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肝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去分化、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凯凯 胡荣斌 +2 位作者 冉江 代国滔 赵元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9,共7页
肝细胞是肝脏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牛的生产、繁殖、健康和饲料转化效率均与肝脏密切相关,对牛肝细胞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肝细胞存活时间短、特异性功能活性逐渐丧失,缺少成熟的细胞系用于牛肝细胞特异性功能研究... 肝细胞是肝脏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牛的生产、繁殖、健康和饲料转化效率均与肝脏密切相关,对牛肝细胞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肝细胞存活时间短、特异性功能活性逐渐丧失,缺少成熟的细胞系用于牛肝细胞特异性功能研究。文章系统阐述了牛肝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肝细胞的去分化机制、相关信号途径及应对肝细胞去分化的策略,分离过程肝细胞的凋亡机制,以及肝细胞的冷冻保存方法,以期建立便捷高效的肝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获得存活时间长、能稳定表达特异性活性的肝细胞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细胞 培养 分化 细胞凋亡 冷冻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沈可成 朱家桥 刘宗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78-4289,共12页
干细胞在疾病发生、细胞治疗、药物筛选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巨大价值。自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以来,相关的研究立即成为研究热点并持续至今。小鼠干细胞的研究为其它动物的相关研究开辟了道路,但在药物筛选和... 干细胞在疾病发生、细胞治疗、药物筛选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巨大价值。自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以来,相关的研究立即成为研究热点并持续至今。小鼠干细胞的研究为其它动物的相关研究开辟了道路,但在药物筛选和疾病治疗等方面有很大局限性。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具有更高的基因同源性,在生理、病理、生殖、药理、神经等多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是研究人类疾病和开发人用药物的理想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研究也是新药在进入临床实验前必须的一个环节。非人灵长类干细胞的研究在疾病的机理研究和药物开发中越发重要,同时避免了伦理问题。本文从体外培养系统的优化和诱导分化的方法两个方面对非人灵长类多能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非人灵长类干细胞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 多能干细胞 培养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与小鼠胚胎在分化抑制培养系统中的行为比较
3
作者 杨奇 安立龙 +3 位作者 窦忠英 高志敏 雷安民 杨春荣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自制培养基中 ,以原代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 ,观察比较了牛与小鼠胚胎在体外分化抑制培养体系中的生长行为。结果表明 ,牛囊胚一般培养 36~ 6 0 h后孵化脱带 ,96~ 12 0 h后贴壁 ,12 0~ 144 h为ICM传代的最佳时刻。小鼠囊胚... 在自制培养基中 ,以原代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 ,观察比较了牛与小鼠胚胎在体外分化抑制培养体系中的生长行为。结果表明 ,牛囊胚一般培养 36~ 6 0 h后孵化脱带 ,96~ 12 0 h后贴壁 ,12 0~ 144 h为ICM传代的最佳时刻。小鼠囊胚一般培养 12~ 2 4h孵化脱带 ,2 4~ 48h贴壁 ,72~ 96 h为传代的最佳时刻。牛胚胎贴附于饲养层上生长 ,极易从饲养层上剥离 ;小鼠胚胎镶嵌在饲养层中 ,滋养层细胞与饲养层细胞间连接紧密。牛ICM色深发黑 ,集落隆起程度较低 ;小鼠 ICM呈暗黄色 ,有呈柱状增殖的趋势。牛滋养层呈网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胚胎 体外分化抑制培养系统 生长行为 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的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增殖和分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郑志竑 林玲 +2 位作者 胡建石 陈贻锴 林建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和培养大鼠脑的神经干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进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大鼠神经干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并可在体外大量增殖和较长...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和培养大鼠脑的神经干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进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大鼠神经干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并可在体外大量增殖和较长期培养,可经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是进行诱导分化的良好细胞模型。本文讨论了神经干细胞传代培养中应予以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神经干细胞 培养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沙慧芳 冯久贤 +2 位作者 顾伟勇 谭强 董强刚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234,F003,共4页
目的建立一株能在体外长期培养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方法利用差异贴壁法从人肋骨中分离纯化HBMSC,在体外通过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用VitC、β-磷酸甘油、地塞米松诱导下可分化成骨细胞,裸鼠... 目的建立一株能在体外长期培养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方法利用差异贴壁法从人肋骨中分离纯化HBMSC,在体外通过地塞米松、胰岛素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用VitC、β-磷酸甘油、地塞米松诱导下可分化成骨细胞,裸鼠体内分化为软骨样细胞及成骨样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31、CD34、CD45、CD9、CD90、CD105和CD106.以2.5×107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进行致瘤实验,用DY-NALREU-SSO反向杂交法检测HLA.结果细胞已连续培养超过30代仍能稳定生长,细胞表面特性为CD105、CD106阳性,而CD31、CD34、CD45、CD9、CD90为阴性.在体外能诱导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无致瘤性,在裸鼠体内能形成软骨细胞及骨样组织.结论培养了一株能在体外长期培养及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Dl0 裸鼠 诱导分化 CD45 细胞表面 长期培养 连续培养 贴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肝向分化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向俊西 郑幸龙 +5 位作者 祝旭龙 杨丽斐 高睿 李建辉 刘学民 吕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0-1096,共7页
目的优化一套简便、可靠、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肝向分化的方案。方法采用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优化的1.5 h差速贴壁结合12 h首次全量换液方法,及体外改良培养方案实现细胞高效... 目的优化一套简便、可靠、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肝向分化的方案。方法采用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优化的1.5 h差速贴壁结合12 h首次全量换液方法,及体外改良培养方案实现细胞高效纯化扩增。流式细胞术表面标志物检测结合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细胞群。采用添加b FGF、HGF、EGF等多种生长因子的三步诱导法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分化,并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基因水平评估。结果分离纯化的细胞群阳性表达CD29、CD44、CD90,阴性表达CD34、CD45,经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液作用后,油红O、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均呈阳性。经三步法肝向诱导处理后,细胞群呈肝样细胞形态改变,表达肝脏特异性标志物ALB、AFP,肝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逐渐上升。结论优化后的方案能够简便、可靠、稳定地获得高纯度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能在特定微环境作用下实现肝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 肝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为西 陈松林 +3 位作者 姚晓黎 周琛 卢锡林 Xingming Shi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体外培养、纯化、扩增方法,并进行体外定向诱导条件下的多向分化潜能鉴定。【方法】取3~18月雄性C57BL/6J小鼠(共48只)骨髓细胞,贴壁培养后,用免疫磁珠法纯化,观察纯化后的细胞形态,对3、10、20代...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体外培养、纯化、扩增方法,并进行体外定向诱导条件下的多向分化潜能鉴定。【方法】取3~18月雄性C57BL/6J小鼠(共48只)骨髓细胞,贴壁培养后,用免疫磁珠法纯化,观察纯化后的细胞形态,对3、10、20代的MSC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绘制;并检测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小鼠MSC在体外可以诱导成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肉细胞。MSC连续传代培养达30代以上,细胞的形态、抗原表达无改变,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结论】该方法获得的MSC具有高度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生物学特性稳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骨髓间质干细胞 培养 多向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梁丽华 李龙 +4 位作者 赵建辉 孙道才 刘乃彬 宋应亮 焦铁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培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其诱导成骨分化潜能。方法:无菌条件下取6周龄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1%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比色法... 目的:观察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培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鉴定其诱导成骨分化潜能。方法:无菌条件下取6周龄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1%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取第3代细胞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培养,分别用碱性磷酸酶(ALP)、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鉴定成骨诱导效果。结果:从SD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的ASCs呈长梭形或多角形,呈集落生长;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示:CD29、CD90高表达,CD34、CD45低表达;成骨诱导后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Cs,具有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s 培养 成骨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暌 王红云 +2 位作者 王忠诚 李艺影 张亚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为建立啮齿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多潜能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鉴定的方法 ,将孕 1 8d胚胎大鼠海马及脑室下区组织分离 ,体外经EGF和bFGF刺激下扩增 ,然后撤除GFs培养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 为建立啮齿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多潜能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分化鉴定的方法 ,将孕 1 8d胚胎大鼠海马及脑室下区组织分离 ,体外经EGF和bFGF刺激下扩增 ,然后撤除GFs培养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 :培养的部分细胞在特定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可分裂、复制 ,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 ,并在撤除生长因子后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结果表明 ,啮齿类动物海马及室下区存在着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其在神经发生或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生长因子 分化 胚胎 培养 分化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向脂肪细胞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岑航辉 韩春茂 +1 位作者 赖平平 吕庆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 :确定人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培养扩增、培养 ,向脂肪细胞表型转化的方法 ,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变化。方法 :用 Percoll分离液 (1.0 73g/ ml)分离成人 MSCs,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记物CD14 ,CD34,CD4 5 ,CD4 4,VL... 目的 :确定人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培养扩增、培养 ,向脂肪细胞表型转化的方法 ,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变化。方法 :用 Percoll分离液 (1.0 73g/ ml)分离成人 MSCs,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标记物CD14 ,CD34,CD4 5 ,CD4 4,VLA- 1,HLA- DR和细胞周期 ,用 1-甲基 - 3-异丁基 -黄嘌呤、吲哚美辛、牛胰岛素、地塞米松实现向脂肪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油红 O染色 ,光镜下观察橙红色脂滴沉着的细胞比例。结果 :分离培养获得贴壁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 CD14 ,CD34,CD4 5 ,HL A- DR阴性 ,CD4 4阳性 ,VLA- 1表达微弱。G0 / G1期细胞约为86 %。诱导 72 h后出现脂滴 ,第 3周油红 O染色示 85 %以上细胞转变为脂肪细胞。结论 :从人骨髓分离、体外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可定向促进向脂肪细胞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培养 脂肪细胞 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宏涛 牛希华 刘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剔除动静脉的新鲜人脐带组织切成小块培养,得到贴壁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第1、5及10代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记...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剔除动静脉的新鲜人脐带组织切成小块培养,得到贴壁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第1、5及10代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记(CD13、CD44、CD14、CD34与HLA—DR);化学染色(油红O、茜素红染色)及RT—PCR检测其体外诱导成脂和成骨分化的能力;RT—PCR检测胚胎干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OCT-4。结果:体外培养4~6d后,有细胞从组织块中游出;细胞传代培养达10代后无明显的形态和增殖能力改变。培养细胞表达CD13与CD44,但CD14、CD34及HLA—DR呈阴性表达。体外诱导实验证实,该细胞具有成脂和成骨分化的能力。RT—PCR屁示其表达OCT-4基因。结论:人脐带MSCs能在体外培养、扩增并且具有和骨髓MSCs类似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化共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成骨分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洋 于滨滨 +2 位作者 王为 马小军 贺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3-999,共7页
为了模拟体内成骨微环境,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调控干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共培养新方法,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包埋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胶囊中的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共... 为了模拟体内成骨微环境,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调控干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共培养新方法,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包埋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胶囊中的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共培养过程中,通过碱性磷酸酶(ALP)定量、定性分析以及钙化结节(von Kossa)染色等手段来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结果表明在体外微囊化共培养过程中,被诱导细胞的胞内ALP酶活性逐渐高于对照组的干细胞,接近于成骨细胞;ALP以及von Kossa定性染色证实被诱导细胞具有较高的ALP活性以及具有分泌钙基质的能力。微囊化成骨细胞和外部干细胞的共培养体系较好地模拟了体内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成骨微环境,促进了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体外定向分化;微胶囊膜将成骨细胞和干细胞进行了隔离,避免了两者的直接接触和可能的细胞交叉污染混合,同时利于分离目的细胞,这种微囊化共培养体系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了一种安全调控干细胞体外成骨定向分化的工程化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定向分化 培养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分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俊 王长谦 +4 位作者 范华骅 聂晓绚 何奔 王彬尧 黄定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和鉴定内皮祖细胞(EPCs),并观察其在体外增殖分化过程中各种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和扩增,于培养第7天选择免疫荧光(DiI-acLDL/FITC-UEA-Ⅰ)鉴定... 目的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和鉴定内皮祖细胞(EPCs),并观察其在体外增殖分化过程中各种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和扩增,于培养第7天选择免疫荧光(DiI-acLDL/FITC-UEA-Ⅰ)鉴定EPCs,并且用流式细胞仪和RT-PCR方法观察上述细胞在第0、4、10和21天的CD34、CD31、KDR和eNOS的表达变化。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梭形贴壁和铺路石样等形态;第7天免疫荧光染色表明,约70%的细胞呈双荧光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CD31和KDR表达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逐渐升高,至第21天分别达到(72.1±11.2)%和(81.0±12.5)%,而CD34在第10天达到高峰(38.0±13.4)%后,第21天下降为(28.3%±12.2)%;RT-PCR结果表明,第4、10和21天eNOS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本试验成功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出EPCs,在其体外扩增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过程中,CD31、KDR和eNOS等内皮细胞标志表达逐渐增强,而CD34的表达在内皮祖细胞的成熟分化过程中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内皮细胞 血管新生 周血 培养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精原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庭锋 王霄燕 +8 位作者 李东 施青青 张蕾 邱峰龙 刘志永 庄勋 卞桂华 宋成义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04-1112,共9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精原干细胞(Porcin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pSSCs)体外分离和诱导分化,并探索pSSCs定向分化及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pSSCs和支持细胞(Sertoli),采用生化和免疫学方法鉴定其干细胞特性...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精原干细胞(Porcin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pSSCs)体外分离和诱导分化,并探索pSSCs定向分化及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pSSCs和支持细胞(Sertoli),采用生化和免疫学方法鉴定其干细胞特性;传至3代后通过添加不同诱导剂,诱导SSCs向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并通过生化染色、q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诱导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pSSCs在饲养层上生长良好,碱性磷酸酶(AKP)及SOX2、integrinα6、SSEA1、Dazl抗体鉴定均呈阳性,表明SSCs处在未分化状态。诱导8d后,甲苯胺蓝染色及NSE抗体鉴定成阳性,成功诱导SSCs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16d后,ALP、Von Kossa染色及Collagon l抗体鉴定均呈阳性,诱导SSCs为成骨细胞;诱导22d后,油红O染色可见脂滴被染成红色,诱导SSCs成为脂肪细胞。在SSCs诱导过程中,qRT-PCR结果显示,Nestin和β-tubulin在6d左右表达量最高,Cbfα1和Osterix在12d左右表达量最高,PPARγ和C/EBPα在18d左右表达量最高。本研究成功分离获得pSSCs,并且pSSCs可分别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和脂肪细胞,表达细胞特有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培养 诱导分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曾秋棠 曹林生 祝武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 :采用布法罗大鼠肝细胞条件培养基代替重组LIF ,建立在不加任何化学诱导剂的情况下诱导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 :在诱导分化实验前 ,应用BRL条件培养基来维持ES细胞生长和抑制其分化 ,并采取... 目的 :采用布法罗大鼠肝细胞条件培养基代替重组LIF ,建立在不加任何化学诱导剂的情况下诱导体外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 (ES细胞 )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 :在诱导分化实验前 ,应用BRL条件培养基来维持ES细胞生长和抑制其分化 ,并采取将悬滴培养法和聚集培养法结合起来 ,分三步诱导ES细胞分化的方法。结果 :分化细胞中可见节律性收缩的细胞 ,经超微结构分析和免疫细胞学鉴定为心肌细胞。结论 :本法无需添加化学诱导剂 ,为一种简便、经济的诱导体外培养小鼠ES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小鼠 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细胞分化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腺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和分化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忠祥 秦茂林 +2 位作者 刘建军 陈兴书 周德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胰腺干细胞 ,进行鉴定并初步观察其分化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能力。方法 用酶消化法从人胎儿胰腺分离胰腺干细胞 ,培养并传代 ,应用胰腺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K 19、胰岛 β细胞特异性成分胰岛素和α细胞特异性成分胰...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人胰腺干细胞 ,进行鉴定并初步观察其分化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能力。方法 用酶消化法从人胎儿胰腺分离胰腺干细胞 ,培养并传代 ,应用胰腺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K 19、胰岛 β细胞特异性成分胰岛素和α细胞特异性成分胰高血糖素的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种类和分化特性。结果 分离培养的人胎儿胰腺干细胞呈梭形 ,最初 1周生长较慢 ,以后增殖较快 ,约培养 3周后即可传代培养。传代细胞约生长 2周即可再次传代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呈CK 19免疫阳性反应。经诱导分化后 ,细胞形成类胰岛样组织 ,此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部分细胞呈胰岛素免疫阳性反应 ,少数细胞呈胰高糖素免疫阳性反应。结论 人胰腺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快速增殖 ,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能分化形成胰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干细胞 培养 细胞分化 细胞培养 胰岛细胞 酶消化法 糖尿病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骨分化鉴定及与煅烧骨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成林 毕郑钢 +3 位作者 王玉学 祁权 付春江 陶天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牛煅烧骨体外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体外培养1周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于1、2、4周时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ALP和I型胶原mRNA表达,并对培养2周的...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牛煅烧骨体外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体外培养1周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于1、2、4周时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ALP和I型胶原mRNA表达,并对培养2周的细胞行VonKossa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另制备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继续培养1、7、14d后取出,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仪检测。结果体外诱导培养2、4周后,兔骨髓基质细胞成功表达ALT和I型胶原,Von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细胞在煅烧骨表面大量贴附成活,14d后细胞铺满支架表面,合成并分泌胶原纤维及钙盐。结论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可成功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特性表达佳;与牛煅烧骨体外复合培养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细胞 煅烧骨 生物相容性 骨髓基质细胞 复合培养 牛煅烧骨 成骨 分化鉴定 PCR技术检测 实验研 细胞诱导分化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对体外培养的人体膀胱癌细胞的抑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健 蒋学祥 +2 位作者 邹英华 吕永兴 彭勃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培养 癌细胞 抑制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共培养人牙髓干细胞对人牙囊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勇 陶昱 +2 位作者 邓锋 王睿 陈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267-227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和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共培养体系,研究HDPSCs对HDFSCs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消化联合法、免疫组化方... 目的通过体外建立人牙囊干细胞(human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HDFSCs)和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共培养体系,研究HDPSCs对HDFSCs增殖、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消化联合法、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术以及多向诱导方法对HDFSCs和HDPSCs进行分离、培养、鉴定;2采用0.4μm孔径的Transwell小室构建HDFSCs和HDPSCs体外共培养体系;3CCK-8测定HDFSCs增殖活性的变化;4与HDPSCs体外共培养1周,qRTPCR检测HDFSCs几个标志性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人类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以及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的表达情况。结果 1成功分离、培养、鉴定HDFSCs和HDPSCs;2从第4天开始,共培养组HDFSCs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ALP、Runx2、OPN、BSP、Col-1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与HDPSCs共培养能增强HDFSCs增殖活力及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囊干细胞 人牙髓干细胞 培养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通饮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晓锋 王婧婧 陆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9-1102,共4页
探讨壮通饮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作用的影响。利用无血清DMEM/F12(含20 ng/mL bFGF和EGF及2%B27)体外培养技术从新生Wistar大鼠大脑海马区中培养NSCS,在NSCS分化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20... 探讨壮通饮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作用的影响。利用无血清DMEM/F12(含20 ng/mL bFGF和EGF及2%B27)体外培养技术从新生Wistar大鼠大脑海马区中培养NSCS,在NSCS分化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20、40和80 mg/L)壮通饮进行干预,以免疫荧光及细胞化学方法对NSCS及其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从大脑海马区分离培养的NSCS能够表达巢蛋白(Nestin),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在同一接种密度条件下,不同剂量壮通饮干预组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数分别为:20 mg/L组:21.5±2.9;40 mg/L组:18.6±2.4;80 mg/L组:16.7±2.2,与对照组(24.8±3.1)比较明显减少(P<0.05)。而壮通饮干预组表达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的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通过本实验证实壮通饮能诱导大脑海马区NSCS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通饮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