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掌桩法对克罗恩病缓解期患者肌肉质量、力量及体力活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智斌 张怡婧 +1 位作者 郑婕 陈延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究阳掌桩法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缓解期患者肌肉质量、力量及体力活动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2例CD缓解期患者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中西医治疗方案,观... 目的探究阳掌桩法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缓解期患者肌肉质量、力量及体力活动强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5月—2022年11月收治的22例CD缓解期患者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中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阳掌桩法干预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机体成分、力量、体力活动度、简化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干预后两组体质量、肌肉质量、双上肢肌肉质量、双下肢肌肉力量及体脂肪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力量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力活动度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简化CDAI评分、CRP及ES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掌桩法干预可有效增加CD患者肌肉质量,增强其力量及体力活动强度,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疾病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阳掌桩法 肌肉质量 力量 体力活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城市公园春季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赵晓龙 卞晴 +1 位作者 赵冬琪 张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寒地城市公园作为承载太极拳、毽球等休闲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受不利气候影响导致公园日利用率下降。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作为衡量有效体力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存在适应性关系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在寒地城市早... 寒地城市公园作为承载太极拳、毽球等休闲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受不利气候影响导致公园日利用率下降。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作为衡量有效体力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存在适应性关系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在寒地城市早春时节(4—5月)对哈尔滨兆麟公园6个高聚集活动场地进行观测。利用行为注记图揭示休闲体力活动强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而,以微气候环境为媒介,通过线性回归及单因素方差ANOVA数理统计方法,由表及里探寻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与休闲体力活动强度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强度休闲体力活动随微气候变化具有迁移性、聚集性。其中,低温、通风微气候特征利于激发低及中低强度活动;中等以上强度活动具有低风、低湿、高日照的微气候偏好。植被群落结构及形态特征具有显著微气候调节效应。以期建立寒地城市公园植被群落物质环境、微气候物理环境及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三者联动机制,推动"健康中国"国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寒地城市公园 休闲体力活动强度 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 适应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计数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强度诊断中最佳临界值的校准、验证与运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常振亚 王树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3,共10页
基于录像观察分析的视角,以儿童体力活动强度等级评价量表为工具校准并验证基于加速度计测量的活动计数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强度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简称切点),然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等研究8种切点和6种采样间隔时间组合... 基于录像观察分析的视角,以儿童体力活动强度等级评价量表为工具校准并验证基于加速度计测量的活动计数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强度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简称切点),然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等研究8种切点和6种采样间隔时间组合情况下不同强度体力活动的差异及相关推荐量的满足程度。结果:1)SB的切点为0~116次/15 s,LPA的切点为117~551次/15 s、MPA的切点为552~997次/15 s,VPA的切点为≥998次/15 s;2)SB、MVPA随着体力活动采样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相反,LPA和TPA则随着采样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3)6种采样间隔时间情况下,本研究切点和李堃切点在SB和TPA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其余切点在SB和TPA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6种采样间隔时间情况下,8个切点在LPA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5)采用1 s采样间隔时间时,Cauwenberghe切点和Evenson切点的MVPA未见显著性差异,采用60 s采样间隔时间时,ButtleVM切点和Buttle切点的MVPA未见显著性差异,其他采样间隔时间情况下不同切点之间的MVPA均存在显著性差异;6)MVPA推荐量满足情况随着采样间隔时间变长而下降,TPA推荐量满足情况随着采样间隔时间变长而上升。为此,当使用Actigraph加速度计测量中国学龄前儿童的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建议国内学者选择本研究切点和15 s的采样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力活动强度 活动计数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与体力活动强度关联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董雯 朱逊 赵晓龙 《风景园林》 2021年第12期93-99,共7页
社区绿道作为社区生活圈中的绿色线性空间,是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居民进行日常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以深圳市已建成的167段社区绿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与体力活动强度的关联性,旨在推动城市社区更新并提升公共健康水平。... 社区绿道作为社区生活圈中的绿色线性空间,是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居民进行日常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以深圳市已建成的167段社区绿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绿道建成环境特征与体力活动强度的关联性,旨在推动城市社区更新并提升公共健康水平。首先,将深圳市社区绿道按照周边用地性质分为绿地景观型、商业服务型和生活休闲型3类,基于POI数据爬取和实地测量方法,从临近性、连接性、场所性3个方面提取建成环境特征数据,采用行为观测结合《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编码表》的方法获取绿道体力活动强度数据。其次,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识别关联性建成环境特征因子,并比较显著影响因子的影响强度差异,结合散点图明确其适宜值范围。结果表明,在临近性和连接性特征中,3类社区绿道的显著影响因子与影响强度各不相同,而在场所性特征中,绿道载体宽度与绿视率是3类绿道体力活动强度的共同偏好因子,但其适宜值域范围有所差异。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深圳社区绿道的规划设计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绿道 建成环境特征 体力活动强度 公共健康 绿地更新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对初中生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武海潭 季浏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3,共11页
以初一年级5个班级1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5×2×2的3因素实验设计,根据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的实验实施方案,共进行8周实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中累积MVPA时间增加有助于提高课堂运动负荷,且促进课堂... 以初一年级5个班级14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5×2×2的3因素实验设计,根据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的实验实施方案,共进行8周实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中累积MVPA时间增加有助于提高课堂运动负荷,且促进课堂运动负荷维持在较为稳定区间;体育课不同累积MVPA时间增加对身体成分和肌肉力量改善具有促进作用,60%累积MVPA运动时间对肌肉耐力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班,50%以上累积MVPA运动时间显著改善心肺耐力,不同累积MVPA时间对柔韧度改善无显著性影响;体育课累积MVPA时间占课堂时间40%以上对学生情绪状态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其中,40%以上累积MVPA时间对学生疲劳情绪状态改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班学生,60%累积MVPA时间对女生精力情绪状态改善效果非常显著好于对照班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强度体力活动 初中生 健康体适能 情绪状态 体育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老年人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空规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志建 朱建勇 +3 位作者 王厚雷 刘路 张帆 王竹影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4-372,420,共10页
目的:探究城市老年人户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的时空规律,并揭示不同类型MVPA的时空规律,为我国城市老年群体制定精准的体力活动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GPS活动轨迹和GT3+调查的第一手数据,采用时间地理... 目的:探究城市老年人户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的时空规律,并揭示不同类型MVPA的时空规律,为我国城市老年群体制定精准的体力活动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GPS活动轨迹和GT3+调查的第一手数据,采用时间地理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户外时空规律。结果:工作日老年人户外MVPA高峰期主要集中3个区域,分别是(500 m,8∶00~10∶00)、(200 m,14∶00~15∶15)、(200 m,19∶00);休息日老年人户外活动时间弹性较大,空间更窄,并呈现部分碎片化热点。体育活动的MVPA基本符合随活动距离、活动时间增加而衰减的规律,活动时间集中在8∶00~11∶00、13∶00~17:00;而休闲MVPA空间较分散,其活动时间无明显规律。结论:老年人户外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在空间规律上呈现出“近家型”规律,在时间规律上呈现出“三峰”规律,在时空规律上呈现出高密度区,同时也存在随活动距离衰减规律。建议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通过“由下而上”的视角规划城市设施;遵循老年人活动规律,合理规划城市社区健身休闲场所以及时间管理,以满足城市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时空规律 GIS GPS G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实验的城市绿道对居民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波 伍蕾 王兰 《风景园林》 2021年第5期30-35,共6页
探讨促进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干预措施对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和2019年开展的武汉东湖绿道周边小区居民的1 020份问卷跟踪调查数据,创新性地采用自然实验方法,探讨城市绿道与居民体力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混合效应... 探讨促进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干预措施对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和2019年开展的武汉东湖绿道周边小区居民的1 020份问卷跟踪调查数据,创新性地采用自然实验方法,探讨城市绿道与居民体力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混合效应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城市绿道干预对居民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研究发现,东湖绿道在1 km范围内显著提高了居民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而且绿道对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效应。建议通过改善绿道可达性、完善周边邻里建成环境,促进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道 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自然实验 剂量效应 健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放学后户外活动场地偏好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心悦 韩西丽 +1 位作者 孙贵博 张运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共8页
文章以深圳市初中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儿童放学后户外活动场地偏好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情况,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场地偏好及其他因素对MVPA持续时间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男孩、家与学校的距离近、采... 文章以深圳市初中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儿童放学后户外活动场地偏好及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情况,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场地偏好及其他因素对MVPA持续时间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男孩、家与学校的距离近、采用积极通勤的方式上下学、放学后有长辈或同学朋友陪伴以及偏好使用学校运动场和商业设施门口的儿童放学后户外MVPA持续时间更长。男孩、居住在城中村、参加的补习班较多、放学后有长辈或同学朋友陪伴以及偏好使用学校运动场、宅旁绿地、社区广场和活动设施场地的儿童放学后户外MVPA多样性更丰富。最后结合调研结果对社区街道、活动设施场地、宅旁绿地、社区广场和商业设施门口提出环境优化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场地偏好 放学后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力活动水平预测代谢综合征相关风险因素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林家仕 严翊 +3 位作者 苏浩 赵岩 郭娴 谢敏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水平预测代谢综合征(MS)相关风险因素的有效性。方法:对246名40~49岁健康中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试.观察体力活动量和强度两个因素对MS相关风险因素的影响。根据国际体力活动调查问卷(IPAQ... 目的:探讨体力活动水平预测代谢综合征(MS)相关风险因素的有效性。方法:对246名40~49岁健康中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试.观察体力活动量和强度两个因素对MS相关风险因素的影响。根据国际体力活动调查问卷(IPAQ)的标准将体力活动量划分为低、中、高3种等级;体力活动强度划分为低、中、大强度3种等级:MS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界定。结果:(1)随着体力活动量等级的提高,MS的发病率和相关风险指标均未呈逐级下降趋势。体力活动量各等级之间的相关风险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着体力活动强度等级的提高,MS发病率和相关风险指标呈显著性下降,其中中等强度等级组发病率和相关风险指标最低。结论:(1)体力活动量与MS相关风险因素之间无相关性,不能作为预测MS发病率和相关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2)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活动水平有利于MS发病率和相关风险因素指标的改善.体力活动强度可以作为评定MS相关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强度 代谢综合征 中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以福州市的经验研究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延吉 陈小辉 +1 位作者 赵立珍 马妍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9-787,共9页
利用福州中心城区的社会调查、POI、道路网、用地性质等数据,在社区尺度探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休闲型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低密度土地利用与体力活动时长呈正向关联,功能单一和邻近主干道则对体力活动起到抑制作用。②... 利用福州中心城区的社会调查、POI、道路网、用地性质等数据,在社区尺度探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休闲型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低密度土地利用与体力活动时长呈正向关联,功能单一和邻近主干道则对体力活动起到抑制作用。②体力活动目的地对不同人群具有差异化影响,体育用地和付费运动场所仅能促进中高阶层和中高收入者的体力活动,而周边公共运动设施的丰富程度更具普适性意义。③通过纳入运动偏好和单独分析保障房、单位大院及房改房住户达到规避居住自选择的目的,证明上述建成环境特征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是独立且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自选择机制 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对小学生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基于不同运动负荷组合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海潭 王文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探究体育课中至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下和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对四年级学生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以小学四年级5个班23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5×2的双因素实验设计,根据体育课采用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和不同累积中至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 探究体育课中至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下和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对四年级学生基本动作技能的影响。以小学四年级5个班23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5×2的双因素实验设计,根据体育课采用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和不同累积中至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的实验实施方案,所有班共进行8周实验干预。结果发现:(1)体育课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对学生移动技能、持物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改善具有促进作用。体育课30%或50%MVPA累积时间下,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班学生粗大动作技能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其他班。相同运动负荷干预下,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班女生改善情况好于男生。(2)30%MVPA累积时间班粗大动作技能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班学生,50%MVPA累积时间班学生移动技能、持物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显著好于对照班。30%或50%MVPA累积时间和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班学生移动技能、持物技能和粗大动作技能显著好于对照班学生。体育课MVPA累积时间越大,学生基本动作技能改善情况越好。结果表明:体育课采用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和50%MVPA累积时间对学生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 学习目标定向教学法 基本动作技能 中至大强度体力活动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