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病程颞叶癫痫患者体素镜像同伦连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华春 罗翠蜜 +1 位作者 邱卓妍 郑金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01-2405,共5页
目的 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探索不同病程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两侧半球间的功能同伦变化。方法 招募20例短病程的颞叶癫痫患者(TLE-SD组)、27例长病程的颞叶癫痫患者(TLE-LD组)及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30名健康受试者(HC组),所有参与者... 目的 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探索不同病程的颞叶癫痫患者的两侧半球间的功能同伦变化。方法 招募20例短病程的颞叶癫痫患者(TLE-SD组)、27例长病程的颞叶癫痫患者(TLE-LD组)及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30名健康受试者(HC组),所有参与者均完成了功能磁共振扫描及神经心理学的评估。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分析得到TLE-SD组与HC组、TLE-LD组与HC组显著变化的脑区,然后基于两次比较的不同脑区的VMHC值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提取患者组异常脑区的VMHC值并与量表分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相比于HC组,TLE-SD组的壳核及前扣带回的VMHC值降低,而TLE-LD组的壳核、前扣带回、颞上回及额上回的VMHC降低。与TLE-SD组相比,TLE-LD组的颞上回的VMHC值显著降低(t=2.918,P=0.033)。相关分析显示TLE-LD组壳核的VMHC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分数呈正相关(r=0.442,P=0.021)。结论 颞叶癫痫患者两侧半球间功能同伦受到损害,并且这种损害可能在长病程患者中表现更加严重,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受损可能与双侧半球间异常的功能同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病程 功能磁共振 镜像同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体素镜像同伦连接改变及其与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2
作者 顾正章 卢海涛 +1 位作者 王欣 邢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通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35例ESRD患者(ESRD组)及25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方法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通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35例ESRD患者(ESRD组)及25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组),对2组受试者先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采集并分析rs-fMRI数据。比较2组之间VMHC值差异的脑区,并分析ESRD组VMHC值与MoCA总评分及亚项评分的相关性。结果:ESRD组MoCA量表总评分及注意、延迟回忆亚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HC组比较,ESRD组双侧脑岛、中央后回、顶上回、顶下缘角回、缘上回、颞上回、颞极:颞上回VMHC值显著减低(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未见VMHC值增高脑区。ESRD组双侧缘上回平均VMHC值与MoCA量表总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08,P=0.015),双侧颞上回平均VMHC值与MoCA量表中延迟回忆亚项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526,P=0.001)。结论:ESR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存在镜像功能连接异常并与其认知功能障碍(CD)相关,大脑半球的VMHC值或许可以成为ESRD患者CD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和以双侧距状沟为种子点功能连接观察早盲青少年静息态功能MRI改变
3
作者 侯芬 李恒国 +3 位作者 周智凤 李波 胡运涛 刘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7-772,共6页
目的利用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研究早盲青少年静息态下的大脑半球间及选定种子点与全脑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资料与方法招募2015年6—8月广州市盲人学校的早盲青少年23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 目的利用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研究早盲青少年静息态下的大脑半球间及选定种子点与全脑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资料与方法招募2015年6—8月广州市盲人学校的早盲青少年23例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视力青少年志愿者21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颅脑静息态功能MRI扫描,计算并比较两组VMHC值。以VMHC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区,计算并比较其与全脑所有体素之间的功能连接。结果与正常视力青少年志愿者相比,早盲青少年组双侧距状沟为peak点的枕叶视觉皮层和双侧小脑半球、右侧颞下回VMHC显著减低(FDR校正,P<0.05)。早盲青少年组双侧距状沟(VMHC显著减低脑区)与右侧楔叶及右侧中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而双侧距状沟与右侧小脑半球Crus1功能连接增强(FDR校正,P<0.05)。结论早盲青少年以初级视觉皮质为主的双侧视觉皮层半球间及其与多个脑区的功能连接出现异常,提示初级视觉中枢与其他感知觉皮层的协调功能异常,可能与视觉缺失引起的脑结构与功能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同连接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重塑 盲人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女性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改变的静息态fMRI研究
4
作者 张凯华 林嘉玉 +7 位作者 宿薇 高樱莉 李娜 杜钰煊 蔺星儒 王晶 赵诗佳 杜小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目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研究产后女性和未育女性大脑中同位点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探索产后女性脑功能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39名初次生育完后的女性和26名未育女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 目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研究产后女性和未育女性大脑中同位点之间的功能连接差异,探索产后女性脑功能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39名初次生育完后的女性和26名未育女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及结构像数据进行VMHC分析,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VMHC差异。同时收集两组人口统计学数据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IRI-C)评分。结果IRI-C量表分析发现产后女性和未育女性在共情关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与未育女性组相比,产后女性组在双侧梭状回、海马旁回、额中回、额内侧回、中央前回、壳核和豆状核等脑区的VMHC值表现出显著降低(FDR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双尾),在双侧楔前叶、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的VMHC值显著增加(FDR校正,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双尾)。结论初次生育后的女性部分脑区半球间功能连接发生改变,这可能是女性为产后期间的养育行为做出的适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女性 未育女性 母婴依恋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针刺治疗后双侧楔叶的镜像同伦功能连接改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亚男 刘璐 +5 位作者 张雅杰 刘大鹏 刘妮 汪振佳 王麟鹏 霍健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发作间期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是否受损,以及针刺治疗后VMHC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54名MwoA患者和44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被纳入研... 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发作间期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是否受损,以及针刺治疗后VMHC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54名MwoA患者和44名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被纳入研究。MwoA患者接受了为期4周的针刺治疗,而健康对照组没有任何治疗。收集所有受试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基线、患者针刺治疗前后VMHC的差异。最后探讨针刺调节的脑区VMHC变化与临床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woA患者双侧小脑Ⅷ区、楔叶和中央后回的VMHC明显降低(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针刺后,MwoA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改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楔叶减低的VMHC明显增强(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双侧楔叶VMHC的增强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改变呈正相关(r=0.291,P<0.05)。结论双侧小脑、视觉皮层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的VMHC受损可能参与了偏头痛发作间期的中枢机制。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增强双侧楔叶减弱的VM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无先兆 发作间期 针刺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患者半球间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亚男 刘妮 +5 位作者 郝瑛 吴俊辰 张冰月 夏晶 黄怡然 霍健伟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0期872-876,共5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MRI)中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的分析方法,旨在探讨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 目的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rs-fMRI)中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的分析方法,旨在探讨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患者大脑半球间VMHC的变化模式。材料与方法以PDM患者32例及健康女性志愿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疼痛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痛经的伴随症状评分,并行rs-fMRI检查,分析两组间VMHC值的差异及组间显著差异脑区的VMHC值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M患者VMHC值显著增加的脑区位于双侧膝下皮层/眶额区(高斯随机场理论校正,体素水平P<0.001,组水平P<0.05,双侧),未发现此脑区与临床资料存在相关性。结论PDM患者双侧膝下皮层/眶额区同伦功能连接增强,有可能为原发性痛经产生及调节的中枢机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及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脑功能局部一致性与镜像同伦连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高玉岭 王帅文 +4 位作者 田水水 厍映霞 许永生 郭顺林 雷军强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2期885-889,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脑功能MRI技术探讨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区功能活动异常改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等位体素之间功能连接及神经活动同步性改变,以期为MHE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较为... 目的采用静息态脑功能MRI技术探讨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区功能活动异常改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等位体素之间功能连接及神经活动同步性改变,以期为MHE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纳入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临床神经心理测试确诊的MHE患者20例患者,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1.6±4.7)岁;同时纳入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48.2±5.5)岁。两组受检者均采用Siemens 3.0 T MR进行结构相和功能相扫描。对所有受检者扫描图像结果预处理后使用Matlab 2013b平台DPASF 4.3软件包的统计工具分别进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分析比较MH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区功能活动差异及双侧大脑半球等位体素之间协同性改变。结果与HC组相比,MHE组ReHo值降低的脑区包括额上回及额中回(P<0.05,FDR校正);MHE组VMHC值降低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上回、额内侧回、颞中回、舌回、前扣带回、小脑半球、中脑被盖和脑桥(P<0.05,FDR校正)。结论在静息状态下,ReHo可以发现局部脑区功能连接异常改变,VMHC可以分析双侧大脑半球对称脑区等位体素之间神经活动的同步性,两种分析方法结合可为解释MHE的临床表现、研究病理生理学改变和探索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层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局部一致性 镜像同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辛博 王朝敏 +7 位作者 余明 李娜 郭新字 王蒙 刘前莉 刘艳菊 刘春梅 刘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服用与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基于体素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SZ患者(根据是否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分为服药患者... 目的探讨服用与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基于体素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SZ患者(根据是否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分为服药患者组40例和未服药患者组20例)和6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计算VMHC值,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3组之间VMH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位于眶额叶、苍白球、枕中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P<0.05,GRF校正)。两两比较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服药患者组枕中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VMHC值降低(P<0.05),未服药患者组相比于对照组双侧苍白球、枕中回、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VMHC值降低(P<0.05),服药患者组较未服药患者组VMHC值降低的脑区是双侧眶额叶(P<0.05)。服药患者组双侧眶额叶VMHC值与阳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45,P=0.01)。结论SZ患者静息状态下感觉运动网络和视觉网络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减弱。服用与未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双侧眶额叶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存在差异,且服药患者该功能连接与精神症状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基于镜像同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静息态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洪顺达 顾丽丽 +5 位作者 刘佳琦 黄青 周福庆 何来昌 姜建 张达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rs-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 VMHC)方法,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病人两大脑半球之间的同伦功能...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rs-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 VMHC)方法,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病人两大脑半球之间的同伦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利用3.0T MR采集18例右利手PHN病人(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9.67±8.41岁)和18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50±7.51)的rs-f MRI数据。然后采用VMHC方法分析数据。结果:与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 HCs组)比较,PHN组背外侧前额叶、楔前叶和后扣带回(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precuneus and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UN/PCC)存在VMHC显著下降。楔前叶和后扣带回(PCUN/PCC) VMHC下降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疼痛评分呈正相关(ρ=0.651;P=0.006)。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显示前额叶和PCUN/PCC两个脑区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98和0.923,表明VMHC可以用来区别PHN和HCs组。结论:PHN病人两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下降,而且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新的途径去探究和更好的理解PHN病人脑内源性功能构架断裂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同连接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功能磁共振 静息态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期镜像同伦连接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疗效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幸然 罗阳 +7 位作者 刘攀琪 马瑞华 刘思佳 石晶 谭云龙 杨甫德 田莉 王志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探索基线期镜像体素同伦功能连接特征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抗抑郁疗效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基线期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予以8周急性期SSRI抗抑郁治疗,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目的:探索基线期镜像体素同伦功能连接特征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抗抑郁疗效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基线期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予以8周急性期SSRI抗抑郁治疗,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进行疗效评估,减分率大于等于50%为有效组,减分率小于50%为无效组,分析镜像同伦功能连接与抗抑郁剂疗效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检验其预测药物疗效的效能。结果:与有效组(n=35)相比,无效组(n=21)在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舌回和距状皮层镜像体素同伦功能连接增强(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差异脑区镜像同伦功能连接与用药8周后HAMD-17评分正相关(r=0.71,P<0.001),与HAMD-17减分率负相关(r=-0.71,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差异脑区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特征识别SSRI抗抑郁剂疗效不佳患者的效能[曲线下面积=0.963,P<0.001,95%CI=0.921~1.000,灵敏度为85.7%,特异性为94.3%]。结论:基线期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特征可能作为潜在标志预测抗抑郁剂疗效,双侧后扣带回/楔前叶镜像同伦功能连接增强可能是SSRI药物抗抑郁疗效不佳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抗抑郁剂 疗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嗜酒者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MRI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敖亚雯 陈军 +1 位作者 桑菲 聂鸿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方法分析慢性嗜酒者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0例慢性嗜酒者(慢性嗜酒组)和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头部常规MRI和rs-fMRI扫描。将所有数据进行预处...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方法分析慢性嗜酒者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的改变情况。方法:对20例慢性嗜酒者(慢性嗜酒组)和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头部常规MRI和rs-fMRI扫描。将所有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两组的VMHC图进行分析,并对两组间VMHC显著性差异脑区的相关系数值与密西根酒精依赖调查表(MAST)及饮酒问卷(AD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因4名受试者图像不合格,最终纳入研究的慢性嗜酒者16例,健康对照者14例。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嗜酒组楔状叶/楔前叶、颞中回及岛盖部VMHC值显著减低(P均<0.05)。VMHC减低脑区相关系数值与MAST、AD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慢性嗜酒者在静息态下存在大脑半球间的功能连接减低,可能为慢性酒精成瘾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临床表现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磁共振成像 大脑 基于镜像同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万利 田静 +3 位作者 赵莲萍 黄刚 柳瑞芳 陆亚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0-675,共6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通性。资料与方法收集T2DM患者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集临床资料,行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及头颅MRI扫描,最终纳入T2DM 78例和...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通性。资料与方法收集T2DM患者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集临床资料,行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及头颅MRI扫描,最终纳入T2DM 78例和健康对照57名。比较两组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FC),分析其与临床变量、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24项评分较高(Z=-3.122,P=0.002;Z=-4.571,P<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较低(t=-4.303,P<0.001)。T2DM患者双侧扣带回/辅助运动区VMHC值高于对照组(单个体素P<0.005,簇大小P<0.05)。T2DM患者左侧辅助运动区与左侧顶下小叶间FC值高于对照组(单个体素P<0.001、簇大小P<0.05),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29,P=0.044)。结论T2DM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抑郁及焦虑症状,其双侧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半球间功能协同性受损及FC异常可能是T2DM患者脑损害的重要神经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连接 脑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静息态镜像同伦连接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过 张慧姸 +4 位作者 高静 吴丹 黄刚 张文文 赵莲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7,61,共7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MRI技术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大脑半球间基于体素的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变化。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重度OSA患者资料及年龄、性别和...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MRI技术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大脑半球间基于体素的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变化。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重度OSA患者资料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各5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神经心理量表评分及头颅MRI数据。比较两组间大脑VMHC值的差异,基于差异脑区行种子点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功能指标与临床变量和神经心理量表评分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OSA患者认知评分减低,抑郁及焦虑评分增高,双侧距状回和顶上回VMHC值减低,其与双侧舌回、右侧枕中回及左侧颞中回等多个脑区间FC异常(高斯随机场多重比较校正,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重度OSA患者双侧距状回VMHC值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负相关(r=-0.31,P=0.027),与平均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aO2)正相关(r=0.30,P=0.033);双侧顶上回VMHC值分别与平均和最低SaO2呈正相关(r=0.29,P=0.039;r=0.31,P=0.028),左侧顶上回与角回间的FC值与平均SaO2呈正相关(r=0.29,P=0.041)。结论重度OSA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受损及潜在抑郁和焦虑风险,其双侧距状回和顶上回半球间功能协同性受损及FC异常可能是重度OSA患者脑损害的重要神经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连接 功能连接 认知功能障碍 情绪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感音神经性耳聋大脑半球间镜像同伦连接的fMRI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尹义 张小旭 +5 位作者 刘雅文 沈桂权 刘静 黄明明 赵厚育 余晖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探讨学龄前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静息状态下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变化。方法采集39例学龄前SNHL患儿和29例听力正常的... 目的本研究利用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探讨学龄前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静息状态下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变化。方法采集39例学龄前SNHL患儿和29例听力正常的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的静息态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数据,对BOLD数据进行后处理后,计算获得VMHC图谱,比较两组间VMHC信号得出两组间的差异性脑区。以VMHC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点,提取其平均时间序列的VMHC值,然后与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评分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SNHL组中双侧颞上回、小脑后叶及前额叶内侧回的VMHC降低(P<0.05,AlphaSim校正);而丘脑、额中回、中央后回、缘上回及后扣带皮层VMHC增高(P<0.05,AlphaSim校正)。进一步研究发现,SNHL组双侧丘脑、颞上回、缘上回、后扣带皮层及小脑后叶的VMHC值与SIR评分存在相关性。结论学龄前SNHL患儿半球间相关脑区的功能活动水平与正常听力儿童不同提示:听觉剥夺后患儿存在新的脑功能代偿及相应脑区功能发生重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言恢复情况可能与这些功能代偿及重组的脑区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耳聋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脑半球间功能连接的静息态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邱少娟 齐张璋 +7 位作者 陈观茂 赵莲萍 赵辉 贾艳滨 钟舒明 孙尧 黄力 王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5-160,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半球间的功能连通性。方法选取18例精神...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半球间的功能连通性。方法选取18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患者组)及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2名(对照组)进行rs-fMRI扫描,应用基于VMHC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全脑VMHC图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双侧眶额回(t=-5.31, P<0.01)、颞叶梭状回(t=-6.09, P<0.01)及枕中回(t=-4.86, P<0.01)的VMHC值减低。结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双侧眶额回、梭状回及枕中回两侧半球间的功能连接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功能 基于镜像同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焦虑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功能连接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永锋 王建伟 +3 位作者 刘俊 张克忠 袁永胜 王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4-539,共6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焦虑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改变,并探索PD伴发焦虑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收集112例PD患者以及54例健康对照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将PD组分为PD...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焦虑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改变,并探索PD伴发焦虑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收集112例PD患者以及54例健康对照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将PD组分为PD伴焦虑(PD-A组)50例和PD不伴焦虑(PD-NA组)62例。通过协方差分析(ANCOVA)和post-hoc t检验进行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值的组间统计学比较得到PD-A组与PD-NA组的差异脑区。选取双侧杏仁核为功能连接种子点,计算双侧杏仁核与差异脑区功能连接结果,并分析功能连接值与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A组、PD-NA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VMHC值有显著性差异,组间post-hoc t检验显示,PD-A与PD-NA相比,双侧额下回(inerior frontal gyrus,IFG)三角部及岛盖部VMHC值减低。种子点功能连接显示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增强,且功能连接值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PD-A患者存在异常的脑功能活动,双侧额下回的异常VMHC改变以及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异常,提示额下回-杏仁核相关网络环路可能参与了焦虑的病理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焦虑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 功能连接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颞叶癫痫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的功能协同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慧华 郑金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622,共7页
目的研究单侧颞叶癫痫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纳入左侧颞叶癫痫(left temporal lobe epilepsy,LTLE)21例、右侧颞叶癫痫患者(right temporal lobe epilepsy,RTLE)22例以及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20例。采用体... 目的研究单侧颞叶癫痫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同伦功能连接的变化。方法纳入左侧颞叶癫痫(left temporal lobe epilepsy,LTLE)21例、右侧颞叶癫痫患者(right temporal lobe epilepsy,RTLE)22例以及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20例。采用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方法分析数据,计算出各组VMHC改变的脑区。结果与NC组相比较,LTLE组双侧辅助运动区(t=-3.35)、颞中回(t=-3.50)、内侧额上回(t=-3.20)、顶下小叶(t=-3.66)VMHC值降低;双侧角回(t=3.03)、枕下回(t=4.25)、顶上回(t=3.62)VMHC值升高(P<0.05,alphasim校正)。与NC组相比较,RTLE组双侧颞中回(t=-4.26)、中央前回(t=-3.29)VMHC值减低;双侧枕下回(t=3.22)、海马旁脑回(t=3.32)和小脑(t=3.50)VMHC值升高(P<0.05,alphasim校正)。结论单侧颞叶癫痫患者两侧半球间部分脑区的功能协同性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颞叶癫痫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HC方法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旻明 廖祥鹏 +2 位作者 赵智勇 范明霞 颜崇淮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4期268-273,共6页
目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技术研究网络成瘾青少年大脑半球功能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收集18名网络成瘾青少年以及18名配对正常对照组被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以及结构像数据,获... 目的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技术研究网络成瘾青少年大脑半球功能连接的改变。材料与方法收集18名网络成瘾青少年以及18名配对正常对照组被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以及结构像数据,获取基于VMHC方法计算的被试大脑半球间的功能连接,分析组间VMHC差异以及差异脑区平均VMHC值与被试上网时间的关系,并分析VMHC对网络成瘾的诊断意义。结果网瘾组内侧前额叶VMHC显著增强(VMHC值_(网瘾组)=0.45,VMHC值_(对照组)=0.29,P<0.001),该脑区平均VMHC值与网瘾组被试周上网时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0.48,P=0.003)。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内侧前额叶平均VMHC值对于网瘾青少年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86,最佳阈值=0.41,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94%]。结论内侧前额叶增强的VMHC值提示网瘾青少年两半球间功能连接改变,并为网络成瘾的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青少年 功能磁共振成像 -镜像同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HC与ReHo在评价tDCS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佳利 景小珊 梁莹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 目的探讨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在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7名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随机分配到tDCS组与假刺激组,其中tDCS组23人,假刺激组24人,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期与15天tDCS或假刺激治疗后认知量表评分变化值的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期与15天tDCS或假刺激治疗后VMHC与ReHo指标的差异,并提取差异脑区的VMHC与ReHo值与治疗前后认知量表评分的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DCS组与假刺激组在治疗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但tDCS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MMSE与MoCA量表评分改善值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HC指标结果: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双侧岛叶、楔前叶的VMHC值升高(P<0.05,FDR校正),假刺激组患者在治疗后,在双侧枕上回的VMHC值升高(P<0.05,FDR校正);ReHo指标结果: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前扣带回和顶下缘角回的ReHo值升高(P<0.05,FDR校正),假刺激组患者在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脑区;相关性分析:tDCS组患者在治疗后,双侧楔前叶VMHC增加的值与MMSE、MoCA量表评分的变化值呈现正相关,MMSE(r=0.47,P=0.02);MoCA(r=0.43,P=0.04);其他差异脑区与MMSE与MoCA量表评分变化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PSCI患者的认知康复效果优于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应用VMHC与ReHo发现tDCS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与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中部分脑区在双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功能连接与自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梗死 卒中后认知障碍 静息态 镜像同连接 局部一致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步行能力及跨半球可塑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佳佳 陆晔辰 +3 位作者 华续赟 马书杰 单春雷 徐建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Granger因果分析(GCA)方法,探讨电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步行能力的作用及跨半球可塑性机制。方法:16只右侧坐骨神经横断外膜缝合模型大鼠,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电针治疗,...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MHC)和Granger因果分析(GCA)方法,探讨电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步行能力的作用及跨半球可塑性机制。方法:16只右侧坐骨神经横断外膜缝合模型大鼠,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电针治疗,对照组无特殊干预。于术后1月、4月行步态分析和静息态fMRI扫描。结果:治疗组术后1月、4月步态分析最大接触平均强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术后1月两组VMHC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月治疗组运动皮质、杏仁核、嗅皮质VMH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FDR校正,P<0.01)。GCA结果显示术后4月治疗组大鼠左侧运动皮质到右侧运动皮质的效应连接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以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步行能力,可能与电针调节了大鼠半球间功能连接和定向效应连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损伤 -镜像同连接 GRANGER因果分析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