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原胶对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4种竹叶黄酮生物可及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占明
蔡泓历
+4 位作者
梁奕
毛豪
廖晗雪
俞玥
周冬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8-64,共7页
目的:竹叶碳苷黄酮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易于降解,导致其生物可及性低,因此,本研究拟探究黄原胶存在时,4种碳苷黄酮(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牡荆素)在各模拟消化阶段生物可及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结合超高效液...
目的:竹叶碳苷黄酮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易于降解,导致其生物可及性低,因此,本研究拟探究黄原胶存在时,4种碳苷黄酮(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牡荆素)在各模拟消化阶段生物可及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在有/无黄原胶存在的条件下,竹叶提取物中4种碳苷黄酮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直接消化样品,添加黄原胶的样品可以明显减弱模拟消化过程中碳苷黄酮的降解;口腔、胃、肠道模拟消化对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影响存在差异,黄原胶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4种碳苷黄酮,尤其是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生物可及性,模拟肠道消化后,黄原胶保护组的异牡荆素和牡荆素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62%和59%,远低于直接消化组(分别降低84%和80%)。结论:黄原胶可以明显提升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对于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生物可及性
黄原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富含多糖面包的体外消化酵解特性
被引量:
18
2
作者
柳芳伟
张珊珊
+3 位作者
陈苏明
聂少平
胡婕伦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3-149,共7页
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通过测定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stimate glycemic index,eGI)、估计血糖负荷(estimate glycemic load,eGL)、淀粉水解率和淀粉组成,研究分别含有不同多糖面包的体外消化情况,并将它们与不含多糖面包和白面包进行...
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通过测定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stimate glycemic index,eGI)、估计血糖负荷(estimate glycemic load,eGL)、淀粉水解率和淀粉组成,研究分别含有不同多糖面包的体外消化情况,并将它们与不含多糖面包和白面包进行比较。此外,对3种多糖面包的消化后产物分别用正常受试者和糖尿病患者粪便进行体外模拟大肠酵解,并以菊粉作为阳性对照,观察其在酵解过程中pH值的变化和糖消耗情况。结果表明,不含多糖面包、含魔芋面包、含瓜尔胶面包以及含燕麦β-葡聚糖面包的eGI分别为53.24、52.41、52.84、52.71,eGL分别为9.79、9.16、9.00、8.76,不含多糖面包的eGL显著高于3种多糖面包(P<0.05),并且相较于白面包,3种多糖面包均具有低淀粉水解率和高抗性淀粉相对含量;酵解过程中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的pH值逐渐下降,消化产物中大量的不可消化糖类被微生物利用,糖消耗率均在72%以上,明显高于菊粉的糖消耗率。综上可以认为,3种多糖面包均属于低GI、低GL食物,有助于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在一定食用量范围内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计血糖生成指数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大肠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酸菌发酵对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姜文铠
李秋艳
+2 位作者
盛文洋
王雅琼
芮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7,共9页
本研究对乳酸菌发酵的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进行研究,分别从鹰嘴豆、红芸豆、小扁豆、豌豆四种杂豆中进行蛋白提取,命名为CP、RKP、LP、PP。采用植物乳杆菌B1-6对制备的四种杂豆蛋白进行发酵,对发酵形成的杂豆蛋白凝胶最小凝胶浓...
本研究对乳酸菌发酵的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进行研究,分别从鹰嘴豆、红芸豆、小扁豆、豌豆四种杂豆中进行蛋白提取,命名为CP、RKP、LP、PP。采用植物乳杆菌B1-6对制备的四种杂豆蛋白进行发酵,对发酵形成的杂豆蛋白凝胶最小凝胶浓度、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和色泽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将四种杂豆蛋白凝胶进行动态模拟胃肠道消化,对不同杂豆蛋白凝胶消化特性及对乳酸菌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RKP、LP、PP在乳酸菌作用下的最小临界凝胶浓度(LGC)分别为1.6%(w/v)、1.6%(w/v)、1.4%(w/v)和1.2%(w/v);CP与LP凝胶硬度显著高于RKP与PP凝胶(P<0.05),且形成的凝胶具有致密而均匀的三维蛋白凝胶网络,而RKP与PP形成的凝胶微观结构较为疏松。采用动态模拟胃肠道消化模型对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四种杂豆蛋白凝胶进行消化特性评估,CP和LP在消化早、中期的可溶性蛋白和肽含量显著高于另两组蛋白凝胶(RKP和PP),且CP和LP凝胶对植物乳杆菌B1-6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另两组蛋白凝胶。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杂豆蛋白在乳酸菌发酵作用下表现出差异性胶凝能力及消化特性,为明确不同杂豆蛋白在乳酸菌作用下的发酵性能、凝胶特性及营养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豆
发酵
凝胶特性
体
外
动态
模拟
胃肠
道
消化
消化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原胶对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4种竹叶黄酮生物可及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占明
蔡泓历
梁奕
毛豪
廖晗雪
俞玥
周冬仁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8-64,共7页
基金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开放课题(ZJK201912
ZJK201805)
+2 种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7C200002)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840401)
湖州市公益性研究项目(2018GZ28)
文摘
目的:竹叶碳苷黄酮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易于降解,导致其生物可及性低,因此,本研究拟探究黄原胶存在时,4种碳苷黄酮(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牡荆素)在各模拟消化阶段生物可及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在有/无黄原胶存在的条件下,竹叶提取物中4种碳苷黄酮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直接消化样品,添加黄原胶的样品可以明显减弱模拟消化过程中碳苷黄酮的降解;口腔、胃、肠道模拟消化对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影响存在差异,黄原胶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4种碳苷黄酮,尤其是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生物可及性,模拟肠道消化后,黄原胶保护组的异牡荆素和牡荆素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62%和59%,远低于直接消化组(分别降低84%和80%)。结论:黄原胶可以明显提升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对于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生物可及性
黄原胶
Keywords
flavonoids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imulated in vitro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bioaccessibility
xanthan gum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富含多糖面包的体外消化酵解特性
被引量:
18
2
作者
柳芳伟
张珊珊
陈苏明
聂少平
胡婕伦
谢明勇
机构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3-14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8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1960464)
+2 种基金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18QNRC001)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92ACB21025)
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CX2019101)。
文摘
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通过测定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stimate glycemic index,eGI)、估计血糖负荷(estimate glycemic load,eGL)、淀粉水解率和淀粉组成,研究分别含有不同多糖面包的体外消化情况,并将它们与不含多糖面包和白面包进行比较。此外,对3种多糖面包的消化后产物分别用正常受试者和糖尿病患者粪便进行体外模拟大肠酵解,并以菊粉作为阳性对照,观察其在酵解过程中pH值的变化和糖消耗情况。结果表明,不含多糖面包、含魔芋面包、含瓜尔胶面包以及含燕麦β-葡聚糖面包的eGI分别为53.24、52.41、52.84、52.71,eGL分别为9.79、9.16、9.00、8.76,不含多糖面包的eGL显著高于3种多糖面包(P<0.05),并且相较于白面包,3种多糖面包均具有低淀粉水解率和高抗性淀粉相对含量;酵解过程中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的pH值逐渐下降,消化产物中大量的不可消化糖类被微生物利用,糖消耗率均在72%以上,明显高于菊粉的糖消耗率。综上可以认为,3种多糖面包均属于低GI、低GL食物,有助于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在一定食用量范围内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关键词
估计血糖生成指数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大肠酵解
Keywords
estimate glycemic index
in vitro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large intestinal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酸菌发酵对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姜文铠
李秋艳
盛文洋
王雅琼
芮昕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32072337)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2110307048)。
文摘
本研究对乳酸菌发酵的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进行研究,分别从鹰嘴豆、红芸豆、小扁豆、豌豆四种杂豆中进行蛋白提取,命名为CP、RKP、LP、PP。采用植物乳杆菌B1-6对制备的四种杂豆蛋白进行发酵,对发酵形成的杂豆蛋白凝胶最小凝胶浓度、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和色泽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将四种杂豆蛋白凝胶进行动态模拟胃肠道消化,对不同杂豆蛋白凝胶消化特性及对乳酸菌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P、RKP、LP、PP在乳酸菌作用下的最小临界凝胶浓度(LGC)分别为1.6%(w/v)、1.6%(w/v)、1.4%(w/v)和1.2%(w/v);CP与LP凝胶硬度显著高于RKP与PP凝胶(P<0.05),且形成的凝胶具有致密而均匀的三维蛋白凝胶网络,而RKP与PP形成的凝胶微观结构较为疏松。采用动态模拟胃肠道消化模型对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四种杂豆蛋白凝胶进行消化特性评估,CP和LP在消化早、中期的可溶性蛋白和肽含量显著高于另两组蛋白凝胶(RKP和PP),且CP和LP凝胶对植物乳杆菌B1-6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另两组蛋白凝胶。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杂豆蛋白在乳酸菌发酵作用下表现出差异性胶凝能力及消化特性,为明确不同杂豆蛋白在乳酸菌作用下的发酵性能、凝胶特性及营养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杂豆
发酵
凝胶特性
体
外
动态
模拟
胃肠
道
消化
消化
特性
Keywords
pulses
fermentation
gel properties
in vitro dynamic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digestive properties
分类号
TS214.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原胶对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4种竹叶黄酮生物可及性的影响
李占明
蔡泓历
梁奕
毛豪
廖晗雪
俞玥
周冬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种富含多糖面包的体外消化酵解特性
柳芳伟
张珊珊
陈苏明
聂少平
胡婕伦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乳酸菌发酵对四种杂豆蛋白凝胶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姜文铠
李秋艳
盛文洋
王雅琼
芮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