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制定中晚期肝母细胞瘤患儿化疗方案的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静 张伟令 +6 位作者 黄东生 胡慧敏 张谊 文圆 韩涛 张芮仙 李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评估根据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三磷酸腺苷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ATP-TCA)制定的Ⅲ和Ⅳ期肝母细胞瘤(HB)化疗方案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儿科行术后化疗的Ⅲ和Ⅳ期HB患儿,以是否行ATP-TCA分为ATP-TCA... 目的评估根据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三磷酸腺苷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ATP-TCA)制定的Ⅲ和Ⅳ期肝母细胞瘤(HB)化疗方案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儿科行术后化疗的Ⅲ和Ⅳ期HB患儿,以是否行ATP-TCA分为ATP-TCA组和对照组。ATP-TCA组检测伊立替康(CPT-11)、顺铂(DDP)、长春地辛(VDS)、环磷酰胺(CTX)、吡柔比星(THP)、依托泊苷(VP-16)、紫杉醇(PTX)、5-氟尿嘧啶(5-FU)的体外敏感性,并根据药敏结果制定精准化疗方案。评估2组病死率和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ATP-TCA组纳入38例,2例肿瘤标本细胞数少放弃培养,2例患儿共行2次手术,均进行药敏试验,对照组纳入40例。1ATP-TCA组各种化疗药物的敏感+中度敏感率分别为DDP32例(84.2%)、CPT-11和VD各30例(78.9%)、CTX和5-FU各29例(76.3%)、THP 22例(57.9%)、VP-16 18例(47.3%)、PTX 16例(42.1%)。2ATP-TCA组病死率为36.1%(13/36),对照组为5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Ⅲ期病死率ATP-TCA组为15.4%(2/13),对照组为28.5%(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Ⅳ期病死率ATP-TCA组47.8%(11/23),对照组为61.5%(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生存曲线分析显示,Ⅲ期预期3年生存率ATP-TCA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5%和55%,Ⅳ期预期3年生存率ATP-TCA组和对照组分别为分别为50%和35%。结论 ATP-TCA可评估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基于此制定的个体化化疗方案可能可以提高HBⅣ期患儿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化疗药物敏感实验 肝母细胞瘤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原发性肝癌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皓 王一 +3 位作者 丛文铭 张秀忠 陈汉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82-584,共3页
40例原发性肝癌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王皓,王一,丛文铭,张秀忠,陈汉,吴孟超目前,化疗已成为治疗无法切除的肝癌及预防术后复发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是,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影响了治疗的效果。本研究旨在了解... 40例原发性肝癌的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王皓,王一,丛文铭,张秀忠,陈汉,吴孟超目前,化疗已成为治疗无法切除的肝癌及预防术后复发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是,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影响了治疗的效果。本研究旨在了解原发性肝癌对若干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3
作者 刘万丽 吴中耀 +3 位作者 杨华胜 李永平 黄祥坤 颜建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ma,RB)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以制定合理的RB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方法】应用3-(4,5)-双甲基-2噻唑-(2,5)-二甲基溴化四氮唑蓝(MTT)体外药敏法,测定35例RB患儿瘤细胞对常用的阿霉素、长...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ma,RB)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以制定合理的RB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方法】应用3-(4,5)-双甲基-2噻唑-(2,5)-二甲基溴化四氮唑蓝(MTT)体外药敏法,测定35例RB患儿瘤细胞对常用的阿霉素、长春新碱、鬼臼乙叉苷、卡铂、甲氨喋呤、放线菌素D和噻替哌共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RB的药敏可评价率是86.7%。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有不同的抑制率,7种药物的最高抑制率是卡铂(91.8%)、噻替哌(90.7%)、放线菌素D(89.7%)、鬼臼乙叉苷(88.4%)、阿霉素(86.61%)、甲氨喋呤(58.66%)、长春新碱(54.95%);最低的直接抑制率均是0。【结论】不同RB个体的瘤细胞对不同的化疗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体外药敏试验筛选敏感化疗药物对临床RB个体化治疗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 敏感性分析 视网膜母细胞瘤 药敏试验 长春新碱 甲氨喋呤 敏感 放线菌素D 鬼臼乙叉苷 化治疗 抑制率 化疗方案 四氮唑蓝 肿瘤细胞 应用价值 阿霉素 噻替哌 RB MTT 二甲基 临床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影响的体外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颖娟 张健 +1 位作者 汪森明 张积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M TT法观察几种常见化疗药物对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化疗后T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比较化疗前后细胞亚群比例的变...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对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M TT法观察几种常见化疗药物对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化疗后T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比较化疗前后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结果:化疗药物在大剂量时对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力极大,并显著影响淋巴细胞的转化,化疗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杀伤无选择性,不改变细胞亚群的比例(P>0.05)。结论:化疗通过对免疫活性细胞的非选择性杀伤,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T淋巴细胞 细胞亚群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武有聪 陈兆芳 +2 位作者 刘奇 袁有华 白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8-881,849,共5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异同。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方案M27-A2,即微量液基稀释法对60株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和61株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异同。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方案M27-A2,即微量液基稀释法对60株HIV感染者口腔念珠菌和61株健康人群口腔念珠菌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别测定两种来源的念珠菌对氟康唑(fluconazole,FCZ)、酮康唑(ketoconazole,KETO)、氟胞嘧啶(fluorocytosine,5-FC)和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共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SPSS 13.0统计分析。结果HIV感染组对上述4种药物敏感性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87μg/mL、0.05μg/mL、0.18μg/mL和0.33μg/mL,耐药率分别为1.7%、5%、3.3%和5%,1株光滑念株菌对FCZ、KETO和Amb同时耐药;健康人群组敏感性的几何均数分别为3.45μg/mL、0.06μg/mL、0.30μg/mL和0.42μg/mL,耐药率分别为9.8%、6.6%、9.8%和9.8%,1株光滑念株菌对FCZ、KETO和5-FC同时耐药,另1株光滑念珠菌对KETO、5-FC和Amb同时耐药。结论除FCZ外,两组念珠菌对KETO、5-FC和Amb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念珠菌对上述4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念珠菌中非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均高于白色念珠菌(P<0.05),且存在交叉耐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试验 念珠菌 HIV感染者 健康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抗菌药物对绵羊肺炎霉形体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聚祥 林密 +1 位作者 孙继国 乔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0,共4页
测定了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泰乐菌素、枝原净、四环素、多西环素等 8种抗菌药物对绵羊肺炎霉形体Y98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 (MIC)以及四环素、多西环素分别与红霉素、泰乐菌素和枝原净的联合药敏作用。结果表明 ,环... 测定了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泰乐菌素、枝原净、四环素、多西环素等 8种抗菌药物对绵羊肺炎霉形体Y98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 (MIC)以及四环素、多西环素分别与红霉素、泰乐菌素和枝原净的联合药敏作用。结果表明 ,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氧氟沙星、红霉素、泰乐菌素、枝原净、四环素、多西环素对MOY98的MIC分别为 0 .0 2 6、0 .0 4 2、0 .0 73、0 .583、0 .1 67、0 .0 4 2、0 .2 92、0 .2 0 8μg mL。四环素与红霉素的联合药敏指数是 1 ,为相加作用 ;其他联合药敏指数是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绵羊 肺炎 霉形 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膀胱癌体外药物敏感性预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阳 陈旭峰 曹浩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人膀胱癌体外药敏试验在膀胱癌术后选药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药物选用MMC、ADMHPT、BCG、榄香稀乳。采用MTT法分别计算5种药物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抑制率。并选择抑制率最高的药物应用于临床。结果:所选5种药物对膀胱癌均有敏... 目的:探讨人膀胱癌体外药敏试验在膀胱癌术后选药预防复发中的作用。方法:药物选用MMC、ADMHPT、BCG、榄香稀乳。采用MTT法分别计算5种药物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抑制率。并选择抑制率最高的药物应用于临床。结果:所选5种药物对膀胱癌均有敏感性。但榄香稀乳始终显示出对癌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并获得临床证实。另外,在所选药物中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人膀胱癌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为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的选药提供了一种更有针对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药物敏感性试验 培养 临床应用 术后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化疗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毒性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忠 李家贵 +1 位作者 杨业金 周火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78-380,共3页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和噻替派(TSPA)等药物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HCPT与MMC、ADM联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疗效。连续用药组预期50%抑...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和噻替派(TSPA)等药物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HCPT与MMC、ADM联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疗效。连续用药组预期50%抑制率剂量(ID50)与实测ID50的比值分别为13.59、11.26;序贯用药组先用HCPT,后用MMC、ADM、TSPA等药物,抑制率明显大于相同剂量药物单用抑制率。联合用药能增强化疗药物对BIU-87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化疗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一芬 耿志林 +5 位作者 李承军 朱月兰 朱骏 庞素珍 程久芬 张红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局部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2只雌性新西兰成年兔随机分为环磷酰胺(CTX)组、重酒石酸长春瑞滨(NVB)组和阿霉素(ADM)组各4只,分别将CTX、NVB、ADM注入兔的四肢血管周围建立化疗药物外渗模型,从每...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局部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2只雌性新西兰成年兔随机分为环磷酰胺(CTX)组、重酒石酸长春瑞滨(NVB)组和阿霉素(ADM)组各4只,分别将CTX、NVB、ADM注入兔的四肢血管周围建立化疗药物外渗模型,从每种模型中随机选择2只兔分别采用50%硫酸镁溶液和1∶5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外渗局部,并进行肉眼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1∶5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后局部肿胀消退指数显著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均P<0.01),且炎性反应明显减轻。结论1∶5000呋喃西林加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可明显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物 季德胜蛇药 呋喃西林 硫酸镁 治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类药物抗柯萨奇B组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培林 李惠 +2 位作者 董欣 李呼伦 张凤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青蒿素类药物 柯萨奇B组病毒 实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黏病毒(HT-40株)对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丽君 杨润德 +4 位作者 苏晓健 孙向华 王琳 程龙 刘晓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Ⅰ型副黏病毒 敏感性试验 鸽子 鸡新城疫病毒 药物 VIRUS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体外药敏实验评价中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波 郭智涛 +2 位作者 石灵春 张维彬 肖楚梅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2期226-226,234,247,共3页
目的 :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 ,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 ,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 ,MTT... 目的 :通过MTT法体外药敏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对中药及其提取物的敏感性 ,并与临床常用的化学合成化疗药作比较 ,评价中草药在乳腺癌化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标本制得细胞悬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药敏实验 ,MTT法检测其敏感性。结果 :乳腺癌细胞对中草药的高度敏感性低于临床常用化疗药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对两者的中度敏感性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中草药在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作为肿瘤的二线化疗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药敏实验 中医药 乳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体外药物敏感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祝岩 王辉山 +1 位作者 李新民 汪曾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利用组织浴槽的方法体外模拟在体桡动脉,摸索建立体外桥血管药物敏感模型,研究单一因素改变对血管舒缩状态的影响。方法取成年男性桡动脉,4℃Krebs-Ringer保存液中切割成3~4 mm宽、内膜完好的血管环,两端分别牵引,在10 ml麦式组织... 目的利用组织浴槽的方法体外模拟在体桡动脉,摸索建立体外桥血管药物敏感模型,研究单一因素改变对血管舒缩状态的影响。方法取成年男性桡动脉,4℃Krebs-Ringer保存液中切割成3~4 mm宽、内膜完好的血管环,两端分别牵引,在10 ml麦式组织浴槽中水浴,并连接至换能器、生理记录仪和适度的前负荷上,待血管环状态稳定后记录初长度及静息张力。分别用终浓度为0.06 mol/L的K+和20μmol/L的乙酰胆碱评估内膜组织的完整性和证实血管环舒张、收缩活性。取内膜完整且舒缩活性良好的血管环分别用不同终浓度的苯肾上腺素作用作为刺激因素,观测血管环收缩程度的变化。绘制在不同半对数克分子浓度苯肾上腺素作用下,血管环收缩静息张力变化曲线。结果所有血管环在水浴槽中均能很快达到稳定状态。对KCl和乙酰胆碱的反应敏感,提示血管环内膜完整及收缩、舒张功能良好。苯肾上腺素半对数克分子浓度与血管环静息张力呈正相关。结论利用组织浴槽建立药物敏感模型在方法上是可行的。血管环可以很好的模拟桥血管在体内的状态,可将实验所得苯肾上腺素浓度-静息张力曲线中的半对数克分子浓度作为后续实验中刺激血管收缩的标准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药物 敏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杆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研究
14
作者 陈吉泉 罗文侗 +1 位作者 修清玉 颜泽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88-489,共2页
不动杆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研究陈吉泉,罗文侗,修清玉,颜泽敏关键词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体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草药R378不动杆菌属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医院内病房尤其是ICU的爆发流行。70年代... 不动杆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研究陈吉泉,罗文侗,修清玉,颜泽敏关键词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体外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草药R378不动杆菌属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医院内病房尤其是ICU的爆发流行。70年代,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药物敏感试验 抗生素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标本检测解脲支原体及体外8种药物敏感性研究
15
作者 易敏 谢明 +2 位作者 张宏 陈贤丰 李克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 :了解性病病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 (UU )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UU的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测定UU的体外耐药性。结果 :2 2 2例UU感染阳性者 ,总的耐药率为 38 2 9%、药敏试验显示对 8种抗生素敏感性高低依次... 目的 :了解性病病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 (UU )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UU的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测定UU的体外耐药性。结果 :2 2 2例UU感染阳性者 ,总的耐药率为 38 2 9%、药敏试验显示对 8种抗生素敏感性高低依次为克拉霉素、强力霉素、司帕沙星、罗红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壮观霉素、阿齐霉素。结论 :UU耐药发生率高 ,并存在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标本 解脲支原 药物敏感 研究 抗生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渗出性皮炎治疗药物的体外筛选及敏感药物疗效观察
16
作者 姜正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7年第4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渗出性皮炎 仔猪 疗效观察 敏感药物 筛选 治疗药物 急性传染病 规模化猪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MTB分离株对不同组合抗结核药品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应若嫣 黄晓辰 +3 位作者 王洁 刘一典 沙巍 杨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83-1190,共8页
目的分析耐药MTB分离株对不同组合抗结核药品(简称“不同组合药品”)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评价不同组合药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对耐药菌株的抗结核协同作用。方法搜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目的分析耐药MTB分离株对不同组合抗结核药品(简称“不同组合药品”)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评价不同组合药品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对耐药菌株的抗结核协同作用。方法搜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入组的148例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通过对患者痰标本进行BACTEC MGIT 960和改良罗氏法培养获取167株MTB分离株,对75例患者经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的92株耐药菌株(包括36株MDR-MTB、54株XDR-MTB和2株单耐H菌株),采用MIC三维棋盘法分别以H-R、Mfx-Pa、Mfx-Pa-Rfb、Mfx-Pa-Rft等4种组合药品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计算不同药品组合的协同率。结果药品未组合前的H、R、Rfb、Rft、Pa体外药敏试验MIC值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分别为4(1,8)、24(2,64)、0.5(0.125,1)、4(4,4)、8(4,8)mg/L,均明显高于组合后的H[2(1,4)mg/L]、R[1(0.25,16)mg/L]、与Mfx-Pa组合后的Rfb[0.125(0.03125,0.125)mg/L]、与Mfx-Pa组合后的Rft[1(1,1)mg/L]、与Mfx/Mfx-Rfb/Mfx-Rft组合后的Pa[分别为0.0075(0.0075,0.875)、0.0075(0.0075,0.125)、0.0225(0.0075,0.5)mg/L](Z=-4.855,-6.908,-8.386,-8.632,-8.094,-8.335,-7.771,P值均<0.001);且H-R、Mfx-Pa、Mfx-Pa-Rfb、Mfx-Pa-Rft药品组合后的协同率分别为12.0%(11/92)、5.4%(5/92)、17.4%(16/92)、23.9%(22/92);其中H-R和Mfx-Pa组合分别与Mfx-Pa-Rfb和Mfx-Pa-Rft组合的协同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0,P=0.002;χ^2=19.420,P<0.001;χ^2=18.640,P<0.001;χ^2=28.500,P<0.001)。结论组合药品中H、R、Rfb、Rft、Pa的MIC值均低于未组合前该药品的MIC值,说明耐药菌株对组合后上述药品的敏感性增强。三药组合的协同率均优于两药组合,且Mfx-Pa-Rft较Mfx-Pa-Rfb组合表现出更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多种药物 泛耐药结核病 药物疗法 联合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研究 药物协同作用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细胞源性外泌体中miR-17-5p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珊 邢兆东 黄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5-984,共10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微小RNA-17-5p (miR-17-5p)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CT26细胞、LoVo细胞、HT29细胞、SW620细胞...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微小RNA-17-5p (miR-17-5p)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CT26细胞、LoVo细胞、HT29细胞、SW620细胞、SW480细胞和人正常结肠直肠黏膜上皮HIEC细胞中miR-17-5p表达水平。CT26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 inhibitor组和miR-17-5p inhibitor组,提取各组细胞Exo,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Exo形态表现,纳米粒子跟踪分析法检测粒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xo中标志蛋白CD9、CD63、凋亡诱导因子6互作蛋白(Alix)和肿瘤易感基因101 (TSG101)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法检测Exo中miR-17-5p表达水平。CT26细胞分为对照组、Exo组、Exo-miR-NC inhibitor组和Exo-miR-17-5p inhibitor组,分别以不同转染组CT26细胞源性Exo处理CT26细胞,Exo绿色荧光标记PKH67染料示踪法观察各组CT26细胞摄取Exo情况,MTT法检测1.25、 2.50、 5.00、 10.00、 20.00和40.00mg·L^(-1)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各组CT26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T26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CT26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 (LC3B)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T26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LC3-Ⅰ)、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LC3-Ⅱ/LC3-Ⅰ比值。结果:人结直肠癌HCT116、 CT26、 LoVo、HT29、SW620和SW480细胞中miR-17-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IEC细胞(P<0.05);分离到的颗粒物呈典型球形囊泡,粒径峰值约140 nm,且CD9、CD63、Alix和TSG101蛋白均明显表达,表明成功分离到Exo。与对照组比较,miR-17-5p inhibitor组Exo中miR-17-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Exo组、Exo-miR-NC inhibitor组和Exo-miR-17-5p inhibitor组CT26细胞周围均可见明显的PKH67染色,显示CT26细胞可摄取Exo。与对照组比较,经1.25、 2.50、 5.00、10.00、20.00和40.00 mg·L^(-1)5-Fu处理后Exo组CT26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各组CT26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LC3B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Exo组比较,经1.25、 2.50、 5.00、 10.00、 20.00和40.00mg·L^(-1)5-Fu处理后Exo-miR-17-5pinhibitor组CT26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LC3B荧光强度减弱(P<0.05),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源性Exo中miR-17-5p的表达可提高结直肠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小RNA-17-5p 化疗敏感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李晓文 孟波 +4 位作者 杜金荣 孔宪超 孙俊芬 张颖 马连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6,共2页
卵巢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初步研究李晓文,孟波,杜金荣,孔宪超,孙俊芬,张颖,马连珍(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医院)卵巢肿瘤组织类型复杂,对不同的组织类型、甚至同类肿瘤的不同个体对抗癌... 卵巢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初步研究李晓文,孟波,杜金荣,孔宪超,孙俊芬,张颖,马连珍(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医院)卵巢肿瘤组织类型复杂,对不同的组织类型、甚至同类肿瘤的不同个体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显著,致使惯用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试验 卵巢癌 药物敏感 表阿霉素 平阳霉素 药物作用 化疗药物 卵巢上皮性肿瘤 相差显微镜 哈尔滨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药物分布的计算模拟和体外实验研究:关于注药容积、脑脊液搏动和药物摄取的参数研究
20
作者 Kevin M Tangen BS +2 位作者 Roxanne L 靳天 马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5-248,共4页
在临床医师进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时,可供于确定输注参数设置的指南较少。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输注参数设置、药物化学作用以及受试者个体化解剖学和脑脊液动力学,阐明本计算机模型预测药物生物分布的能力。采用影像学技术从受试者分别... 在临床医师进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时,可供于确定输注参数设置的指南较少。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输注参数设置、药物化学作用以及受试者个体化解剖学和脑脊液动力学,阐明本计算机模型预测药物生物分布的能力。采用影像学技术从受试者分别获得解剖学数据和脑脊液流动速度的数据,以此重建受试者个体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模型,并构建受试者个体化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台式模型。通过人体磁共振成像(MRI)数据的重建和优化,构建一种用于预测受试者个体化药物扩散的计算机模型。通过实验发现,脊髓MRI测量的脑脊液速度大小与受试者个体化计算机模型的流场相符,台式模型的药物扩散情况与相应的计算模型中的示踪剂扩散情况相符。通过模拟表明,多次注药可将药物靶向输注至颈段和胸段,而连续药物输注泵和单次给药可将药物靶向输注于腰段。通过多次给药并且冲洗可以将药物靶向输注于组织。本研究提出的指导涉及了组织药物摄取能力的药物特异性动力学,可帮助医师为病人选择临床输注参数,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动力学 参数设置 药物分布 实验 药物摄取 注药 模拟 鞘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