体育教师职业价值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赋能 学校体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翠瑾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共7页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必由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为形成数智体育教研...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必由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为形成数智体育教研共同体、生成数智体育教研能力、养成数智体育教研思维、建成数智体育教研队伍。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实然困境表现为体育教研员角色认知不清晰、数智体育教研能力表征不全、数智体育教研思维尚未建立、数智体育教研队伍建设缓慢。据此提出提升路径:深化角色认知,增强数智体育教研互动;依托数智技术,创生体育教研员教研能力;革新教研思维,促进体育教研员可持续发展;优化准入标准,强化数智体育教研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研员 专业化发展 数智技术 教育数字化 基础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11
作者 韩改玲 朱春山 +1 位作者 韩彩灵 孙有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6,I0020,共9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经过2轮次专家咨询,构建了由教育情怀、运动素养、教学能力、综合育人和专业发展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排序.为验... 通过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经过2轮次专家咨询,构建了由教育情怀、运动素养、教学能力、综合育人和专业发展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排序.为验证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河南省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学业质量水平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学生整体学业水平处于“中等”等级水平,各子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整体学业水平和各子能力水平的测评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发现该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这说明本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操作化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体育教育专业 术科课程 学业质量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存在问题与对策
12
作者 支强 李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61-64,共4页
当前,传统足球课程与基础教育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师资培养体系创新及足球课程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定位不明确,与足球教育的培养要求不符;课程内容重专业技能训... 当前,传统足球课程与基础教育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师资培养体系创新及足球课程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定位不明确,与足球教育的培养要求不符;课程内容重专业技能训练,轻教育专业素养;课程教学方法传统,未体现教育素养的生成;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未指向师范生核心素养;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未能满足智慧校园的需求。优化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的对策是:明晰课程定位,建立“三维一体”的培养目标;均衡课程内容比例,实现专业技能与教育素养有机融合;创新足球教学方法,融合智能技术生成实践智慧;构建多元协同评价体系,发展师范生核心素养;协同赋能,助力足球课程资源可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足球课程 课程定位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多元协同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膳食与营养的体育康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3
作者 陈立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49,共1页
体育康养不仅强调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还注重饮食营养与心理调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在运动康养过程中,运动膳食与营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由运动膳食与营养编写组编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体育康养不仅强调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促进身体健康,还注重饮食营养与心理调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在运动康养过程中,运动膳食与营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由运动膳食与营养编写组编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运动膳食与营养》一书,详细介绍了运动与膳食营养之间的密切关系。该书共6章内容,不仅提供了运动膳食与营养的基础理论,为培养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还深入探讨了不同运动项目对营养的需求以及营养策略对运动表现与恢复的影响,这有助于专业人才在实践中根据个体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体育大学 饮食营养 膳食营养 康养 个体需求 专业人才 基础理论 编写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建设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细谦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28,共8页
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我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家精神从政治品格、道德人格、核心能力、职业态度、职业素养以及格局视野6个维度,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 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我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家精神从政治品格、道德人格、核心能力、职业态度、职业素养以及格局视野6个维度,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其引领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聚焦优化培养目标,完善毕业要求,并构建分类型、层次化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要立足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围绕“三强化”目标,推动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同时,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应注重涵养教育家精神,将其内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核心动力,通过课程教学这一关键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全流程,真正实现教育家精神在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中的深度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教育家精神 体育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类专业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研究——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
作者 郭建东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4-I0014,共1页
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有毒、有害、有污染、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对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极高,对身体素质要求同样不低,要求从业人员既保持敏捷的身体、敏锐的精神,从而在复杂和潜在危险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稳定的状态。通过科... 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有毒、有害、有污染、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对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极高,对身体素质要求同样不低,要求从业人员既保持敏捷的身体、敏锐的精神,从而在复杂和潜在危险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稳定的状态。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化工类专业大学生既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以适应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还能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比如通过篮球、排球等团体运动的组织开展与参与,就是最好地锻炼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的方法。因此,扎实开展化工类专业大学生体育教育教学,强健他们体魄,培养他们向上的体育素养,推动他们成为优秀的化工人才,是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质要求 体育素养 体育教学 化工类专业 化工生产过程 化学物质 潜在危险 协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的影响
16
作者 邓章岩 王栋 王坤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考察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的影响及其关联机制,共调查41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现状。结果显示,与运动员相比,体育专业非运动员群体... 考察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的影响及其关联机制,共调查41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反兴奋剂教育经历、兴奋剂知识储备、态度倾向、行为意图现状。结果显示,与运动员相比,体育专业非运动员群体接受反兴奋剂教育的几率相对较低。参与反兴奋剂教育显著提升被试的兴奋剂知识储备,强化其对兴奋剂的负面态度,但未能显著影响其使用兴奋剂的意图;随着参与反兴奋剂教育次数的增长,兴奋剂知识储备与使用意图之间的联系逐渐增强;知识储备与态度倾向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弱。研究揭示反兴奋剂教育对兴奋剂使用意图影响机制的调节效应,对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学位课程与反兴奋剂教育的融合治理具有实践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兴奋剂 教育预防 兴奋剂使用意图 体育专业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开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18-I0019,共2页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教学与管理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教学与管理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由快速发展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体育课程 发展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城市轨道交通 以服务为宗旨 体系构建 城轨专业 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创新设计
18
作者 李长喜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42,共3页
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创新设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立足当前体育专业教学工作在内容、理念、质量体系、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内容优化、理念革新、主体建设、制度完善的实践路径和策略,旨在为高校体育专... 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创新设计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立足当前体育专业教学工作在内容、理念、质量体系、主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内容优化、理念革新、主体建设、制度完善的实践路径和策略,旨在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创新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引导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体育专业 教学设计 人才培养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历程、时代特征与未来趋向
19
作者 沈潇湘 韩会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300,共9页
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我国民办高校设置的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演变历程,分析其时代特征与未来趋向。结果显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设置可以分为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初步规范期和深... 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我国民办高校设置的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演变历程,分析其时代特征与未来趋向。结果显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设置可以分为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初步规范期和深化完善期4个时期,呈现出专业布点数持续增加、专业结构趋同化、科类结构呈现多类型高校不平衡分布等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将出现以下几个趋向:1)新兴本科专业增加,交叉融合学科本科专业出现;2)结合地域优势和对接产业需求设置体育学类本科专业;3)国际化办学特色将会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办高校 体育学类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 国际化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时代性、问题域、落脚点 被引量:9
20
作者 段锐 马廉祯 王松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对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研究深入探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体育教育理念的深化、体育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是适应...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对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研究深入探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体育教育理念的深化、体育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键。研究认为,教师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专业成长机会的有限性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性是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构建多元化教师培训体系、提供丰富的专业成长机会以及推进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这些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