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与评估——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诗文 杨俊宴 廖自然 《南方建筑》 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
塑造对城市结构的清晰认知是城市中心体系研究展开的基础,但目前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方法却仍存在精度差、成本高、维度单一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梳理中心体系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城市中心体系主要存在人、地、业三种形式的表征。运... 塑造对城市结构的清晰认知是城市中心体系研究展开的基础,但目前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方法却仍存在精度差、成本高、维度单一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梳理中心体系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城市中心体系主要存在人、地、业三种形式的表征。运用大数据的空间辅助分析技术洞悉三要素的实际分布情况,能更准确地识别城市中心体系的分布状态,并根据三要素的分布及强度分级情况,针对中心体系的局部板块进行精细化的剖析研究,多角度阐述了中心体系不仅仅是单一维度的中心,而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支撑的有机整体。尝试构建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中心体系测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框架,并以南京为例探讨技术方法的可行性,使其在面向不断创新发展的城市中心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时,可以进一步拓展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情境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体系识别 多源数据 规划评估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东段)村镇聚落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8
2
作者 任震 刘雨桐 韩广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黄河流域(山东段)村镇聚落孕育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景观,建立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文化景观基因进行挖掘整理,对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赓续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景观基因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文件的剖... 黄河流域(山东段)村镇聚落孕育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景观,建立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文化景观基因进行挖掘整理,对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赓续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景观基因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文件的剖析,在历史景观视角下对黄河流域(山东段)的村镇聚落开展深入的文化景观田野调查、典籍研究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构建逻辑,通过“识别对象—识别因子—识别指标”解析出13项识别因子、40项识别指标,为黄河流域村镇聚落文化景观识别全覆盖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聚落 文化景观 景观基因 识别指标体系 黄河流域山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舞弊识别预警数智化转型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金 曾圣钧 苏榕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2,共7页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不断演进升级,呈现出动机多样化、手段系统化、手法隐蔽化、主体集团化、跨期长等新特征,导致传统财务舞弊识别预警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在数字经济时代,日益发展成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催生出新的机遇,...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不断演进升级,呈现出动机多样化、手段系统化、手法隐蔽化、主体集团化、跨期长等新特征,导致传统财务舞弊识别预警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在数字经济时代,日益发展成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催生出新的机遇,赋能财务舞弊识别预警数智化转型。基于此,本文探索了数智化财务舞弊识别预警框架和模型,并从数据层、指标层、模型层和应用层四个层面分析如何构建数智化财务舞弊识别预警体系,旨在为行业内探索财务舞弊识别预警数智化升级提供参考,并助力我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财务舞弊 识别预警模型 识别预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生态位原理与识别体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峰 李玉杰 +1 位作者 金福子 季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77,171,共4页
中小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综合表现与反映自身的资源格局、功能地位和作用的生态位。中小企业生态位基本原理,可归纳为重叠与竞争原理、维度原理、宽度原理、动变与错位原理。识别中小企业生态位,需要构建相应... 中小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综合表现与反映自身的资源格局、功能地位和作用的生态位。中小企业生态位基本原理,可归纳为重叠与竞争原理、维度原理、宽度原理、动变与错位原理。识别中小企业生态位,需要构建相应的识别体系,包括内容识别、外部环境识别、功能机制识别三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生态位 基本原理 识别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构建与操作
5
作者 赵同章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危机严重,全国每年因失信违约造成的损失就高达数千亿元,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诚信识别体系尤为迫切。
关键词 社会诚信识别体系 社会信用制度 信用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集团识别体系
6
作者 杨乃定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8-40,共3页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运动中通过组织广泛的横向经济联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 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运动中通过组织广泛的横向经济联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调整工业组织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由于企业集团在我国尚处于初创时期,企业集团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尚有许多新问题有待于解决。目前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集团“集而不团”,形成不了集团技术、质量、效益的优势,形合而神不合。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此集团形成就是由行政手段组合的,组建后又没有进行有效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识别体系
全文增补中
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与高质量再开发路径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景鹏 何业成 +2 位作者 乔学扬 陆婕 步乔毅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1,共6页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工业地块为研究对象,借助“低效用地数字平台”建立“工业园区—工业社区—零星工业地块”三级评价结构。通过对现状工业用地进行定性判断和“人—地—企—产—财—能”的量化分析,构建一套科学的城市低效工...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以工业地块为研究对象,借助“低效用地数字平台”建立“工业园区—工业社区—零星工业地块”三级评价结构。通过对现状工业用地进行定性判断和“人—地—企—产—财—能”的量化分析,构建一套科学的城市低效工业用地识别指标体系,并选取南京市江宁区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总结江宁区在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方面的实践经验,旨在推动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高效利用,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低效工业用地 识别指标体系 土地再开发 南京市江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地球化学在层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余烨 张昌民 +3 位作者 李少华 朱锐 秦成岗 张忠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04-211,共8页
为了探讨地球化学元素对层序界面及体系域识别方法的适用性,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地球化学元素为基础,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Fe,Al,Mn及Mn/Fe,Th/U,Sr/Ca比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它们与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果... 为了探讨地球化学元素对层序界面及体系域识别方法的适用性,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地球化学元素为基础,讨论了在海平面变化周期内,Fe,Al,Mn及Mn/Fe,Th/U,Sr/Ca比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它们与层序地层单元的发育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层序界面上的Fe,Al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且以氧化物形式出现;微量元素Th/U比值很大,Sr/Ca比值则很小。Fe族元素、Th/U,Cr/V,Co/Ni,Sr/Ba及δ(Ce)等地球化学指标在低位体系域(LST)时期逐渐增高至最高,海侵体系域(TST)时期逐渐降低到最低,高位体系域时期(HST)再逐渐增高;而Mn族元素、Mn/Fe,Mn/Ti,Sr/Ca,∑REE,(La/Ce)N等地球化学指标则刚好相反,在低位体系域(LST)时期逐渐降低到最低,海侵体系域(TST)时期逐渐增高至最高,高位体系域时期(HST)再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层序界面识别 体系识别 珠江口盆地 白云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价值链视角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识别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红喜 刘东 袁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87-90,共4页
低碳发展趋势要求企业进一步提升绿色竞争力。从价值链的视角,在分析低碳价值链的基础上,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形成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据此设计识别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来源要素进行验证,... 低碳发展趋势要求企业进一步提升绿色竞争力。从价值链的视角,在分析低碳价值链的基础上,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形成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据此设计识别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和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来源要素进行验证,并据此确定要素权重,最终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识别体系,以期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价值链 企业绿色竞争力 识别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识别系统的构建思路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文辉 郑智 宋高堂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2,共3页
房地产金融风险识别系统是预警系统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指标体系设计的准则和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房地产金融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最后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指标特征值进行了科学的识别。
关键词 房地产金融风险 识别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利情报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识别及其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程程 丁佳豪 杨萌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169,共7页
[研究目的]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分析其结构特征,为跟踪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合作提供新的视角,对各地组建新一批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对创新联合体的内涵解读,设计一套创新联合体定量识别体... [研究目的]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分析其结构特征,为跟踪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合作提供新的视角,对各地组建新一批高质量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对创新联合体的内涵解读,设计一套创新联合体定量识别体系,将其运用到人工智能领域,识别出13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联合体,并对其进行类别划分和技术结构分析。[研究结论]研究表明,13组AI技术创新联合体呈现出以下特征:中、韩AI技术创新联合体多为本土企业协同创新,中、美企业研发合作从蜜月期渐入冰封期;中、韩AI技术创新联合体多为ICT巨头之间的强强联合,美国AI巨头偏好与初创型企业联合研发;国际AI科技合作频次降低,各国形成研发合作的“小圈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专利情报 创新联合体 龙头企业 产学研合作 识别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寻常风景智慧的乡村风景道识别——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云才 贾一非 +1 位作者 朱韵奇 成玉宁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2期100-106,共7页
风景道作为一种绿色基础设施,其所具有的多重功能近些年来逐渐被重视,并广泛运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但目前研究缺乏风景道客观、综合的识别体系。提出寻常风景的概念,从空间格局、空间质量和空间多功能性3个维度重新定义乡村景观,并将... 风景道作为一种绿色基础设施,其所具有的多重功能近些年来逐渐被重视,并广泛运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但目前研究缺乏风景道客观、综合的识别体系。提出寻常风景的概念,从空间格局、空间质量和空间多功能性3个维度重新定义乡村景观,并将其融入现有的风景道识别体系中,以空间视觉评价、景观空间综合质量评价、游憩吸引力评价、潜在生态性评价为一级指标,以景观空间多样性、聚落风貌、交通可达性、潜在生态廊道等为13个二级指标,形成乡村风景道综合识别体系。同时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在保护乡村自然基底的基础上较为客观地识别现有道路所具有的风景道构建潜力并对其做出初步规划,对同类型区域的风景道识别与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风景 生态智慧 乡村风景道 识别体系 美丽乡村 辽宁省黑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扶贫工作中的弱势群体识别问题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剑利 庄孔韶 宋雷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7,共7页
在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多年实践中,贫困农村社区的弱势群体是最重要的目标人群和受益对象,组织人类学的观点探索以何种原则与视角识别农村弱势群体,有利于在扶贫工作中提升该群体的生存主体性与发展的积极性。农村发展实践进入行政村和... 在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多年实践中,贫困农村社区的弱势群体是最重要的目标人群和受益对象,组织人类学的观点探索以何种原则与视角识别农村弱势群体,有利于在扶贫工作中提升该群体的生存主体性与发展的积极性。农村发展实践进入行政村和基层社区层面的微观操作时,不仅要识别个体层面的弱势者,还需要识别组织层面的"弱势社区"/"弱势自然村"。相应地,开发具有操作性的弱势群体指标体系,应该是一种立体综合的、开放性的、工具箱式的指标体系,并以地方应用为导向,主要应用于中观层次(县域内)或微观层次(乡镇之内、行政村内)的弱势群体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 组织人类学 弱势社区 弱势群体识别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识别及其定量测度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辉 蔡国华 丁木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2-84,共3页
本文基于风险管理决策理论,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识别结构流程框架,建立了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针对风险的模糊不确定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风险模糊定量测度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说明其有效性。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定量测度 技术风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RIS”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会新 杜跃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产业集群的识别是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领域,是选择合适的产业以培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根据产业集群的识别理论,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特征,在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基于"资源集聚—产... 产业集群的识别是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领域,是选择合适的产业以培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根据产业集群的识别理论,结合资源型产业的特征,在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基于"资源集聚—产业网络—服务体系"的"RIS模型"可以对资源型产业集群进行定性识别;在"RI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基于"RIS模型"的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识别评价体系可以对资源型产业集群进行定量识别和评价。文章以陕北煤炭资源产业集群为例,对"RIS模型"的应用作了简单分析,分析结论认为陕北地区煤炭资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资源型产业集群。继而对基于"RIS模型"的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识别评价体系的加权平均应用作了简要的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资源型产业集群 “RIS模型” 识别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儿童多维相对贫困识别及其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来自西部偏远山区的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玲 刘林 +1 位作者 刘一波 黄宸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7,共9页
由于生存、教育、健康等资源的匮乏,我国西部偏远山区儿童早期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不利于人才强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该研究构建了包含孕期质量、家庭教育、儿童健康、生活水平4个维度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AF双临界值法,识别儿童多... 由于生存、教育、健康等资源的匮乏,我国西部偏远山区儿童早期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不利于人才强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该研究构建了包含孕期质量、家庭教育、儿童健康、生活水平4个维度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运用AF双临界值法,识别儿童多维相对贫困。结果表明,西部偏远山区早期儿童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0.476,多维相对贫困剥夺强度为0.408,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为0.194;其中家庭教育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高,占到38.3%。结合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发展的贝利评估,进一步分析发现,多维相对贫困对儿童认知、语言和社会情感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建议:将缓解儿童多维相对贫困,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纳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规划;定期开展早期儿童多维相对贫困评估,动态监测儿童发展水平;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构建“政府-社区-家庭”协同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儿童 多维相对贫困 识别指标体系 AF双临界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业城市转型及其阶段识别的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乌拉尔.沙尔赛开 杨海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3,共4页
基于矿业城市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及相关专家打分,通过比较全国平均水平,从指标水平质量和增长速度两个层面,构建矿业城市转型阶段识别的指标体系和划分标准,并应用于2012—2015年吉林省15个矿业城市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识别体系可有效... 基于矿业城市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及相关专家打分,通过比较全国平均水平,从指标水平质量和增长速度两个层面,构建矿业城市转型阶段识别的指标体系和划分标准,并应用于2012—2015年吉林省15个矿业城市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识别体系可有效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的矿业城市转型阶段特征。吉林省15个矿业城市整体上处于"初始转型阶段向基本转型阶段"过渡时期,但资源依赖性特征依然突出,经济发展转型为主导,并引领社会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 转型阶段 识别体系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上多元多域一体化目标识别新方法
18
作者 谢京华 董文晓 李林莉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10期16-19,共4页
针对当前识别体系不完备、水下识别手段缺失、海上目标识别信息资源汇聚难等现实问题,提出一种海上多元多域一体化目标识别新方法。基于空中、海面、陆地、水下等多级节点构建多域目标网络化协同识别体系,通过当前已有识别功能的数据通... 针对当前识别体系不完备、水下识别手段缺失、海上目标识别信息资源汇聚难等现实问题,提出一种海上多元多域一体化目标识别新方法。基于空中、海面、陆地、水下等多级节点构建多域目标网络化协同识别体系,通过当前已有识别功能的数据通信链路、水声数据通信链路以及其他数据通信链路实现各域平台识别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采用基于海陆空潜的多域识别体系构建、基于海上浮标的多域动态组网、基于多源信息的多元属性识别、基于多域组网的水下目标识别等创新性设计,实现对多域目标的多元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目标识别达到“海陆空天潜岸全域覆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识别 多域组网 识别体系 融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认知深度地图”模型的古城遗产价值量化研究——以通海“御城旧县”的遗产价值识别与评价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庄晓平 陶楠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量化研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海“御城旧县”遗产价值,探索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评价与数据化方式,提出以构建“价值认知深度地图”模型的方法来... 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量化研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海“御城旧县”遗产价值,探索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评价与数据化方式,提出以构建“价值认知深度地图”模型的方法来识别古城遗产。运用深度地图(Deep Map)历史要素分层重构的原理,借鉴英国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LA)方法,对“历史丰富度”与“时间深度”两大指标体系进行计算,从而对古城遗产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价与可视化展示,以期达到系统化呈现古城遗产价值信息的目的。数据结果作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要素,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价值量化 识别与评价体系 价值认知深度地图 国土空间 通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基因识别与活化表达的农业特色小镇规划实证探索——以绍兴柯桥平水茶产业特色小镇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洁思 蔡碧凡 +1 位作者 张建国 王允双 《园林》 2020年第5期83-90,共8页
借助景观基因理论的现有研究成果,通过增加体验发展主题的内容和实证规划探索,为农业特色小镇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重在促进发展的实际要求,将景观基因理论进行改进,构建了生态环境基因、村庄聚落基因、农业产业基因... 借助景观基因理论的现有研究成果,通过增加体验发展主题的内容和实证规划探索,为农业特色小镇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重在促进发展的实际要求,将景观基因理论进行改进,构建了生态环境基因、村庄聚落基因、农业产业基因和乡村文化基因4个组成部分,并设计了农业特色小镇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并探讨以茶为主体的景观基因活化表达的实现路径。结合柯桥平水茶镇的景观基因解构、识别和活化表达,提出了构建以茶为中心,将茶产业、茶科技、茶旅游、茶文创与禅、越文化相融合,联动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茶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规划以"一心、一轴、一环、三块、六区"为空间架构,通过茶业融合发展、精品茶园观光、茶村风情体验、育茶科技示范、生态茶园养生和禅茶文化研修区六大功能区的独立分工和相互联系,打造全产业链联动共建的茶产业特色小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基因理论 基因识别体系 活化表达路径 规划实证探索 茶产业特色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