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芩苷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1
作者 吴非凡 常伟辰 +6 位作者 孔亮 张素梅 黎露露 徐曾浩 张红英 袁淑萍 杨明凡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0-2278,共9页
旨在探讨黄芩苷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间接免疫荧光(IFA)、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等试验观察黄芩苷对PRRSV感染阻断、直接杀灭、增殖抑制3种作用方式;吸附、内... 旨在探讨黄芩苷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间接免疫荧光(IFA)、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等试验观察黄芩苷对PRRSV感染阻断、直接杀灭、增殖抑制3种作用方式;吸附、内化、复制、释放4个复制环节以及与PRRSV病毒粒子直接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黄芩苷在不同作用方式下均可抑制PRRSV复制,感染阻断4 h时抑制作用显著(P<0.05);黄芩苷可以抑制PRRSV复制过程各个阶段,吸附和内化阶段抑制效果显著(P<0.05),且呈剂量依赖;黄芩苷可直接与PRRSV病毒粒子相互作用,抑制PRRSV复制(P<0.05)。综上,黄芩苷在体外对PRRSV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体外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和黄精对副溶血弧菌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庞欢瑛 黄芝凤 +3 位作者 黄洋 黄郁葱 鲁义善 简纪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19-123,共5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味子(Shisandra chinensis)、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味子、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 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味子(Shisandra chinensis)、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味子、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改良微孔板法(MTT)评价两种中草药液对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中草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副溶血弧菌的作用,五味子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8.67(±0.2)mm,MIC为1.56 mg/m L,MBC为3.125 mg/m L;黄精的抑菌圈直径为11.26(±0.6)mm,MIC和MBC分别为1.56、3.125 mg/m L。当药物浓度达到3.125 mg/m L以上时,五味子和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黄精 副溶血弧菌 体外抑制作用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对烟草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海艳 谢雪梅 +2 位作者 王波 李雪玲 司民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为弄清纳米银对烟草病毒病是否具有抑制作用,采用半叶接种法,研究了纳米银对烟草病毒的体外防抑作用。结果表明:微波纳米银对TMV、CMV和PVY 3种单一病毒的体外抑制效果显著,电解纳米银对CMV和PVY的单一病毒的体外抑制效果显著。在3种病... 为弄清纳米银对烟草病毒病是否具有抑制作用,采用半叶接种法,研究了纳米银对烟草病毒的体外防抑作用。结果表明:微波纳米银对TMV、CMV和PVY 3种单一病毒的体外抑制效果显著,电解纳米银对CMV和PVY的单一病毒的体外抑制效果显著。在3种病毒的复合侵染试验中,微波纳米银对TMV-CMV体外复合侵染的抑制效果显著,电解纳米银对TMV-CMV-PVY体外复合侵染的抑制效果显著。与克毒宝相比,纳米银的防效与其相差不大,有的甚至优于克毒宝。随着化学农药在植物体内积累、残留问题的日益严重,作为新型抗菌剂的纳米银,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无耐药性和高安全性,在烟草病毒防治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烟草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马铃薯Y病毒 体外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多价卵黄抗体的研制及其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丁亚红 丁爱云 +1 位作者 王秋娟 徐建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卵黄抗 体外抑制作用 多价 仔猪大肠杆菌病 小肠上皮细胞 仔猪腹泻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注射液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陆付耳 李鸣真 +3 位作者 吕维柏 卢长安 叶望云 杨明炜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61-563,共3页
为探讨清热解毒制剂热毒清注射液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细胞内复制的影响,以MT-4细胞为靶细胞,并转染HIV-1,从热毒清对靶细胞的亚毒性浓度始作对倍稀释,观察不同浓度热毒清对HIV诱导细胞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 为探讨清热解毒制剂热毒清注射液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细胞内复制的影响,以MT-4细胞为靶细胞,并转染HIV-1,从热毒清对靶细胞的亚毒性浓度始作对倍稀释,观察不同浓度热毒清对HIV诱导细胞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毒清亚毒性浓度(SC)为 6.25mg/ml,50%有效浓度(EC50)为0.473mg/ml,在 0.781~6.25mg/ml剂量范围内,能明显抑制HIV-1在MT-4细胞内的复制。结果提示:热毒清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HIV-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注射液 艾滋病毒 体外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多糖对小鹅瘟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青 许小琴 +1 位作者 王志刚 王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小鹅瘟病毒 体外抑制作用 板蓝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鸭病毒性肝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猪细小病毒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中药对3种肠道寄生原虫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家芬 欧阳颗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1期43-43,49,共2页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中药抗原虫作用 ,发掘有效的抗原虫药物。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法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与阴道毛滴虫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水提物或醇提物 ,孵育数天后 ,计算虫体数 ,并与无药对照进行比较计算抑虫率。...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中药抗原虫作用 ,发掘有效的抗原虫药物。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法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兰氏贾第鞭毛虫与阴道毛滴虫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中药水提物或醇提物 ,孵育数天后 ,计算虫体数 ,并与无药对照进行比较计算抑虫率。结果 :在 2 8种中药中 ,鸦胆子醇提物及水提物对溶组织内阿米巴 ,巴豆醇提物与乌梅水提物对兰氏贾第鞭毛 ,巴豆、茵陈、槟榔、金银花醇提物对阴道毛滴虫有明显抑制作用 ,抑虫率达 81 %~ 1 0 0 % ,其余药物作用稍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中药 肠道寄生原虫 体外抑制作用 溶组织内阿米巴 兰氏贾第鞭毛虫 阴道毛滴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和石榴皮对溶藻弧菌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锐基 庞欢瑛 +1 位作者 黄郁葱 简纪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1-3,11,共4页
[目的]明确五倍子(Rhus chinenis)、石榴皮(Folium sennae)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倍子、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倍子、石榴皮对溶... [目的]明确五倍子(Rhus chinenis)、石榴皮(Folium sennae)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倍子、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倍子、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改良微孔板法评价2种中草药液对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2种中草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溶藻弧菌的作用,五倍子对溶藻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6.37±0.14)mm,MIC和MBC均为6.25 mg/m L;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2.37±0.06)mm,MIC和MBC分别为12.50、25.00 mg/m L。当药物浓度在1.56 mg/m L及以上时,五倍子对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6.25 mg/m L及以上时,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结论]五倍子和石榴皮对溶藻弧菌及其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石榴皮 溶藻弧菌 体外抑制作用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和公丁香对致病性哈氏弧菌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黎家勤 庞欢瑛 +1 位作者 简纪常 汤菊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4期8188-8190,820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Rheum officinale)和公丁香(Flos caryophylli)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及其生物膜(Biofilm)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 [目的]观察大黄(Rheum officinale)和公丁香(Flos caryophylli)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及其生物膜(Biofilm)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MTT法评价2种中草药液对哈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大黄对哈氏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5.31±0.4)mm,MIC和MBC均为7.813 mg/ml;公丁香对哈氏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1.53±0.6)mm,MIC和MBC分别为15.625和62.5 mg/ml;2种中草药液浓度分别在7.81和0.97 mg/ml以上时对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及其生物膜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大黄的作用比公丁香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公丁香 哈氏弧菌 生物膜 体外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利地韦对狂犬病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渊 迟瑛琳 +4 位作者 陶晓燕 于鹏程 刘茜 刘淑清 朱武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1-1157,1195,共8页
目的 研究加利地韦(Galidesivir, BCX4430)对不同毒力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以法匹拉韦(T-705)和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利用直接免疫荧光(DF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等方法分析BCX4430对狂犬病... 目的 研究加利地韦(Galidesivir, BCX4430)对不同毒力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以法匹拉韦(T-705)和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利用直接免疫荧光(DF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等方法分析BCX4430对狂犬病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 CVS-11和SC16感染N2a细胞和BHK-21细胞后,250μmol/L BCX4430均表现出较好的病毒抑制效果,与相应浓度利巴韦林的抑制效果相当,与相应浓度的T-705阳性对照相比,250μmol/L BCX4430处理后的病毒滴度(F=273.48,P<0.01)及mRNA拷贝数均显著降低(F=268.39,P<0.01)。结论 体外条件下,BCX4430可以显著抑制狂犬病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利地韦 狂犬病病毒 体外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对车前子来源毛蕊花苷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万茵 张阿惜 +4 位作者 陈雪洋 陈明 余迎利 夏冬华 付桂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13,共6页
研究体外模拟消化各阶段的条件对车前子来源毛蕊花苷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毛蕊花苷含量在模拟消化作用4 h后降低,降低程度最高的是肠菌孵育样液,毛蕊花苷含量减少率为(71.26±0.96)%,其次是累加消化样液,达(28.46&#... 研究体外模拟消化各阶段的条件对车前子来源毛蕊花苷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毛蕊花苷含量在模拟消化作用4 h后降低,降低程度最高的是肠菌孵育样液,毛蕊花苷含量减少率为(71.26±0.96)%,其次是累加消化样液,达(28.46±0.50)%。模拟消化后各样液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均有所增加,增加程度最大的为肠菌孵育样液(P<0.05),其次为累加消化样液。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发现,各消化样液中均能检出毛蕊花苷的代谢苷元咖啡酸和羟基酪醇,活性实验表明后两者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高于前体毛蕊花苷。毛蕊花苷降解成具有黄嘌呤氧化酶体外抑制活性的产物可能是其在体内表现生理活性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苷 模拟消化 黄嘌呤氧化酶 体外抑制作用 苷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金银花体外对伪狂犬病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素梅 杨明凡 +2 位作者 王学斌 崔保安 王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选用黄芪、金银花作为抗病毒药物 ,利用 CPE抑制实验测定出黄芪、金银花单独使用及 1∶ 1联合使用在 PK15培养上对 PR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和最小阻断浓度。结果表明 :黄芪、金银花对 PK15的无毒浓度分别为 6 2 .5 mg/ ml、15 .6 2 mg/ m... 选用黄芪、金银花作为抗病毒药物 ,利用 CPE抑制实验测定出黄芪、金银花单独使用及 1∶ 1联合使用在 PK15培养上对 PR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和最小阻断浓度。结果表明 :黄芪、金银花对 PK15的无毒浓度分别为 6 2 .5 mg/ ml、15 .6 2 mg/ ml。金银花体外对 PRV有抑制作用 ,其对 PRV的直接杀灭浓度为 3.90 m g/ ml;最小阻断浓度为 1.95 mg/ ml。与黄芪联合使用 ,其抑制作用增强 ,对 PRV的直接杀灭浓度为 1.95 m g/ ml,最小阻断浓度提高 0 .93mg/ m l。黄芪单独使用对 PRV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金银花 伪狂犬病病毒 体外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牙痛酊对口腔致病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家龙 何永红 +3 位作者 朱珠 万呼春 吴妮娅 张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口腔致病菌 牙痛酊 实验研究 复方 常见致病菌 体外抑制作用 牙龈肿痛 标准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有了抗高致病性禽流感中成药
14
《家禽科学》 2007年第3期44-44,共1页
随着近年来禽流感将在全球肆虐的“警报”步步升级和中药在SARS治疗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珠海丽珠集团与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2005年起,实施了一项中药抗禽流感药物的筛选计划,他们委托由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香港... 随着近年来禽流感将在全球肆虐的“警报”步步升级和中药在SARS治疗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珠海丽珠集团与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2005年起,实施了一项中药抗禽流感药物的筛选计划,他们委托由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香港大学医学院“新发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对(川方)抗病毒颗粒等具有抗流感功效的中成药进行严格筛选和认证。其中,细胞毒力测定以及体外抗病毒实验证实:该抗病毒颗粒对H5N1病毒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中成药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体外抑制作用 中药现代化 世界卫生组织 H5N1病毒 病毒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