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野稻细胞质的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体细胞克隆变异II.体细胞克隆温敏核不育突变
1
作者 马镇荣 王昌虎 +1 位作者 刘卫 凌定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20,共8页
在胞质型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和IR69700A经离体培养而获得的136个体细胞克隆中,发现了温敏核不育突变5例。这类突变体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候下,早季至晚季前期表现为不育,晚季后期表现为可育。盛夏,在幼穗发育至花粉形成阶段对部分突... 在胞质型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和IR69700A经离体培养而获得的136个体细胞克隆中,发现了温敏核不育突变5例。这类突变体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候下,早季至晚季前期表现为不育,晚季后期表现为可育。盛夏,在幼穗发育至花粉形成阶段对部分突变材料进行短日照处理,发现对短日照敏感的不育系农垦58S转换为可育,而供试的5例突变及另一对照培矮64S却与未经处理的材料一样仍表现为不育,表明它们的育性与日照长度的变化无关。在同一发育时期进行低温处理的结果显示,低温处理10d及10d以上者可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在17.23%-42.19%之间,而未经处理的材料仍然表现不育,表明它们的育性转换与温度有关。以正常品种为父本与突变体杂交,F1全部为可育;F2可育与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为3:1;以F1为父本与之测交,TF1代中可育与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为1:1。遗传分析表明,这种温敏核不育突变为一对隐性核基因所控制。获得了由胞质型雄性不育变为胞核型雄性不育的突变体,这在体细胞克隆变异领域中是一种典型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野稻细胞 胞质型雄性不育 体细胞克隆变异 体细胞克隆温敏核不育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株1S矮秆突变体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选明 杨远柱 +3 位作者 陈彩艳 唐平徕 刘斌 符辰建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1-325,共5页
以幼穗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经组织培养成功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 ,结合愈伤组织多代培养和化学物质诱导 ,获得了高达 4 0 %以上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并从中选育出遗传稳定的株 1S矮秆突变体 SV5、SV10和 SV14。鉴定结果表明矮秆突变体 SV14... 以幼穗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经组织培养成功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 ,结合愈伤组织多代培养和化学物质诱导 ,获得了高达 4 0 %以上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并从中选育出遗传稳定的株 1S矮秆突变体 SV5、SV10和 SV14。鉴定结果表明矮秆突变体 SV14是矮化了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优良的光温敏不育特性 ,配合力强 ,杂种优势明显 ,较对照可以增产 1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无性系 筛选 水稻 温敏核不 矮秆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叶绿素突变体的诱变及其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夏英武 刘贵付 +2 位作者 舒庆尧 蒋荣花 谢嘉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用60Coγ射线辐照粑型温敏核不育系2177S,获得了一批常见的叶绿素突变体。M2代按苗计,叶绿素总突变频率为0.262%,其中只有4.50%可以存活并遗传,从中筛选出3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籼型温敏核不育叶绿素突变系。... 用60Coγ射线辐照粑型温敏核不育系2177S,获得了一批常见的叶绿素突变体。M2代按苗计,叶绿素总突变频率为0.262%,其中只有4.50%可以存活并遗传,从中筛选出33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籼型温敏核不育叶绿素突变系。经鉴定,这些叶绿素突变受基因控制,比较稳定,有的只在苗期表达并逐渐转为正常,有的则在全生育期表达。与2177S相比,农艺性状都有不同程度变化,但温敏不育特性基本不受影响。遗传分析表明,所有的突变体与亲本正反交时,杂种F1均为绿色植株,杂种F2群体中,正常绿色株与对应叶绿素突变株分离比值符合3:1。证明这类突变是由1对隐性细胞核基因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温敏核不 水稻 叶绿素 突变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温敏核不育突变体0A15-1的育性表现及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昌虎 马镇荣 +1 位作者 张明永 凌定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1-336,共6页
水稻细胞质型雄性不育系IR69700A的幼穗经离体培养,获得一个体细胞克隆突变体0A15-1。经短日照和低温处理表明,0A15-1具有在高温下不育和低温下转为可育的特性,是一例温敏不育突变体。花粉染色显示0A15-1属于典败型不育。通过与明恢63、... 水稻细胞质型雄性不育系IR69700A的幼穗经离体培养,获得一个体细胞克隆突变体0A15-1。经短日照和低温处理表明,0A15-1具有在高温下不育和低温下转为可育的特性,是一例温敏不育突变体。花粉染色显示0A15-1属于典败型不育。通过与明恢63、优B和广陆矮等多个父本的杂交,其F2和BC1群体的育性分离比都揭示0A15-1的不育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并且为孢子体型雄性不育。该新种质可以用于对相关温敏核不育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及用于两系法生产杂交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敏核不 细胞质雄性不育 体细胞克隆 突变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技术检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p/tms12-1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军 李白 高荣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2-446,共5页
根据p/tms12-1基因存在的单核苷酸变异,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的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对11个两系不育系水稻品种(或品系)以及2个常规稻品系进行扩增。根据其PCR产物带型,可以准确鉴定光温敏核不育基因p/tms... 根据p/tms12-1基因存在的单核苷酸变异,利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Tetra-primer ARMS-PCR)的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对11个两系不育系水稻品种(或品系)以及2个常规稻品系进行扩增。根据其PCR产物带型,可以准确鉴定光温敏核不育基因p/tms12-1的基因型,其检测结果与通过CAPS标记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该方法成本低、简单、可靠,可用于p/tms12-1基因的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敏核不 p/tms12-1基因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及其eui突变体长选3S最上节间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肖辉海 郝小花 +2 位作者 李荣 杨友伟 陈春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4-534,共11页
为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最上节间伸长机理,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及其eui突变体长选3S抽穗前2 d的最上节间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并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选... 为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最上节间伸长机理,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及其eui突变体长选3S抽穗前2 d的最上节间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并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选取5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TOF-MS肽质谱指纹图谱分析,从中鉴定出31个已知蛋白质,相对于培矮64S,在长选3S中上调表达的11个蛋白质和下调表达的20个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质按照其功能可分为7类。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与长选3S抽穗期最上节间剧烈伸长生长有关,水稻eui基因可能是通过调节抽穗期最上节间这些蛋白质的表达,从而控制最上节间细胞分裂,尤其是细胞的伸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 水稻 长穗颈突变 蛋白质组学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楚雄等成功克隆出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
7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26,共1页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 Research》在线报道了华南农业大学庄楚雄研究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hotoperiod-and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 are caused by apoint mutation in a novel noncoding RNA that produc...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 Research》在线报道了华南农业大学庄楚雄研究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hotoperiod-and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 are caused by apoint mutation in a novel noncoding RNA that produces a smallRNA",研究者成功克隆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基因 水稻 克隆 楚雄 MUTATION 华南农业大学 CELL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与辐射诱变光温敏核不育水稻效果的研究——M_2代突变频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杨震 彭选明 +2 位作者 彭伟正 庞爱军 庞伯良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1-3,9,共4页
比较了航天诱变、60Co-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M2代的突变率,结果表明:两个材料受不同处理的突变率表现一致,但在单株入选率方面则各异。对从不同处理的M2代中选择的突变株进行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POD... 比较了航天诱变、60Co-γ射线及其复合处理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M2代的突变率,结果表明:两个材料受不同处理的突变率表现一致,但在单株入选率方面则各异。对从不同处理的M2代中选择的突变株进行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POD、SOD、CAT三种保护酶活性因不同的处理、不同的材料来源以及不同的变异表型性状也表现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诱变 60Co-γ诱变 温敏核不水稻 突变频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矮64S’与其eui突变体‘长选3S’穗颈节间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肖辉海 郝小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7-968,共12页
为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伸长机理,该研究以长穗颈(EUI)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为材料,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为对照,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方法,对2个水稻材料抽穗前2 d的穗颈节间蛋... 为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了解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伸长机理,该研究以长穗颈(EUI)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为材料,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为对照,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方法,对2个水稻材料抽穗前2 d的穗颈节间蛋白质进行分离,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2)对4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TOF-MS肽质谱指纹图谱分析,成功鉴定其中27个差异蛋白质点;与‘培矮64S’相比,‘长选3S’中有17个上调表达和10个下调表达的蛋白质。(3)差异蛋白质按照其功能可分为6类,其中主要是与细胞代谢相关蛋白,其次是与细胞壁重建相关蛋白;并且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与‘长选3S’抽穗期穗颈节间剧烈伸长生长有关,尤其是细胞壁重建相关蛋白与细胞的伸长密切相关。(4)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随机挑选的蛋白点2、7、8、24、35和36所对应的基因在两个材料最上节间的表达结果显示,‘长选3S’的2(Os10g08550)、7(Os12g42876)、8(Os01g55830)基因的表达量较‘培矮64S’明显下调,而24(Os06g48760)、35(Os05g25850)、36(Os07g42300)基因的表达量较‘培矮64S’显著上调,表明q-PCR的结果与蛋白凝胶图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认为,水稻eui基因可能是通过调节抽穗期穗颈节间这些蛋白质的表达,从而促进穗颈节间细胞分裂,尤其是细胞的伸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水稻 长穗颈突变 穗颈节间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