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Hofstetter模型的杨木组分体积分数对其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
1
作者 王忠铖 杨娜 李久林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木材的微观结构和组分构成是影响其弹性参数的重要因素,但关于木材组分体积分数变化对其弹性参数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引入灰分因素,对Hofstetter木材连续微观力学模型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杨木组分的体积分数变化对其弹性参... 木材的微观结构和组分构成是影响其弹性参数的重要因素,但关于木材组分体积分数变化对其弹性参数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引入灰分因素,对Hofstetter木材连续微观力学模型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杨木组分的体积分数变化对其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改进的Hofstetter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杨木的顺纹弹性模量,误差绝对值仅13.71%。结晶纤维素等自身刚度较大的组分体积分数增大时,杨木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增幅较大;聚合物网络、无定形纤维素体积分数增大时,泊松比增幅较大;木质素、半纤维素体积分数变化对所有弹性参数的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改进Hofstetter模型 连续介质假设 组分 弹性参数 组分体积分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残留气解吸过程组分体积分数的精细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义林 秦勇 易同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2-2188,共7页
为了研究煤层残留气解吸过程中组分体积分数的精细变化特征,采集织纳煤田9个煤矿和钻孔新鲜无烟煤煤样,采用三大阶段、九小阶段的精细解吸实验获得多组残留气样品,利用SP-3400型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气体的组分体积分数。结果发现:残留气在... 为了研究煤层残留气解吸过程中组分体积分数的精细变化特征,采集织纳煤田9个煤矿和钻孔新鲜无烟煤煤样,采用三大阶段、九小阶段的精细解吸实验获得多组残留气样品,利用SP-3400型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气体的组分体积分数。结果发现:残留气在粉碎阶段脱出的气体体积最大,指示残留气主要来自封闭孔隙;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乙烷的体积分数在粉碎脱气阶段最低,呈"V"型3段式变化特征;氮气体积分数在粉碎脱气阶段最高,呈反"V"型3段式变化。每种组分在粉碎后加热脱气过程存在显著的分馏效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乙烷的体积分数逐级递增,氮气和甲烷则呈递减的趋势。研究认为,环境温度和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导致残留气在脱气过程中存在规律性的组分分馏效应,常温脱气结束后煤基质孔隙中滞留了更多吸附能力较强的组分,在90~95℃水浴加热环境下才被驱动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残留气 解吸过程 组分体积分数 精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叶轮瞬态空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景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111,共5页
为研究混流式叶轮空化性能,基于空泡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某混流泵进行设计工况下的汽液两相瞬态仿真计算。分析不同空化余量下叶轮内部空泡分布情况,探究空泡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捕捉空化初生、空化发展以及空泡溃灭的过程,... 为研究混流式叶轮空化性能,基于空泡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某混流泵进行设计工况下的汽液两相瞬态仿真计算。分析不同空化余量下叶轮内部空泡分布情况,探究空泡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捕捉空化初生、空化发展以及空泡溃灭的过程,寻求空泡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叶轮叶片头部最先初生空化,随着空化的发展,空泡逐渐向叶片出口、叶片正背面、甚至叶轮流道扩散。若叶片空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则叶片背面空化区域远远大于正面,但体积组分大的空泡多集中于叶片正面靠近头部位置。叶轮内空泡含量随时间以近似指数的形式上升,其空化速度与空化余量成反比。当空化余量足够低时,空泡将迅速堵塞整个叶轮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叶轮 汽液两相 瞬态仿真 空化余量 体积组分 空泡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