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狗牙周膜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鲁红 吴织芬 +1 位作者 田宇 陈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 :探讨异体脱矿松质骨基质 (CBM )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 (nHAC)两种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为建立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模型及下一步进行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实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狗牙周膜细胞 ,传代扩... 目的 :探讨异体脱矿松质骨基质 (CBM )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 (nHAC)两种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为建立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模型及下一步进行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实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狗牙周膜细胞 ,传代扩增后 ,接种于CBM和nHAC 2种三维支架上 ,体外继续培养 3d ,进行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狗牙周膜细胞在 2种支架材料上均能形成良好贴附并增殖 ,扫描电镜可见 2种支架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 ,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旺盛 ,伸展充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三维立培养 体外实验研究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脱矿松质骨基质 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玉富 王常勇 +5 位作者 廖文 李章华 赵强 郭希民 段翠密 夏仁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磷酸三钙 (β tricalciumphosphate ,β TCP)多孔陶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marrowmes enchymalstemcells ,BMSCs)的生物相容性 ,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和软骨缺损提供依据。 方法 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β 磷酸三钙... 目的 探讨 β 磷酸三钙 (β tricalciumphosphate ,β TCP)多孔陶瓷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marrowmes enchymalstemcells ,BMSCs)的生物相容性 ,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和软骨缺损提供依据。 方法 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β 磷酸三钙多孔陶瓷复合并体外培养 ,然后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DNA含量、蛋白质含量测定。 结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贴附在 β 磷酸三钙多孔陶瓷孔隙内生长 ,其DNA复制和蛋白合成功能不受 β 磷酸三钙的影响。 结论 β 磷酸三钙多孔陶瓷生物相容性良好 ,可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骨和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 软骨缺损 体外实验研究 修复 组织工程方法 多孔陶瓷 Β-TCP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抗HSV-1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于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5-69,共5页
报道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在培养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作用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 ,以病毒半数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 (CPE) ,蚀斑形... 报道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在培养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作用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 ,以病毒半数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 (CPE) ,蚀斑形成(PFU) ,MTT染色细胞保护率 (MTT法 )及核酸分子杂交作为评价指标 ,判断药效。结果表明 :PSP对Vero细胞毒性极低 ;对HSV 1无直接灭活作用 ,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吸附 ,且经PSP预处理的细胞 ,能明显阻滞病毒产生细胞病变 ;PSP可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 ,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 ;PSP可明显抑制HSV 1糖蛋白 gGmRNA的表达。提示PSP抗病毒靶位在于阻断病毒吸附和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及抑制HSV 1糖蛋白 gG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实验研究 螺旋藻多糖 单纯疱疹病毒1型 抗病毒作用机制 HSV-1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抑制颌骨骨吸收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晶 于世凤 庞淑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从乳兔长骨分离出培养破骨细胞 ,并与人下颌骨骨磨片体外共同培养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0 ,0 15 ,1 5和 15mg/ml)的淫羊藿注射液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形成的骨吸收陷窝 ,并对陷窝数目和面积进行图像分析 ,探讨淫羊藿对破骨细胞... 从乳兔长骨分离出培养破骨细胞 ,并与人下颌骨骨磨片体外共同培养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0 ,0 15 ,1 5和 15mg/ml)的淫羊藿注射液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形成的骨吸收陷窝 ,并对陷窝数目和面积进行图像分析 ,探讨淫羊藿对破骨细胞性颌骨骨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淫羊藿 3个实验组 (0 15 ,1 5和 15mg/ml)均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在下颌骨片上形成的吸收陷窝的数量和面积 ,并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骨吸收 破骨细胞 下颌骨 体外实验研究 抑制 长骨 对照组 共同培养 剂量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化疗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毒性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忠 李家贵 +1 位作者 杨业金 周火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78-380,共3页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和噻替派(TSPA)等药物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HCPT与MMC、ADM联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疗效。连续用药组预期50%抑...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和噻替派(TSPA)等药物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HCPT与MMC、ADM联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疗效。连续用药组预期50%抑制率剂量(ID50)与实测ID50的比值分别为13.59、11.26;序贯用药组先用HCPT,后用MMC、ADM、TSPA等药物,抑制率明显大于相同剂量药物单用抑制率。联合用药能增强化疗药物对BIU-87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化疗 体外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脉夹层硅胶模型和CT造影的真假腔体外实验研究
6
作者 迟青卓 葛洋洋 +4 位作者 母立众 曹禛 龙丽丽 栾永 贺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43-443,共1页
急性主动脉综合症(AAS)包括主动脉夹层(AD)、壁间血肿(IMH)和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AU),其老龄样本中的年每10万人发病率可达27人次。当IMH累积升主动脉时,约有88%病患将发展为AD。为研究动脉壁初期损伤与AD形成的关系,采用包含层... 急性主动脉综合症(AAS)包括主动脉夹层(AD)、壁间血肿(IMH)和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AU),其老龄样本中的年每10万人发病率可达27人次。当IMH累积升主动脉时,约有88%病患将发展为AD。为研究动脉壁初期损伤与AD形成的关系,采用包含层间粘连损伤的硅胶仿体,在加压环境下借助CT层扫对仿体撕裂的形成过程中模型壁厚与腔室体积变化进行了重建与量化分析。仿体及层间粘连损伤结构由旋涂法制作[专利申请号:2018111941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升主动脉 CT造影 体外实验研究 动脉壁 壁间血肿 真假腔 积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诃子醇提物抗HBV的体外实施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燕明 符林春 +1 位作者 刘妮 朱宇同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3期384-385,共2页
目的:体外观察诃子抗HBV的作用。方法:以2.2.15细胞为靶细胞,实验共进行1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诃子对培养上清液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诃子醇提物浓度为6.25mg/ml地,对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99.67%、71.40%。同... 目的:体外观察诃子抗HBV的作用。方法:以2.2.15细胞为靶细胞,实验共进行1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诃子对培养上清液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诃子醇提物浓度为6.25mg/ml地,对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99.67%、71.40%。同一浓度下诃子对细胞的破坏率为30.65%。以HBsAg、HBeAg为指标,治疗指数分别为208.33、3.42。结论:在无毒浓度下,诃子醇提物在2.2.15细胞上有显著的体外抗HB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醇提物 抗HBV 体外实验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鼠和线虫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β-淀粉样肽可以抵抗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8
作者 李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3-693,共1页
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理过程的关键蛋白。Kumar等曾报道的体外实验研究提示Aβ是一种抗菌肽。现在他们体内实验的数据也显示,在小鼠、线虫和培养细胞的AD模型中,Aβ表达可... 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理过程的关键蛋白。Kumar等曾报道的体外实验研究提示Aβ是一种抗菌肽。现在他们体内实验的数据也显示,在小鼠、线虫和培养细胞的AD模型中,Aβ表达可抵抗真菌和细菌感染。该研究表明,本来传统上认为具有致病作用的Aβ寡聚化可能是其抗菌活性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肽 抵抗微生物 体外实验研究 AMYLOID 抗菌活性 关键蛋白 寡聚化 细菌感染 淀粉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