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系辩证法与价值形式理论——阿瑟《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解读 |
谢家新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
|
“新辩证法”解读《资本论》的合理性考察——对阿瑟体系辩证法的批判性分析 |
陈永杰
谭晓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3
|
恩格斯关于《资本论》方法的再思考——新辩证法学派对恩格斯的误读剖析 |
王世军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关于建立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的设想 |
丛大川
|
《人文杂志》
|
1987 |
1
|
|
5
|
论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的根据 |
李怀君
|
《江汉论坛》
|
1985 |
0 |
|
6
|
哲学史的启示——对康德“知性”范畴体系和黑格尔“本质论”范畴体系基本特征的分析及改革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的构想 |
孙云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7
|
实现哲学观念和哲学精神时代性转变的力作──《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评介 |
杨弘毅
刘锡升
|
《河南社会科学》
|
1995 |
0 |
|
8
|
《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评介 |
杨弘毅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9
|
“柏修斯的隐身帽”:新辩证法学派解读《资本论》的理论局限评析 |
丁燃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0
|
阿瑟对马克思《资本论》“新辩证法式”解读及其评价 |
孔德臣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1
|
“整体与部分”应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范畴 |
阳作华
|
《学习与探索》
|
1984 |
2
|
|
12
|
一对重要的辩证法范畴——系统和要素 |
夏澍
李嘉南
|
《人文杂志》
|
1983 |
3
|
|
13
|
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内在统一及其范畴关系 |
孙运明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4
|
对系统与要素的哲学思考 |
刘永振
|
《中州学刊》
|
1985 |
4
|
|
15
|
“普遍联系”辨 |
李怀君
|
《中州学刊》
|
1986 |
0 |
|
16
|
真善美新论 |
柳昌清
|
《河南社会科学》
|
1995 |
1
|
|
17
|
我校获1984—1985年广东省24项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 |
木子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