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变构转录因子生物传感器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子莹
宋晓东
+6 位作者
刘洋儿
吴一凡
朱龙佼
古东月
何国庆
李相阳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3,共14页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侧重于体内构建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基础上,专注于探讨体外构建aTF生物传感器,例如利用无细胞转录翻译体系和兼容性缓冲液体系作为反应载体。本文详细综述了基于aTF体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系统阐述了aTF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包括aTF分子识别机制,等温扩增与CRISPR-Cas两种信号放大策略、光学与电化学两种信号输出方式,以及兼容性缓冲液和无细胞两种传感体系的运用。其次,重点总结了aTF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重金属离子、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源性病原体等食品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深入探讨了aTF生物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拓展其在新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构转录因子
生物
传
感
器
食品安全
构建策略
体外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RISPR/Cas12a的生物传感平台的机制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墨岩
祝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8,共9页
CRISPR/Cas12a系统能够由可编程的RNA引导,准确识别特异的单链DNA或含有PAM序列的双链DNA,而后在目标底物进行切割的同时完成对非特异性单链DNA的迅速切割,该特性使其在生物传感应用中显示出巨大前景。近年来,CRISPR/Cas12a系统被广泛...
CRISPR/Cas12a系统能够由可编程的RNA引导,准确识别特异的单链DNA或含有PAM序列的双链DNA,而后在目标底物进行切割的同时完成对非特异性单链DNA的迅速切割,该特性使其在生物传感应用中显示出巨大前景。近年来,CRISPR/Cas12a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辅助检测,其生物标志物传感平台已在可视化细胞途径、体内活体诊断等生物分子传感器的构建方面得到应用。本文基于CRISPR/Cas12a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原理,对不同应用情景下CRISPR/Cas12a系统的变体进行了总结,并对基于该系统的体外、体内传感平台的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和归纳,进一步讨论了不同传感平台的特点。最后对目前应用的优点和局限性做出总结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12a
体外生物传感
体
内
生物
传
感
准确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构转录因子生物传感器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子莹
宋晓东
刘洋儿
吴一凡
朱龙佼
古东月
何国庆
李相阳
许文涛
机构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食品精准营养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馆陶县农业农村局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3,共14页
基金
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项目(BAIC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100900)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1927812)
河北省果品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绩效补助经费项目(225676115H)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BYESS2022133)。
文摘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侧重于体内构建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基础上,专注于探讨体外构建aTF生物传感器,例如利用无细胞转录翻译体系和兼容性缓冲液体系作为反应载体。本文详细综述了基于aTF体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系统阐述了aTF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包括aTF分子识别机制,等温扩增与CRISPR-Cas两种信号放大策略、光学与电化学两种信号输出方式,以及兼容性缓冲液和无细胞两种传感体系的运用。其次,重点总结了aTF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重金属离子、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源性病原体等食品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深入探讨了aTF生物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拓展其在新领域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变构转录因子
生物
传
感
器
食品安全
构建策略
体外生物传感
Keywords
allosteric transcription factor
biosensor
food safety
construction strategy
in vitro biosensing
分类号
TS207.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RISPR/Cas12a的生物传感平台的机制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墨岩
祝诚
机构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8,共9页
文摘
CRISPR/Cas12a系统能够由可编程的RNA引导,准确识别特异的单链DNA或含有PAM序列的双链DNA,而后在目标底物进行切割的同时完成对非特异性单链DNA的迅速切割,该特性使其在生物传感应用中显示出巨大前景。近年来,CRISPR/Cas12a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辅助检测,其生物标志物传感平台已在可视化细胞途径、体内活体诊断等生物分子传感器的构建方面得到应用。本文基于CRISPR/Cas12a生物传感平台的构建原理,对不同应用情景下CRISPR/Cas12a系统的变体进行了总结,并对基于该系统的体外、体内传感平台的应用进行了重点介绍和归纳,进一步讨论了不同传感平台的特点。最后对目前应用的优点和局限性做出总结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CRISPR/Cas12a
体外生物传感
体
内
生物
传
感
准确识别
Keywords
CRISPR/Cas12a
biosensing in vivo
biosensing in vitro
accurately identifying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变构转录因子生物传感器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周子莹
宋晓东
刘洋儿
吴一凡
朱龙佼
古东月
何国庆
李相阳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CRISPR/Cas12a的生物传感平台的机制研究及应用
陈墨岩
祝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