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检查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凤娣 陈云琴 +3 位作者 林亚 陈志文 林金菊 赵军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26-527,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IVF-ET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1999年1月~2006年1月58例IVF-ET失败后行宫腔镜检查(研究组)与51例IVF-ET术前常规行宫腔镜检查(对照组)的结果。结果:IVF-ET失败后宫腔镜检查发现异常的阳性检出率8...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IVF-ET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1999年1月~2006年1月58例IVF-ET失败后行宫腔镜检查(研究组)与51例IVF-ET术前常规行宫腔镜检查(对照组)的结果。结果:IVF-ET失败后宫腔镜检查发现异常的阳性检出率82.8%(48/58);51例IVF-ET术前常规宫腔镜检查发现异常的阳性检出率56.9%(29/51),2组宫腔镜检查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8.775,P=0.003)。2组术前HSG、B超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术中发现异常以宫腔粘连为主,2组宫腔异常中宫腔粘连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29/48vs12/29,x^2=2.632,P=0.105)。经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对照组妊娠率58.3%(7/12),研究组妊娠率48.3%(14/29)。结论:IVF-ET术前、多次IVF-ET失败患者均应常规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粘连异常最常见,IVF-ET失败患者轻、中度的宫腔粘连是HSG、B超无法发现的,进行宫腔镜下治疗,可提高IVF-ET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宫腔镜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坤丹联合微刺激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低反应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卫爱武 肖惠冬子 +1 位作者 徐广立 宋艳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24-2228,共5页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微刺激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IVF中因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定坤丹联合微刺激方案,对照组采用微刺激方案。比较两组绒... 目的:探讨定坤丹联合微刺激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IVF中因卵巢低反应不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定坤丹联合微刺激方案,对照组采用微刺激方案。比较两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促性腺激素(Gn)总使用量及用药天数、周期取消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CG日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明显增加(P<0.05);C型内膜及Gn总使用量、Gn用药天数、周期取消率均减少(P<0.05);两组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脾肾两虚兼肝郁证候明显改善(P<0.05)。结论:定坤丹能改善IVF-ET中POR患者HCG日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减少Gn用量及用药天数,降低周期取消率;提高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坤丹 微刺激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卵巢低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周期未成熟卵体外培养、受精和胚胎移植研究
3
作者 邓华丽 曾品鸿 +4 位作者 叶虹 刘红 文宏贵 裴莉 黄国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在治疗不育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对接受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在治疗不育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对接受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的不育夫妇为对象,在自然月经周期卵泡直径>10mm、内源性LH(Luteinizing hormone)峰出现之前采卵。采卵当日成熟卵(MetaphaseⅡ,MⅡ)行IVF授精,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24~48h,成熟至MⅡ期后行ICSI授精,受精后72h行胚胎移植。结果:30个IVM周期中,2个周期取卵未获卵。另28个周期共获卵113个,其中成熟卵29个,退化卵10个,未成熟卵74个,体外培养后成熟60个,成熟率81.08%。20个周期有胚胎移植,6例临床妊娠。其中5例成功分娩足月健康婴儿(1例来自成熟卵、4例来自未成熟卵),1例临床妊娠流产。结论:自然周期未成熟卵IVM、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以用于治疗不育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卵子体外成熟培养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移植后14天单次血HCG预测妊娠结局的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予 张清学 +1 位作者 杨冬梓 麦美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83-485,共3页
目的:评估在胚胎移植(ET)后14天单次血HCG测定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ET并符合研究条件的182例病例,于ET后14天查血清HCG,并监测至妊娠12周以后,根据血清HCG值、B超、病理检查或腹腔镜检查分为:包括生化妊娠、空孕囊、... 目的:评估在胚胎移植(ET)后14天单次血HCG测定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ET并符合研究条件的182例病例,于ET后14天查血清HCG,并监测至妊娠12周以后,根据血清HCG值、B超、病理检查或腹腔镜检查分为:包括生化妊娠、空孕囊、早期流产的不良妊娠组(A),异位妊娠组(B),正常单胎妊娠组(C),双胎妊娠组(D)和三、四胎妊娠组(E)。比较各组血清HCG值。结果:A组的血HCG浓度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D组和E组的血HCG浓度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D组的血HCG浓度与E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组的血HCG浓度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血清HCG<140U/L界定不良妊娠(不包括异位妊娠),阳性预测价值达79.2%,阴性预测价值为96.7%;以血清HCG>650U/L界定多胎妊娠与单胎妊娠,阳性预测价值为83.9%,阴性预测价值为75.3%;以血清HCG>1500U/L界定三/四胎妊娠与单胎妊娠,阳性预测价值为100%,阴性预测价值为94.3%。结论:ET后14天单次血HCG值是早期预测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不孕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精方式在微刺激周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晓东 张宏展 +3 位作者 宋成 郭楚苹 陈文娜 曾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探讨助孕周期行微刺激治疗患者采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刺激治疗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 目的:探讨助孕周期行微刺激治疗患者采用不同体外受精方式对胚胎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刺激治疗的718例患者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其中ICSI组根据精液情况分为正常精液ICSI组和少弱精ICSI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受精率、两原核(pronucleus,PN)率、多PN率、卵裂率、完全受精失败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结果:正常精液ICSI组的2PN率显著高于IVF组(P<0.05),多PN率显著低于IVF组(P<0.05),但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与IV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精液ICSI组的完全受精失败率显著低于少弱精ICSI组(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囊胚形成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微刺激促排的IVF治疗中,男方精液正常者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并不能改善胚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刺激方案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 优质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聪教授中医辨治结合不同周期辅助生殖技术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蔡静雯 余敏 +2 位作者 刘丹 杨红 齐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7期1345-1349,共5页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成功率仅28.5%左右,中医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能有效提高妊娠率,应用前景良好,但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无相关记载,且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诊疗体系。齐聪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试管不同周期的各个特点,予以健脾养血、健脾补...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成功率仅28.5%左右,中医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能有效提高妊娠率,应用前景良好,但在传统中医学中并无相关记载,且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诊疗体系。齐聪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试管不同周期的各个特点,予以健脾养血、健脾补肾、补肾活血、补肾安胎、凉血止血等辩证用药;间歇期则注重辨病治疗;并倡导夫妻同治、针药并治,充分体现了预培其损、同病异治、三因制宜的中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中医药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