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58
1
作者 刘明娟 姚明 +5 位作者 黄兵 朱艳丽 倪华栋 过建国 肖纯 周煦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8-950,共3页
目的:通过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对术后患者急性疼痛评估的比较,探讨使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进行术后疼痛的评估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的手术后患者155例,年龄18~72岁,分别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 目的:通过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对术后患者急性疼痛评估的比较,探讨使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进行术后疼痛的评估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的手术后患者155例,年龄18~72岁,分别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对术后患者的急性疼痛进行评估,用SPSS11.0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35(P<0.001),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有较好的相关性,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可用于疼痛评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模拟量表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菌揿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赖永贤 陈佳 +5 位作者 沈芳 宋勋 唐苏为 杨扬 郑淇 姜文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观察无菌揿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2018年8月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每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进行... 目的:观察无菌揿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3月—2018年8月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每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及体感诱发电位刺激评价,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 5%(24/26)明显高于对照组70. 8%(17/24),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差异(P <0. 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刺激均有明显差异(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 <0. 05)。结论:揿针联合加巴喷丁止痛效果优于氦氖激光联合加巴喷丁,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揿针 止痛药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随机对照试验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