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小球菌对凡纳滨对虾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余德光 朱红友 +3 位作者 王广军 谢骏 于方兆 黄志斌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嗜酸小球菌投喂凡纳滨对虾,并在投喂后的20、40和60d,分别测定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溶菌活力(Bacteriolytic activity)、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分析了...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嗜酸小球菌投喂凡纳滨对虾,并在投喂后的20、40和60d,分别测定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溶菌活力(Bacteriolytic activity)、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分析了这5种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嗜酸小球菌能有效提高凡纳滨对虾体内的NOS、溶菌活力、T-SOD、ACP、AKP的活性;NOS与溶菌活力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SOD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溶菌活力与AKP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嗜酸小球菌(剂量10mg/kg)可使凡纳滨对虾体液免疫因子活力到达较高的水平;凡纳滨对虾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对于嗜酸小球菌的添加量较为敏感,可作为评价嗜酸小球菌使用效果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小球菌 凡纳滨对虾 体液免疫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n与rhGh对肝硬化病人部分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邵雄杰 邓宇 +1 位作者 陈郁鲜 杨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88-2190,共3页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各自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肝硬化病人部分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例肝硬化病人随机分成Gln+rhGh组、Gln组、rhGh组和CONT对照组,所有病人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7d,Gln+rhGh组应用...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与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各自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肝硬化病人部分体液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例肝硬化病人随机分成Gln+rhGh组、Gln组、rhGh组和CONT对照组,所有病人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7d,Gln+rhGh组应用口服Gln0.3g/(kg·d)和皮下注射rhGh10U/d;Gln组应用口服Gln0.3g/(kg·d);rhGh组应用皮下注射rhGh10U/d;CONT对照组应用相应安慰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D4T细胞百分比、CD8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IL-2、TNF-α在外周静脉血中的水平,分别比较。结果:在试验后各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短期口服Gln与rhGh无论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应用对肝硬化病人的体液免疫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抗体生成 谷氨酰胺 生长激素(人) 体液免疫因子 肝硬化病人 RHGH GLN CD4/CD8比值 重组人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免疫机制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艳秋 詹勇 许梓荣 《水产养殖》 CAS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介绍了鱼类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因子,并分别就这3类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简述。
关键词 影响因子 免疫机制 鱼类 体液免疫因子 免疫作用机制 免疫组织 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 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和有益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永胜 钱鲁闽 +3 位作者 陈昌生 李和阳 周仁孙 储修好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凡纳滨对虾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抗生素和有益菌对对虾免疫效应的研究.抗生素组每天泼洒氯霉素1次,浓度约为2mg/dm3;有益菌组每隔7d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包括利生活菌90g和EM18cm3.实验为期1个月,每10d取样1次,检测凡纳滨对虾血清、肌肉和肝... 凡纳滨对虾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抗生素和有益菌对对虾免疫效应的研究.抗生素组每天泼洒氯霉素1次,浓度约为2mg/dm3;有益菌组每隔7d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包括利生活菌90g和EM18cm3.实验为期1个月,每10d取样1次,检测凡纳滨对虾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除个别情况外,抗生素组的凡纳滨对虾血清、肌肉和肝脏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低于对照组,而有益菌组则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推断,抗生素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有益菌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氯霉素 有益微生物 体液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德文 詹勇 许梓荣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9,共3页
介绍了构成鱼类免疫系统的 3大组成部分———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体液免疫因子 。
关键词 鱼类 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体液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类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永胜 钱鲁闽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MB、0.2%免疫多糖和0.1%鱼虾抗宝,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每处理设3个平行样,对体长为6~8cm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个月的饲养试验,每半个月取样一次,以血清中的溶菌力、抗菌力、...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5%MB、0.2%免疫多糖和0.1%鱼虾抗宝,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每处理设3个平行样,对体长为6~8cm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个月的饲养试验,每半个月取样一次,以血清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为指标,探讨了该三类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情况外,试验组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的溶菌力、抗菌力、酚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等均高于对照组,由此推断,MB、免疫多糖、鱼虾抗宝这三类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具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凡纳滨对虾 免疫制剂 体液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动物免疫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义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综述了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免疫学未来的发展和工作方向。
关键词 甲壳动物 免疫 研究进展 淋巴器官 血淋巴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因子 免疫增强剂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免疫系统研究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露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5期344-346,共3页
随着养殖的高度集约化和养殖环境的污染,鱼类出现各种各样传染疾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鱼体自身免疫健康,其中鱼类免疫系统是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也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维持机体自身稳定和组织器官正常发育不可... 随着养殖的高度集约化和养殖环境的污染,鱼类出现各种各样传染疾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鱼体自身免疫健康,其中鱼类免疫系统是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也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维持机体自身稳定和组织器官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机制。鱼类免疫系统不仅参与宿主体内病原与免疫活性物质的识别、清除、激活和应答,而且还能够通过细胞信号传导参与各种细胞功能调控或其他基因表达调控。文章概述鱼类免疫系统中免疫组织与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为鱼类绿色养殖以及病害免疫防控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组织 体液免疫因子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超声波对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兵红 曾莉萍 +1 位作者 孙斐 王海臻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4-1085,1044,共3页
关键词 抗菌物质 超声波 家蝇 强度 体液免疫因子 鳞翅目昆虫 昆虫抗菌肽 丝光绿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皮动物体内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峰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0-344,共5页
概述了棘皮动物体内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棘皮动物体内具有识别不同异物的机制,体腔细胞具有吞噬、捕捉、包囊入侵外来微生物等多种功能,并介导棘皮动物有效的细胞免疫机制。棘皮动物在捕捉细菌、排出细胞物质、裂解颗粒细胞等过程中能... 概述了棘皮动物体内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棘皮动物体内具有识别不同异物的机制,体腔细胞具有吞噬、捕捉、包囊入侵外来微生物等多种功能,并介导棘皮动物有效的细胞免疫机制。棘皮动物在捕捉细菌、排出细胞物质、裂解颗粒细胞等过程中能够激活细胞的包囊反应。棘皮动物血淋巴中的溶菌酶、溶血素、类补体及凝集素等因子共同参与机体免疫反应,而感染反应能够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体液免疫反应是棘皮动物抵抗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皮动物 免疫细胞 体腔细胞 体液免疫因子 吞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酸专一性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琼 王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唾液酸专一性凝集素 体液免疫因子 免疫活性蛋白 MBT分析法 海洋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