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疾病的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CTA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于红 李惠民 +1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士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51-257,共7页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对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进行肺供血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层CT胸部增强发现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的不同肺疾病患者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3.4岁;范围,20-82岁),采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 目的:利用CT血管造影对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进行肺供血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层CT胸部增强发现肺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的不同肺疾病患者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3.4岁;范围,20-82岁),采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进行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进行重建,分析其供血特征。结果:39例病人中共显示支气管动脉128支,肺外体循环动脉42支,其中内乳动脉19支,锁骨下动脉8支,膈下动脉8支,肋间动脉5支,甲状颈干与腹腔干各1支。35支肺外体循环动脉扩张迂曲进入肺内。5例支气管扩张和1例肺癌中扩张迂曲的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形成明显的交通吻合成网状,7例支气管扩张中支气管动脉、肺外体循环动脉与肺动脉间形成吻合。除1例肺隔离症没有伴明显胸膜增厚外,其余肺外体循环动脉穿过胸壁进入肺内均伴有明显的胸膜增厚。结论:CTA并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肺外体循环动脉的起源、分布等解剖特征,为介入术提供明确路径,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体循环动脉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合并多发体循环动脉病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杜娟 袁越 +3 位作者 邵魏 林利 崔烺 田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1-684,共4页
目的报告1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多发体循环动脉病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心脏超声及体动脉B超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女孩,5个月,诊断川崎... 目的报告1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多发体循环动脉病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心脏超声及体动脉B超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女孩,5个月,诊断川崎病合并双侧冠状动脉瘤,符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诊断标准,体循环动脉B超提示存在多发体动脉病变。结论川崎病合并多发体循环动脉病变较罕见,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并长期随诊监测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 体循环动脉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用冠状动脉CTA探究血压对主动脉根部的影响
3
作者 贾学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6-336,共1页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从发病机制角度分析,岛血压会导致机体人血管病变,进而引发主动脉根部与升主动脉扩张。所谓的主动脉根部是体循环动脉系统的最近端,同时也是连接左心室周围血宵的载体,如...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从发病机制角度分析,岛血压会导致机体人血管病变,进而引发主动脉根部与升主动脉扩张。所谓的主动脉根部是体循环动脉系统的最近端,同时也是连接左心室周围血宵的载体,如果发生主动脉根部与主动脉内径扩张的现象,那么往往会预示患者发生主动脉瘤以及主动脉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根部 动脉夹层 体循环动脉 动脉 动脉内径 升主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CTA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观察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和舒张期高血压对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华琦 汤哲 +2 位作者 汪家瑞 师树英 洪方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2期16-18,共3页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征候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指收缩压(SBP)≥21.3kPa(160mmHg)、舒张压(DBP)【12.7kPa(95mmHg),但一些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主动脉辦关闭不全、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贫血、甲...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征候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指收缩压(SBP)≥21.3kPa(160mmHg)、舒张压(DBP)【12.7kPa(95mmHg),但一些心排血量增加的疾病如主动脉辦关闭不全、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期高血压 心功能 心脏结构 超声心动图 体循环动脉 甲状腺机能亢进 动静脉瘘 重度贫血 实时二维多普勒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病变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相关性的CT血管成像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王佳 吕发金 +3 位作者 李琦 张艳 郑伊能 褚志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之间的关系,提高依据胸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寻找咯血责任血管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0月间64例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的临床、数字减影血管成... 目的:通过分析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的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之间的关系,提高依据胸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寻找咯血责任血管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0月间64例肺结核伴咯血患者的临床、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CTA资料,着重分析肺部结核病灶表现、邻近胸膜受累情况及其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间的相互关系,总结肺结核不同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间的相关性。结果:结合DSA确诊的咯血责任血管,64例患者CTA检查均可见病理性扩张的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ies,BA),其中41例合并有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onbronchial systemic artery,NBSA)分支参与供血,最常见的NBSA为肋间动脉(37例,40.2%),其次为锁骨下动脉(22例,23.9%)。64例患者中,肺部病变以增殖、渗出、纤维化为主者,胸膜无/轻度增厚、明显增厚者以及病灶与胸膜无/轻度粘连、紧密粘连者分别为17例(26.6%)、15例(23.4%)、32例(50%),26例(40.6%)、38例(59.4%)及25例(39.1%)、39例(60.9%),其中各组中伴有病理性NBSA者分别为6例(35.3%)、6例(40.0%)、29例(90.6%),4例(15.4%)、37例(97.4%)及2例(8.0%)、39例(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的累及范围及其内有无支气管扩张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肺结核患者胸部CT表现与咯血责任血管来源紧密相关,对于肺部病灶以纤维化为主,邻近胸膜明显增厚且二者紧密粘连者,CTA除要评价BA外,还需进一步全面评估有无NBSA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CT血管成像 支气管动脉 体循环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的常见症状与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傅雪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1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体循环动脉 血管弹性 钙离子拮抗药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并发症 靶器官损害 心脏舒张 降压药物 定期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