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刺多糖中单糖含量与体外降血糖活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岳庆明
韩丽娟
邓永蓉
马娜娜
赵玉欣
-
机构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33,共12页
-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ZJ-951Q)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1960088)。
-
文摘
基于糖脂毒性(glucolipotoxicity,GLTy)诱导的RIN-m5F胰岛细胞模型及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共同探究不同产地黄刺多糖(Berberi dasystachya polysaccharides,BDPs)降血糖活性,以期探究其单糖含量与降血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以青海省5个地区黄刺浆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5种不同产地BDPs(Ⅰ~Ⅴ),明确BDPs化学组成及初级结构,探讨BDPs体外降血糖活性及对GLTy损伤的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揭示BDPs单糖含量与降血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BDPs均是由β-糖苷键连接且具有吡喃糖环骨架构型的不具备三螺旋构象的杂多糖,在200℃以下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另外不同产地BDPs单糖组成及分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产地BDPs均展现了良好的体外降血糖活性,其中BDPs-I对α-淀粉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抑制率高达67.41%(P<0.05)。此外,不同产地BDPs对GLTy诱导的RIN-m5F胰岛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中BDPs-I具有最优的细胞增殖活性,可有效清除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等单糖与α-淀粉酶抑制率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甘露糖与活性氧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本研究为黄刺浆果资源在降血糖活性方面的利用及开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黄刺多糖
单糖
RIN-m5F胰岛细胞
体外降血糖活性
糖脂毒性
相关性分析
-
Keywords
Berberi dasystachya polysaccharides
monosaccharide
RIN-m5F cells
in vitro hypoglycemic activity
glucolipotoxicity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孔石莼多糖锌结构表征与体外降血糖活性
被引量:30
- 2
-
-
作者
汤陈鹏
吕峰
王蓉琳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58,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J01695)。
-
文摘
以孔石莼多糖为参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示差检测器联用法、刚果红实验、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孔石莼多糖锌络合物的理化性质与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并考察其对α-葡萄糖苷酶与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孔石莼多糖是由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其单糖基的物质的量比为1.00∶0.06∶0.93∶0.45∶2.29∶0.07;经过络合锌改性后产物中孔石莼多糖的分子质量及其含量均明显下降,三螺旋结构消失,糖链中的-COO^-、-CH3、-OSO3^-等基团与Zn^2+发生了结合;孔石莼多糖锌的表面形貌变化明显,其分子尺寸较原多糖的减小,但其分子团聚性增强;且孔石莼多糖锌对α-葡萄糖苷酶与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均强于原多糖。说明孔石莼多糖经过络合锌改性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外降血糖活性增强。
-
关键词
孔石莼多糖锌
结构表征
体外降血糖活性
-
Keywords
Ulva pertusa polysaccharide-zinc complex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hypoglycemic activities in vitro
-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黑木耳多糖的磷酸化修饰、结构表征及体外降糖活性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陈玥彤
张闪闪
李文意
于文浩
赵晓芳
刘婷婷
-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省粮食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粮食精深加工与副产物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食用菌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
-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35,共7页
-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400204)。
-
文摘
利用加压剪切联合萃取技术提取的黑木耳多糖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不同温度下进行磷酸化修饰,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磷酸化黑木耳多糖主要由木糖、果糖、甘露糖以及葡萄糖组成的杂多糖,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酸化黑木耳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明显下降,并出现三股螺旋结构。红外图谱显示在1205、898 cm^(-1)处出现了P=O及P-O-C的特征吸收峰。核磁共振光谱分析表明磷酸化修饰主要发生在C6位的羟基上,且在δ0~1.5范围内出现了磷酸基团中P的信号峰。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修饰后黑木耳多糖表面形貌变化明显,相比修饰前多糖更加细小、破碎。且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PAAP-4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56.89%,体外降血糖活性增强。
-
关键词
磷酸化修饰
黑木耳多糖
结构表征
体外降血糖活性
-
Keywords
phosphorylation
polysaccharides
characterization
hypoglycemic activity in vitro
-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