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外泌体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抑制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
1
作者 周江浩 谢书海 陈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对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M0型巨噬细胞与PBS及HT-29和LoVo细胞外泌体(HT-29 exo和LoVo exo)共孵育48 h(PBS组、HT-29 exo组、LoVo exo组),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对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M0型巨噬细胞与PBS及HT-29和LoVo细胞外泌体(HT-29 exo和LoVo exo)共孵育48 h(PBS组、HT-29 exo组、LoVo exo组),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Arginase-1、IL-10、CD163以及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和IL-1βmRNA表达量。CD8^(+)T细胞与PBS组、HT-29 exo组和LoVo exo组M0巨噬细胞共孵育48 h(PBS+M0组、HT-29 exo+M0组和LoVo exo+M0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中PD-1的表达。将PBS+M0组、HT-29 exo+M0组和LoVo exo+M0组CD8^(+)T细胞分别与HT-29及LoVo细胞共孵育24 h(PBS+M0/CD8^(+)T组,HT-29 exo+M0/CD8^(+)T组和LoVo exo+M0/CD8^(+)T组),ELISA检测细胞上清γ干扰素(IFN-γ)、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B(granzyme B)浓度,细胞毒性实验检测HT-29和LoVo细胞裂解率。结果与PBS组相比,HT-29 exo组、LoVo exo组细胞中CD206、Arginase-1、IL-10、CD163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iNOS和IL-1β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PBS+M0组相比,HT-29 exo+M0组和LoVo exo+M0组CD8^(+)T细胞PD-1表达上调(P<0.001)。与PBS+M0/CD8^(+)T组相比,HT-29 exo+M0/CD8^(+)T组和LoVo exo+M0/CD8^(+)T组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perforin、granzyme B浓度以及HT-29和LoVo细胞裂解率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HT-29 exo和LoVo exo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可抑制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中lncRNA 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肿瘤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何小双 徐丽娜 +6 位作者 崔梅 赵宇 王蓓 黄征 王玉超 辛雯艳 邬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目的:探讨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提取其Exo并鉴定。采用PKH67标记的Exo处理A549细胞,观察A549细胞摄取Exo情况... 目的:探讨肺癌A549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UXAP8对肺癌细胞生长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提取其Exo并鉴定。采用PKH67标记的Exo处理A549细胞,观察A549细胞摄取Exo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Exo处理前后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处理)、Exo组(Exo处理A549细胞)、Exo+sh-NC组(Exo处理A549细胞后,转染sh-NC至A549细胞)和Exo+sh-DUXAP8组(Exo处理A549细胞后,转染sh-DUXAP8至A549细胞)。RT-qPCR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各组A549细胞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各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结果:Exo囊泡直径为50~150 nm,且分化簇63(CD63)、分化簇9(CD9)、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蛋白表达阳性,说明Exo提取成功。A549细胞能够很好地摄取PKH67标记的Exo。RT-qPCR法,与单独培养的A549细胞比较,Exo处理后,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降低(P<0.05),Exo+sh-NC组lncRNA DUXAP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集落形成实验,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增加(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减少(P<0.05),Exo+sh-NC组A549细胞中集落形成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U染色,与对照组比较,Exo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升高(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Exo+sh-NC组A549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Exo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Exo+sh-NC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活化的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与对照组比较,Exo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降低(P<0.05);与Exo组比较,Exo+sh-DUXAP8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升高(P<0.05),Exo+sh-NC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A549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A549细胞源性Exo lncRNA DUXAP8促进肺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DUXAP8 细胞增殖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外泌体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3
作者 范亮亮 任李梅 +5 位作者 杨松 李文婧 赵悦名 赵荣华 赵大庆 王佳雯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8-366,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人参外泌体(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人参鲜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外泌体对巨噬细胞(RAW264.7... 目的:旨在探讨人参外泌体(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人参鲜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外泌体对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参外泌体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指标IL-6、iNOS、TNF-α、MCP-1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CD80的表达。收集LPS和人参外泌体处理的RAW264.7细胞衍生的上清液,制成条件培养基(CM),并与A549共培养。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DNPs-CM对A549细胞中TLR4/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外泌体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P<0.01),并提高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指标IL-6、iNOS、TNF-α、MCP-1转录水平的表达(P<0.05,P<0.01,P<0.0001);人参外泌体增强了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CD80的表达(P<0.01)。在条件培养基作用下,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受到抑制,并发生G1期阻滞,A549细胞的凋亡率提高(P<0.05,P<0.01);同时,GDNPs-CM促进了A549细胞中TLR4、MyD88、NF-κB、iNOS、COX-2等炎症相关蛋白表达量(P<0.05,P<0.01)。结论:人参外泌体通过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A549细胞增殖,调节A549细胞周期,激活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提高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源性的外泌体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化疗耐药和侵袭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心雨 毛子俊 +2 位作者 黄圣喆 黄钢 杨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9-1131,共13页
肿瘤干细胞作为肿瘤组织中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启动原发肿瘤并介导治疗耐药、肿瘤复发和转移,但其在细胞间层面如何影响结直肠癌的机制仍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探究了肿瘤干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对结直肠癌恶性... 肿瘤干细胞作为肿瘤组织中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启动原发肿瘤并介导治疗耐药、肿瘤复发和转移,但其在细胞间层面如何影响结直肠癌的机制仍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探究了肿瘤干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对结直肠癌恶性表型的影响。首先,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分离出CD166+CD44+肿瘤干细胞(CSC),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肿瘤干细胞源性的外泌体(CSC-exo)和结直肠癌SW480细胞源性的外泌体(S-exo),并进行NTA粒径分析、电镜观察和Western印迹鉴定。将成功分离得到的CSC和CSCexo与结直肠癌SW480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后的细胞通过CCK-8、细胞凋亡实验发现,经过CSC或CSCexo共培养后的SW480细胞凋亡率从20%下降至13%(P<0.01),并且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0.001)。此外,通过动物体内实验发现,S-exo治疗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比CSCexo治疗组的缓慢,CSCexo抑制了5-FU对结直肠癌肿瘤的药物疗效。PET/CT显像、免疫组化分析以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CSCexo增强了结直肠癌肿瘤对葡萄糖类似物18F-FDG的摄取和糖酵解酶HK2、PFKFB2、PKM2和LDHA的表达。此外,用siRNA干扰糖酵解酶的表达会阻断CSCexo引起的耐药现象。综上,本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干细胞传递外泌体影响肿瘤葡萄糖代谢途径,并促进化疗耐药和侵袭能力,揭示了恶性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动态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细胞 耐药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9-5p修饰UC-MSC来源外泌体对乳腺癌细胞干性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5
作者 时彩艳 黄国定 +1 位作者 李崇伟 刘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究miR-139-5p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来源的外泌体对乳腺癌细胞干性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UC-MSC转染miR-139-5p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后,提取外泌体并鉴定。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 Exo组、miR-139-5p Exo... 目的探究miR-139-5p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来源的外泌体对乳腺癌细胞干性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UC-MSC转染miR-139-5p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后,提取外泌体并鉴定。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 Exo组、miR-139-5p Exo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外泌体被细胞摄取情况,细胞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球形成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干性相关蛋白Nanog、SOX2和OCT4的表达。将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2 Gy X线组、miR-139-5p Exo组、miR-139-5p Exo+2 Gy X线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分离到UC-MSC来源的外泌体,且转染miR-139-5p的UCMSC来源的外泌体中miR-139-5p相对表达量高于转染miR-NC的UC-MSC来源的外泌体(P<0.05),2种外泌体均能被MCF-7细胞摄取。与对照组、miR-NC Exo组比较,miR-139-5p Exo组MCF-7细胞肿瘤球形成数量减少,Nanog、SOX2和OCT4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对照组比较,2 Gy X线组和miR-139-5p Exo组MCF-7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升高(P<0.05);与2 Gy X线组比较,miR-139-5p Exo+2 Gy X线组MCF-7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经miR-139-5p修饰的UC-MSC来源的外泌体能够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干性特征,并提高MCF-7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139-5p 肿瘤细胞干性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树突状细胞体外增强肿瘤患者引流淋巴结细胞抗肿瘤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正 李荣 +2 位作者 李力 张磊 金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5-597,607,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树突状细胞 (DC)体外对胃腺癌患者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TDLN)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增强作用。方法 :分离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经IL 4、GM CSF和TNF α诱导其成熟 ,并以自体肿瘤冻融抗原预致敏 ,诱导其中的DC。另... 目的 :探讨自体树突状细胞 (DC)体外对胃腺癌患者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TDLN)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增强作用。方法 :分离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经IL 4、GM CSF和TNF α诱导其成熟 ,并以自体肿瘤冻融抗原预致敏 ,诱导其中的DC。另外 ,分离胃癌患者的TDLN细胞 ,在含有IL 2的培养体系中培养 ,并将TDLN细胞分为 3组 :(1)第 1组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加TDLN细胞 (D组 ) ;(2 )第 2组为冻融的肿瘤抗原加TDLN细胞 (Ag组 ) ;(3)第 3组不加DC及肿瘤抗原作为对照组 (L组 )。比较 3组TDLN细胞对胃腺癌细胞系KATO3和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杀伤作用。结果 :D组对KATO3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Ag组与L组 ;而对A375细胞 ,各组细胞的杀伤作用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作用 肿瘤患者 肿瘤抗原 黑色素瘤细胞 引流 胃腺癌细胞 肿瘤活性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溶性茶多酚中的主要活性组分及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平 钟建华 孙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8,104,共5页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脂溶性茶多酚中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了一种新的单取代的长碳链脂溶性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IR、MS和1H-NMR等表征。药理学实验考察并比...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脂溶性茶多酚中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了一种新的单取代的长碳链脂溶性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IR、MS和1H-NMR等表征。药理学实验考察并比较了脂溶性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水溶性的绿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单取代的EGCG棕榈酸酯的活性比脂溶性茶多酚强,而与绿茶多酚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茶多酚 活性组分 卵巢癌 高速逆流色谱 分子结构 药理学 茶学 EGCG棕榈酸酯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正方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诱导胃癌细胞失巢凋亡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郑姗姗 吴坚 +5 位作者 张瑞娟 张翔 郑晓霞 卢雨佳 黄磊 孙庆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6-916,共11页
目的 探讨健脾养正方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外泌体对胃癌失巢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建立TAM模型;超速离心法提取M0、TAM及TAM+健脾养正方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泌体对胃癌细胞... 目的 探讨健脾养正方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外泌体对胃癌失巢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建立TAM模型;超速离心法提取M0、TAM及TAM+健脾养正方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泌体对胃癌细胞失巢凋亡的影响。构建BALB/c移植瘤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中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Label-free质谱蛋白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干预前后胃癌细胞中的差异蛋白;Western blot及qPCR实验检测差异蛋白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表达水平,泛素化实验检测IDH1的泛素化水平;试剂盒检测α-酮戊二酸(α-KG)、NADPH/NADP^(+)、谷胱甘肽(GSH/GSSG)水平及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TAM外泌体干预胃癌细胞后其失巢凋亡率降低(P<0.05,P<0.01);而TAM+健脾养正外泌体干预后则显著升高(P<0.05,P<0.01)。小鼠体内实验中,TAM外泌体组瘤体内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的比值降低(P<0.05),而TAM+健脾养正方外泌体干预后比值明显增高(P<0.05)。蛋白组学分析显示IDH1在干预前后差异明显,且与三羧酸循环代谢相关。相较于M0组,TAM组外泌体干预的胃癌细胞IDH1泛素化水平升高,α-KG、NADPH/NADP^(+)及GSH/GSSG水平明显增加,ROS含量降低(P<0.05),而TAM+健脾养正外泌体则可逆转上述现象。结论 健脾养正方通过调控TAM外泌体使胃癌细胞IDH1发生泛素降解,降低胃癌细胞三羧酸循环代谢水平,促进ROS积累,诱发胃癌失巢凋亡,进而抑制胃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IDH1 失巢凋亡 Caspase-3 三羧酸循环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缺香茶菜提取物体外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慧平 马方 +6 位作者 邹敏 李继成 张艳 赵志鸿 王桂芳 张壮丽 张小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观察拟缺香茶菜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乙醚和乙酸乙酯依次提取得到拟缺香茶菜乙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MTT法测定乙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和人乳... 目的:观察拟缺香茶菜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乙醚和乙酸乙酯依次提取得到拟缺香茶菜乙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采用MTT法测定乙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和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TPC-1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拟缺香茶菜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ep G2、EC9706和TPC-1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P均<0.001)。拟缺香茶菜乙醚提取物对HepG2、EC9706和TPC-1细胞的IC50均小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胞的IC50(t=46.038、5.938、5.744,P均<0.05)。结论:拟缺香茶菜乙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缺香茶菜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细胞多药抗性基因MDR1和MRP1双靶位自剪切核酶的合成及其在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东平 王福生 +1 位作者 Takao OHNUMA 金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9-435,共7页
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 (或 )MRP1过度表达是引起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在以往研究抗MDR1基因的核酶 (196MDR1 Rz)的基础上 ,合成了针对MRP1基因 2 10和 730编码子的核酶 (2 10MRP1 Rz ,730MRP1 Rz) ,同时利用RNA... 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 (或 )MRP1过度表达是引起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在以往研究抗MDR1基因的核酶 (196MDR1 Rz)的基础上 ,合成了针对MRP1基因 2 10和 730编码子的核酶 (2 10MRP1 Rz ,730MRP1 Rz) ,同时利用RNA二级结构分析程序mfold 3 0设计合成了一种双靶位自剪切核酶体系 (Coat) .将 196MDR1 Rz和 2 10MRP1 Rz基因同时载入到该体系中 ,建立了抗MDR1 MRP1双靶位核酶 .在无细胞体系中对上述核酶进行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 ,2 10MRP1 Rz与 730MRP1 Rz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切割底物 ;载入Coat的抗MDR1和MRP1核酶均能得以有效释放 ,同时切割各自的靶RNA序列 ,切割效率与单靶位核酶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多药抗性基因 MDR1 MRP1 双靶位自剪切核酶 合成 活性 化疗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牛蛙活性肽结构及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选 马吉飞 +3 位作者 赵瑞利 胡烨 申杰 林东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1-1217,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新发现的两种牛蛙活性肽对人肺癌细胞NCFH446、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小鼠白血病细胞K5623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为新的多肽抗肿瘤药筛选提供依据。本试验利用圆二色谱(cD)法检测两种新牛蛙活性肽的二级结构,通过MTS... 试验旨在研究新发现的两种牛蛙活性肽对人肺癌细胞NCFH446、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小鼠白血病细胞K5623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为新的多肽抗肿瘤药筛选提供依据。本试验利用圆二色谱(cD)法检测两种新牛蛙活性肽的二级结构,通过MTS细胞毒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的两种新牛蛙活性肽对人肺癌细胞NCI-H446、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小鼠白血病细胞K5623种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圆二色谱法结果显示,Temporin-Lb的二级空间结构为聚脯氨酸Ⅱ型螺旋(PPⅡ)结构,Catesbeianin-1a的二级空间结构为无规则卷曲。MTS细胞毒试验结果显示,给予Catesbeianin-1a的3种瘤细胞培养24h后,瘤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正常增殖,而给予Tem—porin-Lb的3种瘤细胞培养24h后,瘤细胞发生皱缩、细胞变圆、脱落甚至死亡,增殖受到抑制,其中对Temporin-Lb在4-4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小鼠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结果表明,新牛蛙活性肽Tempor—in-Lb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Catesbeianin-1a对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肽Temporin-Lb 活性肽Catesbeianin-1a 圆二色谱法(CD) MTS细胞毒试验 抑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外泌体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昀 王泽华 马春燕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为阐明枸杞外泌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和凋亡的调控作用,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枸杞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的形态,粒径分析检测外泌体的直径分布。用提取到的枸杞外泌体作用于A549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枸杞外泌体对A... 为阐明枸杞外泌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和凋亡的调控作用,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枸杞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的形态,粒径分析检测外泌体的直径分布。用提取到的枸杞外泌体作用于A549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枸杞外泌体对A549细胞的增殖影响,EdU检测枸杞外泌体对A549细胞的活性影响,细胞划痕、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效率,细胞克隆法检测细胞的克隆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路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提取的枸杞外泌体在电镜下呈茶托状,大小在40~200 nm,符合外泌体形状特征。与对照组相比,枸杞外泌体组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1)。不同浓度枸杞外泌体处理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克隆能力也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1),而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多(P<0.01)。枸杞外泌体能够浓度依赖性地上调Cl-Caspase3、p53、Bax等促凋亡因子,下调Bcl-2等抑凋亡因子的蛋白和基因(P<0.01)。结果表明,枸杞外泌体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A549细胞凋亡并且枸杞外泌体可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增殖抑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外泌体复合探针检测新策略
13
作者 陈志山 徐朋飞 +1 位作者 张绍安 李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液体活检技术的兴起为黑色素瘤的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普通循环肿瘤细胞活检基于上皮黏附蛋白进行阳性富集,但信号标记的有机荧光探针存在量子效率低的问题,导致检测黑色素瘤循环肿瘤细胞时准确率和灵敏度较低。本文以... 液体活检技术的兴起为黑色素瘤的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普通循环肿瘤细胞活检基于上皮黏附蛋白进行阳性富集,但信号标记的有机荧光探针存在量子效率低的问题,导致检测黑色素瘤循环肿瘤细胞时准确率和灵敏度较低。本文以高量子效率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作为信号标记物,以黑色素瘤来源的外泌体作为生物识别分子,构建了一种用于黑色素瘤液体活检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策略。与商品化的上皮细胞黏附蛋白富集策略相比,本研究报道的复合探针检测新策略,其检测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低毒性。实验结果证明了外泌体引导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指示的黑色素瘤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策略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循环肿瘤细胞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多糖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刘行 黄燚森 +3 位作者 董财鑫 孙益全 张宏宇 李树鹏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2-115,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的枣多糖(JP)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乙醇浓度分别为60%、70%、80%、90%提取4种枣多糖。采用4×4双因子试验设计,以小鼠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150 mg...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的枣多糖(JP)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乙醇浓度分别为60%、70%、80%、90%提取4种枣多糖。采用4×4双因子试验设计,以小鼠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150 mg/L) 4种枣多糖(JP60、JP70、JP80、JP90)作用后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殖率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并以添加脂多糖(LPS)为阳性对照组,以添加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试验浓度的JP60、JP70、JP80、JP90对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增殖率和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的分泌量均有促进作用。与LPS对照组相比,100、150 mg/L JP60组和100、150 mg/L JP90组的巨噬细胞增殖率和吞噬活性更好,100、150 mg/L JP60组和50 mg/L JP90组促进NO分泌的效果更好。研究表明,不同质量浓度JP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活性,其中100 mg/L JP60的作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多糖 培养 巨噬细胞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内皮细胞抑制素腺病毒载体体外活性作用的研究
15
作者 倪之嘉 潘卫 +4 位作者 王元和 戚中田 傅宏 傅志仁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 :研究表达人内皮细胞抑制素 ( endostatin)的腺病毒载体的体外活性作用。 方法 :用重组人内皮细胞抑制素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结肠癌 SW62 0细胞 ,观察肿瘤细胞生长情况 ,并观察其上清对大鼠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新生牛主动脉内皮... 目的 :研究表达人内皮细胞抑制素 ( endostatin)的腺病毒载体的体外活性作用。 方法 :用重组人内皮细胞抑制素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结肠癌 SW62 0细胞 ,观察肿瘤细胞生长情况 ,并观察其上清对大鼠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结果 :MTT法检查证实重组腺病毒对结肠癌细胞生长无抑制 ,锥虫蓝染色证实转染的人结肠癌 SW62 0细胞上清对各种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结论 :重组人内皮细胞抑制素腺病毒载体体外对各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内皮细胞抑制 腺病毒科 血管内皮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LAK细胞(A-LAK)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16
作者 史历 王志华 +1 位作者 李殿俊 史桂兰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研究了A-LAK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与LAK细胞进行了比较。18hLDH-L释放实验结果表明,A-LAK细胞与LAK细胞一样对NK敏感的K562和对NK非敏感的Anip973细胞均有抗肿瘤作用。但A-LAK对杀伤靶细胞的能力明显高于LAK细胞,两者... 本文研究了A-LAK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与LAK细胞进行了比较。18hLDH-L释放实验结果表明,A-LAK细胞与LAK细胞一样对NK敏感的K562和对NK非敏感的Anip973细胞均有抗肿瘤作用。但A-LAK对杀伤靶细胞的能力明显高于LAK细胞,两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体内实验表明,A-LAK对高转移入肺腺癌在裸小鼠体内的肺转移抑制率达82.7%,而LAK的肺转移抑制率46%,两者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A-LAK和LAK细胞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也有显著的抑癌作用,并有明显的延长动物生存期的作用,而A-LAK细胞的抑癌作用较LAK细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肺转移 肿瘤作用 肿瘤活性 粘附 皮下移植瘤 抑制 动物 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调控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鲁婷玮 张建军 陈万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9-664,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胞外小囊泡,在细胞之间发挥着传递信息的作用,通过物质的转运来调节各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有研究表明,外泌体直接或通过中间细胞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进而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胞外小囊泡,在细胞之间发挥着传递信息的作用,通过物质的转运来调节各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功能。有研究表明,外泌体直接或通过中间细胞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进而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与肿瘤细胞源性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s,TDEXs)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成为研究热点。在肿瘤微环境中,TDEXs可以作用于NK细胞,改变NK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N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免疫防御减弱和免疫耐受产生。该文综述了不同恶性肿瘤组织中TDEXs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细胞源性 自然杀伤细胞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于6q21染色体上的潜在肿瘤抑制基因HACE1并不参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致病过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Sako N Dessirier V +2 位作者 Bagot M 魏建国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5-425,共1页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由自然杀伤细胞或较少见的T细胞中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NKTCL是一种预后非常差的侵袭性淋巴瘤。尽管有关NKTCL的致病过程知之甚少,然而最近几年从全基...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由自然杀伤细胞或较少见的T细胞中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引起的一种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NKTCL是一种预后非常差的侵袭性淋巴瘤。尽管有关NKTCL的致病过程知之甚少,然而最近几年从全基因组的研究中,发50%以上的患者存在染色体6q21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淋巴瘤 致病过程 肿瘤抑制基因 染色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细胞增生 自然杀伤细胞 EB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anced Science|仿生纳米药物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改善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触发肿瘤免疫治疗
19
作者 金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32,共1页
铜过载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细胞内过量的铜离子不仅可以与铁氧还蛋白-1(FDX1)结合导致肿瘤细胞蛋白质毒性应激进而触发“Cuproptosis”(铜死亡),还可以通过类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起到化学动力学治疗的作用。目前,... 铜过载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案。细胞内过量的铜离子不仅可以与铁氧还蛋白-1(FDX1)结合导致肿瘤细胞蛋白质毒性应激进而触发“Cuproptosis”(铜死亡),还可以通过类芬顿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起到化学动力学治疗的作用。目前,已有数以百计的研究证实了由铜过载引起的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样抗肿瘤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研究均表明触发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后可以诱导细胞的免疫原性死亡,并最终激活肿瘤免疫反应。然而,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存在通常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疗法的治疗效果。基于此,铜死亡/化学动力学治疗联合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微环境 化学动力学 肿瘤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 纳米药物 免疫细胞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因子对不同时期脾LAK细胞培养上清体外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张满朝 李秋瑾 +2 位作者 张宇撰 田红 李春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3-364,共2页
我们的大量工作证实脾LAK细胞培养上清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而且按不同时相可分为第一个(第11天前)和第二个(第11天后)两个杀伤活性高峰。本工作选用不同温度,酸碱度、胰蛋白酶、α-巯基乙醇(2-ME)、高碘酸钠(NaIO4)、二硫苏糖... 我们的大量工作证实脾LAK细胞培养上清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而且按不同时相可分为第一个(第11天前)和第二个(第11天后)两个杀伤活性高峰。本工作选用不同温度,酸碱度、胰蛋白酶、α-巯基乙醇(2-ME)、高碘酸钠(NaIO4)、二硫苏糖醇(DTT)、8-巯基喹啉(8-HQ)、苯甲基磺酰氟(PM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 LAK细胞 培养上清 肿瘤细胞 不同时期 杀伤活性 HQ 甲基 喹啉 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