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动脉导管热灌注体外模拟实验
1
作者 樊树峰 李政 +1 位作者 顾伟中 汝复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深部脏器肿瘤经动脉导管热灌注加温的影响因素。方法模拟临床条件,将55~68℃之间不同温度的液体以10~40ml/min不同速度,经临床常用不同型号和长度的导管灌注,用数字温度仪检测导管流出热灌注的温度,用多元回归分析临床... 目的探讨深部脏器肿瘤经动脉导管热灌注加温的影响因素。方法模拟临床条件,将55~68℃之间不同温度的液体以10~40ml/min不同速度,经临床常用不同型号和长度的导管灌注,用数字温度仪检测导管流出热灌注的温度,用多元回归分析临床条件下影响导管口流出液体温度的主要因素。结果在与临床相似的条件下,灌注温度、速度及所用导管长度是影响灌注液从导管流出温度的主要因素。以20~40ml/min的速度经80cm长5F导管灌注60~65℃液体,液体从导管口流出温度的均数为(47.55±0.44)℃;其95%可信区间为44.6l~48.49℃。结论通过调节灌注温度和速度可对特定导管流出热液的温度进行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温热 介入 体外模拟实验 热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实验法评价湘南某矿区大米中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 被引量:14
2
作者 兰砥中 雷鸣 +4 位作者 周爽 廖柏寒 崔岩山 尹乃毅 沈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7-1903,共7页
为了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在湘南某矿区和非矿区采集大米样品,运用人工模拟实验方法,评价大米中Pb、Zn、Cu、Cd和As的摄入量和生物可给量。结果表明:矿区大米重金属Pb、Zn、Cu、Cd和As的含量分别为2.03、30.08、6.57、... 为了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在湘南某矿区和非矿区采集大米样品,运用人工模拟实验方法,评价大米中Pb、Zn、Cu、Cd和As的摄入量和生物可给量。结果表明:矿区大米重金属Pb、Zn、Cu、Cd和As的含量分别为2.03、30.08、6.57、2.34、3.80 mg·kg-1,非矿区大米重金属含量分别为1.03、8.65、1.52、0.15、0.30 mg·kg-1,成人和儿童因食用矿区大米而摄入的Pb(789.23、562.00μg·d-1)、Zn(11 701.12、8 332.16μg·d-1)、Cu(2 555.73、1 819.89μg·d-1)、Cd(910.26、648.18μg·d-1)和As(1 478.20、1 052.60μg·d-1)超过因食用非矿区大米而摄入的Pb(400.67、285.31μg·d-1)、Zn(3364.57、2395.84μg·d-1)、Cu(591.18、420.97μg·d-1)、Cd(58.51、41.67μg·d-1)和As(116.70、83.10μg·d-1)。模拟成人和儿童胃阶段和小肠阶段,矿区大米中Pb、Zn、Cu、Cd和As的平均生物可给量都大于非矿区大米中重金属的平均生物可给量;模拟胃阶段矿区大米中Pb、Zn、Cu、Cd和As的平均生物可给量都大于模拟小肠阶段重金属的平均生物可给量。在模拟胃消化阶段,矿区大米中Cd的生物可给量分别是每周可耐受摄入量的3.11倍(成人)和4.42倍(儿童);在模拟小肠阶段,对于成人矿区大米中Pb、Cd和As的生物可给量没有超过每周可耐受摄入量,而对于儿童矿区大米中Pb和Cd的生物可给量都超过了每周可耐受摄入量。因此,矿区成人和儿童通过食用该区域大米将会对其身体产生健康风险,其中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大米 体外模拟实验 重金属 生物可给量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标准物质中Pb生物可给量的体外模拟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慧 王佳敏 +1 位作者 羊嘉文 李非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3,共5页
基于生理学的体外模拟实验(PBET),旨在测定经口无意摄入的土壤和尘土中的Pb在人体消化道内的生物可给性。采用国家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长江中下游土壤)对体外模拟实验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测定。20次重复测定的结果显示,整个分析流程... 基于生理学的体外模拟实验(PBET),旨在测定经口无意摄入的土壤和尘土中的Pb在人体消化道内的生物可给性。采用国家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长江中下游土壤)对体外模拟实验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测定。20次重复测定的结果显示,整个分析流程的回收率(各提取态之和占总量的百分含量)为96.4%~105%,满足体外模拟试验的分析要求。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中胃阶段和小肠阶段Pb的生物可给量分别为2.8mg/kg和0.42mg/kg,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研究采用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测定了Pb的生物可给量,为分析Pb的生物可给性的体外模拟试验提供一个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体外模拟实验 生物可给性 土壤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植入U型管的体模研究生物组织加热时大血管附近的冷却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母立众 贺缨 +1 位作者 彭云 厉超凡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研究血液流动对生物组织加热时的冷却效应。方法利用超声体模模拟生物软组织和U型管内的流动来模拟组织内部血液的逆向流动,将体模置于37.5℃恒温水浴中,并将水浴以恒定的加热速率升温至43.5℃后,保持其温度不变来模拟热疗环境。恒... 目的研究血液流动对生物组织加热时的冷却效应。方法利用超声体模模拟生物软组织和U型管内的流动来模拟组织内部血液的逆向流动,将体模置于37.5℃恒温水浴中,并将水浴以恒定的加热速率升温至43.5℃后,保持其温度不变来模拟热疗环境。恒温37.5℃的纯水经U型管灌注到体模中,并用46根热电偶测量组织、管壁以及液体的温度,观察管壁及附近组织的温度变化,并将实验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结果随着流速增加,组织温度降低,尤其是U型管附近的组织温度明显降低。另外,当雷诺数从50变化到130时,U型管所包围的组织温度降低明显。结论用带有U型管的超声体模成功地模拟了并行逆向流动对生物组织传热特性的影响。由于并行逆流血管的存在,流动对U型管所包围的组织的冷却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热 超声 逆向流动 热疗 体外模拟实验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性眼外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5
作者 陈铎 刘笑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82-482,共1页
目的弹性模量较低的视网膜极易在眼外伤条件下发生视网膜脱离。据估计,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占所有视网膜脱离10%~20%。通过体外模拟实验了解眼钝击伤造成视网膜脱离的力学机制,对临床病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40只新鲜猪眼,配置10%... 目的弹性模量较低的视网膜极易在眼外伤条件下发生视网膜脱离。据估计,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占所有视网膜脱离10%~20%。通过体外模拟实验了解眼钝击伤造成视网膜脱离的力学机制,对临床病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40只新鲜猪眼,配置10%明胶溶液在30~40℃环境中分次灌注至模拟眼眶完成眼球包埋。搭建眼冲击实验平台,选用0.125、0.25、0.5、1 J 4种能量梯度进行冲击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冲击实验 生物力学研究 明胶溶液 能量梯度 体外模拟实验 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口加固修补组件背衬面料的选择与防漏性能评价
6
作者 蒋君莹 高晶 张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3,79,共6页
针对外科手术中,吻合器吻合常会出现脆弱组织被吻合钉撕裂,产生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漏气以及渗液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吻合口加固修补组件使加固片平整地覆盖在吻合口上,为待修补组织提供足够的强度。首先对加固修补组件进行复合设计,... 针对外科手术中,吻合器吻合常会出现脆弱组织被吻合钉撕裂,产生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漏气以及渗液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吻合口加固修补组件使加固片平整地覆盖在吻合口上,为待修补组织提供足够的强度。首先对加固修补组件进行复合设计,并对背衬面料和修补组件的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通过体外肺部漏气实验对吻合口加固修补组件的防漏性能进行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当锦纶/氨纶(80/20)为纬平针结构时,其具有适宜吻合口加固修补组件背衬面料的性能;加固修补组件体外肺部实验表明,其可有效预防肺部吻合口渗漏,对于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加固修补组件 背衬面料 体外模拟实验 防漏性能 医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