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玉米膏的体积传热系数
1
作者 赵思昆 刘巍 +2 位作者 沙海飞 张艳莉 王志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7-632,共6页
为考察及提升玉米膏在惰性粒子流化床中的干燥体积传热系数,在利用现代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技术对床内流场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改用自设计的新型波纹气分板替代了传统的直孔平板气分板。通过实测体积传热系数与进风速率、进风温度等参... 为考察及提升玉米膏在惰性粒子流化床中的干燥体积传热系数,在利用现代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技术对床内流场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改用自设计的新型波纹气分板替代了传统的直孔平板气分板。通过实测体积传热系数与进风速率、进风温度等参数间的对应关系曲线,获知了体积传热系数的若干变化规律。借助极差分析的正交实验设计,开展了体积传热系数的参数影响水平及取值优化研究,并基于因次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表达式。结果发现:体积传热系数随进风速率、进料质量流量或惰性粒子静床高的提高而增大,随惰性粒子粒径的提高而减小,随进风温度的提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另与传统的直孔平板气分板相比,新型波纹气分板将更有助于提升操作的体积传热系数。同时,各参数对体积传热系数的影响作用强弱依次为进风速率>进风温度>惰性粒子静床高>进料质量流量>惰性粒子粒径,且优化工艺组合为进风速率6.5 m/s、进风温度90℃、惰性粒子粒径1.5 mm、进料质量流量11.5 g/s及惰性粒子静床高40mm,对应的体积传热系数可约达2.76 kW/(m3.℃)。此外,构建得到的关联模型也适于体积传热系数的估算,其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粒子 流化床 干燥 波纹气分板 玉米膏 体积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式烧结矿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军胜 张晟 +1 位作者 赵亮 董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41-3747,共7页
以自制气固传热装置为实验平台,研究影响烧结矿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并确定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矿颗粒直径和空气进口流量是影响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烧结... 以自制气固传热装置为实验平台,研究影响烧结矿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并确定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矿颗粒直径和空气进口流量是影响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烧结矿颗粒直径越小,空气进口流量越大,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就越大。当颗粒直径和空气进口流量一定时,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随颗粒温度增加而增大。由于计算误差较大,现有经验关联式不适用于计算烧结矿床层内气固体积传热系数。采用实验数据拟合得出的关联式能很好地描述烧结矿床层内气固传热过程,其平均计算相对误差仅为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填充床 气固传热 体积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加热管的振动流化床中污泥干燥传热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范辞冬 王锐思 +4 位作者 叶世超 齐亚兵 叶丹阳 潘霄恒 吴明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38-1442,共5页
采用内置加热管的振动流化床对污泥进行了干燥实验,考察了流化气速、进气温度、振动频率和内加热功率对污泥干燥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体积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适度提高流化气速、进气温度、振动频率和内加热功率,有利于提高... 采用内置加热管的振动流化床对污泥进行了干燥实验,考察了流化气速、进气温度、振动频率和内加热功率对污泥干燥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体积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适度提高流化气速、进气温度、振动频率和内加热功率,有利于提高体积传热系数,降低污泥湿含量。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了体积传热系数的经验公式,可将误差控制在30%以内。结论为污泥干燥的设计和操作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内置加热管 振动流化床 湿含量 体积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的单气泡传热特性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克晴 张学军 +1 位作者 田新建 邱利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8-61,共4页
冰浆生成器是直接接触法冰浆制取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而体积传热系数作为衡量冰浆生成器性能的重要参数受诸多因素影响。基于单个气泡在连续相中的上升特性,定性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体积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气温度下降、进气... 冰浆生成器是直接接触法冰浆制取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而体积传热系数作为衡量冰浆生成器性能的重要参数受诸多因素影响。基于单个气泡在连续相中的上升特性,定性分析了各种因素对体积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气温度下降、进气质量流量增加、水柱高度下降、喷嘴直径减小均导致体积传热系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浆生成器 体积传热系数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液-液三相垂直管内充分发展流传热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鹏 王一平 +2 位作者 郭翠梨 王琨 张金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研究了垂直管内连续相水和分散相戊烷泡滴之间的流动和传热性能 .在全面考虑了汽体的膨胀、水蒸气的蒸发、界面张力的作用、汽液两相的相互作用和滑移、泡滴的破碎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汽液液三相流 直接接触传热 流体力学 体积传热系数 垂直管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内不互溶液滴群直接接触汽化传热 被引量:6
6
作者 齐涛 沈自求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32-238,共7页
在一气升式外循环实验设备中研究了冷剂正戊烷与热流体水在垂直管内直接接触汽化传热过程。根据单液滴不互溶冷剂汽化关联式,推导出多液滴汽化过程中局部和平均体积传热系数表达式,表达式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讨论了冷剂表观流速、... 在一气升式外循环实验设备中研究了冷剂正戊烷与热流体水在垂直管内直接接触汽化传热过程。根据单液滴不互溶冷剂汽化关联式,推导出多液滴汽化过程中局部和平均体积传热系数表达式,表达式较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讨论了冷剂表观流速、冷剂与热流体间的传热温差对体积传热量qv和体积传热系数αv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传热 体积传热 体积传热系数 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浸没管的惰性粒子振动流化床传热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学军 叶世超 吕芹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1,共4页
采用带浸没加热管的惰性粒子振动流化床对膏状物料干燥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加料速率、进气温度、进气速度、加热管功率、振动强度等参数对床温和体积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出了计算体积传热系数的关联式。结果表明,在流化床中增设振动和... 采用带浸没加热管的惰性粒子振动流化床对膏状物料干燥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加料速率、进气温度、进气速度、加热管功率、振动强度等参数对床温和体积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出了计算体积传热系数的关联式。结果表明,在流化床中增设振动和浸没加热管装置,能大大强化传热传质,体积传热系数随加料量、振动强度、加热管功率、进风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进气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其结果对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状物料 惰性粒子 振动流化床 浸没加热管 体积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流旋转填料床的质、热同传性能及传热机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达 祁贵生 +3 位作者 刘有智 焦纬洲 闫文超 高雨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543-5551,共9页
为了研究错流旋转填料床的质、热同传性能,采用热空气-氨水体系,考察了进气温度T、超重力因子β、液体喷淋密度q和气速u对错流旋转填料床传热性能的影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了丝网填料和乱堆填料的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气相体积传... 为了研究错流旋转填料床的质、热同传性能,采用热空气-氨水体系,考察了进气温度T、超重力因子β、液体喷淋密度q和气速u对错流旋转填料床传热性能的影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了丝网填料和乱堆填料的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气相体积传质系数kyae、体积传热系数(Ua)s随进气温度、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传热效率ε、传热面积A随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传热系数K随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几乎不变,从而揭示了错流旋转填料床强化气液直接传热的机理是通过提高传热面积进而提高体积传热系数,而不是显著提高传热系数。在相同条件下,以丝网为填料时kyae和(Ua)s分别是乱堆填料的1.09~1.63倍和1.24~3.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旋转填料床 气相体积传质系数 体积传热系数 传热效率 传热系数 传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粒子流化床中的悬浮液干燥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国桓 李永辉 +2 位作者 赵忠祥 邢义堃 陈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4-480,共7页
用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对混凝土外加剂等5种物料进行了干燥实验研究,提出了计算体积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惰性粒子的存在,强化了传热传质,体积传热系数可达3000W·m^(-3)·K^(-1),但是,床层压力降较高.... 用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器对混凝土外加剂等5种物料进行了干燥实验研究,提出了计算体积传热系数的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惰性粒子的存在,强化了传热传质,体积传热系数可达3000W·m^(-3)·K^(-1),但是,床层压力降较高.干燥强度(以蒸出水计)可达50~60kg·m^(-3)·h^(-1),热效率30%~43%,若提高热风进口温度,后两项指标还可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惰性粒子 干燥 体积传热系数 悬浮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粒子振动流化床中膏状物料干燥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学军 吕芹 叶世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63-1669,共7页
报道了采用带浸没加热管的惰性粒子振动流化床干燥膏状物料的实验研究结果。考察了加料速率、振动条件、进气温度、进气速度、加热管功率等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提出采用体积传热系数来评价干燥器传热性能,并得出了计算体积传热系数的... 报道了采用带浸没加热管的惰性粒子振动流化床干燥膏状物料的实验研究结果。考察了加料速率、振动条件、进气温度、进气速度、加热管功率等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提出采用体积传热系数来评价干燥器传热性能,并得出了计算体积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结果表明,在流化床中增设振动和浸没加热管装置,能大大强化传热、传质,干燥器热效率达60%,干燥强度超过300kg.m-3.h-1,体积传热系数可达25kW.m-3.K-1,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定结果表明产品的粒度分布范围较窄,该流化床干燥可以直接得到平均粒径为0.35μm、比表面积为5.024m2.g-1的粉状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状物料 惰性粒子 振动流化床 浸没加热管 体积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参数分析及设计要点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学军 郑克晴 +1 位作者 田新建 邱利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6-1140,共5页
为了提高冰浆生成器的传热性能,采用求偏导的方法对影响冰浆生成器性能的各参数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圆断面射流理论,得到换热效率与液柱高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当液柱高度为喷嘴直径的50倍时,换热效率≥0.9.进一步推导体积传热系数的公式... 为了提高冰浆生成器的传热性能,采用求偏导的方法对影响冰浆生成器性能的各参数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圆断面射流理论,得到换热效率与液柱高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当液柱高度为喷嘴直径的50倍时,换热效率≥0.9.进一步推导体积传热系数的公式,给出冰浆生成器的设计要点:冰浆生成器高度应为喷嘴直径的100倍,冰浆生成器直径应小于喷嘴直径的14倍以避免径向传热.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随着气体质量流量和气体比定压热容的增加以及气体进口温度的降低、制冰溶液体积的减少,体积传热系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式冰浆生成器 参数分析 换热效率 体积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石蜡直接接触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晗 蒲文灏 +3 位作者 杨宁 毛衍钦 岳晨 张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92-3798,共7页
在间壁式换热器中石蜡因为其热导率低影响了蓄热系统的换热速率,采用石蜡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可大幅提高蓄热系统的换热速率。把常温的空气通过气体分布器注入熔融状态的石蜡(100~150℃)中,具体考察了表观气速、静液位高度和传热温差等... 在间壁式换热器中石蜡因为其热导率低影响了蓄热系统的换热速率,采用石蜡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可大幅提高蓄热系统的换热速率。把常温的空气通过气体分布器注入熔融状态的石蜡(100~150℃)中,具体考察了表观气速、静液位高度和传热温差等参数对石蜡-空气鼓泡换热中体积传热系数与气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体积传热系数与气含率随之增大,并且对于气含率,在较低的表观气速下的增长速率更快;在实验条件下,增加静液位高度都只会导致体积传热系数与气含率的降低,而改变气液温差对体积传热系数的影响不甚明显。根据实验结果获得了石蜡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的体积Nusselt数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塔 气液两相流 气泡 直接接触换热 传热温差 体积传热系数 体积Nusselt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热修复预干燥过程中水分与污染物析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志毅 柴瑞 +7 位作者 黄震威 吴昊 王进卿 毛伟洋 詹明秀 徐旭 池作和 焦文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77-1585,共9页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装备在处理高含水率土壤时存在的高能耗问题,提出利用系统余热对土壤进行预干燥的方法以降低土壤含水率.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非等温干燥特性测试、污染物析出测试以及转筒式干化机干燥特性实验...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装备在处理高含水率土壤时存在的高能耗问题,提出利用系统余热对土壤进行预干燥的方法以降低土壤含水率.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非等温干燥特性测试、污染物析出测试以及转筒式干化机干燥特性实验,对土壤干燥过程与污染物析出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非等温干燥过程分为升速和降速干燥两个阶段,处于升速阶段时土壤的干燥效果较好.通过实验获得了5、10、15和20℃/min升温速率下的临界温度,发现升温速率为5℃/min时,临界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均为最低,分别为66.7℃和2.57%,即低升温速率时土壤的干燥效果最好,但干化时间较长,影响土壤处理量.(2)干化机转速显著影响土壤停留时间,转速越高,停留时间越短,土壤处理量越大.干化机转速为1、2和3 r/min时,土壤出口温度分别为107.7、103.9和101.9℃,均超过临界温度,由于干化机筒内扬料板的强扰动作用,3种转速下土壤出口含水率均较低,与非等温干燥测试结果吻合较好.(3)土壤初始含水率为12.10%、16.05%和24.03%时,出口土壤含水率分别为0.23%、0.27%和0.22%,干化机能满足宽范围初始含水率土壤的干燥效果.(4)由于多环芳烃污染物沸点较高,土壤干燥过程中不易析出此类污染物.(5)经传热计算,对于初始含水率为12.10%~24.03%的土壤,其干化机体积传热系数为89~98 W/(m^(3)·℃).研究显示,使用转筒式干化机干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可以大幅降低土壤的含水率,减少热脱附能耗,同时,干燥过程不易析出污染物.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转筒式干化机在污染土壤干燥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有机污染土壤 干燥 转筒干化机 体积传热系数 污染物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