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佩兰体外抗病毒有效部位筛选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飞 徐佳馨 +2 位作者 颜娓娓 刘文静 周长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在细胞水平下,通过抗病毒实验,筛选佩兰最佳提取方法及敏感病毒株,并确定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进一步分离非挥发油类抗病毒成分奠定基础.方法:先通过水提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法、醇提水沉法、乙酸乙酯提取法获... 目的:在细胞水平下,通过抗病毒实验,筛选佩兰最佳提取方法及敏感病毒株,并确定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型号,为进一步分离非挥发油类抗病毒成分奠定基础.方法:先通过水提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法、醇提水沉法、乙酸乙酯提取法获得粗提物,在细胞水平下,由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噻唑蓝(MTT)法染色,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通过比较治疗指数(TI),对肠道EV-71病毒、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柯萨奇病毒B5、呼吸道合胞病毒进行体外抗病毒筛选;其次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以蒸馏水、体积分数为25%、50%、75%的乙醇作为洗脱剂冲洗树脂柱,筛选分离纯化效果最好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经初步筛选,水提醇沉法中的沉淀对肠道EV-71病的抑制作用最强,TI为84.631;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法得,AB-8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对佩兰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其中体积分数为25%乙醇洗脱部位的T1值可达127.001.结论:体积分数为25%乙醇洗脱部位是佩兰抑制肠道EV-71病毒的最佳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兰 提取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 体外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水提物体外抗病毒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变利 高燕 赵秀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为建立金银花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金银花水提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最后选择金银花水提物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CPE法结合中性红染色,以半数治疗浓度(EC50)和半数细胞毒性浓度(... 目的:为建立金银花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金银花水提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最后选择金银花水提物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CPE法结合中性红染色,以半数治疗浓度(EC50)和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并以治疗指数TI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金银花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手足口病病毒EV71株和流感病毒H1N1株的抑制作用。结果:金银花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手足口病病毒EV71株未见明显抗病毒效果,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株有显著抗病毒效果且测得80批金银花水提物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株的治疗指数为14.57~39.85,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治疗指数为16.78。结论:金银花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H1N1的作用,且某些样品作用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实验重复性好,数据真实可靠,为进一步建立金银花谱-效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体外抗病毒 流感病毒H1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跖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袁琦 侯林 +3 位作者 刘相文 陈亚乔 张晓平 田景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55-1758,共4页
目的:为建立鸭跖草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鸭跖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最后选择鸭跖草75%乙醇冷浸提取物抗呼吸道合包病毒(RSV)活性和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进行下一步研究。方... 目的:为建立鸭跖草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鸭跖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最后选择鸭跖草75%乙醇冷浸提取物抗呼吸道合包病毒(RSV)活性和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进行下一步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CPE法结合MTT染色法,以半数治疗浓度(EC50)和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并以治疗指数TI值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鸭跖草不同提取物对肠道病毒71型(EV71)、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结果:中药材鸭跖草对于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未见明显效果;75%乙醇冷浸的鸭跖草浸取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并且测得鸭跖草75%乙醇冷浸浸取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治疗指数为21.1,阳性对照药治疗指数为29.8;采用蒸馏水提取的鸭跖草提取液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且测得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治疗指数为19.6,阳性对照药治疗指数为36.7。结论:鸭跖草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有一定的效果,为进一步进行鸭跖草抗病毒研究和建立鸭跖草谱-效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跖草 不同提取方法 体外抗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肠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锌滴眼液的体外抗病毒及抑菌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旭 张平 +3 位作者 赵新民 吴亦龙 盛维蓉 孙旭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37-1438,共2页
关键词 诺氟沙星 体外抗病毒 外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白头翁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牛文斐 王清 +2 位作者 张加泽 侯宝山 周长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研究白头翁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体外抑制作用.并通过进一步分离纯化,为筛选抗RSV的有效单体做准备.方法:预实验分别以水、体积分数为75%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进行粗提取药物.分别采用RSV-MA104、单纯疱疹Ⅰ型... 目的:研究白头翁不同极性的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体外抑制作用.并通过进一步分离纯化,为筛选抗RSV的有效单体做准备.方法:预实验分别以水、体积分数为75%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进行粗提取药物.分别采用RSV-MA104、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MA104和肠道病毒71型(EV-71)-RD细胞感染模型进行病毒筛选,初步检测其体外具有抗RSV活性.根据预实验结果,再用水提醇沉法对白头翁水总提取物分离纯化,将其上清液和沉淀物分别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再用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白头翁的16个化学部位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以酶标仪测定中性红染色后的A540值,计算其治疗指数(TI).结果:白头翁的水、乙醇、乙酸乙酯3种总提取物中水总提取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效果最好;再用水提醇沉法将白头翁水总提取物分离后,沉淀物的治疗指数TI>97.01;白头翁大孔树脂水洗脱液2号具有显著的抗RSV活性,治疗指数TI>112.99.结论:白头翁水部位具有良好的抗RS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 呼吸道合胞病毒 水提醇沉 大孔树脂 体外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体外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甘晓凤 孟心茹 +5 位作者 郭丽君 张嫱 郑哲 王燕春 赵权 蔡亚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5,共7页
为探究蒲公英、板蓝根、泽泻、葛根、黄芩5种中药水提物体外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效果,本研究先将不同浓度中药液分别2倍倍比稀释后加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中,观察各药物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来确定各药物的最大安全... 为探究蒲公英、板蓝根、泽泻、葛根、黄芩5种中药水提物体外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效果,本研究先将不同浓度中药液分别2倍倍比稀释后加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中,观察各药物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来确定各药物的最大安全浓度。结果显示,蒲公英、板蓝根、泽泻、葛根、黄芩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3.91 mg/m L、1.95 mg/m L、1.95 mg/m L、0.98 mg/m L、0.98 mg/m L。以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为初始浓度,2倍倍比稀释各药物,共6个浓度,采用先加药物后加病毒(阻断作用),先加病毒后加药物(抑制作用)、药物和病毒同时加入(杀灭作用)3种不同加药的方式,加入已铺满单层Vero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中,72 h后加入CCK-8溶液1 h后测定各孔的OD_(450nm)值,评估阻断作用、抑制作用、杀灭作用下各药物对PEDV抑制率最高的浓度。结果显示,5种药物在阻断作用、抑制作用、杀灭作用下对PEDV抑制率最高的浓度分别为3.91 mg/m L、1.95 mg/m L、1.95 mg/m L、0.98 mg/m L以及0.98 mg/m L。以上述对PEDV抑制率最高的药物浓度为试验浓度,重复上述3种加药方式,72 h后加入CCK-8溶液1 h后测定各孔的OD_(450nm)值,计算3种作用方式下各药物对PEDV的抑制率,筛选出对PEDV抑制率最高的药物。结果显示,各中药均可在体外抑制PEDV的感染,阻断作用下黄芩对PEDV的抑制率最高达138.10%,抑制作用下蒲公英对PEDV的抑制率最高达149.90%,杀灭作用下葛根对PEDV的抑制率最高达102.90%,且蒲公英和黄芩在3种作用方式下对PEDV的抑制率均高于80%。以上结果表明蒲公英和黄芩体外抗PEDV感染的效果最好,本研究首次证实5种中药对体外抗PEDV感染的效果,为中药治疗PED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洲绿猴肾细胞 体外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体外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甜甜 程福亮 +5 位作者 张建梅 聂兆晶 房栋 樊梅娜 李复辉 程合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74-2480,共7页
为研究大黄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所引起的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本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法测定大黄溶液在Vero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建立体外病毒感染Vero细胞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大黄对病毒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 为研究大黄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所引起的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本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法测定大黄溶液在Vero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建立体外病毒感染Vero细胞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大黄对病毒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体外病毒感染模型和大黄的抗病毒试验方法;大黄在Vero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为3.28mg/mL;形态学观察法和MTT法均显示大黄不仅能阻断病毒吸附Vero细胞,抑制病毒的合成复制,还可直接灭活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抗PEDV的作用,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猪流行性腹泻(PED)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体外抗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解毒注射液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吴金梅 江青东 胡迎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0,共3页
为筛选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中药,制备柴胡解毒注射液,并以其为试验药物,同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在细胞上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最大安全浓度作倍比稀释后,对PRRSV均具有一定的... 为筛选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中药,制备柴胡解毒注射液,并以其为试验药物,同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在细胞上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最大安全浓度作倍比稀释后,对PRRSV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和阻断作用。其中,柴胡解毒注射液抑制和杀灭作用均较为突出,利巴韦林注射液杀灭和抑制作用均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解毒注射液 PRRSV 体外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叶水提物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评价
9
作者 冯琦 刘义钢 +8 位作者 何琴 李泽龙 马英才 易鹏飞 李娜 孙亚伟 陈如龙 姚刚 马雪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87-5298,共12页
旨在探究大青叶水提物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体外增殖抑制活性,为临床治疗IBRV感染提供新的参考依据。通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和噻唑蓝(MTT)法,结合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 旨在探究大青叶水提物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体外增殖抑制活性,为临床治疗IBRV感染提供新的参考依据。通过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和噻唑蓝(MTT)法,结合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法确定大青叶水提物对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s,MDBK)的毒性作用,测得药物对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将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3个梯度,通过MTT法和CCK-8法检测大青叶水提物在不同给药方式下对IBRV的抑制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药物有效抑制率、药物半数中毒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和药物半数有效浓度(50%effective drug concentration,EC50),并以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病毒滴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进一步确定大青叶水提物对IBRV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青叶水提物对MDBK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0.8μg·μL^(-1),半数中毒浓度(CC50)为1.937μg·μL^(-1),在最大安全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大青叶水提物在不同给药方式对IBRV均有抑制作用,中药和病毒预先作用、先接种病毒后加中药及先加中药后接种病毒三种给药方式的EC50分别为0.2928、0.3501、0.4161μg·μL^(-1),相应的TI分别为6.6154、5.5327、4.6551;通过病毒滴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在中药和病毒预先混合作用下,病毒感染36 h药物对病毒抑制作用最显著。大青叶水提物有较好的抗IBRV活性,研究结果可为大青叶水提物在兽医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叶水提物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体外抗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酚体外抗伪狂犬病毒活性评价及其作用方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天浩 庞莲凤 +5 位作者 陈凌霜 邓惠丹 徐志文 朱玲 任志华 邓俊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9,共9页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以BHK-21细胞为研究模型,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在体外抗伪狂犬病毒(PRV)的活性及其作用方式。使用CCK-8法检测百里香酚对BHK-21细胞的最大无害浓度(MNTC),计算得出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12.789±1.6...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以BHK-21细胞为研究模型,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百里香酚在体外抗伪狂犬病毒(PRV)的活性及其作用方式。使用CCK-8法检测百里香酚对BHK-21细胞的最大无害浓度(MNTC),计算得出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12.789±1.652)μg·mL^(-1),对PR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30.710±0.303)μg·mL^(-1),对PRV的治疗指数(TI)为6.929,说明百里香酚属于高效低毒类抗PRV药物。使用CPE观察法检测百里香酚对PRV病毒滴度和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显示,百里香酚能够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PRV的病毒滴度,并降低PRV在BHK-21中增殖后的毒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处理下PRV感染的BHK-21细胞的PRV-gE基因的拷贝量,研究百里香酚体外抗PRV的作用方式,结果显示,百里香酚主要是通过抑制PRV在BHK-21细胞中的增殖来发挥抗病毒活性的,同时能够直接杀灭部分PRV病毒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伪狂犬病毒 体外抗病毒活性 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湿抗毒方对229E型人冠状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11
作者 余亦程 徐铁龙 +5 位作者 吴煜佳 李龙雪 周显凤 朱亚婷 林子琦 刘良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74-4179,共6页
目的 研究清热化湿抗毒方对229E型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MRC-5及HuH-7细胞模型分析清热化湿抗毒方的药物毒性及抗HCoV-229E的体外药效,通过空斑实验验证其对HCoV-229E的抑制作用。设置预防给药组、感染期... 目的 研究清热化湿抗毒方对229E型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MRC-5及HuH-7细胞模型分析清热化湿抗毒方的药物毒性及抗HCoV-229E的体外药效,通过空斑实验验证其对HCoV-229E的抑制作用。设置预防给药组、感染期给药组和清热化湿抗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清热化湿抗毒方对病毒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病毒上清液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核酸拷贝数、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清热化湿抗毒方对MRC-5和HuH7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8.481、 7.793 mg/mL,对HCoV-229E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98、 1.101 mg/mL,治疗指数分为10.628、 7.078;且对MRC-5感染HCoV-229E后病毒空斑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在RNA和蛋白表达方面,清热化湿抗毒方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胞内HCoV-229E的复制。而在病毒上清液中,清热化湿抗毒方可降低活病毒载量、核酸拷贝数及炎症因子IL-6水平。结论 清热化湿抗毒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CoV-229E药物活性,其抗病毒机制可能与差异调控miRNA直接靶向病毒RNA或宿主炎症应答基因发挥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湿抗毒方 229型人冠状病毒 人胚肺细胞 人肝癌细胞 体外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类寒热药对体外抗流感病毒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程玲 吴巧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究黄连类寒热药对体外抗流感病毒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含黄连类寒热药对的古方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筛选方剂中与黄连配伍频率较高的热、温性中药,确定黄连类寒热药对。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与MTT法考察7个药对对流感病毒感染... 目的探究黄连类寒热药对体外抗流感病毒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含黄连类寒热药对的古方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筛选方剂中与黄连配伍频率较高的热、温性中药,确定黄连类寒热药对。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与MTT法考察7个药对对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经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筛选出7个使用频率较高的黄连类寒热药对,分别为黄连⁃厚朴、黄连⁃紫苏叶、黄连⁃干姜、黄连⁃吴茱萸、黄连⁃肉桂、黄连⁃附子、黄连⁃半夏。MTT法显示上述7个药对及单味药均具有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在各药对的最大无毒浓度(TC0)范围内,对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率分别为69.18%、67.54%、61.23%、60.00%、52.19%、43.57%、39.33%,抑制作用的强弱依次为黄连⁃厚朴>黄连⁃紫苏叶>黄连⁃干姜>黄连⁃吴茱萸>黄连⁃肉桂>黄连⁃附子>黄连⁃半夏,且各药对药效优于单味药。结论黄连⁃厚朴药对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最强,可为含黄连类寒热药对的复方的临床应用及流感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类寒热药对 外抗流感病毒 方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注射液的制备及体外抗PRRSV作用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端红 崔保安 +4 位作者 王学兵 张红英 魏战勇 张爱芹 况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为筛选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中药,制备了莪术油注射液,并以其为试验药物,同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在体外细胞上对PRRSV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最大安全浓度(质量浓度)作倍比稀释后,二者对PRRSV均具有一定... 为筛选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中药,制备了莪术油注射液,并以其为试验药物,同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在体外细胞上对PRRSV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最大安全浓度(质量浓度)作倍比稀释后,二者对PRRSV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和阻断作用。其中,莪术油注射液对PRRSV的杀灭作用较为突出,利巴韦林注射液杀灭和抑制作用均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注射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体外抗病毒作用 吐温-8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翘散抗禽流感病毒体外抑制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增成 宋敏训 +5 位作者 李桂明 冯敏燕 杨世发 黄中利 傅剑 林树乾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07-109,148,共4页
为测定银翘散对禽流感病毒(AIV)的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的银翘散煎煮液分别与H9、H5亚型AIV在体外混合作用30 min后,接种SPF鸡胚,测定鸡胚的死亡率及尿囊液中AIV的血凝价,并采用RTPCR法对1 g/mL试验组鸡胚进行H9N2病毒检测。结果表明,药... 为测定银翘散对禽流感病毒(AIV)的抑制作用,将不同浓度的银翘散煎煮液分别与H9、H5亚型AIV在体外混合作用30 min后,接种SPF鸡胚,测定鸡胚的死亡率及尿囊液中AIV的血凝价,并采用RTPCR法对1 g/mL试验组鸡胚进行H9N2病毒检测。结果表明,药物浓度在0.2500 g/mL及以上时,H9N2试验组鸡胚存活率为100%,病毒血凝价为零,药物浓度为1 g/mL时,RT-PCR检测无目的条带出现;药物浓度在0.5000 g/mL及以上时,H5N1试验组鸡胚存活率为100%,病毒血凝价为零。因此,银翘散煎煮液在体外对禽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禽流感病毒 体外抗病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解毒注射液的制备及体外抗PRRSV作用试验
15
作者 吴金梅 胡迎利 +1 位作者 郑保军 郭良兴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0年第6期8-10,共3页
为筛选抗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中药,制备柴胡解毒注射液,并以其为试验药物,同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在细胞上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最大安全浓度做倍比稀释后,对猪繁殖与呼吸障... 为筛选抗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中药,制备柴胡解毒注射液,并以其为试验药物,同时以利巴韦林注射液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在细胞上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自最大安全浓度做倍比稀释后,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和阻断作用。其中,柴胡解毒注射液抑制和杀灭作用均较为突出,利巴韦林注射液杀灭和抑制作用均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解毒注射液 PRRSV 体外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IgY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检测
16
作者 苏海涛 翟玥 +1 位作者 宋秀玲 徐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09,共7页
目的:制备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卵黄抗体(IgY),探讨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阐明其抗HSV-1的能力。方法:制备HSV-1灭活疫苗,采用鸡胸多点注射法免疫高产蛋鸡,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法提纯IgY,采用间接ELISA法、十二烷基硫酸钠-... 目的:制备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卵黄抗体(IgY),探讨该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阐明其抗HSV-1的能力。方法:制备HSV-1灭活疫苗,采用鸡胸多点注射法免疫高产蛋鸡,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法提纯IgY,采用间接ELISA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和蛋白浓度定量试剂盒测定IgY效价、纯度及蛋白水平,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IgY中和病毒的能力,测定病毒阻断率,以Vero细胞为病毒感染靶细胞,测定不同抗体浓度(0.01560、0.03125、0.06250、0.12500、0.50000、和1.00000 g·L^(-1))作用后细胞病变效应(CPE),根据CPE程度测定IgY体外抗HSV-1能力。结果:制备的IgY效价随免疫时间逐渐升高,达到1/1024000后保持稳定;IgY轻链重链条带清晰;IgY平均蛋白水平为11.544 g·L^(-1);IgY对HSV-1的阻断率可高达77.90%;HSV-1致CPE程度随抗体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当IgY浓度达到0.50000g·L^(-1)及以上时,25%以下细胞(甚至无细胞)发生病变。结论:成功制备出抗HSV-1的IgY,该抗体对HSV-1具有明显的中和阻断能力和体外抑制活性,可用于药物及诊断方法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卵黄抗 中和病毒 体外抗病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病毒唑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盛晓蓉 费志洁 吴亦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病毒唑单独及联合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的效果。方法 细胞病变抑制法 ,即测定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RSV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结果 干扰素浓度≥ 5IU·ml- 1或病毒唑浓度≥ 2 4 μg·ml- 1...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病毒唑单独及联合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的效果。方法 细胞病变抑制法 ,即测定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RSV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结果 干扰素浓度≥ 5IU·ml- 1或病毒唑浓度≥ 2 4 μg·ml- 1时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细胞病变的作用也增强 ,直至不出现细胞病变 (P <0 .0 1) ;两药在低于各自的有效浓度时合用 ,即干扰素 1IU·ml- 1、病毒唑 12 μg·ml- 1,仍具有明显的抑制细胞病变作用 (P≤ 0 .0 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及病毒唑体外均有抗RSV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抗病毒 干扰素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龚国清 龚国华 +1 位作者 钱之玉 周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建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木犀草素对TGE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通过结晶紫摄入量测定结合细胞病变作用(CPE),观察木犀草素在不同的加药方式下,对感染TGEV的猪睾丸(ST)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TGEV... 目的:建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木犀草素对TGE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通过结晶紫摄入量测定结合细胞病变作用(CPE),观察木犀草素在不同的加药方式下,对感染TGEV的猪睾丸(ST)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TGEV病毒先吸附ST细胞再加入药液,先与TGEV病毒孵育再接种于ST细胞,或药液先与细胞孵育再用病毒感染等不同方式下,木犀草素在0.84~54.50 μmol/L浓度范围内,均能明显地提高细胞的存活数.另外发现TGEV感染ST细胞后随着给药时间的推迟,木犀草素抑制病毒增殖作用越弱.结论:木犀草素对体外培养系统中TGEV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细胞病变 体外抗病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丹丹 高荣 闫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0-1074,1100,共6页
为探讨三叶青在抗病毒中的作用,本文选取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以治疗指数(TI)为研究指标,研究各溶剂萃取部位、柱分离部分在MA104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 为探讨三叶青在抗病毒中的作用,本文选取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以治疗指数(TI)为研究指标,研究各溶剂萃取部位、柱分离部分在MA104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抑制作用,从而筛选出三叶青抗RSV有效部位,分离活性成分。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TI值分别为128和64,相对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TI值为6.25)。说明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分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具有抗RSV的活性且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呼吸道合胞病毒 治疗指数 体外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毒注射液对鸡新城疫的临床疗效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志良 刘丽萍 +2 位作者 李虹 刘自逵 董伟 《湖南畜牧兽医》 2003年第3期5-6,共2页
采用体外抗病毒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对白毒注射液进行了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白毒注射液以10-1浓度对抗鸡新城疫病毒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高剂量的白毒注射(1mL/kg)对鸡新城疫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其治愈率为72.8%,高于低剂量组(0.5mL/kg)(P&... 采用体外抗病毒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对白毒注射液进行了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白毒注射液以10-1浓度对抗鸡新城疫病毒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高剂量的白毒注射(1mL/kg)对鸡新城疫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其治愈率为72.8%,高于低剂量组(0.5mL/kg)(P<0.05),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毒注射液 鸡新城疫 临床疗效试验 体外抗病毒试验 临床治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