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家地区泥页岩矿物组分含量解释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耿生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7,112,共4页
罗家地区泥页岩由于岩相变化快、岩性不稳定,其矿物组分含量解释模型构建成为解释难点。为此,从取值方式和建模思路入手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和优选。取值方式方面,通过对比点—点、段—点和段—段3种不同取值方式带来的差异,结果显示,段—... 罗家地区泥页岩由于岩相变化快、岩性不稳定,其矿物组分含量解释模型构建成为解释难点。为此,从取值方式和建模思路入手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和优选。取值方式方面,通过对比点—点、段—点和段—段3种不同取值方式带来的差异,结果显示,段—段取值方式的相对误差最小,小于8%,故建议选取段—段取值方式;建模思路方面,在基于体积模型反演的数值法和基于数据拟合的模拟法2大类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对罗69井测井曲线的处理及分析,后者精度略高于前者,且后者原理简单且易于操作,因此建议在数据拟合的基础上,加以地质条件约束,构建岩相分类基础上的矿物组分含量解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参数 建模 体积模型法 数据拟合 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建文 王嘹亮 +11 位作者 王平康 袁勇 曹珂 付玉通 陆东宇 杨长清 李慧君 王建强 张银国 龚建明 孙晶 赵化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4,共17页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将工业碳排放源或油气开发过程中捕集的二氧化碳,以超临界态注入到海底咸水层、废弃或开发中油气藏等地质体中,实现与大气长期隔离的过程。因远离...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将工业碳排放源或油气开发过程中捕集的二氧化碳,以超临界态注入到海底咸水层、废弃或开发中油气藏等地质体中,实现与大气长期隔离的过程。因远离人类居住地且有海水覆盖、具有“安全性高、环境风险小”特点,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受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基本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创新的模型体积法评价了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研究表明,我国海域沉积盆地新生界厚度大,地壳稳定性较好,具有中低地温场特征,发育多套储碳-封盖组合,构造地层圈闭多,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条件优越、咸水层封存潜力巨大。这将为我国海洋地质碳封存区带评价和目标区优选提供依据,对我国沿海省市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和离岸碳封存示范工程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中国海域沉积盆地 模型体积 咸水层 封存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VCOM的渤海潮波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尼建军 王新怡 +2 位作者 张凤烨 王永刚 连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4,共6页
基于有限体积法海洋数值模型(FVCOM),对渤海当前水深岸线状况下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数值计算。模式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较好地提高了黄河口处网格分辨率,模拟了渤海海域K1,O1,M2和S2四个主要分潮。利用渤海沿岸19个验潮站的资料对模拟结... 基于有限体积法海洋数值模型(FVCOM),对渤海当前水深岸线状况下的潮汐潮流进行了数值计算。模式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较好地提高了黄河口处网格分辨率,模拟了渤海海域K1,O1,M2和S2四个主要分潮。利用渤海沿岸19个验潮站的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K1分潮振幅绝均差2.39 cm,迟角绝均差4.36°,O1分潮振幅绝均差1.40 cm,迟角绝均差4.29°,M2分潮振幅绝均差为3.55 cm,迟角绝均差为5.69°,S2分潮振幅绝均差1.72 cm,迟角绝均差8.86°,结果显示各分潮模拟结果合理,较真实地反映了渤海海域四个分潮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型(FVCOM) 渤海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