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何长生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9-881,共3页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支持装置逐渐小型化,体外生命支持在危重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也越加普遍。文中就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历史、定义、分类、术语以及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体外循环生命支持系统 膜肺氧合 人工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现代战创伤患者中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吕桂兰 朱丹丹 +2 位作者 王芳 黄丽璇 张珂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6期1461-1464,共4页
现代战争导致的创伤伤势呈现多元化趋势,即损伤部位多、创伤面积大、晚期并发症多,救护难度明显增加[1]。创伤本身带来的重要脏器序贯性反应必然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选用人工器官代替衰竭的脏器功能;对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单一... 现代战争导致的创伤伤势呈现多元化趋势,即损伤部位多、创伤面积大、晚期并发症多,救护难度明显增加[1]。创伤本身带来的重要脏器序贯性反应必然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选用人工器官代替衰竭的脏器功能;对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单一的脏器功能支持已经不能满足危重患者救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生命支持系统 连续性血液净化 肺功能支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应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唐嘉佑 刘洋 +5 位作者 丁鹏 徐臣年 陈涛 姬鹏飞 杨秀玲 杨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中使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LS),包括体外循环(CPB)、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外科接受TAVR术的154例高龄、高危主动... 目的探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中使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LS),包括体外循环(CPB)、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外科接受TAVR术的154例高龄、高危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患者.其中10例患者在CPB辅助下实施TAVR(预防性5例,急救5例),10例患者在ECMO辅助下实施TAVR术(预防性9例,急救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为主动脉瓣重度病变,术前均行经胸超声及CTA检查,术中食管超声心动图辅助,术后出院前、1个月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ECLS的预防性使用指征为极低射血分数(EF)值心力衰竭(EF<30%);ECLS的急救使用指征为术中循环崩溃(ECMO 1例,CPB例4例)和急性冠状动脉阻塞(CPB 1例).所有患者均经股动静脉插管,无ECLS相关并发症.ECLS辅助组术后19例患者在手术室脱离ECLS辅助,1例ECLS辅助下转入ICU.ECLS组术前左心室EF值平均(21.8±5.6)%,远低于非ECLS组(41.9±12.4)%(P<0.01).ECLS组Eoro SCOREⅡ评分高于非ECLS组(P<0.02),14例预防性应用ECLS患者EF值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1个月,两组成功接受TAVR患者再次入院率、术后肾功能不全、卒中、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预防性ECLS辅助TAVR可以改善特定患者TAVR术后的预后,并且能够作为应急预案提高手术安全性,且预后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支持 循环 膜肺氧合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现状与研究方向 被引量:8
4
作者 洪小杨 封志纯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135-139,共5页
自1983年国内第l批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成立至今,日前PICU的数量、规模、硬件设施及从业人员均发展迅速。随着PICU临床实践基地的发展成熟和具有学科特色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形成.已清晰地标志着儿童... 自1983年国内第l批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成立至今,日前PICU的数量、规模、硬件设施及从业人员均发展迅速。随着PICU临床实践基地的发展成熟和具有学科特色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形成.已清晰地标志着儿童重症医学已经成为独立的临床新学科,且因其具有“高技术依赖性”而明显区别于其他临床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支持系统 儿童 PICU 临床实践 重症监护室 CARE 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意外的发生率及危害程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段大为 陈德凤 +1 位作者 张铁柱 王晓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1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循环 情况 患者 发生率 处理不当 人工心肺机 损害 过程 生命安全 危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6
作者 刘日辉 聂荣华 +2 位作者 马军柏 张拥军 詹波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854-855,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心律失常 循环 临床分析 心脏直视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治疗 心内直视术后 生命安全 情况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早期拔管对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张伟英 叶文琴 顾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G)早期拔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了解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以确保该类患者术后监护期间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方法 以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 8h为分界线 ,将 6 4例OP CABG患者分为早期拔管组 ...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G)早期拔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了解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以确保该类患者术后监护期间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方法 以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 8h为分界线 ,将 6 4例OP CABG患者分为早期拔管组 (EE组 )和延迟拔管组 (LE组 )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动脉血气结果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恢复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拔管后 10min的收缩压较其拔管前显著升高 (P <0 .0 5 ) ,拔管后 30min较其拔管前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拔管前后的舒张压、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嵌压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 )两组患者拔管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主要结果pH、PaCO2 和PaO2 较其拔管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3)术后 3d内LE组平均房颤发生率稍高于EE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4 )两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但LE组稍高于EE组 ;其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5 )EE组患者住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LE组 (P <0 .0 5 ) ,住院费用也显著小于LE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拔管对患者生命体征没有不利影响 ,也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可缩短住ICU和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 早期拔管 预后 术后监护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及复苏术
8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1期60-60,共1页
0001201 心肺复苏时测定呼气终末 CO<sub>2</sub>浓度(P<sub>ET</sub>CO<sub>2</sub>)的有用性;心肺复苏开始紧接着的 P<sub>ET</sub>CO<sub>2</sub>能否成为自身心跳再... 0001201 心肺复苏时测定呼气终末 CO<sub>2</sub>浓度(P<sub>ET</sub>CO<sub>2</sub>)的有用性;心肺复苏开始紧接着的 P<sub>ET</sub>CO<sub>2</sub>能否成为自身心跳再开始和生命预后的指标[日]/切田学∥救急医学.-1998,22(7).-785~789 冀医情0001202 心肺复苏/Davies M K∥Heart.-1998,79(4).-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生命预后 循环 有用性 复苏术 测定 呼气 浓度 心跳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及复苏术
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10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循环 复苏术 镰状细胞病 红细胞 颈静脉 淋巴细胞亚群 循环 生命支持 氧饱和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学
1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3期69-72,共4页
0209008 心脏学的选择:定量分配与均等的困难/Coats A J S//Int J Cardiol.-2001,78(3).-209~212 津医情0209009 2000年中用Heart Mate左室支持装置作进一步的机械循环支持/Long J W//Ann Thorac Surg.-2001,71(3 Suppl).-S176~S182
关键词 机械循环支持 心脏移植 装置 支持系统 埋藏式 左室 全人工心脏 血流动力学 心脏科学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新概念:血液净化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质刚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2期59-60,共2页
1977年Kramer等人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1982年Bishoff等提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由此CVVH在治疗急性肾衰竭(ARF)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中发挥药物不能取代的作用。21世纪提出体外循环多器官... 1977年Kramer等人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应用于临床,1982年Bishoff等提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由此CVVH在治疗急性肾衰竭(ARF)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中发挥药物不能取代的作用。21世纪提出体外循环多器官支持系统或体外循环生命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静脉血液滤过 生命支持系统 多脏器功能衰竭 循环 急性肾衰竭 CVVH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型人工肝 人工肝支持系统 循环系统 辅助循环装置 正常肝脏 人工肝系统 培养肝细胞 生物反应器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