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闲鱼肉粒的体外消化模拟及其产物抗氧化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萍 祁兴普 +2 位作者 战旭梅 刘靖 陈艳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以休闲白鲢鱼肉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模拟酶解法研究其体外模拟消化特性,并对其消化产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鲢鱼鱼肉粒的蛋白消化率可达78.2%。消化产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对羟自... 以休闲白鲢鱼肉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模拟酶解法研究其体外模拟消化特性,并对其消化产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鲢鱼鱼肉粒的蛋白消化率可达78.2%。消化产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对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除率、过氧化氢清除率、亚铁离子还原力等各抗氧化指标的半数效应浓度IC50分别为1.66,2.14,3.88,3.33 mg/m L;且在37℃保温1 h,各抗氧化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肉粒 鲢鱼 模拟消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环境中乳清浓缩蛋白对5-甲基四氢叶酸钙生物可及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张雨松 崔蔚然 +2 位作者 唐祯玥 白红雨 邵美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0,共9页
生物可及性是5-甲基四氢叶酸钙(5-methyltetrahydrocalcium folate,5-MTHF)发挥生物功能的前提,易受到食品组分的影响。该文以乳清浓缩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和5-MTHF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消化系统,探究WPC在不同条件下(浓... 生物可及性是5-甲基四氢叶酸钙(5-methyltetrahydrocalcium folate,5-MTHF)发挥生物功能的前提,易受到食品组分的影响。该文以乳清浓缩蛋白(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和5-MTHF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消化系统,探究WPC在不同条件下(浓度、加工方式、胃肠pH、消化时间)对5-MTHF生物可及性的影响,并采用胶体粒径电位仪与激光共聚焦观察消化前后粒子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胃消化阶段,WPC可将5-MTHF紧密包裹,较好地保护了5-MTHF,并成功转运至肠消化阶段完成释放,提高了5-MTHF的生物可及性。同时,WPC浓度、WPC加工方式、胃肠pH、消化时间等均不同程度影响5-MTHF的生物可及性和粒径、电位。其中,在胃消化阶段,各WPC-5-MTHF组均未检测出5-MTHF,生物可及性为0。在肠消化阶段,WPC-5-MTHF组的生物可及性随WPC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较5-MTHF组的生物可及性提高了11.1%~19.61%;超声处理组、高压均质组、加热处理组的生物可及性较未加工处理组分别减少了8.49%、9.52%、8.75%;在肠pH为7、消化时间为5 h时,WPC-5-MTHF组拥有最佳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5.17%、42.32%,与5-MTHF组相比,提高到2倍左右。粒径和电位的结果显示,WPC-5-MTHF组较WPC拥有更小的粒径,更大的电位绝对值,并且WPC-5-MTHF结构的变化会引起消化特性的改变,该研究为5-甲基四氢叶酸钙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5-甲基四氢叶酸钙 体外消化模拟 生物可及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对三七叶化学成分、功能活性及皂苷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韩明冲 李云嵌 +7 位作者 王怡惠 张雪春 方越 向萍 华燕 李天丽 何霞红 王振兴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7-66,共10页
以三七叶为原料,建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消化过程中三七叶总皂苷、总酚、总糖和总黄酮等活性成分的含量,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一步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三七叶中24种单体皂苷的... 以三七叶为原料,建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消化过程中三七叶总皂苷、总酚、总糖和总黄酮等活性成分的含量,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一步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三七叶中24种单体皂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七叶总皂苷、总酚含量在肠消化阶段达到最高,分别可达188.32、17.43mg/g;而总糖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含量变化不显著;总黄酮在口腔消化阶段含量最高,为23.76mg/g。同样,肠消化阶段三七叶展现了最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整个消化过程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在肠消化阶段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97%、37.80mg/g、72.50%。进一步对三七叶中的单体皂苷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消化的进行,大分子质量的人参皂苷Rb1、Rb2、Rb3、Re、Rd裂解生成了CompoundK、Rg3、Rg5、Rk1等小分子质量稀有皂苷。总之,三七叶经消化后仍具有较好的功能活性,其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等功能活性也随着消化过程的进行不断提高,并在肠消化阶段达到最高值,可能与其活性成分的释放以及小分子稀有皂苷的产生等有关。本研究可为三七叶在功能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叶 模拟消化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 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模拟消化的抗性糊精苹果粉品质、风味及升糖效果评价
4
作者 张一鸣 刘玉鑫 +3 位作者 葛邦国 高玲 牛晓雨 和法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2,共6页
以麦芽糊精和抗性糊精混合物为辅料制备喷雾干燥苹果粉,考察不同比例抗性糊精的添加对苹果粉粉体品质、风味和升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性糊精质量分数的增加,苹果粉a^(*)值、中位粒径、堆密度、休止角、溶解时间总体下降,b^(*)... 以麦芽糊精和抗性糊精混合物为辅料制备喷雾干燥苹果粉,考察不同比例抗性糊精的添加对苹果粉粉体品质、风味和升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性糊精质量分数的增加,苹果粉a^(*)值、中位粒径、堆密度、休止角、溶解时间总体下降,b^(*)值、比表面积、水溶性指数、持油力总体提升,风味浓郁度和丰富度提升,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葡萄糖含量峰值降低且很快趋于平稳。当抗糊精性质量分数为50%时(以辅料总质量计),粉体品质、风味及升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糊精 苹果粉 模拟消化 升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肉体外消化液的抗氧化作用及其细胞胆囊收缩素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促分泌作用
5
作者 郭思琪 潘小娜 +5 位作者 董浩 赵文红 曾晓房 白卫东 陈伟波 杨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51,共7页
鸽肉作为常见的食品烹饪及加工原料,其消化产物的营养与功能特性尚未见系统研究。该实验通过测定鸽肉体外消化液的水解度、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肽分子质量、抗氧化性及对其STC-1细胞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 鸽肉作为常见的食品烹饪及加工原料,其消化产物的营养与功能特性尚未见系统研究。该实验通过测定鸽肉体外消化液的水解度、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肽分子质量、抗氧化性及对其STC-1细胞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促分泌作用进行评价,以确定鸽肉的主要营养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经胃肠模拟消化后,鸽肉逐渐被分解,水解度变化范围是24.24%~34.12%;在消化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消化4 h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37.54 mg/g,<3 kDa的小分子肽占比约为60%。鸽肉体外消化液的抗氧化性较好,其铁离子还原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在消化4 h后分别达到9.05%、38.81%、51.67%。消化液对于STC-1 CCK与GLP-1的分泌影响相较于空白组有明显的提升,综上说明鸽肉体外消化液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与调控摄食、降低血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肉 模拟消化 抗氧化研究 胆囊收缩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对红烧肉蛋白质氧化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槐雪 朱文政 周晓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1-276,共6页
红烧肉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而过度加热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率降低等问题。为探究酒对于红烧肉食用品质以及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在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酒,通过色泽、嫩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消化率、羰基含... 红烧肉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而过度加热会导致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率降低等问题。为探究酒对于红烧肉食用品质以及蛋白质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在红烧肉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不同酒,通过色泽、嫩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消化率、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酒组整体亮度最佳,加酒的各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加酒的对照组(P<0.05),其中黄酒组水分含量最高,为54.1%。添加不同酒对红烧肉嫩度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黄酒组嫩度最好,与水分含量的结果相对应。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酒的4组均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且降低蛋白质的氧化程度,黄酒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羰基含量最低,啤酒组巯基含量最高。综上所述,红烧肉制作工艺中酒的添加具有科学性,能提高红烧肉的食用品质以及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肉 食用品质 蛋白质氧化 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红芸豆抗氧化肽营养价值评价及体外模拟消化分析
7
作者 李琳 陈丹 +2 位作者 范晓禹 郑喜群 崔素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
为了提高英国红芸豆的经济效益,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以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组分(BRKBPAPC)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价值和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评价BRKBPAPC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RKBPAPC含有8... 为了提高英国红芸豆的经济效益,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以英国红芸豆蛋白抗氧化肽组分(BRKBPAPC)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价值和粒径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评价BRKBPAPC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RKBPAPC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氨基酸含量较高;BRKBPAPC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为66.01,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6.13,生物价(BV)为82.18,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模式,是一种良好的植物源多肽;BRKBPAPC的粒径分布均匀且只有一个峰,在400~800nm之间。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与未超滤肽相比,BRKBPAPC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BRKBPAPC消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1.83%,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2.76%,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48.84%。研究为英国红芸豆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红芸豆 抗氧化肽 模拟消化 氨基酸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环境中消化酶对κ-卡拉胶/酪蛋白复合体系流变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尚旭珂 朱斯亮 +1 位作者 郑宝东 郭娟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1,共9页
卡拉胶与酪蛋白的结合对肠道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研究两者在体外消化模拟中消化酶是否是影响多糖或多糖-蛋白复合体系构象转变的主要因素,本文以κ-卡拉胶为研究对象,选择酪蛋白为基质,探究体外模拟消化环境中消化酶对κ-卡拉胶/... 卡拉胶与酪蛋白的结合对肠道屏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研究两者在体外消化模拟中消化酶是否是影响多糖或多糖-蛋白复合体系构象转变的主要因素,本文以κ-卡拉胶为研究对象,选择酪蛋白为基质,探究体外模拟消化环境中消化酶对κ-卡拉胶/酪蛋白复合体系结合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消化酶对κ-卡拉胶与酪蛋白的结合影响不大,但可以使体系硫酸基团暴露量显著增加,不利于κ-卡拉胶的构型。体系中的酪蛋白被分解为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肽段,使得复合体系的特征长度增加,相互作用减弱,粘弹性下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降低。本研究为κ-卡拉胶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胶 酪蛋白 消化 模拟消化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黄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消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9
作者 赵欣 乔杰栋 +6 位作者 王永强 张伟 杜利君 熊赫天 王润甫 苏凤辉 郭倬溢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236,共8页
以甘草和黍米为原料制备甘草黄酒,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考察甘草黄酒的消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甘草黄酒最佳发酵工艺为:甘草酶解液添加量17.8... 以甘草和黍米为原料制备甘草黄酒,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其发酵工艺,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考察甘草黄酒的消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甘草黄酒最佳发酵工艺为:甘草酶解液添加量17.8%、酒曲添加量11.0%、前发酵温度26℃,前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甘草黄酒的总酸、总糖、pH值、总酚、总黄酮、酒精度和感官评分分别为6.8 g/L、33.58 g/L、3.55、1.32 mg/mL、1.04 mg/mL、17.0%vol和91.44分。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甘草黄酒和普通黄酒的总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且甘草黄酒各品质指标均显著高于普通黄酒(P<0.05),消化4.0 h时,甘草黄酒的总酚含量、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普通黄酒分别提高了46.21%、35.94%、14.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黄酒 发酵工艺优化 模拟胃肠消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苦荞总黄酮及其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斐 范肖 +2 位作者 王宇阳 付晓燕 朱航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总黄酮的释放,且在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有利于总黄酮的释放,均在120 min时达到最大。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测定可知,苦荞总黄酮胃肠消化产物对DPPH·、·OH及·O-2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苦荞总黄酮 模拟消化试验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青川核桃壳和分心木抗氧化成分及活性的变化
11
作者 杜昕 张新悦 +4 位作者 王芳 罗琴 谢庆 赵英琼 刘雨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0,共7页
目的:充分利用核桃副产物资源。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核桃壳和分心木抗氧化成分,探究其提取物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成分(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FRAP和Fe^(... 目的:充分利用核桃副产物资源。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核桃壳和分心木抗氧化成分,探究其提取物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成分(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FRAP和Fe^(2+)螯合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分心木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始终高于核桃壳的(P<0.05);经体外模拟消化后,分心木和核桃壳中总酮、总酚含量逐渐降低(P<0.05),DPPH自由基清除力、ABTS自由基清除力和FRAP抗氧化能力为口腔>胃>肠(P<0.05),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除Fe^(2+)螯合外,核桃壳和分心木提取物消化液的抗氧化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核桃壳和分心木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分心木的抗氧化活性优于核桃壳,有望作为天然抗氧化功能食品或抗氧化剂的原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分心木 模拟消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水处理对罗非鱼鱼糜品质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巧瑜 肖斯立 +8 位作者 曾晓房 黄晓霞 游云 庄晓琪 李瑞 李湘銮 朱嘉敏 练晓丹 白卫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6-33,共8页
将臭氧水漂洗的罗非鱼鱼片制成鱼糜,研究漂洗质量浓度和漂洗时间对鱼糜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程度探讨臭氧水漂洗提高罗非鱼鱼糜品质的原因。结果表明,臭氧水漂洗后鱼糜白度、硬度和胶着度显著提高(P<... 将臭氧水漂洗的罗非鱼鱼片制成鱼糜,研究漂洗质量浓度和漂洗时间对鱼糜品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程度探讨臭氧水漂洗提高罗非鱼鱼糜品质的原因。结果表明,臭氧水漂洗后鱼糜白度、硬度和胶着度显著提高(P<0.05),10 mg/L臭氧水漂洗10 min时鱼糜的凝胶特性最佳。随着臭氧水漂洗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漂洗时间的延长,鱼糜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呈上升趋势,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上升、总巯基含量逐渐降低。感官评价结果显示10 g/mL臭氧水漂洗10 min时感官品质最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10~18 mg/L臭氧水漂洗使蛋白交联形成较小的可溶性聚集体,大于18 mg/L臭氧水漂洗后蛋白形成较大的不溶性聚集体。根据拉曼光谱结果可知,10~18 mg/L臭氧水漂洗使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逐渐展开,α-螺旋逐渐转化为β-折叠和无规卷曲。体外消化结果表明,臭氧水漂洗提高了鱼糜在消化过程中的水解程度,其中10 mg/mL臭氧水漂洗10 min时水解程度最高,消化后小分子肽(100~1000 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综上所述,肌原纤维蛋白适度氧化能提高罗非鱼鱼糜的品质,10 mg/mL臭氧水漂洗10 min时,鱼糜感官品质最好,凝胶特性及体外消化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水漂洗 罗非鱼鱼糜 品质 蛋白氧化 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蜂花粉多糖的纯化、表征及其在体外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华 孟晶晶 +4 位作者 马云啸 张志威 于丽丽 张继星 周文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8-65,共8页
本论文旨在研究荞麦蜂花粉多糖(BWPP)在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对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研究其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洗脱纯化... 本论文旨在研究荞麦蜂花粉多糖(BWPP)在模拟体外胃肠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对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研究其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洗脱纯化后得到总糖含量最高组分BWPP-1,其主要由Glc、Xyl、Ara等组成,且红外光谱显示BWPP-1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BWPP和BWPP-1在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时,模拟胃液消化60 min时,BWPP和BWPP-1的ABTS^(+)·清除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39%±1.28%、90.38%±2.78%,与其他消化时间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60 min时对DPPH·清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86%±0.11%、89.58%±1.67%,且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模拟肠液消化时,BWPP和BWPP-1对ABTS^(+)·清除率在60 min时达到最大值为88.67%±0.40%和91.82%±2.77%,且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对DPPH·清除率在240 min时达到最大值57.11%±0.06%和65.67%±3.67%,二者差异显著(P<0.05);而在消化过程中,对铁离子还原能力均较弱。由此可得,BWPP和BWPP-1具有较好的ABTS^(+)·和DPPH·清除能力,且胃液消化时DPPH·清除能力略高于肠液消化,而肠液消化时的ABTS^(+)·清除能力略高于胃液消化。本研究为以荞麦蜂花粉为基料的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蜂花粉 多糖 纯化 模拟消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制备工艺及其在体外模拟消化液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凯 侯虎 +3 位作者 彭喆 张朝辉 赵雪 李八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7,共7页
为探究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的较佳制备工艺及其消化吸收稳定性,以螯合率为指标对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Cl_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系统考察了产物在胃肠道环境中螯合率的变化情况。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 为探究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的较佳制备工艺及其消化吸收稳定性,以螯合率为指标对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Cl_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系统考察了产物在胃肠道环境中螯合率的变化情况。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螯合工艺确定为酶解时间1.5h、肽钙质量比8∶1、pH5.5、螯合温度50℃、螯合时间1h,最终螯合率可达93.47%。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2+)螯合后由粗糙的纤维状结构变为光滑的球状颗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Ca^(2+)和鱼骨明胶肽的氨基端与羧基端相结合。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证明,钙肽螯合物在模拟胃液中结构易受破坏,螯合率从60.74%降低到3.64%;在模拟肠液中螯合率随着时间的延长,由10.74%上升至53.38%(120 min)。研究结果为水产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及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这一新型补钙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多肽 螯合 响应面优化 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5
15
作者 从彦丽 彭梦雪 +2 位作者 刘冬 孙海燕 唐旭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6-103,共8页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柑橘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测定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的释放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柑橘多酚主要是游离酚,有机化学提取法释放的多酚高于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胃消化3 h后,与消化0 ...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柑橘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测定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总多酚、总黄酮的释放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柑橘多酚主要是游离酚,有机化学提取法释放的多酚高于模拟胃肠消化法。模拟胃消化3 h后,与消化0 h相比,宽皮柑、脐橙和金橘的多酚最大释放量是其1.02、0.93、1.21倍,黄酮最大释放量是其1.46、2.37、2.16倍,最大抗氧化活性是其1.10、1.23、1.62倍。体外模拟肠消化4 h后,与胃消化0 h和肠消化0 h相比,宽皮柑、脐橙和金橘的多酚释放量分别为其0.99、0.80、1.29倍和91%、81%、90%,黄酮的最大释放量分别为其73%、39%、64%和51%、17%、39%,最大抗氧化活性分别为其1.67、1.09、1.76倍和1.31、0.88、1.22倍。这表明柑橘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胰酶、胆汁及胃酸均可以促进抗氧化活性物质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模拟胃肠消化 多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化合物体外模拟消化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俶 王谢祎 +4 位作者 翟宇鑫 戴涛涛 陈军 刘继延 刘成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共5页
选取7种不同种类的酚类化合物,研究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酚类化合物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胃消化过程对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较小,其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类黄酮化合物在... 选取7种不同种类的酚类化合物,研究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酚类化合物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胃消化过程对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较小,其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类黄酮化合物在胃消化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儿茶素含量下降了16.6%、表儿茶素含量下降了约6%。经模拟肠液处理后,除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外,其他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降低,此外,绿原酸在肠液消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对混合标准品的作用结果有所不同,模拟胃液消化对混合标准品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模拟肠液消化后,仅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含量分别降低为76.96%和50.30%,其他酚类化合物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模拟消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大豆蛋白的荧光光谱分析及热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瑞 李杨 +5 位作者 王中江 隋晓楠 齐宝坤 韩飞飞 毕爽 江连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分析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及不同时间热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产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热处理及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均对大豆蛋白的消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大豆蛋白的最佳热处理条件为85℃、20 min,蛋白质的消化程度最大... 分析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及不同时间热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产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热处理及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均对大豆蛋白的消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大豆蛋白的最佳热处理条件为85℃、20 min,蛋白质的消化程度最大。大豆分离蛋白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消化1 h,消化产物的最大吸光波长(λmax)即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而红移,在加热90℃时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而荧光强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经过不同时间热处理后消化1 h,大豆分离蛋白消化产物的λmax先上升后下降。且荧光强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0-20 min不断升高时,20 min时达到最大值,而继续加热至60 min,荧光强度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荧光光谱 热处理 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顾浩峰 张富新 张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02-305,共4页
以全脂羊奶粉和牛奶婴儿配方奶粉为对照,模拟婴儿胃肠消化环境对3组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测定其体外胃消化率、肠消化率、总消化率和消化液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羊奶婴儿配方奶粉的体外胃消化率、... 以全脂羊奶粉和牛奶婴儿配方奶粉为对照,模拟婴儿胃肠消化环境对3组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质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测定其体外胃消化率、肠消化率、总消化率和消化液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羊奶婴儿配方奶粉的体外胃消化率、肠消化率及胃肠总消化率均显著高于牛奶配方奶粉和全脂羊奶粉(P<0.05);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体外消化液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其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12.94~117.55mg/100g消化液,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5.61~78.89mg/100g消化液。由此说明羊奶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能较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营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奶婴儿配方奶粉 蛋白质 模拟消化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对鲜切苹果皮渣黄酮类物质及其还原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常虹 王爽 +3 位作者 周家华 李文生 王云香 王宝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9-44,共6页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的方法对鲜切苹果皮渣黄酮进行体外模拟试验,测定模拟消化过程中黄酮含量和其还原能力,分析其变化规律,以期为鲜切苹果皮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消化过程中,和未消化组相比,鲜切苹果皮...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的方法对鲜切苹果皮渣黄酮进行体外模拟试验,测定模拟消化过程中黄酮含量和其还原能力,分析其变化规律,以期为鲜切苹果皮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消化过程中,和未消化组相比,鲜切苹果皮渣黄酮含量和还原力在2 h内显著提高(P<0.05),胃蛋白酶和酸性环境对黄酮的释放和黄酮抗氧化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在肠消化模拟过程中,和未消化组相比,鲜切苹果皮渣黄酮含量在2~3 h内显著提高(P<0.05),还原力也随之明显增强。肠液消化组(有胰酶)的黄酮含量和还原能力均高于空白组(无胰酶),胰酶对黄酮的释放及其还原能力起到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苹果 皮渣 黄酮 还原能力 模拟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米、米糠和精米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20
作者 万红霞 孙海燕 +2 位作者 赵旭 刘冬 王慧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9,共7页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对糙米、米糠和精米进行模拟胃肠消化实验,采用Folin-ciocalteu法、氯化铝-亚硝酸钠法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分别测定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以多酚表示)、黄酮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与模拟... 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对糙米、米糠和精米进行模拟胃肠消化实验,采用Folin-ciocalteu法、氯化铝-亚硝酸钠法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ORAC)分别测定模拟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以多酚表示)、黄酮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与模拟胃消化0 h相比,模拟胃消化和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糙米、米糠和精米的最大多酚释放量分别为其3.499、1.753和6.595倍和4.704、1.828、9.113倍,最大黄酮释放量分别为其的1.522、5.961和1.653倍和3.359、5.958、3.242倍,最大ORAC值分别为其3.459、4.849和12.93倍和5.659、5.112、19.65倍。表明谷物结合多酚在胃肠消化过程中,由于胃酸水解和胃肠蛋白酶酶解等消化作用使多酚由结合态转变为游离态,因而谷物结合多酚可以在胃肠道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模拟消化 多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