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岩土热物性对U型中深层地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孙婉玉 蒋天茁 +1 位作者 付强 王昌龙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0-619,共10页
U型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U-bend Deep Borehole Heat Exchanger,UDBHE)可有效开采中深层地热能,具有较高的换热性能,因而备受关注。中深层岩土热物性一般随深度而变化,而目前缺乏分层岩土热物性对U型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的深... U型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U-bend Deep Borehole Heat Exchanger,UDBHE)可有效开采中深层地热能,具有较高的换热性能,因而备受关注。中深层岩土热物性一般随深度而变化,而目前缺乏分层岩土热物性对U型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的深入研究。文章基于已经建立的UDBHE半解析传热模型,研究了分层岩土热物性(热导率和体积比热容)对UDBHE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层岩土热导率和体积比热容对UDBHE传热性能均有一定影响,并且其影响均随着岩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时间的增加,岩土热导率造成的影响逐渐增大,而岩土体积比热容造成的影响基本不变。保持各层岩土热导率的加权平均值不变,岩土热导率非均匀性对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并且较大的岩土热导率非均匀性程度将促进UDBHE传热性能,反之则抑制。同理,岩土体积比热容非均匀性也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随时间变化很小。研究结果对UDBHE性能预测及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 分层岩土热物性 传热性能 热导率 体积比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温数据的地热井地层热物性分布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文龙 王昌龙 年永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63-1867,共5页
为了评估地热井地层热物性分布,提出以一定速率向双井筒地热井的外筒中注入水、从内筒中抽出水并测量外筒中水温变化的方法,建立井筒-地层传热传质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基于注水地热井的测温数据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地热井地层热物性分布... 为了评估地热井地层热物性分布,提出以一定速率向双井筒地热井的外筒中注入水、从内筒中抽出水并测量外筒中水温变化的方法,建立井筒-地层传热传质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基于注水地热井的测温数据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地热井地层热物性分布的反演方法。该方法能够对原始地层条件下的地层热导率和体积比热容同时进行评估。为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对一虚拟地热井进行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地层热导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地层体积比热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井 注水 热导率 体积比热容 蒙特卡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环境条件下围护结构热物性对系统能耗及目标热控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叶宏 张海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0-1721,共12页
研究探讨了周期性环境条件下,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性对主动通风式热控系统的能耗和目标表面温度时间稳定性及空间均匀性等热控效果的影响。基于简化模型遍历分析了实际气象条件下,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和体积比热容两个关键参数对系统平均... 研究探讨了周期性环境条件下,围护结构材料的热物性对主动通风式热控系统的能耗和目标表面温度时间稳定性及空间均匀性等热控效果的影响。基于简化模型遍历分析了实际气象条件下,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和体积比热容两个关键参数对系统平均功耗及目标热控效果的影响,发现体积比热容的影响对材料导热系数的取值及进风温度与环境日平均温度相对高低有很强的依赖性。环境日平均温度高于或低于进风温度时,系统平均功耗及目标热控效果的主导因素为导热系数。环境日平均温度与进风温度接近时,在导热系数小于0.1 W/(m·K)的情况下,体积比热容对系统平均功耗及热控效果影响较小;但导热系数高于0.1 W/(m·K)时,增大体积比热容可降低系统平均功耗且提高目标表面温度时间稳定性及空间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周期性环境条件 导热系数 体积比热容 热控效果 平均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热参数及其影响因素测试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金宗川 王雪晴 +1 位作者 乌效鸣 彭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35-1340,共6页
热性质是岩土体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用以评价热量在其中的保持、传导和分布状况,以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最为常见,这些参数也是地热能管理与开发、工程冷冻开挖、寒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数。已有研究表明,土壤热参数与土质... 热性质是岩土体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用以评价热量在其中的保持、传导和分布状况,以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最为常见,这些参数也是地热能管理与开发、工程冷冻开挖、寒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数。已有研究表明,土壤热参数与土质、来源、含水率、密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广东湛江某工地粉质黏土和黏土的热参数测试结果分析发现:随含水率的增大,粉质黏土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至最大值,然后减小,而比热容基本呈线性增大。干密度对粉质黏土导热系数的影响与含水率大小有关,当含水率不超过20.0%时,其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含水率超过27.5%后,其随干密度的增加有减小趋势;当含水率在24.5%(液限)左右时,基本没有规律可循。干密度对粉质黏土热扩散系数影响规律不明显。黏土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都随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热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升高整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加至稳定,在低含水率下干密度的影响不明显,在较高含水率下随干密度的增加热扩散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较大颗粒的存在导致粉质黏土的导热性较黏土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体积比热容 热扩散系数 含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塬区土壤热性质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欣 张堂堂 陈金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7-517,共11页
利用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热性质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土壤热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并讨论了降水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除10 cm外,各层土壤热扩散率整体上呈现夏季下降,秋季平稳,冬季上升三个阶段,... 利用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热性质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土壤热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并讨论了降水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除10 cm外,各层土壤热扩散率整体上呈现夏季下降,秋季平稳,冬季上升三个阶段,土壤体积比热容和土壤导热率表现为夏季上升,秋季平稳,冬季下降的趋势;100 cm处的土壤热扩散率始终高于40 cm,土壤热扩散率不随土壤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加。(2)5 cm与10 cm层的土壤热性质均有明显日变化特征,且振幅较大,40 cm与100 cm处的日变化振幅逐渐变小。由于10 cm层土壤含水量的波动最大,该层的土壤热性质变化波动也最大。(3)土壤温度与土壤热扩散率随降水增加而下降,土壤热扩散率下降主要是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土壤导热率与土壤体积比热容变化的幅度不一致所致;土壤体积比热容与土壤导热率随降水量增加而上升,降水主要通过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影响土壤热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热扩散率 土壤导热率 土壤体积比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