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体外受精技术为基础的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的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田莉 王建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5-247,共3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近些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范围内到已有800万的新生儿出生;IVF衍生的冷冻技术的发展,使生育力的保存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的癌症患者。近年来...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近些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范围内到已有800万的新生儿出生;IVF衍生的冷冻技术的发展,使生育力的保存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的癌症患者。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并且有年轻化趋势,而癌症的治愈率在不断提高,年轻女性患者在癌症治愈后仍然有生育的需求;然而在恶性肿瘤手术、化疗、放疗等过程中生育力损伤的风险极大,在癌症治疗前、治疗中或治疗间期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生育力保存措施,使患者疾病痊愈后生育成为可能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热点问题,而以IVF为基础的冷冻保存技术为生育力保存成为可能。该技术包括:胚胎冷冻保存、卵子冷冻保存、未成熟卵母细胞冷冻及卵巢组织冷冻等;各项技术不但有不同的使用人群和患者的病情,而且各技术的成熟度、解冻后妊娠成功率特别是得到活产儿的几率不同,现将各项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存 活产儿 体外受精技术 恶性肿瘤手术 癌症治疗 妊娠成功率 冷冻技术 胚胎冷冻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单层细胞预培养时间对牛早期胚胎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谭世俭 卢克焕 《广西畜牧兽医》 1993年第1期11-14,共4页
将2469枚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获得的牛早期胚胎(2~8细胞阶段)随机放入7组不同日龄(分别预培养0~9天)的牛卵泡颗粒细胞单层细胞滴中进行“复合”培养,然后观察这些胚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继续发育至囊胚和孵化囊胚阶段能力的差异。结... 将2469枚经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获得的牛早期胚胎(2~8细胞阶段)随机放入7组不同日龄(分别预培养0~9天)的牛卵泡颗粒细胞单层细胞滴中进行“复合”培养,然后观察这些胚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继续发育至囊胚和孵化囊胚阶段能力的差异。结果随单层细胞预培养时间的延长(0~4天内),牛早期胚胎的囊胚发育率、发育速度及囊胚胎孵化率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尔后,培养效果又稍有下降。经统计学检验,各组间囊胚发育率(31.7~39.2%)和囊胚孵化率(61.1~72.6%)及7日龄囊胚发育比率(41.8~58.5%)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利用不同预培养时间(0~6天)的颗粒细胞单层与牛早期胚胎“复合”培养,都同样具有促进胚胎在体外条件下发育到囊胚和孵化囊胚阶段的能力,但以使用预培养2~4天单层细胞进行“复合”培养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率 单层细胞 体外受精技术 预培养时间 胚胎冷冻 早期胚胎 体外培养条件 体外成熟 胚胎体外培养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丁丽艳 韩永胜 +2 位作者 佟桂芝 李同豹 王洪宝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年第10期15-18,共4页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简称为IV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IVF是继人工授精(AI)、胚胎移植技术(ET)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第三次革命。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一...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简称为IV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IVF是继人工授精(AI)、胚胎移植技术(ET)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第三次革命。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一系列高新生物技术的发展,如DNA图谱的构建、细胞核移植、转基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哺乳动物 胚胎移植技术 高新生物技术 DNA图谱 细胞核移植 转基因技术 受精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带壳卵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
4
作者 金水仙 俞颂车 +2 位作者 朱志伟 吕玉丽 滕招兰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1年第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鸡卵 带壳卵 体外受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岳福杰 董雅娟 +1 位作者 柏学进 王雪红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哺乳动物 胚胎工程技术 卵母细胞 转基因技术 核移植技术 干细胞技术 快速生产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体外受精技术——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少微 宋伟 +1 位作者 冯娟 王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80,共6页
2010年10月4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由于英国剑桥大学Robert G.Edwards教授(图1)在人类体外受精(human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膺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体外受精技术 人类 Robert 英国剑桥大学 评审委员会 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青春 岳文斌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3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山羊 胚胎移植技术 受精过程 人工控制 哺乳动物 不可分 IV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
8
作者 李魁 《甘肃畜牧兽医》 2006年第5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牛卵母细胞 胚胎移植技术 优质肉牛 高产奶牛 资源短缺 体外培养 种公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技术及其在家畜繁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旗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年第15期60-63,共4页
所谓体外受精技术(invitrofertilization,W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它是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第三次革命。体外受精是目前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上广泛应用的... 所谓体外受精技术(invitrofertilization,W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它是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之后,家畜繁殖领域的第三次革命。体外受精是目前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上广泛应用的一门生物技术。它的诞生和成长导致生物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家畜繁殖 应用 胚胎移植技术 生物技术 受精过程 人工控制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前景
10
作者 高昌恒 靳瞻群 朱裕鼎 《中国奶牛》 1991年第6期35-37,共3页
卵母细胞(卵子)和早期胚胎在有机体的生命周期中起着核心作用。动物(家畜)生物技术是通过对其配子(精子和卵子)以及胚胎进行操作,施以影响,人为地使其遗传物质(DNA)重组或复制,使之遗传性状可以按照人类愿望定向改变,从而达到加速遗传... 卵母细胞(卵子)和早期胚胎在有机体的生命周期中起着核心作用。动物(家畜)生物技术是通过对其配子(精子和卵子)以及胚胎进行操作,施以影响,人为地使其遗传物质(DNA)重组或复制,使之遗传性状可以按照人类愿望定向改变,从而达到加速遗传改进的目的。随着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粘技术日瑧完善,此项技术已经由试验研究走向应用。当前,牛体外受精实验均采用屠宰场废弃的母牛卵巢,从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通过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或在中间受体的输卵管内培养,使之发育成为可用于非手术移植的桑椹胚和囊胚阶段的胚胎。我国在该技术的研究上进展很快,“七·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囊胚阶段 非手术移植 体外培养 卵周间隙 桑椹胚 卵裂球 核移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7期128-130,共3页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是繁殖犊牛的重要方式,充分综合利用公牛与母牛的繁殖资源,用最低的成本繁殖出健壮、优良的犊牛,有利于种牛优秀基因的传播扩散,促进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通过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分析,进行牛卵母细...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是繁殖犊牛的重要方式,充分综合利用公牛与母牛的繁殖资源,用最低的成本繁殖出健壮、优良的犊牛,有利于种牛优秀基因的传播扩散,促进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通过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分析,进行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采集技术、成熟培养与判定技术,以及体外受精机理、受精操作方法等的论述,以提高体外受精的受精率与胚胎发育质量,为犊牛繁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体外受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繁殖生物技术中体外受精的操作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周迪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1期65-65,共1页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以家兔、小鼠等为实验材料,进行大量基础研究,在精子由最初在同种或异种雌性生殖道孵育获能,发展到用溶液、卵泡液,子宫内膜提取液或血清在体外培育获能,最后用化学成分明确的溶液培养获能。同时通过射出精子...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以家兔、小鼠等为实验材料,进行大量基础研究,在精子由最初在同种或异种雌性生殖道孵育获能,发展到用溶液、卵泡液,子宫内膜提取液或血清在体外培育获能,最后用化学成分明确的溶液培养获能。同时通过射出精子和附睾精获能效果的比较研究,人们发现射出精液中含获能因子,并认识到获能的实质是去除精子表面的去能因子。这些理论和方法上的成功推动了体外受精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繁殖生物技术 影响因素 操作 动物 溶液培养 雌性生殖道 实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红 《中国草食动物》 2009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 移植条件 胚胎移植技术 体外受精技术 良种奶牛 胚胎生产 体外胚胎 养牛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与ICSI早期胚胎发育潜能的比较
14
作者 周艳华 贾银海 +1 位作者 叶绍辉 苏雷 《云南畜牧兽医》 2008年第A02期73-74,共2页
胞质内精子注射(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体外受精技术。它是借助显微操作仪,将处理后的精子或生精细胞直接注入卵母细胞胞质内,从而完成受精的过程。理论上讲,只要1个... 胞质内精子注射(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体外受精技术。它是借助显微操作仪,将处理后的精子或生精细胞直接注入卵母细胞胞质内,从而完成受精的过程。理论上讲,只要1个精子就可以受精,这就大大降低了受精过程中对精子数量的要求。因此,该技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牛卵母细胞 ICSI 早期胚胎发育 精子数量 潜能 显微操作 直接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体外受精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秀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0年第5期84-86,共3页
小鼠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仍然是人们研究中首选的一种动物模型。小鼠体外受精技术是研究受精生理的重要手段,小鼠体外受精己经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影响小鼠体外受精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本文将这些因素予以进行系统... 小鼠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仍然是人们研究中首选的一种动物模型。小鼠体外受精技术是研究受精生理的重要手段,小鼠体外受精己经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影响小鼠体外受精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本文将这些因素予以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技术 小鼠 影响因素 实验动物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见晖团队揭示体外受精胚胎性别比例失衡的分子机制
16
《畜禽业》 2016年第4期55-55,共1页
3月7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田见晖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首次揭示了小鼠体外受精(IVF)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内在机制,并且通过针对性地调整... 3月7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田见晖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首次揭示了小鼠体外受精(IVF)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内在机制,并且通过针对性地调整IVF培养体系,解决了IVF性别失衡问题。体外受精技术的性别比例失衡是引起科学界及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 性别比例 分子机制 失衡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体外受精技术 研究成果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胚胎体外生产技术概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波 张国昌 《中国畜禽种业》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胚胎体外生产 技术概要 体外受精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 家畜繁殖 成熟培养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
18
作者 郑小敏 史远刚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5年第3期10-11,13,共3页
体外受精技术(IVF)是继人工授精(AI)技术、胚胎移植(ET)技术之后动物繁殖领域的第三次革命,是胚胎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几年来,一系列高新生物工程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体外受精技术体系的改进。本文就目前IVF技术的研究进展作... 体外受精技术(IVF)是继人工授精(AI)技术、胚胎移植(ET)技术之后动物繁殖领域的第三次革命,是胚胎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几年来,一系列高新生物工程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体外受精技术体系的改进。本文就目前IVF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现行IVF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作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研究进展 胚胎体外生产 现状分析 绵羊 体外受精技术 IVF技术 人工授精 动物繁殖 胚胎移植 研究内容 胚胎工程 生物工程 技术体系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育种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越 罗嘉 +2 位作者 娄鹏博 母治平 李学伟 《猪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数量遗传学理论在过去的动物育种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精液的冷冻保存技术和体外受精技术,大大提高了畜群的整体遗传水平和育种效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得通过标记辅助选择(MAS)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 数量遗传学理论在过去的动物育种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精液的冷冻保存技术和体外受精技术,大大提高了畜群的整体遗传水平和育种效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得通过标记辅助选择(MAS)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成为可能,动物分子育种正逐步成为21世纪动物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育种 冷冻保存技术 转基因猪 数量遗传学 标记辅助选择 体外受精技术 肌内脂肪 背膘厚度 育种值 现代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诞生世界首例卵细胞筛选技术孕育的婴儿
20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4,共2页
据2009年9月4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伦敦2009年9月2日电,英国专家于9月2日宣布,世界上首例采用新型卵细胞筛选技术孕育出的新生儿奥利弗降生。该项卵细胞筛选技术被称为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它的应用有可能确保筛选出带有正常数... 据2009年9月4日《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伦敦2009年9月2日电,英国专家于9月2日宣布,世界上首例采用新型卵细胞筛选技术孕育出的新生儿奥利弗降生。该项卵细胞筛选技术被称为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它的应用有可能确保筛选出带有正常数量染色体的卵子,从而使体外受精技术植入的胚胎在子宫内着床的几率增大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技术 卵细胞 世界 英国 比较基因组杂交 婴儿 体外受精技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