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体外模拟法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飞 邓超冰 +1 位作者 许桂苹 魏萌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1-254,共4页
对土壤重金属经土壤—人途径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尾矿库坍塌导致大面积农田污染区域的土壤样品,通过体外模拟法(PBET法)进行消化,采用重金属摄入量及其生物可给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 对土壤重金属经土壤—人途径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尾矿库坍塌导致大面积农田污染区域的土壤样品,通过体外模拟法(PBET法)进行消化,采用重金属摄入量及其生物可给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Cu、Zn、Pb、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25、764.46、1 000.33、1.40 mg/kg。模拟胃阶段土壤中Cu、Zn、Pb、Cd的生物可给量均大于模拟肠阶段重金属的生物可给量,且在2个消化阶段,土壤中Cu、Zn、Pb、Cd的生物可给量均低于日耐受量。成人日摄入重金属Cu、Zn、Pb、Cd的含量分别为1.81~1.93、33.29~42.41、36.94~68.16、0.06~0.10μg/d,儿童为7.24~7.73、133.17~169.64、147.74~272.65、0.28~0.40μg/d,儿童Pb的摄入量已经明显超过日可耐受量。因此,土壤中重金属Pb对当地儿童的人体健康具有潜在风险,而其他重金属通过土壤—人途径的摄入量会增加人体对重金属摄入的总量,同时增加健康风险的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体外模拟法 生物可给量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模拟法评价南京某污灌区土壤及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承辉 谢伟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共7页
为探究南京市郊某污灌区环境治理效果、小白菜中重金属健康风险及其根际土壤重金属超标情况,采用靶标危害系数及体外模拟法对研究区小白菜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利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对比小白菜根际... 为探究南京市郊某污灌区环境治理效果、小白菜中重金属健康风险及其根际土壤重金属超标情况,采用靶标危害系数及体外模拟法对研究区小白菜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利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对比小白菜根际土壤重金属超标情况。结果显示,Cd在小白菜根际土壤中最小值达到0.95mg/kg,最大值达到了1.14mg/kg,平均1.05mg/kg,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对于成人和儿童,其THQ的最大值从大到小排序为Cu>Pb>Cr>Cd>Zn,小白菜对成人及儿童的HI值分别为6.75×10^(-3)和5.76×10^(-3),两者均小于1,表明使用该模型评估得出小白菜中重金属对暴露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不明显。成人通过食用研究区小白菜日均摄入Pb、Zn、Cu和Cd的含量范围依次为337~430、3 294~3 025、359~540及288~483mg。儿童通过食用研究区小白菜日均摄入Pb、Zn、Cu和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21~282、1 985~2 162、235~354及189~317mg。综上所述,重金属生物可给量均未超过每周可耐受摄入量值,证明食用污灌区小白菜不存在重金属健康风险。与前次研究相比(采样时间相隔七年),相关部门对该区域环境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应注意Cd在土壤及小白菜中的迁移及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灌区 小白菜 重金属 靶标危害系数(THQ) 体外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带菜多糖体外和体内降血脂活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唐茹萌 焦文雅 +4 位作者 桑亚新 李晓萌 庞晓宇 刘卫华 王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49,共8页
目的:采用体外和体内法研究裙带菜多糖(Undaria pinnatifida polysaccharide,PUP)降血脂功能。方法: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体外法测定PUP对牛磺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以此来评价其体外降血脂功能;通过高脂饮食诱导C57BL... 目的:采用体外和体内法研究裙带菜多糖(Undaria pinnatifida polysaccharide,PUP)降血脂功能。方法: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体外法测定PUP对牛磺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以此来评价其体外降血脂功能;通过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利用PUP灌胃干预,比较PUP低、高剂量组与高脂血症组的小鼠体质量、血清血脂四项含量、血清抗氧化指标、血清肝标记酶的活力、肝脏组织固定切片等指标。结果:体外模拟降血脂实验结果表明,10 mg/mL PUP对牛磺胆酸盐的结合率可达到52.3%,1.0 mg/mL PUP对胰脂肪酶活力的抑制率为31.9%,说明PUP有较好的体外降血脂作用;体内降血脂动物实验结果表明,PUP能抑制高脂饮食小鼠体质量的增长,抑制因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提高小鼠抗氧化体系相关物质的水平,降低丙二醛的水平,降低血清肝标记酶的活力,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肝脏损伤。结论: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PUP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多糖 体外模拟法 动物实验 降血脂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控多环芳烃土壤污染特征及国内外生物可给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梦舫 周源 +4 位作者 韩璐 李义连 陈雪艳 侯少林 李婧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2-915,共24页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累积并且毒性显著,但PAHs在土壤固相上的吸附性较强,基于土壤污染总量暴露会导致高估人群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间发表的123篇文献,总结... 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累积并且毒性显著,但PAHs在土壤固相上的吸附性较强,基于土壤污染总量暴露会导致高估人群健康风险。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间发表的123篇文献,总结了我国土壤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_(16)PAHs)的污染浓度分布和组成特征,介绍了11种常见的模拟PAHs生物可给性测试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并总结了PAHs的生物可给性系数范围。调研表明土壤∑_(16)PAHs最高与平均浓度分别为23250和1314.7μg·kg^(–1),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PAHs生物可给性测试方法主要基于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在模拟消化过程和吸附剂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并且消化条件、土壤性质等因素对生物可给性结果影响较大。16种PAHs的生物可给性平均值范围为13.2%~72.4%,其中■和苯并[b]荧蒽的生物可给性较高,对∑_(16)PAHs暴露产生贡献较高。本调研结果为开展土壤PAHs污染精细化风险评估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PAHS 生物有效性 生物可给性 胃肠模拟法 精细化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酶制剂评定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艾琴 左建军 +1 位作者 赵江涛 冯定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20,共5页
目前,外源酶制剂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酶活评定、稳定性评定、酶应用的生产性能评定、体内养分消化率评定(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收粪法)以及体外模拟法测定的评定。其中酶活和酶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应用于产酶菌种筛选以及酶制剂化学性质的基... 目前,外源酶制剂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酶活评定、稳定性评定、酶应用的生产性能评定、体内养分消化率评定(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收粪法)以及体外模拟法测定的评定。其中酶活和酶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应用于产酶菌种筛选以及酶制剂化学性质的基础评估,酶应用生产性能的测定主要应用于大生产评估,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成为广大养殖户和饲料厂验证酶制剂效果的主要手段和措施。而体内养分消化率和体外模拟法的评定由于其操作复杂、工作量大,因此仍然限制于实验室的应用研究中,但相对前三种评定方法,该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相关性。因此文章重点从基本概念、方法分类、二者相关关系以及家禽消化道对酶制剂评定的影响方面综述了该两种方法利弊,以期为外源酶制剂评定的方法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酶制剂 方法学 生物学法 体外模拟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土壤中重金属人体可给性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大毛 晏波 +3 位作者 陈涛 雷畅 李亮 肖贤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32-2638,共7页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进入高发期和多发期,同时,随着土壤老化时间的延长,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不断降低,其潜在污染环境风险也相应地下降。体外胃肠模拟法(in vitro)能有效指示重金属的人体可给量,可显著降低基于总量为暴露剂量的健康...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进入高发期和多发期,同时,随着土壤老化时间的延长,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不断降低,其潜在污染环境风险也相应地下降。体外胃肠模拟法(in vitro)能有效指示重金属的人体可给量,可显著降低基于总量为暴露剂量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保守性,因而被应用于评估老化土壤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且已深受关注。本文定义了重金属的人体可给性、归纳了其测试方法(PBET、SBET和UBM等),并定量阐明了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in vitro参数、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自身的特性等;然后,论述了重金属人体可给性在健康风险评价的应用。最后,对该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为污染场地风险源识别、修复目标确定及管理对策筛选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土壤 重金属 胃肠模拟法 可给性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散剂投药后主成分溶出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阳春 孙静芸 +1 位作者 陈萍 谢年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4-566,共3页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生石膏等)、散剂投药后(系指经过体外模拟实验,即将药物经过人工胃液、胃肠液代谢过程)主成分溶出液进行分析测定。方法:取单味、复方煎剂、散剂进行体外模拟实验,以组方中单味药的主成分为指标,采用H...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生石膏等)、散剂投药后(系指经过体外模拟实验,即将药物经过人工胃液、胃肠液代谢过程)主成分溶出液进行分析测定。方法:取单味、复方煎剂、散剂进行体外模拟实验,以组方中单味药的主成分为指标,采用HPLC、GC、配位滴定法进行溶出量分析的研究。结果:主成分的溶出量有明显差异。结论:溶出量的变化规律为临床确定最佳剂型和质量标准的拟定提供简捷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模拟法 主成分 溶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