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产生原因与恢复手段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元吉 彭蕾 雷鸣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6,共3页
从体操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入手,阐述了体操训练竞赛中心理疲劳对体操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心理疲劳 影响因素 恢复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少年女子体操队力量训练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郑湘平 吕万刚 +2 位作者 袁卫华 孙伟 聂应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8-65,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整理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始资料,深入挖掘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性地总结、提炼力量训练的原则,即包括优先发展、突出下肢核心并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整理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始资料,深入挖掘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性地总结、提炼力量训练的原则,即包括优先发展、突出下肢核心并全面协调发展、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合理安排和专项能力主导性等四个原则;构建了力量训练的内容及相应参数模式;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揭示了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和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期望能为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体操运动员 力量训练 训练原则 负荷 训练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前庭动眼反射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东娜 于立身 岳大川 《体育科学》 1987年第2期45-49,95,共6页
以90度/秒角速度恒速旋转后立即停动为刺激,用专门的计算机,信号处理系统分析了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16名、一般女子体操运动员34名、普通女学生36名的旋转后眼震电图24个参数。结果表明,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前庭动眼反射特点是: 1.眼震反... 以90度/秒角速度恒速旋转后立即停动为刺激,用专门的计算机,信号处理系统分析了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16名、一般女子体操运动员34名、普通女学生36名的旋转后眼震电图24个参数。结果表明,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前庭动眼反射特点是: 1.眼震反应值随训练水平的提高而下降;2.习惯转体方向的眼震快、慢相主要参数值呈同步下降(P<0.05);3.两侧前庭功能较均衡(P<0.05)。这些特点表明: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前庭系统的中枢整合水平和控制能力较高;体操训练在提高前庭功能稳定性上起重要作用;用旋转后眼震电图的慢相参数,特别是快相参数可以做为检查与评定体操运动员前庭系统训练水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体操运动员 优秀体操运动员 前庭功能 眼震电图 角速度 前庭性眼震 稳定性提高 相参数 训练水平 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9~10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共8页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 采用特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运用帕累托分析、目标挑战模型等对我国9~10岁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与诊断。结果表明:(1)9岁组上肢力量、躯干力量与下肢专项爆发力发展参差不齐,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与腰腹快速屈伸力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10岁组上肢与躯干综合力量素质得到全面协调训练,但下肢爆发力良莠不齐,整体水平欠佳。(2)训练周期内容安排上,两个年龄组均应重点发展上肢支撑与拉引力量素质,且9岁组还应突出发展上肢快速推撑与屈伸力量素质;(3)发展目标上,下一阶段两个年龄组都应加强下肢爆发力和躯干专项力量的科学训练,且10岁组还应重点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上肢支撑力量的训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力量素质 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评价 诊断 9~10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体操运动员控体重时的营养与体成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吉棣 杨则宜 +7 位作者 焦颖 白若昀 吴玉珍 陈志民 薛荫娴 王世万 陈启元 郑三元 《体育科学》 1987年第1期22-25,21+94-95,共7页
通过对11名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营养与体成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限制饮食控制体重,当热能摄入量为75±10%时可引起生长发育后延、营养不良、月经紊乱等。②试行全面改善营养的控体重期食谱,可改善上述状况,促进生长发育速率使之优于... 通过对11名女子体操运动员的营养与体成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限制饮食控制体重,当热能摄入量为75±10%时可引起生长发育后延、营养不良、月经紊乱等。②试行全面改善营养的控体重期食谱,可改善上述状况,促进生长发育速率使之优于同年龄学生,但并未引起体脂水平的增加。③优秀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数低于一般水平者;但在体脂水平相似的条件下,成绩优秀者的体重、瘦体重、瘦体重/身高、身高(厘米)-体重(公斤)等指标均高于成绩差者。研究结果提示,系统全面的体成分指标对评定训练效果、预测运动能力及监测体重控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体操运动员 控制体重 控体重 热能摄入 体脂百分数 理想体重 瘦体重 身高 运动能力 摄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价体操运动员下肢骨关节损伤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勇 杨本涛 +2 位作者 王振常 刘舒 陈青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2-285,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评价体操运动员下肢骨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体操运动队员45次下肢MR检查结果.其中4例与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结果45次MR检查包括足部3例11次、踝关节6例13次、膝关节4例6次以及髋关节6例15次。所有足... 目的探讨MRI对评价体操运动员下肢骨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体操运动队员45次下肢MR检查结果.其中4例与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结果45次MR检查包括足部3例11次、踝关节6例13次、膝关节4例6次以及髋关节6例15次。所有足舟骨均变扁.并出现片状水肿,10次(90.91%)显示骨折线。所有胫骨远端骨骺变扁、碎裂,9次(69.23%)内踝、8次(61.54%)胫骨远端骨骺内出现大片水肿。3次(50.00%)股骨外侧髁、4次(66.67%)胫骨近端骨骺斑片状水肿;5次(83.33%)显示半月板退变,以内侧半月板后角几率最高(4/6)。5例13次股骨头变扁,并显示片状水肿;1例行9次检查显示了股骨头从损伤塌陷到逐渐恢复的过程。结论MRI检查可以早期全面地显示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全貌,为早期进行康复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操运动员 下肢 骨关节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郑湘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8,共8页
采用专家咨询、回归分析、测试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了我国少年(11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即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5个一指标、18个二级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建立各指标... 采用专家咨询、回归分析、测试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确定了我国少年(11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即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5个一指标、18个二级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建立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实践应用结果表明,整个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对优化、调整和监控该阶段身体素质的训练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损伤及科学化训练的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贵庆 唐桂萍 +2 位作者 李善华 李桂凤 张云贵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9-82,共4页
对我国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少年女子体操队员和现役与退役的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的损伤情况进行了比较,对提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 损伤 科学化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关节损伤及预防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继美 李贵庆 +1 位作者 魏旭波 李裕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
为了解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关节损伤状况并制定预防措施,为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的12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损伤... 为了解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关节损伤状况并制定预防措施,为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的12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部、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坐骨结节、股骨头等部位,且大多数为慢性劳损。为预防各种关节损伤,应加强训练中的医务监督,并根据运动员损伤特点合理调整训练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 体操运动员 关节损伤 损伤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体操运动员足踝骨关节损伤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香 陈方灿 赵志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8-769,共2页
对2003~2007年间211名体操运动员足踝骨关节损伤的X线片、病历、专家诊断并结合多年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分析,统计发病率。对损伤因素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结果显示:体操运动员足踝骨关节损伤主要有距骨前缘增生、外踝撕脱性骨折、距后三角... 对2003~2007年间211名体操运动员足踝骨关节损伤的X线片、病历、专家诊断并结合多年临床观察进行总结分析,统计发病率。对损伤因素进行了针对性分析。结果显示:体操运动员足踝骨关节损伤主要有距骨前缘增生、外踝撕脱性骨折、距后三角骨损伤、距骨后缘骨折、内踝疲劳性骨折、副舟骨损伤、副腓骨损伤等;女运动员的发病率高于男运动员;男子成年组的发病率高于男子少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足踝 关节损伤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现状及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景 黄亚飞 王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81,共4页
分析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现状,探讨损伤的规律。结果表明:97.5%的运动员患有腰部损伤,100%的运动员表示有过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发病率前5位的损伤部位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峡部裂、棘突偏歪、腰椎错位和腰肌劳损;损伤多发... 分析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现状,探讨损伤的规律。结果表明:97.5%的运动员患有腰部损伤,100%的运动员表示有过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发病率前5位的损伤部位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峡部裂、棘突偏歪、腰椎错位和腰肌劳损;损伤多发生在重要赛事前准备期。腰部损伤规律主要表现在技术结构的特殊性、脊柱腰段过度的伸展性、技术水平的不均衡性、个人集体项目的差异性和形态与机能变化外显的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体操运动员 脊柱腰段损伤 现状 规律 腰肌劳损 技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体操运动员跳跃、提踵、转体动作时间密度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洪 王珍武 汪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艺术体操运动员 足拇外翻 跳跃动作 提踵动作 转体动作 时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操运动员足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措施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香 陈方灿 赵志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2-453,共2页
1预防 足踝关节的运动损伤治疗和康复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体操运动对足踝的功能要求高,对足踝损伤预防、康复提出的要求亦更高。在平时的运动训练中,应着重加强踝关节的保护,以降低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一旦急性伤病出现,正确的诊... 1预防 足踝关节的运动损伤治疗和康复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体操运动对足踝的功能要求高,对足踝损伤预防、康复提出的要求亦更高。在平时的运动训练中,应着重加强踝关节的保护,以降低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一旦急性伤病出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处理非常关键。然而,大部分的足踝伤是慢性劳损,需要结合专项训练开展积极的治疗并与康复训练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体操运动员 康复措施 损伤预防 足踝关节 运动损伤 运动训练 慢性劳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体操运动员下肢伸肌群爆发力量同步性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星亮 王健 张忠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子体操运动员做爆发式起跳后的高度,达不到技术动作所需的要求,与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在发力瞬间达不到同步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爆发力量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向征 吕万刚 +1 位作者 郑湘平 聂应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2-96,共5页
运用调查法、APH层次分析法、灰色关系分析,经过初选与复选、专家筛选和统计优选等过程,确定了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一、二级评价指标评价及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统计学计算其平均值及方差的方法对各指标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分... 运用调查法、APH层次分析法、灰色关系分析,经过初选与复选、专家筛选和统计优选等过程,确定了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一、二级评价指标评价及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统计学计算其平均值及方差的方法对各指标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我国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评价指标理想量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体操运动员 力量素质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1~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被引量:7
16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 运用特尔菲法、雷达分析、帕雷托分析和目标挑战模型等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ll~12岁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实时评价与现状诊断。结果表明:1)上肢屈臂推撑力量和上肢与躯干专项力量分别是11岁组和12岁组男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优势环节;实践训练中两个年龄组应加强上肢慢用性拉引力量等薄弱环节的训练,11岁组还应提高腰腹力量的训练质量;2)训练内容安排方面,11岁组和12岁组应分别注重上肢拉引、快速屈伸与推撑力量,以及上肢支撑、推撑和快速拉引力量的训练;3)下一阶段11岁组应重点提高躯干力量和下肢爆发力训练质量,12岁组应进一步加强下肢爆发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赛与训练 力量素质 优秀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自由体操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应军 吕万刚 +2 位作者 陈永青 孙伟 姚吉庆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8,共5页
采用录像观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新规则下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揭示女子自由体操动作的演进规律,并以此为导向和依据,结合对程菲少年训练的案例分析和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分析,确立了新规则下我国10~1... 采用录像观察、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新规则下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揭示女子自由体操动作的演进规律,并以此为导向和依据,结合对程菲少年训练的案例分析和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分析,确立了新规则下我国10~11岁少年女体操运动员自由体操主要基本难度动作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 女子体操运动员 自由体操 基本难度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级后期男子体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万刚 郝红兵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通过对中级后期男子体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血乳酸(BL)、血尿氮(BUN)可以作为赛前大运动量训练评定和监督指标,但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运动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儿少体操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及其与动作神经反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珍妮 李志敢 +4 位作者 陈定涛 冯绍桢 陆建峰 石健容 叶展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35-40,共6页
采用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40名儿少体操运动员进行人格测验,表明向性和稳定性多为中间型。其中72人进行动作神经过程测试,结果提示稳定型神经反应的总体水平高,不稳定型动作错误多,内向型协调性和灵敏性较差,在选材和训练的时... 采用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40名儿少体操运动员进行人格测验,表明向性和稳定性多为中间型。其中72人进行动作神经过程测试,结果提示稳定型神经反应的总体水平高,不稳定型动作错误多,内向型协调性和灵敏性较差,在选材和训练的时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少体操运动员 人格 动作神经反应 稳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毅 覃志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7,共3页
对近 5年来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发生率及发生时期等进行了调查 ,找出了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及损伤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提出了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今后训练预防受伤的措施。
关键词 女于体操运动员 运动损伤 调查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