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体积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秦朝葵 高顶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2种目前常用的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方法和相应的体积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计量标准与国际上认可的ISO标准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也讨论了“计量标准状态”的不同定义对体... 对2种目前常用的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方法和相应的体积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计量标准与国际上认可的ISO标准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也讨论了“计量标准状态”的不同定义对体积修正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压缩因子 体积修正系数 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沥青体积修正系数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比
2
作者 张小英 张涛 +1 位作者 徐传杰 车金良 《石油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9-1694,共6页
对22个不同石油沥青试样在0~180℃范围内的温度与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密度、密度倒数及密度对数与温度间的线性方程建立了体积修正系数数学模型,并将这些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体积修正系数与ASTM D4311/D4311-15查表得到的体积修正... 对22个不同石油沥青试样在0~180℃范围内的温度与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密度、密度倒数及密度对数与温度间的线性方程建立了体积修正系数数学模型,并将这些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体积修正系数与ASTM D4311/D4311-15查表得到的体积修正系数及实测体积修正系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温度与密度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密度的倒数与温度的线性方程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体积修正系数最准确,ASTM D4311/D4311-15法误差最大。在石油沥青密度的对数与温度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只与实测温度和基准温度相关的体积修正系数数学模型,该模型比ASTM D4311/D4311-15中的数学模型更简单、更准确、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密度 密度-温度关系 数学模型 体积修正系数 体积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压实检测值修正试验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恩飞 沈东明 薛本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02期113-114,共2页
为了提高灌水法检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压实质量试验的准确性,有必要对试坑水体积进行修正。然而,体积修正系数的试验方法在标准中并未涉及。现对目前常用的两种试验方法及其原理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从而提... 为了提高灌水法检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压实质量试验的准确性,有必要对试坑水体积进行修正。然而,体积修正系数的试验方法在标准中并未涉及。现对目前常用的两种试验方法及其原理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从而提高试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压实质量 灌砂法 砂浆抹壁法 体积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木植被分布区阻力特性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陆彦 王唯旭 +2 位作者 陆永军 宋云涛 鄢栋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564,共9页
为探明河道灌木植被分布区阻水规律,对灌木植被主干、分枝产生的水流阻力特性及其定量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原型植被体积修正系数和灌木植被水力半径确定方法,理论推导灌木植被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并结合水槽试验建立植被阻力系数与植被水... 为探明河道灌木植被分布区阻水规律,对灌木植被主干、分枝产生的水流阻力特性及其定量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原型植被体积修正系数和灌木植被水力半径确定方法,理论推导灌木植被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并结合水槽试验建立植被阻力系数与植被水力半径为特征长度的植被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原型植被体积修正系数和灌木植被水力半径使灌木植被阻力计算更为准确;植被阻力系数与植被雷诺数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随植被雷诺数的增加呈单调减小的趋势,与水槽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植被 体积修正系数 植被水力半径 阻力系数 植被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溶液热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四叶 曹欣祥 +1 位作者 刘丰 王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了准确地预测溶液热力学数据,分别使用了36和38种溶剂对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正交优化计算方法确定了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三维溶度参数,分别为:δ_d=17. 969 (MPa)^(1/2),δ_p=6. 707 (MPa)^(1/2),δ_... 为了准确地预测溶液热力学数据,分别使用了36和38种溶剂对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正交优化计算方法确定了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三维溶度参数,分别为:δ_d=17. 969 (MPa)^(1/2),δ_p=6. 707 (MPa)^(1/2),δ_h=7. 324(MPa)^(1/2);δ_d=17. 083 (MPa)^(1/2),δ_p=6. 939 (MPa)^(1/2),δ_h=8. 650 (MPa)^(1/2)。单体中乳酸和乙醇酸浓度的升高会引起高分子聚合物溶度参数的增大。依据溶度参数,计算了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和相互作用半径。同时,计算了聚乳酸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剂的体积修正系数,聚乳酸—溶剂体系和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溶剂体系的体积修正系数分别在0. 80~0. 90和0. 85~1. 10范围内。获得的相互作用参数、相互作用半径及体积校正系数完全符合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溶度参数 相互作用参数 体积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