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液对热湿环境下运动机体热调节反应及体液调节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卫兵 王人卫 李国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补液对热湿环境下运动机体热调节反应和体液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2×2交叉试验设计,将试验对象随机分为热湿环境运动对照组和热湿环境运动补液组。两组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一次33℃、80%RH热湿环境下的40min、70... 目的:探讨补液对热湿环境下运动机体热调节反应和体液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2×2交叉试验设计,将试验对象随机分为热湿环境运动对照组和热湿环境运动补液组。两组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一次33℃、80%RH热湿环境下的40min、70%运动强度的热负荷运动,其中补液组运动前和运动中进行补液,对照组不进行补液干预。热负荷运动前后测试试验对象热应激生理学指标及体液调节激素ALD、AVP和ANP水平,以观察两组试验对象测试指标在热负荷运动前后的变化。结果:热负荷运动后,对照组Tc非常显著性升高、HR非常显著性升高,补液组Tc非常显著性升高、HR非常显著性升高;热负荷运动后两组间的Tc、HR、SL、SR未见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补液组热负荷运动时间显著性升高、生理热应力指数未见显著性差异。热负荷运动后补液组和对照组的Na+,K+,Cl-均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总体上表现为补液组Na+和Cl-水平要高于对照组。与运动前相比,对照组运动后的ALD非常显著性升高、AVP显著性升高、ANP显著性降低;补液组运动后的ALD非常显著性升高、AVP非常显著性升高、ANP非常显著性降低;两组运动后ALD、AVP、ANP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热湿环境对运动机体的热调节反应和体液调节激素产生明显的影响,补液延长了机体热湿环境下的运动时间,提高了机体在热湿环境下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环境 补液 调节反应 体液调节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习服对中长跑运动员湿热环境下运动体液调节激素及Hsp70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卫兵 王人卫 +1 位作者 李国强 许弟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热习服对湿热环境下运动机体体液调节激素ALD、AVP、ANP、NE及Hsp70的影响。方法:16名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热习服组(HA)和对照组(HC),每组各8人;HA组先进行10天的热习服方案,使机体产生热习服,然后进行一次33℃、80%RH湿热环... 目的:探讨热习服对湿热环境下运动机体体液调节激素ALD、AVP、ANP、NE及Hsp70的影响。方法:16名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分为热习服组(HA)和对照组(HC),每组各8人;HA组先进行10天的热习服方案,使机体产生热习服,然后进行一次33℃、80%RH湿热环境下的40min、70%VO2max运动强度的热负荷运动;HC组不经过热习服阶段,直接进行一次同于热习服组的热负荷运动。热负荷运动前后测试实验对象的热应激的生理学指标及体液调节激素ALD、AVP、ANP、NE及Hsp70的水平,观察两组实验对象测试指标在热负荷运动前后的变化。结果:热负荷运动后,HA组和HC组核心温度和心率均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出汗率无显著变化;HA组热负荷运动后的核心温度和心率水平比对照组低、出汗率水平比对照组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运动前相比,HA组和HC组热负荷运动后红细胞压积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与运动前相比,HA组和HC组运动后ALD和NE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AVP显著性升高(P<0.05),ANP显著性降低(P<0.05),Hsp70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但组间检验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液调节激素对维护热负荷运动过程中的机体水盐代谢和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热习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体对热负荷运动应激的生理生化热调节反应,提高了机体适应运动热环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热习服 体液调节激素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晨和下午运动前后体液调节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仁清 王人卫 +2 位作者 史小才 施祥荣 何淑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39,347,共4页
目的:研究早晨和下午运动前后体液调节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方法:16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2 2±2岁)分别在早晨5∶0 0和1周后下午5∶0 0参加两次功率自行车测试。实验中受试者以心率14 0次/分运动1小时,之后休息1... 目的:研究早晨和下午运动前后体液调节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方法:16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2 2±2岁)分别在早晨5∶0 0和1周后下午5∶0 0参加两次功率自行车测试。实验中受试者以心率14 0次/分运动1小时,之后休息1小时。分别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休息期间第30分钟、6 0分钟采集血样,测定血浆心钠素(ANP)、精氨酸加压素(AVP)、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浆容量的变化(ΔPV)。结果:早晨运动,血浆ALD、AVP和ANP浓度高于下午,血浆NE浓度低于下午,呈现一定的节律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ALD变化与ΔPV呈高度负相关。结果提示,体液调节激素在不同时间运动有节律性变化,其分泌特点在运动中对体液调节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晨 下午 体液调节激素 运动 运动前后 醛固酮(ALD) 血浆心钠素 节律性变化 精氨酸加压素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周期节律变化在运动中对体液调节激素、电解质及血浆容量的影响
4
作者 赵仁清 王人卫 +1 位作者 史小才 施祥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4,共6页
目的:研究运动中人体日周期节律变化对体液调节激素及电解质、血浆容量产生的影响。方法:16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参加二次、相隔一周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实验(分别在早晨5∶00和下午5∶00),受试者以心率140/次min运动1 h,之后休息1 h。... 目的:研究运动中人体日周期节律变化对体液调节激素及电解质、血浆容量产生的影响。方法:16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参加二次、相隔一周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实验(分别在早晨5∶00和下午5∶00),受试者以心率140/次min运动1 h,之后休息1 h。分别在运动前、中和休息期间测定血浆心钠素(ANP)、醛固酮(ALD)、精氨酸加压素(AV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尿渗透压(Osm)和血、尿钠(Na+)、钾(K+)离子等,同时测定血浆容量(ΔPV)和体重(ΔW)的变化。结果:运动前ANP(早晨:42.1±3.2,下午:33.9±1.5 pg/ml,P=0.0096)、ALD(早晨:92±10,下午:57±5 pg/ml,P=0.0005)和AVP(早晨:25.5±0.5,下午:22.7±0.8 pg/ml,P=0.0013)早晨比下午高,呈现昼夜节律变化,它们在运动中明显升高,而且早晨和下午的节律性差异在运动中仍然明显。在早晨运动比下午运动导致更多的血浆容量的减少(早晨:-7.2±3%,下午:-4.5±2%,P=0.02)和体重的下降(早晨:1.03±0.2,下午:0.87±0.1,P=0.0235)。结论:①体液调节激素呈现早晨高下午低的昼夜节律变化,这种节律变化在运动中仍然明显,对维持体液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②运动导致的脱水在早晨比在下午更严重,提示在早晨不适宜从事大负荷运动、训练,可能导致严重的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调节激素 节律性 运动 血浆容量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