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少数民族神话对建构中国神话体系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宪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2-45,共4页
少数民族神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突出。关于中国神话的传统研究一般以汉族神话为主体,难以得出科学全面的结论。重视和开发少数民族神话对建构中国神话体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神话体系 建构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与文明的起步
2
作者 包丽俊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01-104,共4页
一、上古神话是原始文化的综合表现 历来,对中国上古神话的研究,泛指中国汉民族的上古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人所共知的神话的研究,这是由于汉族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这种提法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五十多个... 一、上古神话是原始文化的综合表现 历来,对中国上古神话的研究,泛指中国汉民族的上古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人所共知的神话的研究,这是由于汉族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这种提法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五十多个民族济济一堂的当代中国,在中华民族文化精华荟萃的今天,研究中国神话,对国内各少数民族应给予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神话 体系神话 原始文化 古史传说 古巴比伦 创世史诗 原始神话 综合表现 文明化 补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神的种类看中希神话的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陶嘉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90-96,共7页
中国、希腊等“古代各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远在创造和使用语言的初期,物我不分,万物有灵的“神话思维”就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的方式,它的余绪一直延续到文明时代开始之后的一个阶段。神话“是对宇宙之谜作出... 中国、希腊等“古代各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远在创造和使用语言的初期,物我不分,万物有灵的“神话思维”就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的方式,它的余绪一直延续到文明时代开始之后的一个阶段。神话“是对宇宙之谜作出的最初解答。它企图(虽然以一种不完全和不适当的方式)找出万物的起始和原因。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希神话 神话思维 万物有灵 英雄神话 希腊神话 体系神话 原始神话 氏族公社 民族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天梯神话发微 被引量:6
4
作者 林继富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一天梯神话是色彩纷呈,玲琅满目的神话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占据神话的相当比重,它同原始创世中的洪水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一样“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在保留我国古代许多原始神话传说的《山海经》里,就有多处记载天梯... 一天梯神话是色彩纷呈,玲琅满目的神话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占据神话的相当比重,它同原始创世中的洪水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一样“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在保留我国古代许多原始神话传说的《山海经》里,就有多处记载天梯神话的内容。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下于此,至于天。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天帝)之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体系 藏族地区 天梯 神山 藏族人 藏民族 重要组成部分 天神 各民族 原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鬼、人—三位一体的神话结构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9-94,共6页
神话的主体是什么?以前我认为,神话的主体是神,有神才有神的活动,所谓有“神”则有“话”,神话的构成完全依赖于各种神的表演。现在看来,把神话的构成局限在神及其神们的活动上,有悖于客观事实。神、鬼、人原本都是构成神话的重要部分,... 神话的主体是什么?以前我认为,神话的主体是神,有神才有神的活动,所谓有“神”则有“话”,神话的构成完全依赖于各种神的表演。现在看来,把神话的构成局限在神及其神们的活动上,有悖于客观事实。神、鬼、人原本都是构成神话的重要部分,他们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斗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要是忽略或割裂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会影响到对神话进行科学的考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信仰 神话体系 人神 山海经 原始神话 自然现象 希腊神话 少数民族 中国神话 原始宗教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神话观初论
6
作者 林在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9-53,共5页
一、历史过程中的世界神话我们考察神话的真实境况,即在历史过程中探究它的本质、特征及与其他精神物质领域的关系,这里,试图以中国神话的演变为脉络,分析世界范围的神话现象。1.《山海经》所代表的时代《山海经》包罗宏富、神怪斑驳,... 一、历史过程中的世界神话我们考察神话的真实境况,即在历史过程中探究它的本质、特征及与其他精神物质领域的关系,这里,试图以中国神话的演变为脉络,分析世界范围的神话现象。1.《山海经》所代表的时代《山海经》包罗宏富、神怪斑驳,“盖古之巫书”(鲁迅语)。相传为禹、益所作(《上山海经表》、《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啖助《春秋集传纂例》说:“古之解说,悉是口传……《山海经》广说殷时,而云夏禹所记。……本皆口传,后之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神话 中国神话 原始图腾 世界神话 图腾崇拜 巴比伦 神话理论 体系神话 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目的美国英雄神话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永昶 《电影评介》 2002年第7期31-31,共1页
在美国人万众瞩目的期待视野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蜘蛛侠》粉墨登场。正如蜘蛛人豪气冲天、无往不胜的气势一样,电影本身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票房成绩——三天之内突破一亿美元,这甚至让喧嚣一时的《哈里波特》、《指环王》等神话片相... 在美国人万众瞩目的期待视野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蜘蛛侠》粉墨登场。正如蜘蛛人豪气冲天、无往不胜的气势一样,电影本身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票房成绩——三天之内突破一亿美元,这甚至让喧嚣一时的《哈里波特》、《指环王》等神话片相形见拙。近乎天文般的数字刺激着我们的想象力,也让我们对数字背后的原因无比好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期待视野 英雄形象 文化精神 英雄神话 阅读愉悦 《魔戒》 高科技时代 神话体系 侏罗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理环境角度看古希腊和中国上古神话之异同
8
作者 李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32,共7页
从地理环境角度看古希腊和中国上古神话之异同李炎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影响不同区域、民族的神话的因素是众多的,而且有些要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已几乎被湮没,难以寻找了。正如格罗塞在他的《艺术的起源》中所说的:“一个艺术... 从地理环境角度看古希腊和中国上古神话之异同李炎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影响不同区域、民族的神话的因素是众多的,而且有些要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已几乎被湮没,难以寻找了。正如格罗塞在他的《艺术的起源》中所说的:“一个艺术的研究者也不能把艺术作品的何以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神话 地理环境 古希腊神话 历史哲学 奥林波斯 人文地理学 生产方式 黑格尔 古希腊人 神话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戒》:盎格鲁·撒克逊神话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z1期20-22,共3页
《魔戒》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神话体系,本文对其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澄清,认为托尔金基于中古语言文字的创造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盎格鲁·撒克逊美学底蕴,并通过讨论作品和古英语诗歌《贝奥武夫》契合,阐释《魔戒》和《贝奥武夫》... 《魔戒》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个人的神话体系,本文对其进行美学意义上的澄清,认为托尔金基于中古语言文字的创造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盎格鲁·撒克逊美学底蕴,并通过讨论作品和古英语诗歌《贝奥武夫》契合,阐释《魔戒》和《贝奥武夫》一样是抒情的而不仅仅是叙事的。它从主题上表达了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观,并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学哀婉的风格,从而证明《魔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体系 中古 盎格鲁·撒克逊 <贝奥武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苯教神话的象征思维及其固有模式概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47-54,共8页
藏族的苯教拥有庞大的神话体系,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对这些神话加以研究后,我们发现苯教神话中存在着一贯性的传统,无疑,这里面所反映出的创作者的精细构思与苦心经营的精神自会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苯教神话内在的传统结构与思... 藏族的苯教拥有庞大的神话体系,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对这些神话加以研究后,我们发现苯教神话中存在着一贯性的传统,无疑,这里面所反映出的创作者的精细构思与苦心经营的精神自会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苯教神话内在的传统结构与思维模式则更具有文化学上的意义。本文试图在比较研究的高视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苯教 神话体系 宇宙空间 思维模式 思维方式 象征思维 创世神话 比较研究 三元结构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萨尔》与藏族神话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天慧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38-43,共6页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长篇英雄史诗,这已是肯定无疑的了。但它与神活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篇文章打算就这个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关于神话。一般人都认为,在远古洪荒时期,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对自然界发生的种种灾异现象,无力抵抗,... 《格萨尔王传》是一部长篇英雄史诗,这已是肯定无疑的了。但它与神活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篇文章打算就这个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关于神话。一般人都认为,在远古洪荒时期,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对自然界发生的种种灾异现象,无力抵抗,也无法理解。因而便对大自然产生一种神秘感,以为在宇宙空间里还存在着一种可以主宰人类和自然界的力量——灵魂或者神灵。就是在这种对客观事物非科学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神话这种原始人的文学形式便应运而生了。它是远古时代人类认识和解释自然的艺术创作,表达了他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换句话说,一个民族的神话体系,一般都是以该民族原始人的实际生活为前提,在“万物有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藏族神话 佛教神话 神话体系 思想观念 英雄史诗 莲花生 万物有灵 部落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宙斯、黄帝及其他——希腊神话的系统与中国神话的非系统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文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50-55,共6页
讲起希腊神话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系统性,几乎所有的希腊神话都和宙斯有关,并形成一个以宙斯为中心的神话系统。“神国”中秩序井然,分工各异。中国上古神话虽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片断独立的神话,却理... 讲起希腊神话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系统性,几乎所有的希腊神话都和宙斯有关,并形成一个以宙斯为中心的神话系统。“神国”中秩序井然,分工各异。中国上古神话虽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等片断独立的神话,却理不出一个神的网络。神们自有所主,各行其事,显得散慢、零乱。当然,流传至今的我国少数民族神话却另具一格,各民族的神话体系相当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神话 中国神话 黄帝 各民族 宙斯 上古神话 少数民族地区 神话体系 神人同形同性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与科学认识
13
作者 李平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9-25,共7页
神话一直是文化研究的热门课题。由于研究方法、理论解释图式、思想方法及侧面发生变化,其热点也在变动着。本文认为神话是一种认知体系,是前科学的开端。此外,本文通过考察神话的创造特点、思维形式和方法论原则,考察其体系反映出来的... 神话一直是文化研究的热门课题。由于研究方法、理论解释图式、思想方法及侧面发生变化,其热点也在变动着。本文认为神话是一种认知体系,是前科学的开端。此外,本文通过考察神话的创造特点、思维形式和方法论原则,考察其体系反映出来的认知模式及科学观念因素,阐明以神话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与科学认识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模式 研究方法 理论解释 适应性行为 科学认识 图式 神话体系 客体 认知问题 思维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的神话观
14
作者 蓝华增 《思想战线》 1984年第5期62-69,共8页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包括他的《美学》在内,到处贯穿着“宏伟的历史观”,所以他的哲学体系尽管“头...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包括他的《美学》在内,到处贯穿着“宏伟的历史观”,所以他的哲学体系尽管“头脚倒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神话 原始神话 希腊神话 自然力量 美学 思想发展 历史感 普遍意义 神话体系 心灵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典氏帝系与奥林匹斯神系的形成——比较文化研究
15
作者 魏淑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3期91-101,共11页
神话,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学形式,也不是对于想象的一种有意识的叙述艺术。它是远古时代人类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的结晶,是原始人类无意识的集体信仰的产物。它来自于远古人类的心理经历和需要,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梦想。神话永恒的魅力在于... 神话,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学形式,也不是对于想象的一种有意识的叙述艺术。它是远古时代人类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的结晶,是原始人类无意识的集体信仰的产物。它来自于远古人类的心理经历和需要,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梦想。神话永恒的魅力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而自然的揭露。在神话的原野上,散布着远古人类发现、创造和综合思维的痕迹。因此,神话就成为一个民族早期的百科全书和人类文明时期的文化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神话 历史化 体系神话 文化心理 古代中国 中国古代神话 希腊神话 宙斯 中国神话 古希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末世《湮灭》
16
作者 张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9-132,共4页
近年来,从主题、内容和形式上对科幻电影进行文本细读与意义重审,成为衍生自生态文学批评的“生态电影”的研究进路。改编自文学小说的科幻恐怖电影《湮灭》,以其末世的主题探讨和奇幻的视觉风格成为典型范本。本文以生态批评的视角,从... 近年来,从主题、内容和形式上对科幻电影进行文本细读与意义重审,成为衍生自生态文学批评的“生态电影”的研究进路。改编自文学小说的科幻恐怖电影《湮灭》,以其末世的主题探讨和奇幻的视觉风格成为典型范本。本文以生态批评的视角,从后人类中心主义下的叙事主题和感知生态下的电影经验两个维度,剖析并阐释文本和意义,认为电影所表达的主题不仅是影像表层肌理下展现的“终极毁灭”,更是显在为末世情境下的“生态重生”,具有共生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中心主义 克苏鲁神话体系 感知生态 电影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