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中低温Perfadex液对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1
作者 皮名安 毛志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7-19,3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中肺动脉灌注低温Perfadex液对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幼儿的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分为对照组(15例)和肺保护组(15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肺保护组体外循环期间于心脏...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中肺动脉灌注低温Perfadex液对合并肺动脉高压婴幼儿的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分为对照组(15例)和肺保护组(15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肺保护组体外循环期间于心脏阻断后向肺动脉灌注低温Perfadex液,对照组不灌注。分别于转流前、转流结束、手术结束、术后6h及术后24h测定两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以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和肺静态顺应性(TV/Pause)。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后IL-6、IL-8、IL-10及MDA水平均升高,手术结束时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术后24h仍高于术前;肺保护组各时点IL-6、IL-8及MDA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各时点IL-10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肺保护组手术结束、术后6h及24h血氧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肺静态顺应性较术前明显降低,实验组变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动脉灌注低温Perfadex液能明显保护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注 低温/药物疗法 体外循环/方法 高血压 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肺保护的研究
2
作者 张爱华 张长平 杨达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对排除炎症介质,浓缩血液,防止和减轻体外循环后怖损伤的效果。方法将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不应用超滤。实验组在... 目的研究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对排除炎症介质,浓缩血液,防止和减轻体外循环后怖损伤的效果。方法将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不应用超滤。实验组在体外循环中应朋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观察患儿血浆中炎症介质浓度、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浓度和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体外循环后白介素IL-6、TNF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白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肺功能损害减轻。结论体外循环中采用静脉-动脉方向持续超滤,可有效地排除部分炎症介质,浓缩血液,缩短手术时间,减轻肺水肿和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方法 超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及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明 陈张根 +3 位作者 贾兵 沈华 李圻 宓亚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本院心血管外科1990,2009年收治的480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过程,总结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本院于1990~1999年以及2000~2009年两个时间段分别收治41例和439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 目的分析本院心血管外科1990,2009年收治的480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过程,总结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本院于1990~1999年以及2000~2009年两个时间段分别收治41例和439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比较两组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CICU监护及总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后十年病例数及复杂病例所占百分比较前十年明显增加,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均有所降低,呼吸机辅助时间、CICU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结论近10年来,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在术前诊断、外科手术、体外循环技术、心肌保护及术后监护技术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科手术 体外循环/方法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例微创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建新 洪朝 +2 位作者 金龙玉 黄碚 胡建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报告一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采用微创切口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全组68例病儿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31例,室间隔缺损(VSD)32例,右室双腔心(DCRV)2例,肺动脉狭窄(PS)3例。右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不阻断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29例,胸部... 目的 报告一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采用微创切口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全组68例病儿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31例,室间隔缺损(VSD)32例,右室双腔心(DCRV)2例,肺动脉狭窄(PS)3例。右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不阻断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29例,胸部正中小切口39例。 结果 除1例因术中显露差改作常规切口,全组 68例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病儿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8天。结论 微创切口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美观、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尤其适应于继发孔房缺及膜部或膜周室缺修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科手术/方法 科手术 体外循环/方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