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的大米-苦荞多酚消化物抗氧化作用研究
1
作者 李诺 张桂芳 +2 位作者 毛健 张东杰 朱蓉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1,共8页
本实验研究大米-苦荞消化后多酚对Caco-2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作用。以大米-苦荞为实验原料并对其进行体外消化,以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本实验研究大米-苦荞消化后多酚对Caco-2细胞的氧化损伤保护作用。以大米-苦荞为实验原料并对其进行体外消化,以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以及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 erythroidderived 2-like 2,Nrf2)蛋白表达量为检测指标来探明消化物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大米-苦荞消化后得到芦丁、异槲皮素和阿魏酸3种多酚,与模型组相比,芦丁、异槲皮素和阿魏酸可显著降低氧化损伤细胞MDA含量和ROS水平,增强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量及抗氧化酶活力。大米-苦荞消化后的主要多酚有效参与改善细胞氧化相关生化指标的水平,对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Caco-2氧化损伤细胞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活化Nrf2/ARE通路提高细胞抗氧化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强下游抗氧化酶系活力,清除细胞内过剩的ROS和降低MDA水平,以及修复自由基积累过多引发的酶活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 多酚 caco-2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9
2
作者 吕晓君 曹易丹 何开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建立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以利于药物吸收转运的研究。方法 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 24孔微孔滤膜培养板上,培养3,6,9,12,15,18,21 d,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测定跨膜电阻值(TEER),比较低、中、高细... 目的建立Caco-2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以利于药物吸收转运的研究。方法 Caco-2细胞接种于Transwell 24孔微孔滤膜培养板上,培养3,6,9,12,15,18,21 d,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测定跨膜电阻值(TEER),比较低、中、高细胞浓度(5×10~4,1×10~5,2×10~5·mL^(-1))对细胞单层完整性的影响,以确定细胞接种密度和培养时间;通过测定荧光黄的跨膜通透性、细胞膜顶侧(AP)、基底侧(BL)及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验证细胞单层通透性和极性分化特征。结果低、中、高浓度细胞接种后分别在15,12,9 d形成单层膜结构,吸光度达高峰,但生长后期高、中浓度组细胞出现成团、死亡,且TEER值小于低浓度组。低浓度细胞接种15 d TEER值达到300Ω·cm^2,15~21 d基本稳定;选择低浓度(5×10~4·mL^(-1))为合适的浓度接种细胞,培养21 d后,荧光黄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3.57×10^(-7)cm·s^(-1),低于通透实验规定的5.0×10^(-7)cm·s^(-1);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膜两侧碱性磷酸酶活性比值(AP/BL)增高5倍多,细胞形成极性分化。结论所建立的Caco-2细胞模型完整性、通透性与极性分化特征通过验证,可作为模拟小肠药物转运过程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吸收 跨膜电阻值 碱性磷酸酶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吸收和外排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健龙 张玉玲 +3 位作者 董宇 蔡广知 贡济宇 崔翰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9-723,共5页
目的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小檗碱的双向转运和外排动力学机制。方法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Tran-swell^TM中供给池和接受池中小檗碱的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析P-糖蛋白外排泵(P-gP)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小檗碱由肠... 目的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小檗碱的双向转运和外排动力学机制。方法超高液相色谱法测定Tran-swell^TM中供给池和接受池中小檗碱的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析P-糖蛋白外排泵(P-gP)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小檗碱由肠腔面到基底面(A→B面)的Papp约在(2-3)×10^-6,吸收量与浓度成线性关系,而由基底面到肠腔面(B→A面)的Papp约在(2-3)X10^-5,约是A—B面的8~10倍,给予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B→A面的外排转运明显减低,A→B面的吸收明显增加。结论小檗碱是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摄取和转运,属吸收中等的药物,且存在P-糖蛋白介导的外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caco-2细胞模型 吸收 双向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测定大米中铅的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8
4
作者 方勇 夏季 +5 位作者 李红梅 陈悦 裴斐 孔令艳 杨佩玲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99-204,共6页
为考察铅污染大米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研究建立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来测定大米中铅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模拟大米中铅的胃肠消化过程中,生米和熟米在胃消化阶段铅的生物利用率为61.34%~70.59%和39.69%~47.48%,肠消化阶... 为考察铅污染大米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研究建立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来测定大米中铅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模拟大米中铅的胃肠消化过程中,生米和熟米在胃消化阶段铅的生物利用率为61.34%~70.59%和39.69%~47.48%,肠消化阶段分别为24.39%~41.79%和13.57%~15.13%,经胃肠消化后籼米中铅的生物利用率均高于粳米,生米经胃、肠消化生物有效性程度均高于蒸煮后的大米。建立并利用成熟Caco-2细胞模型对大米中铅的生物有效性进行测定,使用四乙基铅与无机铅对大米加标,生米的生物有效性为3.32%和7.0%,熟米的生物有效性为2.65%和5.7%。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评价大米中铅生物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消化 caco-2细胞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肠道细胞模型及其在评价花青素吸收转运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钟浩 徐洁 +2 位作者 陈玲 刘晓凤 关荣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313,共11页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目前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取决于生物可及性及生物利用度。诸多研究表明,肠上皮细胞的吸收转运是影响花青素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基于此背景,肠道细胞吸收模型已被广泛运用...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目前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取决于生物可及性及生物利用度。诸多研究表明,肠上皮细胞的吸收转运是影响花青素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基于此背景,肠道细胞吸收模型已被广泛运用于研究花青素的吸收转运及其机制。本文概述了用于研究功能活性成分吸收转运的肠道模型,并以花青素为代表阐述了其吸收转运机制,特别是基于Caco-2细胞单层模型对其吸收转运的研究,以期为探究食品功能活性成分在肠道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肠道细胞模型 吸收转运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与肠道菌共培养初建体外肠道共生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晓清 焦红 +4 位作者 程树军 易敏英 刘静宇 许龙岩 刘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构建体外模拟肠道共生系统,用于评价食源性抗菌药及其耐药菌作用于肠道菌群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风险。【方法】21 d体外培养构建Caco-2细胞三维肠上皮,分成无菌对照组、混合的正常菌群组、沙门菌组、混合菌群-沙门菌组4组,... 【目的】构建体外模拟肠道共生系统,用于评价食源性抗菌药及其耐药菌作用于肠道菌群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风险。【方法】21 d体外培养构建Caco-2细胞三维肠上皮,分成无菌对照组、混合的正常菌群组、沙门菌组、混合菌群-沙门菌组4组,制备混悬液,各组分别单独和混合培养4 h,荧光定量PCR法测试共培养前后各菌16SrDNA菌量变化,电阻仪测试跨膜上皮电阻(TEER)数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紧密连接蛋白ZO-1变化,评价三维肠上皮屏障功能的改变。【结果】在体外共培养模型内,4种肠道菌混合培养4 h后同单独培养组间比较,细菌量增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需氧菌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厌氧菌(P<0.01),厌氧菌:需氧菌浓度比接近100∶1,厌氧菌仍为优势菌。TEER和ZO-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提示混合肠道菌群对Caco-2细胞三维肠上皮无明显破坏,侵入性沙门氏菌可显著降低TEER值,并观察到模型的ZO-1结构受到破坏。这种破坏作用在混合肠道菌群加沙门菌群组较轻。【结论】Caco-2细胞三维肠上皮同乳双歧杆菌、植物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组成的混合菌群体外共培养能建立稳定的体外肠上皮模型,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性沙门菌有拮抗作用。该模型可进一步完善作为食源性抗菌药、耐药菌与肠道系统相互作用研究模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肠道模型 食源性耐药菌: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钰滢 王鸿鑫 +5 位作者 刘栩沂 韩梓杰 邓桦 张楠 张德显 杨鸿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06-4615,共10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脂质体(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liposomes,APSL)制备及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PSL,通过透射电镜观察APSL结构,鱼精蛋白法检测APSL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脂质体(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liposomes,APSL)制备及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PSL,通过透射电镜观察APSL结构,鱼精蛋白法检测APSL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结构,测量细胞电阻值及荧光素钠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来评价Caco-2细胞模型的致密性和完整性;分别进行肠腔侧(apical side,AP)到基底侧(basolateral side,BL)及BL到AP侧两个转运方向的跨膜转运试验,分析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p)的抑制剂维拉帕米溶液(Verapamil,Ver)对转运的影响。【结果】APSL包封率为71.74%±4.87%,载药量为2.92%,透射电镜下可见球状双层结构,粒径为(126.6±0.283)nm(n=3),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为0.190±0.009;透射电镜下观察Caco-2细胞紧密结合,形成微绒毛结构,跨膜电阻值达到650Ω·cm^(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比值达到3.05,荧光素钠Papp为1.96×10^(-7)cm/s,可满足转运试验的要求。在不同浓度下(75、150、300μg/mL),黄芪多糖(APS)的外排率(efflux ratio,ER)均>1.5,APSL的ER均<1.5。3个浓度上AP-BL吸收方向上APSL组Papp均极显著高于APS组(P<0.01),且ER均低于APS组。加入P-gp蛋白抑制剂后,与APS组相比,APS+Ver组AP-BL方向Papp极显著升高(P<0.01),ER降低;而APSL+Ver组两侧的Papp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APS组ER(3.995)相比,APSL组的ER(1.005)降低。【结论】APS在体外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的转运较差,为低渗透性化合物,可能存在P-gp蛋白外排,而APSL能够增加APS的转运吸收,提高药物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脂质 caco-2细胞模型 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评价面粉锌生物利用率 被引量:2
8
作者 雷激 张明秋 +2 位作者 张勇 黄承钰 白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6-239,共4页
采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对10种小麦粉进行锌生物利用率比较。以锌吸收率(Caco-2细胞中的锌含量占加入到细胞的面粉消化液总锌量比例)反映锌生物利用率(Zn bioavailability,Zn BV)。发现不同面粉间锌生物利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对10种小麦粉进行锌生物利用率比较。以锌吸收率(Caco-2细胞中的锌含量占加入到细胞的面粉消化液总锌量比例)反映锌生物利用率(Zn bioavailability,Zn BV)。发现不同面粉间锌生物利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粉率78%的安阳中优9507是面粉锌吸收率和可吸收锌量都高的品种,它将进入下一步人体实验进行营养功效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粉 消化/caco-2细胞模型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分析发酵对面粉铁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雷激 黄承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99-103,共5页
中国居民膳食以谷物为主食,谷物中铁吸收率低是造成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加工方式可缓解谷物中植酸、多酚等物质对铁生物利用率(Fe bioavailability,FeBV)的影响。为考察酵母发酵对面粉FeBV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 中国居民膳食以谷物为主食,谷物中铁吸收率低是造成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加工方式可缓解谷物中植酸、多酚等物质对铁生物利用率(Fe bioavailability,FeBV)的影响。为考察酵母发酵对面粉FeBV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Caco-2细胞模型。结果表明,面团在发酵后pH值呈下降趋势,酸度呈上升趋势;多酚、植酸含量降低,植酸酶活性升高,以上各指标在发酵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酵后面粉样品的FeBV增加约5%~38%,大多数面粉FeBV发酵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酵可降低面粉的pH值,增加酸度,有利于面粉多酚和植酸的降解以及植酸酶活力的升高,可有效提高面粉Fe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面粉 铁生物利用率 发酵 消化/caco-2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硝基喜树碱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体外摄取、转运及外排动力学(摘要)
10
作者 沙先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97,共1页
目的研究9-硝基喜树碱(9-NC)的细胞摄取、转运及外排特性。方法一种体外培养的人小肠上皮细胞模型Caco-2应用于9-NC的小肠上皮细胞的摄取、跨膜转运及外排动力学研究。评价了时间、温度、pH,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对细... 目的研究9-硝基喜树碱(9-NC)的细胞摄取、转运及外排特性。方法一种体外培养的人小肠上皮细胞模型Caco-2应用于9-NC的小肠上皮细胞的摄取、跨膜转运及外排动力学研究。评价了时间、温度、pH,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对细胞摄取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结果9-NC以被动扩散为主要方式被细胞摄取和转运。药物的摄取与时间呈正相关,与温度、pH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摄取 转运 喜树碱 caco-2细胞模型 P-GP 人小肠上皮细胞 硝基 特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co-2细胞的外源核酸吸收模型的建立及其吸收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倩 张艳芳 +6 位作者 王倩 高晓梦 李春川 李敬 吴薇 董平 梁兴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36-241,共6页
基于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细胞建立外源核酸的吸收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探究质粒DNA的肠道吸收机制。在Transwell孔膜上培养Caco-2细胞21 d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监测培养期间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 基于人结肠癌细胞系Caco-2细胞建立外源核酸的吸收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探究质粒DNA的肠道吸收机制。在Transwell孔膜上培养Caco-2细胞21 d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监测培养期间跨膜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测定荧光黄透过率评价细胞模型是否成功建成;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探究质粒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将质粒DNA加入细胞模型中进行双向转运实验,探究质粒的肠道吸收规律;在低温和添加特异性抑制剂条件下进行质粒转运实验,进一步推测质粒的肠道吸收机制。结果表明,细胞分化形态良好、TEER值及荧光黄表观透过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均符合要求,细胞模型可用于转运实验;质粒对细胞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可用于转运实验;随着时间的延长,质粒在模型两方向上的转运均呈逐渐饱和趋势,Papp(肠腔侧(apical,AP)→基底侧(basolateral,BL))远大于Papp(BL→AP),提示质粒的转运受到某种载体蛋白的介导,膜介导的跨细胞运输方式可能参与其中;在低温和添加特异性抑制剂条件下,质粒的转运均受到显著抑制,进一步表明该过程是一个跨细胞方式的主动运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源核酸 吸收机制 质粒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蛋白组成对体外消化特性及细胞促钙转运的影响
12
作者 管伟荣 崔耿洁 +5 位作者 郑术琳 董娜 丁一鸣 方胜凯 李洪岩 王静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16-426,共11页
为考察三种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蛋白质组成为约55%乳清蛋白和45%酪蛋白的非水解蛋白配方B_(0)、100%非水解乳清蛋白配方B_(1)、100%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B_(2))中不同的蛋白质组成对体外消化特性及促钙转运的影响,采用国际INFOG... 为考察三种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蛋白质组成为约55%乳清蛋白和45%酪蛋白的非水解蛋白配方B_(0)、100%非水解乳清蛋白配方B_(1)、100%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B_(2))中不同的蛋白质组成对体外消化特性及促钙转运的影响,采用国际INFOGEST方法对其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并进行了游离α-氨基含量、水解度、肽序列及氨基酸组成分析。之后通过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探讨三种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在消化前后对钙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消化时间为240 min时,非水解乳清蛋白配方B_(1)和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B_(2)的水解度分别为50%和45.5%,均大于非水解蛋白配方B_(0)(水解度为36.5%),配方B_(1)和B_(2)的平均肽链长度分别为5.06和4.52,均比配方B_(0)短(平均肽链长度为5.45),可见配方B_(1)和B_(2)的体外消化性更好。此外,配方B_(2)含有较多能与钙结合的氨基酸,消化前具有最好的促钙转运能力,转运时间为120 min时钙转运量为32.20μg,但在消化后配方B_(1)促钙转运能力更好,转运时间为120 min时钙转运量为35.70μg。钙生物利用率分析的结果表明,消化前B_(0)、B_(2)和消化后B_(1)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32.76%、36.39%和40.60%,均高于CaCl_(2),证明它们能够促进钙在肠道中的生物利用率,提升肠道中钙的吸收效果。研究结果为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的研究提供依据,为补钙产品的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全营养配方食品 蛋白质 消化 caco-2 单层细胞模型 促钙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模型——药物吸收研究的有效“工具” 被引量:38
13
作者 关溯 陈孝 黄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9-614,共6页
吸收过程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 ,然而很多药物的吸收机制还不明确。Caco 2细胞模型是目前最好的体外吸收模型 ,在药物的吸收过程及吸收机制的研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中药吸收研究方面 ,Caco 2细胞模型的应用成为目... 吸收过程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 ,然而很多药物的吸收机制还不明确。Caco 2细胞模型是目前最好的体外吸收模型 ,在药物的吸收过程及吸收机制的研究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中药吸收研究方面 ,Caco 2细胞模型的应用成为目前的热点。另外 ,Caco 2细胞模型在药物代谢方面也有应用。因此 ,Caco 2细胞模型将成为药物吸收研究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加快新药筛选和开发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药物吸收 吸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模型评估金属人体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振洲 崔岩山 +2 位作者 张震南 王姣姣 尹乃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随着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加剧和营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重金属元素及营养金属元素肠道吸收过程的探讨及其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Caco-2细胞模型能有效的模拟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转运与吸收过程,可结合基因技术、分子技术等手段... 随着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加剧和营养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重金属元素及营养金属元素肠道吸收过程的探讨及其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Caco-2细胞模型能有效的模拟人体小肠上皮细胞的转运与吸收过程,可结合基因技术、分子技术等手段用于研究人体肠道吸收物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利用Caco-2模型对镉、铬、铅、砷等多种重金属及铜、铁、锌、钙等多种营养金属在小肠内的吸收、转运方式、代谢机制及影响吸收、转运过程的各类条件等的研究工作,然后对Caco-2细胞模型研究方法及其在未来评估金属人体生物有效性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金属 试验 生物有效性 转运与吸收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皮甲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史佳 居文政 +2 位作者 熊宁宁 陈志远 谈恒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2-855,共4页
目的:研究秦皮甲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方法: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秦皮甲素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对秦皮甲素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秦皮甲素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秦皮甲素在Caco-... 目的:研究秦皮甲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方法: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秦皮甲素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对秦皮甲素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秦皮甲素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秦皮甲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从单层细胞层顶端到基底端的转运与基底端到顶端的转运大致相同;随着秦皮甲素质量浓度的增加,顶端到基底端方向的吸收量近似线性增加,基底端到顶端方向的分泌量近似线性增加。结论:秦皮甲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皮甲素 caco-2 HPLC 细胞模型 吸收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乳源ACE抑制肽小肠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祝倩 郭宇星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30-335,共6页
乳中特定的活性肽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起到抗高血压的作用。但是乳源ACE抑制肽由于结构不同,经口服后并不都能通过小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并不都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口服生物利用度也较低。本文介绍乳源ACE抑... 乳中特定的活性肽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起到抗高血压的作用。但是乳源ACE抑制肽由于结构不同,经口服后并不都能通过小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并不都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口服生物利用度也较低。本文介绍乳源ACE抑制肽的研究现状和活性评价方法,概述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乳源ACE抑制肽在小肠中的摄入、小肠细胞中滞留代谢及小肠外排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如何提高乳源ACE抑制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乳源性ACE抑制肽 吸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调控Caco-2细胞钙离子吸收的研究
17
作者 刘佳琛 李奕 +1 位作者 程永强 唐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7-105,共9页
为了探究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对钙离子吸收的影响机理,本文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电化学、Caco-2细胞模型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对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天冬氨... 为了探究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对钙离子吸收的影响机理,本文利用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电化学、Caco-2细胞模型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密度泛函理论)对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与钙离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通过焓和熵驱动的放热反应与钙离子形成复合物,而其形成的二肽则是通过熵驱动的吸热反应与钙离子结合。此外,二肽比单独的氨基酸表现出更强的钙离子结合能力。量子化学计算表明,氨基酸/二肽中的羧基为钙离子的主要结合位点,在碱性条件下,会导致钙离子结合位点转移,氨基也可以参与钙离子结合。Caco-2细胞吸收实验表明,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及其二肽均可促进钙的吸收,其中甘氨酸-谷氨酸二肽(Gly-Glu)的促进效果最好,促钙吸收率为1.33±0.115。此外,促钙吸收能力与钙离子结合能力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与其电子亲和力的关系更为密切。研究结果解释了天冬氨酸、谷氨酸及其甘氨酸二肽与钙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开发钙补充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caco-2 细胞模型 吸收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肠吸收模型在食品科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倩 吴跃 +1 位作者 林亲录 何嫱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7,共4页
综述了Caco-2细胞肠吸收模型的局限和改进方法,主要从几个不同方面介绍了其近年来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caco-2细胞 吸收模型 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模型用于乳源ACE抑制肽LL、LPEW的小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锦锦 郭宇星 潘道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4-219,共6页
通过建立并验证Caco-2细胞模型,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LL、LPEW在小肠中的转运量,研究LL、LPEW的小肠吸收机制。从细胞形态、跨膜电阻和碱性磷酸酶活性3个方面验证Caco-2细胞模型可用性。分... 通过建立并验证Caco-2细胞模型,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LL、LPEW在小肠中的转运量,研究LL、LPEW的小肠吸收机制。从细胞形态、跨膜电阻和碱性磷酸酶活性3个方面验证Caco-2细胞模型可用性。分析ACE抑制肽LL、LPEW的Caco-2细胞转运量,LL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为(275.17±8.28)×10^(-7 )cm/s,肠道吸收良好;LPEW的P_(app)为(5.13±1.49)×10^(-7) cm/s,相比于LL,肠道吸收量较低。加入旁路转运促进剂去氧胆酸钠、内吞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肽转运载体竞争性抑制剂Gly-Pro,对比无抑制剂时LL的转运量,分析得到LL的跨膜转运机制可能为内吞途径。加入ATP能量生成抑制剂叠氮化钠、多药耐药蛋白抑制剂MK-571、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比无抑制剂时肽LL的转运量,得出LL没有外排作用,所以LL肠道吸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抑制肽 caco-2细胞模型 小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紫杉醇在人源肠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转运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超 姜守刚 +1 位作者 龚显峰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9-345,378,共8页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紫杉醇口服吸收较差,容易引起过敏性反应。为了克服紫杉醇的不足,我们制备了一种新的纳米紫杉醇药物,它由甘露醇与人血清白蛋白包裹紫杉醇颗粒制成,其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较低的毒性。为了进一步研究纳米紫杉醇口服...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紫杉醇口服吸收较差,容易引起过敏性反应。为了克服紫杉醇的不足,我们制备了一种新的纳米紫杉醇药物,它由甘露醇与人血清白蛋白包裹紫杉醇颗粒制成,其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较低的毒性。为了进一步研究纳米紫杉醇口服给药后的吸收效果,我们利用Caco-2细胞模型对纳米紫杉醇的跨膜转运量进行了测定,3 h内,纳米紫杉醇在0.5~20μmol.L-1的浓度内的转运量呈线性状态。从膜的顶端到底端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20.9±2.1×10-6cm.s-1;N=3),米氏方程常数KM值为相对较高的14.00μmol.L-1,这些数据表明纳米紫杉醇具有更好的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紫杉醇 caco-2细胞模型 转运吸收 P-g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