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制粒对肉牛反刍、消化、瘤胃发酵及体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江 王毅 +4 位作者 赵芳芳 刘秀 权金鹏 牛晓亮 韩向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3-170,共8页
本研究测定分析了秸秆制粒饲喂肉牛对其采食、反刍、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和增重的影响,以丰富秸秆饲料化利用方式。试验选取30头18月龄左右、活重接近的西杂肉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粉碎玉米秸秆(对照组)、玉米秸秆颗... 本研究测定分析了秸秆制粒饲喂肉牛对其采食、反刍、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和增重的影响,以丰富秸秆饲料化利用方式。试验选取30头18月龄左右、活重接近的西杂肉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粉碎玉米秸秆(对照组)、玉米秸秆颗粒饲料(试验Ⅰ组)及玉米秸秆精粗饲料颗粒(试验Ⅱ组)。结果表明,1)秸秆制粒饲喂肉牛,其采食、反刍、咀嚼时间均有所缩短,且每食团咀嚼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4),而试验Ⅱ组采食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2)除试验Ⅰ组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3组肉牛其他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3)秸秆粉碎制料后饲喂肉牛影响瘤胃发酵,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Ⅰ组瘤胃pH值及丁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瘤胃液丁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乙酸/丙酸及NH_3-N含量显著升高(P<0.05)。4)秸秆粉碎制粒饲喂肉牛能显著增加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高出0.36和0.38kg,饲料转化率(料重比)分别提高27.86%和2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颗粒 肉牛 反刍 表观消化率 瘤胃发酵 体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等4种酸化剂对断奶仔猪体增重和日粮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文涛 雒秋江 +2 位作者 王富连 杨开伦 邓先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4期13-16,共4页
研究比较了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 4种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 2 %的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 ,仔猪 (5~ 9周龄 )采食量分别提高 4 .9%、5 .6 %、4 .2 % (P&... 研究比较了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 4种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 2 %的柠檬酸、乳酸、磷酸和双乙酸钠 ,仔猪 (5~ 9周龄 )采食量分别提高 4 .9%、5 .6 %、4 .2 % (P<0 .0 5 )和 - 1.3% (P>0 .0 5 ) ;体增重分别提高 11.5 %、10 .5 %、10 .3% (P<0 .0 5 )和 - 2 .9% (P>0 .0 5 )。柠檬酸、乳酸、磷酸对仔猪腹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全期 4种酸化剂中 ,柠檬酸对仔猪采食和预防腹泻的效果最好 ,而双乙酸钠对仔猪采食量和体增重无促进作用。饲喂添加 1%、2 %、3%和 4 %柠檬酸的日粮 ,仔猪 (5~ 9周龄 )采食量分别提高 5 .5 %、5 .9%、6 .8%和 7.0 % (P<0 .0 5 ) ,体增重分别提高 7.2 %、11.8%、11.1%和 10 .2 % (P<0 .0 5 ) ,日粮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 3.8% (P>0 .0 5 )、6 .0 8%、5 .0 %和 4 .9% (P<0 .0 5 ) ,日粮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 0 .71% (P>0 .0 5 )、4 .6 9%、4 .5 8%和 4 .31% (P<0 .0 5 )。断奶仔猪日粮中的柠檬酸添加量以 2 %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酸化剂 断奶仔猪 体增重 日粮消化率 双乙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断奶应激对马驹血清指标和体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肖海霞 托乎提.阿及德 +2 位作者 石国庆 张莉 李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10-2019,共10页
旨在研究不同月龄断奶应激对马驹血清指标和体增重的影响,以确定马驹断奶的最佳时间。选用15匹英纯血马驹和它们的母马,根据马驹的月龄分成3组,每组5匹;采用突然断奶法将马驹与母马分离,测定马驹断奶前、断奶当天和断奶后10个血清指标... 旨在研究不同月龄断奶应激对马驹血清指标和体增重的影响,以确定马驹断奶的最佳时间。选用15匹英纯血马驹和它们的母马,根据马驹的月龄分成3组,每组5匹;采用突然断奶法将马驹与母马分离,测定马驹断奶前、断奶当天和断奶后10个血清指标并称重,应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断奶当天所有马驹葡萄糖(GLU)都显著高于断奶前后(P<0.05),断奶当天8月龄断奶马驹的葡萄糖(GLU)含量最高,6月龄断奶马驹最低(P<0.05);从断奶当天到断奶后的日增重值变化可知6月龄断奶马驹日增重值最高(0.78±0.05kg),8月龄马驹日增重值最低(0.13±0.52kg)。综上表明,采用突然断奶法,相比7、8月龄断奶,6月龄断奶马驹应激程度较小,体重增加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应激 断奶月龄 马驹 血清指标 体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粕对4~6周龄浙东白鹅体增重、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惠影 姜涛 +4 位作者 刘毅 章世元 龚绍明 王翠 何大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99-1704,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菜籽粕对4~6周龄浙东白鹅体增重、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此阶段肉鹅日粮中菜籽粕的合理添加水平。试验选用4周龄健康的浙东白鹅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本研究旨在探讨菜籽粕对4~6周龄浙东白鹅体增重、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此阶段肉鹅日粮中菜籽粕的合理添加水平。试验选用4周龄健康的浙东白鹅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以3%、6%和90.4的菜籽粕代替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d,正试期14d。结果表明:03%、6%和9%组鹅体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O.05)。②3%组总能(GE)、粗蛋白质(CP)和总磷(TP)的利用率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EE)利用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O.01),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肉鹅对粗纤维(CF)和钙(Ca)的利用率降低,且6%和9%组较对照组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③3%组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Iu)、色氨酸(Se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6%组除缬氨酸(Val)、赖氨酸(Lys)外,其余氨基酸利用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9%组色氨酸(Ser)、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④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血糖(GLU)、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9%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4~6周龄浙东白鹅日粮中用3%~6%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白鹅 菜籽粕 体增重 养分利用率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补喂物对新生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体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芳 屯尼萨.麦提赛依迪 +3 位作者 杨菊清 吴婷婷 刘振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4,共5页
【目的】根据有关初乳中IgG在肠道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给新生羔羊分别补喂不同的制备物,探究改善或提高新生羔羊免疫力的技术方法。【方法】选取新生羔羊40只,根据初生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口服方式在新生羔羊出生... 【目的】根据有关初乳中IgG在肠道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给新生羔羊分别补喂不同的制备物,探究改善或提高新生羔羊免疫力的技术方法。【方法】选取新生羔羊40只,根据初生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口服方式在新生羔羊出生后12 h补喂4种补喂物,分别在补喂前和补喂后3 h采血,测定血浆中IgG、IgA含量,并空腹称取7 d体重。【结果】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新生羔羊血浆中IgG含量在补喂后分别增加了19.68%(P>0.05)、38.71%(P>0.05)、43.89%(P>0.05),IgA含量分别增加了25.28%(P>0.05)、6.13%(P>0.05)、22.71%(P>0.05)。而在对照组、试验Ⅱ组中,血浆中IgG含量分别降低了3.01%(P<0.05)、36.90%(P<0.05),IgA含量分别降低了29.06%(P<0.01)、22.28%(P<0.01)。各试验组在7 d体增重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羔羊出生12 h后分别补喂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血浆蛋白粉和磷酸盐缓冲液、血浆蛋白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组合物有增加羔羊血浆中IgG、IgA含量的趋势,而补喂含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磷酸盐缓冲液显著降低了羔羊血浆中的IgG、IgA含量;4种补喂物对新生羔7日龄内的增重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羔羊 免疫球蛋白 血浆蛋白粉 体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鸭生长期体增重和体成分变化研究
6
作者 陈雪君 王莉莉 刘建新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绍鸭生长期各阶段 (0~ 4 ,5~ 8,9~ 16 ,17~ 2 0周龄 )体增重速度和体成分的变化。日增重随周龄增长而减慢 ,以 0~ 4周最快 ,平均 12 1g/d ,显著高于以后各期。体成分组成中粗蛋白占干重比例初生时最高 ,... 用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绍鸭生长期各阶段 (0~ 4 ,5~ 8,9~ 16 ,17~ 2 0周龄 )体增重速度和体成分的变化。日增重随周龄增长而减慢 ,以 0~ 4周最快 ,平均 12 1g/d ,显著高于以后各期。体成分组成中粗蛋白占干重比例初生时最高 ,以后随周龄增长而下降。粗脂肪比例在初生到 16周时呈上升趋势 ,17周以后变化不大。粗灰分前 4周随周龄而增长 ,以后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鸭 生长期 体增重 成分 生长发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喂不同水平的精料补充料对6月龄伊犁马马驹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聂彪彪 臧长江 +4 位作者 唐伟 邓海峰 李晓斌 徐向君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8-1467,共10页
本试验以6月龄伊犁马驹为试验动物,饲喂不同水平的精料补充料,通过全收粪、收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探究饲喂不同水平的精料补充料对6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为6月龄伊犁马驹的科学饲喂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平... 本试验以6月龄伊犁马驹为试验动物,饲喂不同水平的精料补充料,通过全收粪、收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探究饲喂不同水平的精料补充料对6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为6月龄伊犁马驹的科学饲喂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145.28±1.69)kg的6月龄断奶伊犁公马驹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试验Ⅰ、Ⅱ、Ⅲ及Ⅳ组,各组每匹马每天饲喂4kg苜蓿干草,在此基础上分别饲喂精料补充料0.4、0.6、0.8、1.0kg。进行20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6d,正试期4d。结果表明,随精料补充料饲喂水平的增加6月龄伊犁马马驹对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的消化量,以及消化能、代谢能、氮沉积率、钙沉积率均增加,对6月龄伊犁马马驹血浆中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及血液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6月龄伊犁马马驹血液中球蛋白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此外试验期内平均日增重随精料补充料饲喂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因此,增加6月龄伊犁马马驹精料补充料的饲喂水平可提高营养物质摄入量、消化率及沉积率,还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氮沉积并提高马驹的平均日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马驹 精料补充料 消化代谢 血液生化指标 体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犊牛体增重、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文植 万里 +2 位作者 冯宇哲 崔占鸿 张晓卫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2期43-49,共7页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犊牛体增重、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月龄牦牛犊牛28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头(公母各7头),试验组牦牛犊牛归牧后补饲精料0.4kg/d·头,预饲期7d,试验期90d。结果表明...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犊牛体增重、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4月龄牦牛犊牛28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4头(公母各7头),试验组牦牛犊牛归牧后补饲精料0.4kg/d·头,预饲期7d,试验期90d。结果表明,补饲组牦牛犊牛平均日增重达184.44g/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补饲精料后牦牛犊牛血清中总蛋白(TP)得到提高,补饲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高于对照组,瘤胃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冷季补饲精料可显著提高放牧牦牛犊牛的体增重、对营养的摄入、代谢和吸收以及促进瘤胃的发酵,缓解牦牛犊牛冷季掉膘或减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牦牛犊牛 补饲精料 体增重 瘤胃发酵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体质量增重速率对GDM孕妇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蒋天梅 刘桂玉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体质量增重速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妇458例,根据妊娠中晚期体质量增重速率分为过慢组69例、正常组225例、过快组164例。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检测空腹血糖...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体质量增重速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妇458例,根据妊娠中晚期体质量增重速率分为过慢组69例、正常组225例、过快组164例。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等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胰岛素抵抗指标,追踪异常妊娠结局[包括异常分娩结局(如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和异常新生儿结局(如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结果三组年龄、产次、孕次、分娩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妊娠前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快组FPG、FINS、HOMA-IR、HbA1c、TC、TG、LDL-C、Apo-B均显著高于过慢组和正常组(P均<0.05),HDL-C显著低于过慢组和正常组(P均<0.05);而过慢组与正常组除HOMA-IR外,其余糖脂代谢指标和FIN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巨大儿外,三组异常分娩结局和异常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中晚期体质量增重速率过快与GDM孕妇糖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并且易导致巨大儿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中晚期 质量速率 糖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发酵饲料对肉用仔鸡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志有 谢保胜 +1 位作者 樊银业 蔡贡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8年第6期6-7,共2页
按体重对等原则,将200只4周龄的京黄肉仔鸡分成4组进行饲养试验,各组处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Ⅰ、Ⅱ、Ⅲ组中分别添加占日粮总重10%,20%,100%的EM发酵料。结果表明,8周末的增重Ⅰ、Ⅱ组极显著地高于Ⅲ... 按体重对等原则,将200只4周龄的京黄肉仔鸡分成4组进行饲养试验,各组处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Ⅰ、Ⅱ、Ⅲ组中分别添加占日粮总重10%,20%,100%的EM发酵料。结果表明,8周末的增重Ⅰ、Ⅱ组极显著地高于Ⅲ组和对照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且Ⅰ、Ⅱ组的料肉比明显低于Ⅲ组和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 肉仔鸡 体增重 料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硒对岭南黄肉鸡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硒存留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尹兆正 钱利纯 李肖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9-502,共4页
采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屠宰测定等方法,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蛋氨酸硒对岭南黄肉鸡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硒存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15、0.2、0.25mg/kg Se水平的蛋氨酸硒比对照组(添加0.15 mg/kg... 采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屠宰测定等方法,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蛋氨酸硒对岭南黄肉鸡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硒存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15、0.2、0.25mg/kg Se水平的蛋氨酸硒比对照组(添加0.15 mg/kg Se水平的亚硒酸钠)体增重分别增加了9.52%(P<0.05)、11.78%(P<0.05)、8.85%(P<0.05)和8.22%(P<0.05);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7.25%(P<0.05)、9.78%(P<0.05)、8.70%(P<0.05)和7.97%(P<0.05);硒存留率分别提高26.47%(P<0.05)、22.95%(P<0.05)、16.95%(P<0.05)和16.77%(P<0.05);蛋氨酸硒对肉鸡的胴体特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增重 蛋氨酸硒 饲料转化率 硒存留率 岭南黄内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不同无机磷源在肉雏鸡体内生物学效价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兆正 洪建伟 +1 位作者 李肖梁 祝春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5-568,共4页
采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骨灰分含量测定及血清磷浓度测定等方法 ,研究比较了日粮 4种不同无机磷源 MCP、DCP、TCP、SP(每种分别施以 0 .0 6 % ,0 .12 % ,0 .18% ,0 .2 4 %的磷添加水平 )在肉雏鸡体内的生物学效价 .结果表明 ,MCP、DCP... 采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骨灰分含量测定及血清磷浓度测定等方法 ,研究比较了日粮 4种不同无机磷源 MCP、DCP、TCP、SP(每种分别施以 0 .0 6 % ,0 .12 % ,0 .18% ,0 .2 4 %的磷添加水平 )在肉雏鸡体内的生物学效价 .结果表明 ,MCP、DCP、TCP、SP在肉雏鸡体内的生物学效价以体增重为指标时分别为 10 0、97、98和 89;以磷存留率为指标时分别为 10 0、94、95和 79;以骨灰分含量 (胫骨灰分和趾骨灰分含量的平均值 )为指标时分别为 10 0、91、93和 79;以血清磷浓度为指标时分别为 10 0、92、93和 77.研究还表明 ,以上述 4项指标平均值作为综合依据的 4种不同无机磷源生物学效价分别为 10 0、94、95和 81,说明以 MCP作为肉雏鸡日粮无机磷源的利用效果最佳 ,DCP、TCP也是肉雏鸡日粮较好的磷源 ,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 生物学效 比较研究 无机磷源 肉雏鸡 体增重 磷残留率 骨灰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对白鲢脑下垂体促性腺活性的研究
13
作者 汤惠明 《水产科技情报》 1985年第5期28-28,共1页
近年来,苏联科学家对白鲢脑下垂体的重量及其促性腺活性的变化规律作了研究。试验证明,白鲢垂体的重量同体重的增加成正比。体重每增长1公斤,垂体增重4.13~4.15毫克。一般说,年龄越高、体重越大,则垂体越重,其促性腺活性亦越... 近年来,苏联科学家对白鲢脑下垂体的重量及其促性腺活性的变化规律作了研究。试验证明,白鲢垂体的重量同体重的增加成正比。体重每增长1公斤,垂体增重4.13~4.15毫克。一般说,年龄越高、体重越大,则垂体越重,其促性腺活性亦越强。二、三、四龄鱼的垂体,鲜重分别为4~5,11~12和28.31毫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 活性 年龄 白鲢 研究 体增重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教材 重视总结——浅谈过氧化钠的复习
14
作者 李汉杰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06年第10期74-75,共2页
在总结复习过程中既要立足于教材,把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又要善于总结,灵活掌握、巧妙运用知识间的关系,使知识升华,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过氧化钠 混合 教材 总结 体增重 反应 离子化合物 质量变化 解决问题 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五味子与寡糖配伍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1
15
作者 李群道 单安山 +2 位作者 马得莹 杜娟 燕昌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研究了中草药女贞子、五味子以及女贞子、五味子与葡萄糖甘露寡糖(MOS)配伍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80只肉鸡公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mg/kg黄霉素,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女... 研究了中草药女贞子、五味子以及女贞子、五味子与葡萄糖甘露寡糖(MOS)配伍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80只肉鸡公雏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mg/kg黄霉素,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女贞子、五味子、女贞子+MOS、五味子+MOS。试验从1日龄开始,试验期56d。结果表明:五味子+MOS在肉鸡生长中、后期能显著提高肉鸡的体增重;女贞子能提高肉鸡的ND抗体效价;各试验组均显著提高了鸡脾淋巴细胞在ConA诱导下的增殖反应。说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肉鸡的体增重、增强肉鸡的免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女贞子 五味子 配伍 基础饲粮 中草药添加剂 脾淋巴细胞 甘露寡糖 效价 殖反应 ConA 免疫性能 体增重 葡萄糖 黄霉素 抗生素 试验期 试验组 公雏 饲喂 日龄 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冷向军 王文龙 李小勤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1,共2页
以8.75%脱皮豆粕、8.67%发酵豆粕等蛋白替代饲料中鱼粉用量的20%(对照组鱼粉33%,替代组鱼粉26.4%);另在脱皮豆粕组基础上,以25.03%发酵豆粕全部取代脱皮豆粕和普通豆粕的使用(全发酵豆粕组),饲养体重为0.10 g凡纳滨对虾1个月。结果表明... 以8.75%脱皮豆粕、8.67%发酵豆粕等蛋白替代饲料中鱼粉用量的20%(对照组鱼粉33%,替代组鱼粉26.4%);另在脱皮豆粕组基础上,以25.03%发酵豆粕全部取代脱皮豆粕和普通豆粕的使用(全发酵豆粕组),饲养体重为0.10 g凡纳滨对虾1个月。结果表明:对照组幼虾的增重率最大,其次为全发酵豆粕组,二者均显著高于脱皮豆粕组(P<0.05),发酵豆粕组的虾体增重率介于对照组和脱皮豆粕组之间。在饲料系数方面,以全发酵豆粕组最低,其他依次为对照组、发酵豆粕组、脱皮豆粕组。对虾体肌肉成分的分析显示,各组幼虾肌肉在水分、蛋白质含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发酵豆粕为优于脱皮豆粕的鱼粉替代品,可取代饲料中鱼粉用量的20%而不会对虾体增重率、虾体肌肉组成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发酵豆粕 脱皮豆粕 鱼粉 体增重 饲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采食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及胰腺内分泌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苇 侯水生 +2 位作者 赵玲 喻俊英 张子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9-463,共5页
将55头21日龄断奶的雄性仔猪随机分为5组,各组仔猪饲喂赖氨酸含量为0.60%、0.80%、1.00%、1.20%和1.40%的试验日粮21 d.42日龄结束饲养试验时进行葡萄糖灌注试验,观察赖氨酸采食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胰腺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55头21日龄断奶的雄性仔猪随机分为5组,各组仔猪饲喂赖氨酸含量为0.60%、0.80%、1.00%、1.20%和1.40%的试验日粮21 d.42日龄结束饲养试验时进行葡萄糖灌注试验,观察赖氨酸采食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胰腺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体增重与赖氨酸采食量为强正相关,根椐体增重指标,21~42日龄阶段,仔猪的赖氨酸采食量不应低于3.16 g/d,日粮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40%.赖氨酸严重缺乏(采食量小于1.45 g/d)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对高血糖应激的反应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断奶仔猪 生长发育 采食量 内分泌机能 胰腺 日粮赖氨酸含量 雄性仔猪 试验日粮 饲养试验 反应能力 体增重 日龄 葡萄糖 正相关 分泌量 胰岛素 高血糖 饲喂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丙烯酸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磊 刘志强 +2 位作者 杨菊清 窦来义 杨开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8-154,共7页
选取25只身体健康,体重32kg左右的8月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公羊,日粮精粗比为25:75,采用分组试验设计,分别是对照组、添喂丙酸8,12mmol/(d.只)组和添喂丙烯酸8,12mmol/(d.只)组,研究丙烯酸对绵羊消化代谢和体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取25只身体健康,体重32kg左右的8月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公羊,日粮精粗比为25:75,采用分组试验设计,分别是对照组、添喂丙酸8,12mmol/(d.只)组和添喂丙烯酸8,12mmol/(d.只)组,研究丙烯酸对绵羊消化代谢和体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添喂丙酸组相比,添喂丙烯酸组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添喂丙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半纤维素消化率提高5.15%~9.70%,纤维素消化率提高3.64%~5.73%,但差异不显著(P>0.05);8mmol丙烯酸组钙、磷的消化率分别高于8mmol丙酸组2.86%和8.39%,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喂8,12mmol/(d.只)丙烯酸组绵羊的尿氮排出量(g/d)分别低于对照组12%和18%,而N保留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5.35%和3.91%,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添喂丙烯酸组绵羊的体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与对照组和丙酸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添喂丙烯酸对绵羊的采食量、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消化量(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绵羊氮、钙、磷的代谢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绵羊 消化 代谢 体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草原载畜率及放牧饲养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道玮 孙海霞 +3 位作者 钟荣珍 黄迎新 梁存柱 刘钟龄 《土壤与作物》 2015年第3期97-103,共7页
为了促进草原放牧饲养的科学化管理,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形成过程和适宜的放牧要素参数。结果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形成过程为单峰型生长曲线,日产量为双峰型生长曲线,春季适宜的放牧开始时间为5月中下旬,放牧频次宜为1... 为了促进草原放牧饲养的科学化管理,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形成过程和适宜的放牧要素参数。结果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形成过程为单峰型生长曲线,日产量为双峰型生长曲线,春季适宜的放牧开始时间为5月中下旬,放牧频次宜为1/30天(放牧间隔期为30天),放牧期内最佳载畜率为8个羊单位~9个羊单位,9月下旬或10月上旬结束放牧,放牧120 d^140 d,放牧季单位面积羔羊生长增重潜力为160 kg^180 kg,并至少增加23%的草产量,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表1,图5,参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产草量 放牧饲养 放牧要素 体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营养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妙宗 杨禄良 闫海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3期11-13,共3页
1 植酸酶营养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植酸酶成为可能,在过去四五年中,植酸酶在猪和家禽饲料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植酸酶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和血浆中(Martin等,1985),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小... 1 植酸酶营养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植酸酶成为可能,在过去四五年中,植酸酶在猪和家禽饲料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植酸酶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和血浆中(Martin等,1985),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小肠中(Cooper等,1983)。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产生大量的植酸酶,因而它能很好地利用植酸磷(Reid等,1947),而猪和家禽等单胃动物,由于其肠道中植酸酶活性极其微弱,且易于被日粮某些成分(如钙)所抑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需额外添加无机磷。 1.1 植酸酶的最适反应条件 大多数植酸酶的最适pH在4.2~5,5,表1描述了不同来源植酸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及其米氏常数Km值。但也有一些酶,其最适pH为8.0,如Lilium longiflorum花粉中的植酸酶,称之为碱性植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营养与应用 微生物植酸酶 植酸磷 日粮 最适pH 无机磷 磷利用率 体增重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