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醇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合规律
1
作者 尹鹏博 黄尚圣 +4 位作者 黄鑫 杨文 李臻超 李卫东 滕霖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7,共6页
依托成熟的成品油管网,开展甲醇与成品油顺序输送,是目前管道运输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寻求减少甲醇与成品油混合体积的有效控制措施,对两者管道顺序输送过程的混合规律进行探究。文中参考现有成品油管道运行经验,建立了甲醇与成品油... 依托成熟的成品油管网,开展甲醇与成品油顺序输送,是目前管道运输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寻求减少甲醇与成品油混合体积的有效控制措施,对两者管道顺序输送过程的混合规律进行探究。文中参考现有成品油管道运行经验,建立了甲醇与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模型,分析了不同运行状态下水平管道内甲醇与汽油顺序输送的混合规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油品密度变化对甲醇与汽油的混合过程影响很小;随油品运动黏度增加,甲醇与汽油混合体积呈线性增长,且汽油先行时混合体积更高;随流速增加,甲醇与汽油混合体积先显著减少后平缓,流速超过1.4 m/s后对混合体积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管道长度增加,甲醇与汽油混合体积先显著增长后平缓,混合段长度随输送距离的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模型计算结果更贴近甲醇与成品油实际混合情况,而经典Austin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偏高。本研究可为未来甲醇与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的设计、运营及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成品油 顺序输送 混合体积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甲烷碳同位素研究混合气的混合体积 被引量:26
2
作者 高先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3-65,共3页
自然界不同源天然气的混合是一种普遍现象。混合作用是一种物理过程,混合气中某一组份的含量为该组份在各种来源气中的含量以其体积比例为权的和。因此,根据混合气的碳同位素以及被混合的气的碳同位素丰度可确定出各种被混合的气的比... 自然界不同源天然气的混合是一种普遍现象。混合作用是一种物理过程,混合气中某一组份的含量为该组份在各种来源气中的含量以其体积比例为权的和。因此,根据混合气的碳同位素以及被混合的气的碳同位素丰度可确定出各种被混合的气的比例。文章根据这一原理对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天然气的混合比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气中有24%~63%是来自石炭-二叠系的煤成气。在实际应用中,确定典型气的甲烷碳同位素丰度是基础,根据天然气甲烷同位素丰度与其源岩热演化成熟度Ro有线性关系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碳同位素 混合 混合体积 成气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混合有限体积元法求解一维多孔介质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国芳 黑圆圆 吕俊良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9-785,共7页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问题用标准混合有限体积元法求解时会出现数值解波阵面不能向前传播的现象,提出一种新的混合有限体积元法求解退化问题,其中流变量仅包含原始变量对空间变量的导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数值解波阵面不能向前传播的现...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问题用标准混合有限体积元法求解时会出现数值解波阵面不能向前传播的现象,提出一种新的混合有限体积元法求解退化问题,其中流变量仅包含原始变量对空间变量的导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避免数值解波阵面不能向前传播的现象,并能很好地捕捉数值解界面.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问题 混合有限体积元法 Picard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双曲型方程的混合控制体积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志朝 李宏 罗振东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550,共16页
利用混合控制体积方法在三角形网格剖分下求解一类伪双曲型方程.通过使用最低阶Raviart-Thomas混合有限元空间和引入迁移算子把解函数空间映射成试探函数空间,构造了半离散和全离散的混合控制体积格式.根据伪双曲型方程的特点引入广义... 利用混合控制体积方法在三角形网格剖分下求解一类伪双曲型方程.通过使用最低阶Raviart-Thomas混合有限元空间和引入迁移算子把解函数空间映射成试探函数空间,构造了半离散和全离散的混合控制体积格式.根据伪双曲型方程的特点引入广义混合控制体积投影,利用迁移算子的性质和广义混合控制体积投影得到了最优阶误差估计.最后给出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结果以及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双曲型方程 混合控制体积方法 全离散格式 最优阶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研究尾焰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金伟 吕相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4-1139,共6页
为掌握卫星姿控推进器尾焰的吸收特性,研究了尾焰对太阳红外辐射的吸收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了尾焰对太阳红外辐射的吸收模型,并采用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计算太阳光线经过尾焰吸收后的光谱辐射亮度。该方法使用有限元法进行角度... 为掌握卫星姿控推进器尾焰的吸收特性,研究了尾焰对太阳红外辐射的吸收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了尾焰对太阳红外辐射的吸收模型,并采用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计算太阳光线经过尾焰吸收后的光谱辐射亮度。该方法使用有限元法进行角度离散,有限体积法进行空间离散;对每一个控制体,可同时耦合求出所有角度方向的辐射亮度。通过求解,得到了受到尾焰吸收后的太阳光谱辐射亮度和尾焰的光谱吸收率。以传递方程积分法的计算结果作为基准解,对比分析了有限体积法和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产生射线效应的强弱程度。通过分析可知:在某些波段上,太阳辐射受到尾焰的吸收程度较强;与有限体积法的计算结果相比,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与基准解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以上结果表明: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的计算精度较高,并能够较好地降低射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焰 吸收 太阳辐射 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的喷管辐射传递求解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伟 吕相银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129,共6页
针对三维不规则非灰吸收介质的辐射传递问题,提出用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对其求解。在直角坐标系下,详细推导了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的计算过程;并结合向量和矩阵运算的相关理论,给出一种能够耦合边界条件的有限元方程的总体合成方法... 针对三维不规则非灰吸收介质的辐射传递问题,提出用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对其求解。在直角坐标系下,详细推导了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的计算过程;并结合向量和矩阵运算的相关理论,给出一种能够耦合边界条件的有限元方程的总体合成方法。以姿控推进器喷管扩张段和其内部的吸收介质之间的辐射传递为求解对象,采用该方法得到喷口的光谱辐射亮度和3~5μm波段辐射热流密度。把该结果和有限体积法的计算结果相互比较,发现:当空间离散数值或立体角离散数值越大时,两种方法得到的相同点源处的光谱方向辐射亮度越接近。此结果表明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能够较准确地求解三维不规则非灰吸收介质的辐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传递 混合有限体积/有限元法 喷管 辐射亮度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梁的平衡方程的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同科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针对梁的平衡方程导出了一类混合有限体积元格式 ,并用非常直观的方法证明了该格式按离散H1 半模及离散 L2 模具有一阶精度。最后 ,具体算例表明 ,该算法计算效果良好。
关键词 梁的平衡方程 混合有限体积元格式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e-Gordon方程的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及数值模拟
8
作者 方志朝 李宏 +1 位作者 罗振东 刘洋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5-416,共22页
研究了在Dirichlet边界条件和Neumann边界条件下一维sine-Gordon方程的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通过引入将试探函数空间映射到检验函数空间的迁移算子γh,结合混合有限元方法和有限体积元方法,构造了半离散格式,时间显式和隐式全离散混合有... 研究了在Dirichlet边界条件和Neumann边界条件下一维sine-Gordon方程的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通过引入将试探函数空间映射到检验函数空间的迁移算子γh,结合混合有限元方法和有限体积元方法,构造了半离散格式,时间显式和隐式全离散混合有限体积元格式.给出了显格式离散解的稳定性分析,并得到了三种格式的最优阶误差估计.最后,给出数值算例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和数值格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E-GORDON方程 混合有限体积元方法 最优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问题在三角网格剖分下的扩展混合体积元方法
9
作者 姜子文 张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6期943-947,954,共6页
针对一类带有非对角扩散变张量系数的广义自共轭椭圆问题导出的偏微分系统,给出了椭圆问题在三角剖分下的扩展混合体积元方法。该方法在三角单元上采用了最低次的R-T扩展混合元空间,得到近似压力、近似速度以及近似通量的拟最优误差估计。
关键词 椭圆问题 混合体积元方法 扩展混合元方法 最优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线性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的混合体积元方法
10
作者 李丽芳 姜子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24期6448-6454,共7页
使用矩形元的最低次R-T混合有限元空间,提出了拟线性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的混合体积元方法,并通过数值逼近和误差分析,得到了该混合体积元格式解的最优模误差估计。
关键词 混合体积元方法 拟线性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AM9-1问题讨论与混合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的应用
11
作者 甘艳 阮江军 +1 位作者 张宇 帅卫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讨论了TEAM9-1问题并应用混合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计算TEAM9-1问题模型。对于TEAM9-1问题文字描述与所给数据的不一致性,应用解析法对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对照,明确了TEAM9-1问题的描述及给出数据。通过对TEAM9-1问题所给数据的分析还指出了... 讨论了TEAM9-1问题并应用混合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计算TEAM9-1问题模型。对于TEAM9-1问题文字描述与所给数据的不一致性,应用解析法对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对照,明确了TEAM9-1问题的描述及给出数据。通过对TEAM9-1问题所给数据的分析还指出了TEAM9-1问题中空腔外壁为铁磁性材料时在某些载流线圈运动速度下给出的磁场强度数值的不合理性。将不同迎风格式的混合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应用于TEAM9-1问题,并比较了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M9-1基准问题 控制方程 混合有限元法有限体积 迎风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四阶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的混合有限体积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丛美芹 杨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3期5502-5505,5511,共5页
采用混合体积元方法求解一类四阶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构造了问题的半离散混合体积元格式,得到了误差估计结果。
关键词 混合体积 四阶抛物型积分-微分方程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Galerkin有限元和有限体积混合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贺立新 张来平 张涵信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2,共8页
通过局部坐标变换而建立的非正交单元间断Galerkin(DG)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精度高,但计算量大、内存需求大;而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虽然准确计算热流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但其具有计算速度快和内存需求小的优点.该研究是将有限... 通过局部坐标变换而建立的非正交单元间断Galerkin(DG)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精度高,但计算量大、内存需求大;而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方法虽然准确计算热流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但其具有计算速度快和内存需求小的优点.该研究是将有限元和有限体积方法的优点结合,发展有限元和有限体积的混合方法.在物面附近黏性占主导作用的区域内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在远离物而的区域采用快速的有限体积方法进行计算,在有限元和有限体积方法结合处要保证通量守恒.通过算例说明有限元和有限体积混合方法既能保证黏性区域的热流计算精度和流场结构的分辨率,又能降低内存需求和提高计算效率,使有限元方法应用于复杂外形(实际工程问题)的计算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Galerkin有限元 有限体积方法 有限元和有限体积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四阶发展方程的混合有限体积格式
14
作者 冯旭 王同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1-54,59,共5页
针对一类带对流项的四阶发展方程,运用特征线方法,直接从积分守恒形式出发导出了混合有限体积格式,给出了格式的截断误差,证明了该格式按离散L2模对时间和空间具有一阶精度.数值算例表明,该格式计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四阶发展方程 混合有限体积格式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体与星体混合的等周不等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长健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3-1000,共8页
该文建立了凸体与星体混合的一个新的等周不等式.该不等式在特殊情况下产生了经典的等周不等式,并且给出了先前一个结果的改进和修正版本.
关键词 凸体 星体 混合体积 对偶混合体积 体积 等周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酸化钢渣集料的沥青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晨光 李恩硕 +1 位作者 苏航 付佳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8-245,共8页
针对沥青道路用钢渣集料的安定性不良问题,研究了碳酸化钢渣的沥青混合料体积膨胀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碳酸化钢渣中f-CaO含量和压蒸粉化率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利用背散射电子成像(BSE)、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X射线能谱(EDS)分析了... 针对沥青道路用钢渣集料的安定性不良问题,研究了碳酸化钢渣的沥青混合料体积膨胀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碳酸化钢渣中f-CaO含量和压蒸粉化率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利用背散射电子成像(BSE)、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X射线能谱(EDS)分析了碳酸化钢渣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CO_(2)初始压力1.0 MPa下,温度低于90℃碳酸化主要消解钢渣中活性f-CaO,生成的立方体状CaCO_(3)颗粒尺寸较大且均匀,碳酸化钢渣中f-CaO含量与其压蒸粉化率呈直线下降相关。温度高于90℃和时间长于9 h碳酸化制度可完全消解4.75~9.5 mm钢渣中的活性f-CaO,同时逐渐消解f-MgO或RO相,致使碳酸化钢渣的压蒸粉化率直线下降;并且促使大颗粒聚集矿物向小尺寸分裂和重排,促进短簇状的夹杂MgCO_(3)、FeCO_(3)等物质的CaCO_(3)生成。最终,碳酸化温度高于90℃和时间长于9 h可从根本上解决钢渣安定性不良的问题,其沥青混合料养护3 d体积膨胀率(约0.97%)低于标准值(1.5%)的35%,6 d膨胀率(约1.16%)趋于平稳并低于标准值的23%,达到了碳酸化钢渣沥青混凝土具有长期良好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集料 碳酸化制度 沥青混合体积稳定性 安定性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后CO异常变化研究
17
作者 史延飞 辛存林 +1 位作者 梁浩东 刘海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2-702,723,共12页
地震前后气体地球化学信息的研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研究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与CO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以瓦里关大气观测站地面数据验证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取玛多M_(S)... 地震前后气体地球化学信息的研究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研究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与CO时空变化之间的关系,在以瓦里关大气观测站地面数据验证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反演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取玛多M_(S)7.4地震前后AIRS反演的CO数据,通过滑动均值法、差值法对玛多地震前后不同尺度的CO浓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提取CO地球化学信息是可靠的。时间上,玛多M_(S)7.4地震前两个月CO浓度开始波动,出现峰值,地震发生后恢复平静;空间上,震中位置的CO浓度在近地面变化尤其明显,震中及附近区域的CO浓度从3月开始逐渐升高,由离散分布逐渐向震中和发震断裂带聚拢靠近,到4月底达到最大异常18.60×10^(-9),异常高值中心的连线与发震断层江错断裂走向、地表破裂分布一致。排除背景值和季节变化的影响,推断CO浓度异常变化是地震引起的,主要归因于地下气体释放和岩石挤压碰撞产气,气体逸散后在大气圈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起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玛多 M_(S)7.4地震 AIRS传感器 CO柱浓度 CO体积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上空大气二氧化碳Raman激光雷达探测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海利 胡顺星 +6 位作者 苑克娥 吴晓庆 曹开法 孟祥谦 黄见 邵石生 徐之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2-817,共6页
Raman激光雷达是用于大气成分探测与特性研究的有效工具.介绍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的一台用于测量低对流层大气CO2时空分布的Raman激光雷达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实验和对比分析.系统选用波长355nm的紫外激光作为光... Raman激光雷达是用于大气成分探测与特性研究的有效工具.介绍了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的一台用于测量低对流层大气CO2时空分布的Raman激光雷达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观测实验和对比分析.系统选用波长355nm的紫外激光作为光源,利用光子计数卡双通道采集大气中N2和CO2的Raman后向散射信号与Li-7500型H2O/CO2分析仪进行对比标定,通过反演获得了大气CO2水平与垂直方向时空分布廓线,并且获得了合肥地区大气边界层CO2的夜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气CO2在空间的分布相对均匀,Raman激光雷达与CO2分析仪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能够对大气CO2时空分布进行有效、连续的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Raman激光雷达 大气CO2体积混合比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CO2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9
作者 洪光烈 章桦萍 +1 位作者 刘豪 胡以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CO_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工具。2.0μm波段Ho:Tm:YLF或Ho:Tm:LuLiF激光器复合外差接收机,1.6μm种子注入的KTP光参量振荡器或参量发生器复合光电倍增管的光子计数技术,可以探测7 km以下对流层大气CO_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CO_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工具。2.0μm波段Ho:Tm:YLF或Ho:Tm:LuLiF激光器复合外差接收机,1.6μm种子注入的KTP光参量振荡器或参量发生器复合光电倍增管的光子计数技术,可以探测7 km以下对流层大气CO_2混合比的分布。调制连续波种子激光强度、共用1.6μm光纤放大器,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的使用,积分路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大气CO_2柱浓度探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特色。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柱浓度的空间计划有美国NASA的ASENDS计划,采用脉冲式、积分路径差分吸收工作方式。用CO_2气体吸收池作为参照物,稳定种子光频率和精确控制谐振腔长,锁定发射机的on光源波长,是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二氧化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二氧化碳 体积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槽示踪剂浓度扩散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欣欣 向民奇 +3 位作者 黄振峰 邓远锋 成刚 潘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7-957,共11页
针对单层双桨叶圆形搅拌槽不同参数(桨叶角度、桨叶离底高度、桨叶宽度、桨叶直径,水平加料点),运用CFD软件Fluent对搅拌槽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混合时间、搅拌功率和单位体积混合能等3个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桨... 针对单层双桨叶圆形搅拌槽不同参数(桨叶角度、桨叶离底高度、桨叶宽度、桨叶直径,水平加料点),运用CFD软件Fluent对搅拌槽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混合时间、搅拌功率和单位体积混合能等3个指标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桨叶角度和桨叶离底高度条件下的实验研究,运用电导率测试法测量搅拌溶液浓度的变化曲线,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位体积混合能指标能综合混合时间与搅拌功率,可作为参数优化的指标;在单因素条件下,桨叶角度优化为20°、桨叶离底高度为500 mm、桨叶宽度为80 mm、桨叶直径为300 mm,水平加料点为100 mm;实验研究中示踪剂Na Cl溶液的浓度变化曲线与数值模拟的溶液浓度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77~0.86,故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搅拌槽参数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搅拌实验 搅拌功率 单位体积混合 混合时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