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海梅 傅军 +5 位作者 王燕 石晓燕 曹冬燕 徐兵河 张保宁 张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和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以及药物杀伤的时效关系。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比较吡柔比星和阿霉素、表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T...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和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以及药物杀伤的时效关系。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比较吡柔比星和阿霉素、表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和Bcap-37的生长抑制作用,并绘制细胞存活率-时间曲线;用Annexin V凋亡检测技术检测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3种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和Bcap-37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吡柔比星对其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高于阿霉素和表阿霉素,其IC50仅相当于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的1/3-1/6,与后两者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当,两者IC5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呈时间依赖关系,低浓度的吡柔比星在短时间内(12h)即具有生长抑制作用,而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的起效时间较为迟缓(24-36h),72h后肿瘤细胞的存活率较吡柔比星高10%-20%。3种乳腺癌细胞分别经低浓度的吡柔比星、阿霉素和表阿霉素处理后均可诱导凋亡,其中吡柔比星组的细胞凋亡比例较其它两组为高。结论:吡柔比星对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起效时间明显早于阿霉素和表阿霉素。该药良好的抑瘤效果和迅速的起效时间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阿霉素 吡柔比星 生长抑制作用 人乳腺癌细胞 起效时间 药物诱导 体外杀伤作用 凋亡诱导 检测技术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海泉 赵杰 +2 位作者 贾晓民 陈复兴 刘军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RPMI1640培养基(含100ml/L小牛血清,50ml/L人AB型血清,IPP2μg/L,IL-2105IU/L)中培养扩增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RPMI1640培养基(含100ml/L小牛血清,50ml/L人AB型血清,IPP2μg/L,IL-2105IU/L)中培养扩增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的纯度。用扩增后的γδT细胞与肺腺癌细胞A549按不同效靶比例孵育,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培养扩增γδT细胞可以达到较高的纯度。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其杀伤活性与效靶比和效应细胞的纯度呈正相关。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要高于CIK细胞。结论:人外周血扩增的γδT细胞对肺腺癌细胞A549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肺癌细胞株A549 体外杀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Fab噬菌体抗体体外杀童虫作用
3
作者 任翠平 程晓虎 +6 位作者 童晶晶 汪洁 成晓 廖法学 雷黎 刘森 沈际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观察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Fab噬菌体抗体体外杀伤血吸虫童虫作用。方法利用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Sj myosin)对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Fab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获得抗Sjmyosin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将该抗体和巨噬细胞或补体与... 目的观察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Fab噬菌体抗体体外杀伤血吸虫童虫作用。方法利用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Sj myosin)对人源性抗日本血吸虫Fab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筛选,获得抗Sjmyosin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将该抗体和巨噬细胞或补体与日本血吸虫童虫共培养,测定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结果将抗Sj myosin噬菌体抗体和巨噬细胞及补体与血吸虫童虫共培养时,在培养后24h即出现杀伤作用(童虫死亡率为4.69%),48h童虫死亡率达84.06%,96h童虫死亡率达89.38%。结论人源性抗Sj myosin Fab噬菌体抗体具有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噬菌 血吸虫童虫 体外杀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